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本王直接靖难 第110章

作者:一盒铁观音

  这便是夺舍的残酷。

  神魂与肉身本是相辅相成,强行入主他人躯壳,无异于让烈火去适配寒冰。每一寸经脉的融合,每一处窍穴的接纳,都需要神魂硬生生磨去自身棱角,再一点点渗透、占据。稍有不慎,要么被肉身意识反噬得魂飞魄散,要么就成了个神智混乱的行尸走肉。

  魂修们毕生都在追寻“先天道体”“圣灵之躯”,因为这些天生与神魂契合的肉身,能让夺舍的痛苦减轻大半。

  可寻常魂修哪有这般机缘?

  多数时候,只能像凌云老祖这样,在一具勉强适配的躯壳里赌上性命。

  有的修炼者在夺舍时,神魂被凡俗肉身的浊气玷污,最终疯疯癫癫地自焚而亡;有的卡在“融魂”阶段,神魂与肉身互相消磨,百年后双双腐朽成灰。

  与其说是换具躯体,不如说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

  第七日清晨,当最后一缕魂光彻底融入肉身心脏时,凌云老祖猛地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疲惫的狂喜。

  他缓缓抬手,感受着四肢百骸传来的生涩力量,虽不如原身那般契合,却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咳咳……”

  他捂着胸口咳嗽两声,嘴角溢出一丝黑血,那是肉身意识残留的最后反噬。他望着掌心的血迹,眼中闪过一丝后怕:“若非我神魂根基深厚,这一次,怕是真要栽在这里了。”

  这也让他心中怒火更炽,对李珩霄的恨意又深了几分,若非李珩霄将他的神魂重创,不至于夺舍一具提前准备的肉身都如此凶险。

  “小子,无论是你是谁,老夫都要让你魂飞魄散!”

  肉身之事刚了,凌云老祖立刻以神魂秘法联络四散在外游历的弟子。

  得知门派被灭后,这群弟子个个都满脸震惊,如果不是确认凌云老祖是他们祖师,几人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在讲笑话了。

  “事不宜迟,随我去龙象禅院!”凌云老祖声音沙哑,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很清楚,仅凭自己现在的实力,还有手下的这几个弟子,绝无可能撼动李珩霄,唯有联合另外两大圣地才有获胜的可能。

  一行数人驾着遁光,日夜兼程赶往数千里之外的龙象禅院。

  这座佛门圣地与他素有嫌隙,不过为了报仇,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龙象禅院的院长名为玄慈大师,修成的是佛门罗汉金身法,实力比起凌云老祖全胜时期也不差分毫。

  “你是凌云道友?”

  见到凌云老祖居然亲自过来拜见他,玄慈先是愕然,随即眉头紧锁。

  无事不登三宝殿,何况两人向来不对付,一个修道一个修佛,如今却突然上门,实在是有些古怪。

  “玄慈大师,大祸将至啊!”

第160章 八大人仙

  “大祸将至?”

  玄慈大师捻着念珠的手指微微一顿,目光落在凌云老祖苍白如纸的脸上,眸中闪过几分古怪。

  眼前的凌云老祖向来眼高于顶,此刻却形容枯槁、语气惶急,倒像是神魂与新肉身尚未融合稳固,失了分寸般胡言乱语。

  他指尖念珠转得更缓,静待对方后文。

  凌云老祖却没理会那探究的目光,只深吸一口气,竟对着玄慈深深躬身行了个大礼——腰弯如弓,几乎触及地面。

  同是一方圣地祖师,这般姿态已是将自己放到了尘埃里。

  玄慈大师的眉头忍不住跳了一下。

  “实不相瞒,”凌云老祖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我凌云宗……已经没了。如今站在这里的,便是凌云宗的全部家底。”

  “什么?!”

  玄慈大师猛地抬眼,念珠“啪嗒”一声坠在掌心。

  他脸上的淡然瞬间碎裂,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凌云宗虽与龙象禅院素有嫌隙,却也是传承上千年的修仙圣地,怎会一夜之间覆灭?

  这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禅院内炸响,连殿外的松柏都似被震得簌簌作响。

  “灭我宗门者身怀异宝!”凌云老祖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那法器是十二面旗幡,专以吞噬神魂为能!我宗门上下所有弟子,皆被那旗幡吸尽神魂,连一丝残念都没留下!”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此獠若不除,下一个遭殃的,必定是龙象禅院!”

  玄慈大师眉头紧锁,佛光缭绕的脸上凝重如铁,却仍难掩疑虑:“凌云道友,此事……当真?”

  毕竟太过匪夷所思,若非从凌云老祖口中说出,他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的。

  “千真万确!”凌云老祖急声辩解,“大师若不信,可亲自去凌云宗旧址一看,那里如今只剩满地枯骨,连魂魄的气息都被吸得一干二净!”他顿了顿,又咬牙描述那旗幡的模样,“那旗幡漆黑如墨,上绣狰狞鬼纹,挥动时阴风怒号,鬼哭不绝,和传说中的十二都天神煞旗极为相似!此獠手段狠辣,若等他将旗幡淬炼大成,便是我等所有魂道修士的末日!”

