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烟雨西瓜
“我购粮,并非是代地巨震。”
“因为代地不需要多少粮食。”
“我是为了明年的大饥荒!”
“明年赵国全境遭灾!”
“会有蝗灾,还有干旱!”
“数月无雨,地里寸草不生!”
“丞相此言当真?!”
朝堂之上瞬间哗然色变。
一个个皆是惊呼。
“本相可立下军令状。”
“若明年未发生,甘愿辞相受罚!”
“丞相,不可!”
秦王政忍不住出言提醒。
他并非是不相信公孙劫。
而是这种事很难说得准。
万一就没发生呢?
“还请大王准臣立军令状!”
见他如此坚决。
秦王政长舒口气。
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丞相,莫要冲动……”
这时就连王翦都忍不住提醒。
他现在已经认可了公孙劫。
知道公孙劫是有真才实学。
并且是真的为秦效力。
他可不愿看到公孙劫辞相。
这对秦国而言必是损失!
不仅是王翦。
越来越多的朝臣都走出劝阻。
公孙劫却是淡然笑着。
当着众人的面提笔而书。
笔走龙蛇,当众立下军令状。
就连昌平君都傻眼了。
没想到公孙劫会如此干脆。
宫中也有太史令。
夜观天象,大衍筮法。
起卦占卜,趋吉避凶。
他们也知道公孙劫的能耐。
精通百家之言。
无所不精,无所不知。
可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
就算占卜,也只是有可能而已。
宫中太史令就经常翻车。
只是没必要太在意。
可公孙劫却能拿相位做赌注!
他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
“现在,诸公可愿信我了?”
“本相可都立下了军令状。”
“那也请诸公听我一言。”
“我提前囤粮,是为防灾。”
“可赵王不信我,将我废黜。”
“我必窃国以报此仇!”
“他们不知明年将有大难。”
“故本相以为,可派人入赵。”
“以各种理由,分批高价购粮。”
“届时无粮,赵国必定死伤惨重。”
“民心涣散,自会喜迎王师!”
“攻下邯郸,不费丝毫力气!”
秦王政当场拍板。
“就依丞相所言!”
“此事就还是由姚卿去做。”
“钱,不是问题!”
“但寡人要让赵国存粮锐减!”
“臣遵令!”
姚贾走上前来。
眼神中满是坚定。
只要有钱,这就都是小事!
第31章 文书行政,百官!
李斯眯着双眼。
仔细品味公孙劫所言。
他对公孙劫还是比较了解的。
还专门向同门师弟打探过。
说公孙劫是精通百家之言。
擅长律历,颇有才情。
颇有管仲、范蠡的风范。
喜欢不战而屈人之兵。
擅用商术强国。
方才所言便是如此。
趁来年饥荒,提前购粮。
让赵国存粮锐减。
令饥荒杀伤力倍增!
届时伐赵,便能事半功倍!
“臣是大王用六座城邑换来的。”
“大王不计臣之身份。”
“拜相封侯,赐予食邑。”
“臣忝为秦相,自当做些什么。”
“还请大王准臣造纸。”
秦王政大手一挥。
同时看向少府。
“此事交由你负责。”
“凡公孙丞相所需,优先调动。”
“寡人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纸!”
少府赵亥长拜应下。
而后朝着公孙劫看了眼。
两人相视一笑。
秦国少府位列九卿。
职权是相当广。
征山海地泽之税,以养宫廷。
还负责宫廷内的衣食起居。
秦王若出去游玩,也由少府安排。
此外少府还下辖考工室。
可以理解为秦国的官匠机构。
由百工生产各种器械。
登记造册的工匠便超万人。
若欲修宫廷王陵,便由他们负责。
造纸术也在百工之列。
自然由少府负责。
“不知丞相要在何处造纸?”
“便定在蓝田吧。”
秦王政笑着点头。
是人就都会有私心。
公孙劫食邑就在蓝田县。
有好处自然得优先照顾他们。
公孙劫出了章台宫。
不少人都走上前来交谈。
“丞相,明日可否来我府上喝几杯?”
“丞相,吾家恰好就在蓝田!”
“丞相有何需求,可来找我。”
公孙劫忙着穿上鞋履。
上一篇: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