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1章

作者:烟雨西瓜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作者:烟雨西瓜

简介:【种田事业+无CP+君臣同心+热血争霸+统一天下】公孙劫一朝穿越战国,成为赵国贵族。与尚在邯郸为质,备受欺辱的嬴政交好。

  他知晓历史走向,却因救命之恩帮助赵国连败秦军。却没想到昏聩的赵王听信郭开谗言,认为公孙劫通敌叛国。将他贬为庶民,软禁于邯郸!

  恰逢嬴政得到消息,立即派遣使臣入赵。以六座城池为礼,换取公孙劫入秦。

  不是说我投秦吗?

  好,那我就如你所愿!

  从此,我就是六国的劫!

  那年风雪,公孙劫白衣胜雪,孤身入秦。嬴政不顾群臣阻拦,亲自出函谷三十里,请公孙劫同乘!

  ……

  秦始皇:他们说得公孙劫者,如得五万魏武卒。可在朕看来,丞相胜过百万大军,得丞相者则得天下!

  公孙劫: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第1章 赵国公孙劫,废相

  赵王迁五年。

  赵国,邯郸。

  “臣郭开昧死言,上谏大王!”

  “相邦公孙劫通敌叛国,妄图谋害大王。”

  “以权谋私,暗通秦商。”

  “以高价自秦国买来十万石粟。”

  “假意购粮,实为资敌!”

  “短短半年,几乎耗空国库。”

  “又以国库空虚为由,推行算缗。”

  “家财两千刀为一算,一算纳税二百。家有牛车、马车、商船者,皆需按资额外上税。”

  “害得我赵国民不聊生,无数贵族豪绅被迫带着家财投靠他国。”

  “臣郭开,跪请大王废相!”

  郭开手握玉圭,长拜叩首。

  声泪俱下,掷地有声。

  好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此为邯郸万民血书!”

  “还请大王明鉴啊!”

  “臣等跪请大王明鉴!”

  越来越多的大臣们走出长拜。

  没办法,算缗针对的就是他们!

  赵国谁有钱?

  还不是他们这些王公贵族!

  你公孙劫了不起,你清高!

  整个赵国就你一个忠臣?

  国库被你整没钱了就宰我们?

  那岂能不扳倒你?!

  郭开跪倒在地。

  偷摸看向站在前方的青年。

  这相邦本该就是他的位置!

  偏偏杀出来个公孙劫!

  这回便是绝佳的时机!

  保证让他万劫不复!

  “相邦,你有何想说的?”

  王座之上,冕旒抖动。

  赵王迁冷眼瞥向青年。

  眼眸深处蕴藏的则是厌恶。

  “臣赤胆忠心,从未背叛赵国!”

  “所做所为,皆是为赵谋划。”

  “明年赵地将起蝗灾,且久旱无雨。”

  “届时饿殍千里,百姓大饥!”

  “若无粮食,赵国必乱。”

  “届时秦国必会攻打我赵国!”

  充满磁性的声音掷地有声。

  响彻在这龙台王宫中。

  青年头戴紫玉冠,身着玄袍。

  手握一尺二寸的黄玉圭。

  高约八尺,垂手至膝。

  腰佩代表着相邦身份的金印。

  面如冠玉,朗目疏眉。

  举手投足透着儒雅的贵气。

  单凭相貌,便足以称为美士!

  他就是公孙劫,赵国公室贵族。

  往前追溯数代,那就是赵武灵王。

  且出自平原君赵胜这支。

  后人便都以公孙为氏。

  只是早早出了五服,宗族早已没落。

  公孙劫年少时曾被李牧救过。

  所以哪怕知道历史走向。

  知道六王毕,四海一!

  但他依旧愿意留在赵国。

  就是希望能助赵国改变历史。

  当初甘罗使赵,公孙劫亲自接待。

  最后反而是赵国占了大便宜。

  公孙劫也因此一战成名!

  年仅十岁,位列上卿!

  再后来先王病逝,将公孙劫召来。

  令太子行跪拜大礼。

  认公孙劫为相父!

  他临终前都还在后悔。

  没有听公孙劫的好言相劝。

  最终被秦国抢走九座城邑!

  其实公孙劫是不认可赵迁的。

  觉得前太子赵嘉更有德行。

  奈何他一意孤行,非要改立太子。

  当时情况危急,也无法再改。

  作为穿越者,公孙劫知道这些。

  可他更想报恩,改变历史。

  甚至拒绝嬴政好意相邀。

  “胡言乱语!”

  郭开如同被踩了尾巴。

  他站起身来,直指公孙劫。

  “你说有饥荒就有饥荒?”

  “相邦真以为能愚弄天下百姓?”

  “分明就是暗中资敌!”

  “郭开,你休要诬告本相!”

  公孙劫也是气血上涌。

  熟知历史的他,自然知道郭开的事迹。

  这就是个靠吹吹捧捧上位的宠臣。

  号称是战国第一名将。

  整没了廉颇和李牧两位名将。

  赵国覆灭,郭开当居首功!

  郭开转过身来,故意接近公孙劫。

  “相邦想要如何?”

  “在这王宫,还想动手不成?”

  “你该死!”

  公孙劫只是扬起手中的玉圭。

  还未落下,郭开就已摔倒在地。

  老戏骨在演技这块是真心没得挑。

  他当即跪倒在地,涕泪横流。

  “大王,您要给臣做主啊!”

  “相邦这哪是打臣的脸?”

  “分明是打大王的脸!”

  “仗着有先王遗诏,便胡作非为!”

  “公然勾结秦商,却拒不承认!”

  “大王别忘了,当初相邦可就和秦王关系极好。”

  “先王曾派人诛杀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