  “十二都天神煞旗!!!”

  玄慈大师再也无法淡定。

  这种传说中的法宝,他自然是听说过,确实是魂修的克星,据说吸收的神魂越多,威力就越强,能够改天换地。

  他沉默良久,念珠在指间转了数十圈,终是长叹一声,点了点头:“也罢。此事关乎魂道存亡,老僧岂能坐视不理?随你去听雨轩一趟,与苏轩主共商对策。”

  两人不敢耽搁,即刻驾起遁光,朝着千里之外的听雨轩飞去。

  细雨如丝,织成一张朦胧的水网,将整片湖畔笼罩在氤氲水汽之中。

  听雨轩便静立在这烟水深处,木质的轩宇被常年的潮气润得泛着温润的光泽,檐角垂下的铜铃偶尔被风拂动,叮咚声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自轩内飘出的琴音,更是终年不歇——时而如流泉漱石,清泠悦耳;时而似山风穿林,空灵悠远,与窗外的雨声交织成一片浑然天成的韵律。

  轩内,临窗的紫檀木琴前,端坐着一位白衣女子。

  正是听雨轩主苏轻寒。

  她一袭素白长衫,垂着眼帘,长睫如蝶翼般轻覆,指尖纤长白皙,在琴弦上灵动跳跃,每一次起落都带起一串清越的音符,仿佛有月华顺着指尖流淌而出。

  “……那旗幡名为十二都天神煞旗,专噬神魂,我凌云宗弟子,皆遭其毒手……”

  凌云老祖焦灼的声音在轩内响起,与琴音格格不入。

  苏轻寒拨弦的手指猛地一顿——

  “铮!”

  一声尖锐刺耳的琴鸣骤然爆发,如同金铁交击,瞬间刺破了原本空灵的韵律。

  那股突如其来的锐劲竟穿透轩窗,惊得窗外的烟雨都似被震散了几分,湖面泛起一圈圈急促的涟漪,连檐角的铜铃都被震得乱响起来。

  苏轻寒缓缓抬眸,那双原本倒映着琴音与烟雨的眸子,此刻已清冷如冰潭,不起半分波澜。

  她望着神色惶急的凌云老祖与面色凝重的玄慈大师,红唇轻启,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专噬神魂的法器……”她顿了顿,指尖在仍微微震颤的琴弦上轻轻一按,止住余音,“此等邪物,留着便是祸害。”

  凌云老祖见她应允,一直悬着的心终于稍稍落地,忙不迭补充道:“苏轩主说得极是!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尽快查出那人的来历底细,三宗联手将他彻底解决!否则一旦等他将那十二都天神煞旗淬炼大成,便是我等三宗高手尽数出动,恐怕也难有胜算!”

  他语气急切,眼中的惊惧与恨意交织,显然对李珩霄的法器忌惮到了极点。

  玄慈大师在一旁合十颔首:“凌云道友所言有理。此事关乎魂道根基,迟则生变,我等需即刻分头探查,再寻时机合力围剿。”

  “合该如此!”苏轻寒微微颔首,

  烟雨依旧朦胧,琴音却已停歇,听雨轩内的气氛,已悄然染上了几分剑拔弩张的肃杀。

  三大圣地联手发动潜藏千年的势力,如同天罗地网,无孔不入,很快就探查到了李珩霄的踪迹。

  ……

  大胤朝

  皇城

  皇宫的琉璃瓦在白日里折射着威严的金光,可此刻,这份堂皇却被一股沉郁的暗流牵动。

  承平帝身着玄色龙袍,步履沉稳地走向皇宫地下深处鲜为人知的禁地,身后跟着八位侯爷。

  他们皆是武圣级别的顶尖高手,铠甲上的冷光映着眉宇间的忠勇,却不知此行已踏入天罗地网。

  通往地下的石阶潮湿而陡峭,壁上火把的光芒忽明忽暗,将一行人身影拉得颀长而扭曲。越往下走,空气越发阴冷,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古老的石壁上刻满了模糊的符文,隐隐透着镇压之物的凶戾。

  八人能够被封为侯爵,也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物,但也被地下这未知的庞大的宫殿所震惊。

  终于,他们抵达了地宫的核心地带。

  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唯有中央一道微弱的光晕,笼罩着一块巨大的黑色晶石,晶石上布满了裂纹,隐约可见其中翻滚的猩红雾气。

  “你要的肉身,朕给你带来了!”承平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地底回荡,带着一种决绝的冷硬,全然不见平日的帝王威仪。

  话音未落,八名侯爷皆是一愣,还未反应过来陛下话中深意,黑暗深处已骤然爆发出八道璀璨夺目的光芒。

  那光芒颜色各异,有如同凝固血液般的暗红,有似淬了剧毒的墨绿,有像焚烧骸骨的惨白……它们撕裂黑暗,如同拥有生命的毒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而来,精准无比地钻入了八位侯爷体内!

