削藩?本王直接靖难 第156章

作者:一盒铁观音

  她瞪大了眼睛,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恐与茫然,嘴唇颤抖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这……怎么可能?!!”

  魔神般的男子对此视若无睹,眼中杀意不减。他的手掌骤然变化,覆盖上一层幽蓝色的鳞片,锋利的爪尖闪烁着寒光。

  同时,一股极致的恐怖寒气从他掌心喷涌而出,瞬间侵入少女体内。

  “咔嚓——”

  清脆的冻结声响起,少女的身体在顷刻间被冰封,化作一座晶莹剔透的蓝色冰雕,连脸上那惊愕、恐惧的表情都被完美地定格。

  男子面无表情,握着冰雕的手微微用力。

  “嘭!”

  冰雕应声碎裂,化作无数细小的冰屑。在高空的气流中,这些冰屑打着旋,很快便消融、扩散,最终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男子缓缓收回手,狂发在风中猎猎作响,周身的煞气与寒气渐渐收敛,他漠然地扫视了一眼下方的大地,随即身形一动,化作一道黑光,消失在天际。

  苍穹之上,只余下被搅乱的云层,缓缓恢复平静。

第245章 动乱

  “不够!远远不够!”

  将最后一片带着余温的红鳞捏碎在掌心,九婴猛地攥紧拳头。

  他仰头望着被染得有些发红的天际,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口中不住地喃喃自语,语气里满是难以掩饰的焦躁与不满。

  刚刚猎杀的这头红鳞怪人,所蕴含的烛龙精气比之前那头还要稀薄,提升的实力连半成都不到。

  就在他心头火气渐盛之际,一阵略显尖锐的呼喊声,如同蚊蚋般钻入他的耳中,带着几分急促与不耐。

  “九婴,快点给朕出来!靖军已经开始整备军队了!快点出来!”

  那声音隔着老远传来,却像一根针似的扎在九婴心上。

  他猛地转头,望向声音来源的方向,脸上瞬间布满了嫌恶与暴戾。

  “真是个废物!”

  一声低骂从齿间挤出,九婴的眼神冷得能滴出冰来。他周身的空气似乎都因这股怒意而微微震颤,刚刚散去的煞气又开始隐隐翻涌。

  眼前这具雄壮如魔神的躯体,其真正的主人并非旁人,正是那位被镇压在京都地脉之下无数岁月的先天魔神——九婴。

  更准确地说,此刻主导这具身体的神魂是九婴,而这副躯壳,则是他夺舍的一头红鳞怪人。

  红鳞怪人本是凡人与烛龙精气融合后异变而成的存在,而九婴与烛龙同为先天魔神,彼此间有诸多相通之处,是以九婴轻易便掌握了控制这具躯体中烛龙精气的法门,不仅能在常人形态与红鳞怪人形态间自由切换,更窥得几分烛龙的神通,能在至阴至寒的冰与至阳至烈的火之间随心转化,端的是诡异莫测。

  只是此刻,那烦人的呼喊声再次响起,让他连消化这新的精气的耐心都没了。

  九婴低哼一声,身影一晃,便朝着京都方向掠去,留下身后一片狼籍的战场,在风中渐渐冷却。

  一切要从烛龙肉身发疯说起,当时不光幻月洞天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与之相连的外部世界也受到了影响。

  而完全和地脉相连的封印,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出现了严重的松动。

  九婴借此机会,舍弃肉身逃了出来。

  原本这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因为失去了神魂,肉身很快就会被阵法炼化,但是考虑到李珩霄的存在,九婴还是果断选择了逃出神魂。

  而另一边的猰貐,不知道李珩霄的存在,选择了趁机破坏封印,让自己脱离封印的时间大大提前。

  神魂脱离的九婴,原本只想找一具普通肉身,却意外发现了红鳞怪人的存在。

  当时幻月洞天破碎,除了李珩霄这些离的比较近的修士,还有大量幻月洞天的红鳞怪人,以及各种洞天里的物资,也都被吸了进去。

  虽然其中大多数都在空间乱流中化为齑粉,但总有幸运儿侥幸逃脱,掉落到外部世界。

  当时几乎有一大半的生灵和物资被吸入,哪怕其中只有百分之一掉落到外界,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量。

  九婴夺舍红鳞怪人后,就立刻发现是烛龙精气所化。

  为了尽快提升肉身的实力,他便开始到处猎杀红鳞怪人。

  而在红鳞怪人出现在外部以后,那些未曾进入幻月洞天的修士,自然也发现了这些奇特的存在。

  何况,还有部分和李珩霄一样,没有死在空间乱流中的修士,经过这些人之口,外界修士很快发现红鳞怪人的独特之处,于是同样开始四处狩猎红鳞怪人。

  抓到红鳞怪人的修士,自然毫不犹豫选择夺舍,这也是为什么九婴追杀的红鳞怪人有理智的原因。

  如今这个世界,除了部分处于人迹罕至区域的红鳞怪人,大部分都已经被修士夺舍,或者封印了起来。

  而红鳞怪和各种突然出现的修仙材料,也给外部世界带来巨大的动荡,原本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修仙者,如今已经成为半公开的秘密。

