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烟雨西瓜
当初师从荀子,后来入秦。
此人能力相当不错。
所写《谏逐客书》更是字字珠玑。
所以昌平君一直都想拉拢李斯。
只可惜,李斯这人傲气的很。
始终和他保持界限。
冯去疾则是什么都没说。
他自然知道李斯话里有话。
只是看着远处车驾渐行渐远。
公孙劫这张白纸来至秦国。
又会谱写出何等诗篇呢?
第32章 蓝田日暖玉生烟,章邯!
位居秦岭北麓。
正所谓玉之美者为蓝。
而县出美玉,故名蓝田。
灞水自东向西,穿县而过。
地形复杂,川、原、岭、山皆有。
地形高差悬殊,沟壑密布。
而蓝田县城便坐落于平原。
城池以里闾划分为闾左和豪右。
货郎赶着牛车。
沿着里巷缓慢而行。
他操着口地道的关中口音。
“收破布头,破渔网咯!”
“收破布头,破渔网咯!”
随着他的嚷嚷声响起。
一扇扇木门随之打开。
“是货郎磐?”
“你今日怎么收着破布头?”
“这东西家家户户都有,可卖不出去……”
走出来的都是闾左贫户。
他们皆是只着粗布短褐。
大部分衣裳还打着补丁。
老百姓日子就是如此。
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老百姓手里没有余钱。
一件冬衣便值百钱。
可以买四石粝米。
这时候衣物甚至能作为陪葬品。
磐是蓝田人。
乃是货郎行商。
在城内地位低下。
主要靠些小聪明赚点辛苦钱。
辛苦多年,总算攒了辆牛车。
他做事圆滑,很会说话。
也算是小有名气。
“你们若有的,大可来卖。”
“一斤破布头可值一钱。”
“像是破的渔网、草席也都要。”
“一钱?便宜了些吧?”
磐如同被踩了尾巴。
“某做买卖凭的是良心!”
“这些年来二三子也都知道。”
“某是挣钱,可挣得是辛苦钱!”
“上好的麻布,一斤不过四钱。”
“这些破布头都是无用之物。”
“最多打个补丁,当个抹布。”
“我现在一钱一斤收,还便宜?”
众人面面相觑。
却无人再出言质疑。
物价如何,他们也都门清。
很多人家里都有织布机。
家中妇人靠着织布挣点钱。
卖于行商,就是这价。
“你这可有粝米?”
“我能否用破布头换米?”
“当然可以!”
“一升粝米,给你们算二十钱。”
磐笑呵呵的点头。
拉开牛车上的灰布。
足足有两大筐的粝米。
这年头做买卖就是这样。
很多地方都不要铜钱。
他们距离乡邑太远。
很多人这辈子都出不了乡。
所以他们就选择以物易物。
米和盐可都是硬通货。
作为行商都是必备的。
越来越多的黔首走出。
他们抱着竹篓。
里面满是破布头。
更有甚者将用旧的抹布充数。
磐虽然看到,却也没在意。
“你是何人?”
这时候却听到呵斥声响起。
数名县卒走上前来。
“在下名磐。”
“这是某的验传。”
验传是秦国的户籍制度。
验可以理解为身份证。
而传则是介绍信。
走南闯北都需要用到传。
好比磐需要去隔壁的杜县。
那他就得去找蓝田县吏开传。
上面写明了时间地点和做什么。
若他去了杜县犯事。
那开传的人也有罪!
“你是行商?”
“收这些破布头有何用?”
县卒核验无误。
便将验传还给磐。
“嘿嘿,这可是上面的意思?”
磐笑着将绢帛自怀中取出。
指了指最后面盖着的印鉴。
“左丞相劫?!”
“是那日入秦的公孙先生?”
县卒顿时肃然起敬!
可心中却有些疑惑。
公孙劫要破布头做什么?!
公孙劫负手而立。
站在灞水河畔。
灞水并不清澈,有些泛黄。
河水是相当湍急。
能清晰感受到其速度。
“君侯,这就是灞水。”
“最初名为滋水。”
“穆公称霸西戎后,更名为灞水。”
青年站在旁边,轻声开口。
上一篇: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