  “呃啊——!”

  短暂的惊呼声响起,随即戛然而止。

  只见八位侯爷的身躯剧烈震颤,皮肤上浮现出与那光芒同色的诡异纹路。

  他们身上的气息以一种恐怖的速度暴涨,武圣中期、后期、巅峰……转瞬便冲破了武圣的桎梏,踏入人仙之境,一路飙升至人仙巅峰!磅礴的力量几乎要撑爆他们的躯体,周围的空气都因这股力量而扭曲。

  然而,伴随力量而来的,是气质的彻底蜕变。

  原本刚毅的面容变得狰狞,眼神中的忠勇被贪婪、暴虐、阴鸷等种种负面情绪取代。有的嘴角咧开嗜血的弧度,眼中闪烁着疯狂的红光;有的则面无表情,周身散发着死寂的寒气,仿佛化身无情的杀戮机器;还有的身躯微微佝偻,手指化作利爪状,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八人神态各异,却都透着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凶恶之气,仿佛从地狱归来的恶鬼。

  就在此时,黑暗的最深处,传来一个仿佛能撼动大地的声音,那声音不带丝毫感情,却充满了掌控一切的霸气:“有了他们,足以让你平定动乱,一统八荒四海!”

第161章 天下震动

  大胤皇城

  玄武门。

  晨雾中,六十万大军如蛰伏的巨兽,甲胄泛着冷硬的寒光,枪戟成林直刺天际。

  队列从城门蔓延至数里外的官道,旌旗猎猎间,“大靖”与“魏”字旗交相辉映,后者旗下,一道挺拔身影尤为夺目。

  他银甲白袍,腰悬玄铁剑,面容俊朗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周身隐有气流盘旋,偶尔掠过甲叶,竟激起细碎的金鸣。

  这是武圣境界独有的气场,仅凭气息便让周遭将士屏息凝神。

  此刻他立于高坛之侧,目光扫过黑压压的军阵,深邃眼眸里翻涌着远超常人的战意。

  此人正是被誉为大胤朝百年不遇的武道天才——魏王李敬元。

  砰砰砰!

  卯时三刻,礼炮轰鸣三声,震得城砖都微微发颤。

  承平帝一身戎装,缓步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坛,身后是手持天子剑的禁军统领,两侧文武百官垂首而立。

  “将士们!”

  承平帝的声音透过铜器传开时,七道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玄色披风上绣着狰狞兽纹,周身散发的威压竟让空气微微扭曲。

  正是同行的七位武圣侯爵。

  他们个个气息阴冷诡谲,眼神狂热地盯着南方,恐怖的力量在体内奔涌,仿佛随时能撕裂天地。

  魏王正垂着眼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佩剑,眼角的余光却不经意间扫过七人。

  不过一瞬,他原本舒展的眉头便几不可察地向上一挑,连带着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探究。

  那七张面孔,他熟得不能再熟。有几个还曾并肩作战,算得上能交托后背的深交。可此刻,这几人立在那里,脊背挺得像标枪,脸上没了往日的熟稔笑意,连呼吸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滞涩感。

  尤其是那眼神,昔日或锐利或温和,此刻却一律变得沉沉的,像蒙着层化不开的雾,冷得让人心头发紧。魏王甚至觉得,方才扫过的那一眼里,触到的不是熟悉的气息,反倒像是七尊披着旧皮囊的陌生躯壳,一举一动都透着股说不出的违和,仿佛一夜之间被人抽去了魂,换了副内里。

  他指尖的动作顿了顿,喉间已涌上一丝疑问。可目光一转,落在前方那道明黄色的背影上,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皇兄前几日召了八人入宫,神神秘秘,除了他之外没有人知道,如今八人少了一人,只有七人归来,而且个个气息古怪,这让他心中莫名多了几分阴郁。

  不过皇兄既然不愿言明,他若此刻追问,反倒显得不知趣了。

  念头起落间,魏王已敛起眼底的探究,缓缓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承平帝的背影上。

  “藩王无德,窃据江山,朕遣魏王为帅,率七侯、六十万王师讨逆!”承平帝指向南方,声音陡然拔高,“李敬元!”

  “臣在!”魏王上前一步,玄铁剑呛然出鞘,剑鸣震得周遭旌旗猎猎作响,“定不负陛下所托,荡平南境,复我大胤!”

  七侯同时单膝跪地,声如洪钟:“愿随魏王,死战!”

  “死战!死战!死战!”

  六十万大军的呐喊震碎晨雾,魏王翻身上马,白袍在风中猎猎作响,率先朝着南方策马而去。

  七侯分乘异兽坐骑,紧随其后,玄色披风卷起道道残影。

  六十万大军如决堤的洪流,铁甲摩擦声、马蹄声、号角声汇成震天动地的铁流,朝着南方滚滚而去。

  朝廷大军出征的消息,一日间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