  同时,也让很多抓到机会的幸运儿趁势,使得整个天下风起云涌。

  到达京都后九婴并未直接现身,而是化作一团黑雾钻入地宫之中,他暂时还不想让承平帝知道他神魂脱离封印的事情,

  “不是和你说过,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要来找我吗?”九婴声音依旧透着神秘威严,让人拆摸不透。

  “靖军已经快要整备完毕,不久就要发兵,若是再不想办法阻止,大胤王朝的江山就要在朕的手里丢失了!”承平帝有些气急败坏道。

  他自然不会承认什么靖难,更不会承认李珩霄皇族的身份,在他眼中,只要不是自己的后代继承,那就全是乱臣贼子,叛逆之辈。

  此时的他,整个人都有几分癫狂,不复原来的沉稳霸气,不像个心机深沉的帝王,更像个市井匹夫。

  不过考虑到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也算是可以理解。

  百万大军折损殆尽,家底也全部掏空,至亲兄弟也死于非命,横可恨的是,所有人都觉得他大势已去,整个天下都谣言四起,就连他身边之人都离心离德,一个个都在找后路,做打算。

  短短不过几个月,他就从一言九鼎的帝王,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这份打击没几个人能受得了,承平帝没有疯掉,已经算是承受能力很强了。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支持着他,那就是九婴。

  只要九婴还在,他就有翻身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靖地刚有异动,他就找来的原因。

  如今的九婴就是他唯一的希望,救命的稻草。

  “本尊不是已经和你说过,时机未到,等时机到了本尊自然会出手!”九婴冷冷道。

  如今的他,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击败李珩霄,更不用说杀了对方,此时若是出手,必然会引起李珩霄的警觉,万一发动封印,那他的肉身就再也没机会解救出来了。

  如今他四处猎杀红鳞怪人,一方是提升实力对付李珩霄,一方面是也是想尽快破开封印,将肉身释放出来。

  只要能释放出肉身,击杀李珩霄,不过是弹指间的事情。

  他之所以不告诉承平帝,自己神魂脱离封印的事情,就是担心走漏消息,为了避免被人察觉,就连猎杀红鳞怪人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

  “那时机什么时候到?”

  “到了本尊自然会告诉你!”

  “可如今靖军马上就要出动大军,难道朕要坐以待毙?”

  “如何应对是你的事情,只要保证京都不失,本尊自会帮你夺回一切!还有,以后没有本尊的传令,不要再来打搅我!”

第246章 共掌江山

  “可恶!”

  一声怒喝在空旷的寝宫内炸开,带着压抑到极致的怨愤。

  刚回到寝宫的承平帝,猛地挥手扫过身旁的案几,精致的青瓷茶具瞬间摔落在地,碎裂声刺耳尖锐,滚烫的茶水溅湿了明黄色的龙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胸口剧烈起伏着,眼中是翻涌的怒火与不甘。

  他又不是傻子,九婴方才那番言辞闪烁、避重就轻的话,字字句句都是推托之词,岂能瞒得过他?

  只是他实在想不明白,先前还对除掉李珩霄迫不及待的九婴,为何短短时日,态度竟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仿佛一夜之间换了个人一般。

  “难道是因为前段时间的天地异变?”承平帝眉头紧锁,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揣测。

  前段时间,天地间异象频发,各处地动不止,山崩水竭,更有身披红鳞的怪人在各地显世,所过之处生灵涂炭,灾难接踵而至。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民间更是流言四起,都说这是上天示警,是他这个皇帝德不配位,才引得天降惩罚,祸及苍生。

  哼,这就是墙倒众人推!

  承平帝嘴角勾起一抹苦涩而嘲讽的弧度。

  想当初,朝廷国力强盛,四海臣服,无论发生点什么鸡毛蒜皮的好事,都会被群臣吹捧为祥瑞,说是陛下圣明所致。

  可如今,靖军势如破竹,兵临城下的态势日益明显,他的权威摇摇欲坠,于是乎,所有的过错、所有的灾难,便一股脑地归咎到了他的身上。

  更让他心寒的是,朝中那些平日里满口忠君爱国的大臣,暗地里已经有人在议论,说他不如主动禅让,以平息“天怒”,让天下百姓免于刀兵之祸。

  说来真是可笑!

  承平帝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这话,竟和他当初派瑞亲王去招降李珩霄时带去的话,简直如出一辙!彼时他还高高在上,以为能轻易拿捏对方,如今却轮到了自己被人如此算计。

  “秦王、燕王,可有回信?”

  将满室狼籍看在眼里,胸中的怒火稍稍发泄了一些后,承平帝深吸一口气,对着殿外沉声喊道,招来了贴身亲卫。

  当初,他们三者可是早已暗中商量妥当,先联手合力除掉李珩霄这个心腹大患,待靖军覆灭之后,他们之间再一较高下,争夺这天下归属。可最近这几个月,秦王和燕王却像是突然得了健忘症一般,对先前的盟约绝口不提,默契地保持着沉默。他已经连续派了好几次使者过去,催问联合之事,却全都石沉大海,连个人影都见不到。

  “回陛下,”亲卫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回话,声音带着几分难掩的迟疑,“使者传回消息说,秦王殿下与燕王殿下均称……身染疾病,不便见客,故而未能接收旨意。”

  “生病?!!哈哈哈哈!”承平帝先是一怔,随即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仰头狂笑起来,笑声中却充满了冰冷的嘲讽与彻骨的失望,“他们二人的修为,早就臻至武圣境界,寒暑不侵,百病不扰,怎么可能突然生病?这简直是天大的搪塞之言!”

  他岂会不明白,秦王和燕王哪里是生病,分明是见靖军势大,怕引火烧身,所以故意躲着他,想要隔岸观火,坐看他与李珩霄拼个两败俱伤!

  “好,好得很!”承平帝收住笑声,脸上的表情变得狰狞而决绝,“既然你们都怕了李珩霄,都想作壁上观,那朕就一人来对抗他!朕倒要看看,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了,退无可退,唯有拼死一搏!

  “传朕旨意,”承平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疯狂,“立刻拟写招贤令,昭告天下!只要有能人异士,能斩杀李珩霄,能击败靖军,护朕的江山安稳,朕……愿意与他共分这万里江山!”

  “……”

  听到承平帝这番话,那名亲卫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嘴巴微张,一时间竟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一般,连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与臣子共分江山?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陛下,这是真的被逼到绝境了啊!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当今天下板荡,靖逆李珩霄拥兵自重,祸乱四方,百姓流离,社稷危殆。朕承天命临御,夙夜忧叹,唯愿荡平逆贼,还宇内清明。然孤掌难鸣,亟需贤才共襄盛举。

  兹布皇榜,昭告天下:凡有能之士,无论出身,若能提三尺剑斩李珩霄之首,率部众破靖逆之营,使四海重归王化,万民复安耕桑者,朕必不吝封赏——愿裂土分疆,与尔共掌江山,同享日月荣光。山河为证,朕无戏言!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承平帝的招贤令如同惊雷般炸响在九州大地,消息所及之处,无不是人心震动。茶馆酒肆里,说书先生将这道旨意编成新的段子,唾沫横飞地讲述着帝王“共分江山”的承诺,听客们或咋舌惊叹,或交头接耳,连街头挑担的货郎、田间劳作的农夫,都能说出几分关于这道圣旨的传闻。

  自古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这“赏”竟是半壁江山。天下间那些自认身怀绝技、实力不凡的人物,顿时被这泼天的诱惑勾动了心弦。有的是隐于山林的武道高手,觉得这是扬名立万、一步登天的良机;有的是怀才不遇的谋士,盼着借此机会施展抱负,辅佐新主定鼎天下;甚至还有些绿林豪强、草莽英雄,也动了心思,想从这乱世棋局中分得一杯羹。

  短短数日,各路“贤才”便如过江之鲫般涌向朝廷大军的驻地。一时间,原本士气低迷的朝廷军营竟热闹起来,新面孔络绎不绝,操练声、呼喝声此起彼伏,隐隐透出一股锐不可当的气势,竟真有了几分“士气如虹”的模样。

  消息传到秦王和燕王的耳中时,两位手握重兵的藩王皆是一脸错愕。

  秦王正对着沙盘推演战局,听闻消息后猛地一拍桌案,眉头拧成了疙瘩:“他竟真敢说这话?共分江山?他以为这天下是菜市场里的瓜果,想分就能分的?”在他看来,承平帝此举简直是饮鸩止渴,把帝王最后的体面都抛了出去,疯得彻底。

  燕王府中,燕王正把玩着一枚玉佩,听完属下的禀报,指尖猛地一顿,玉佩险些滑落。

  他抬眼看向窗外,眼中满是复杂:“孤倒是小看他了……被逼到这份上,竟能豁成这样。只是这江山,岂是说共就能共的?”

  至于他们两个,并非不想回应承平帝,而是有苦难言。

第247章 百万靖军

  自上次李珩霄使用都天神煞旗召唤十万阴兵,击败朝廷百万大军以后,秦王和燕王就已经意识到不是李珩霄对手,可以说已经有了躺平的心思,虽然心中有万分的不甘,可实力差距太大,再怎么挣扎也不过是徒劳。

  就在这时凌云老祖出现了,是凌云老祖给了他们信心,所以他们才联络承平帝,想要联手先除掉势力最强的李珩霄。

  结果——

  凌云老祖等人突然消失无踪,甚至连一点音信都没有!

  失去凌云老祖这些修仙者的帮助,就凭他们这些凡人军队,哪里会是李珩霄的对手。

  这个时候再去联络承平帝,那就是在找死吗?

  但是两人又没有直接拒绝,因为他们还抱有一丝,凌云老祖等人会回来的希望。

  他们不知道的是,凌云老祖确实回来了,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