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烟雨西瓜
宜安城外,赵军大营。
李牧披甲佩剑,正视察军营。
这也都是他的习惯。
好在下了场及时雨。
本该低迷的士气得以重振。
“父亲,大王会相信咱们吗?”
“会的!”李牧坚定点头,“我已让赵葱前去禀明情况。我是去见了劫,可这只是私事,绝无叛赵之意。况且秦国已兵临城下,我还有用!”
李牧知道公孙劫设计离间。
可他还抱有最后丝希望。
是基于现实情况考虑。
先王临终前紧紧握着他的手,希望他能念在多年来的君臣情义,全力辅佐太子迁。也许太子曾做过些错事,可他终究只是个孩子,肯定会改的。
如此内政有公孙劫,对外用兵则有李牧,赵国必能久长!
李鲜欲言又止,只觉得相当憋屈发。他们为对付秦国,已是相当费力。李牧不光要排兵布阵,还得防范背后捅刀子。
这算什么?!
他真心认为公孙劫说的没错。
赵王迁并非明主!
还不如投靠秦国!
他们行至军营大门。
远处则出现辆马车。
后方还有浩浩荡荡的禁军。
李牧皱起眉头。
心里没来由的升起不安。
终于,郭开缓步走出。
右手高高举起帛书。
“武安君李牧,听诏!”
“臣,听诏!”
“诏曰:李牧暗中叛赵,勾结秦狗。于正旦前,私自写下信函,秘密联络秦相公孙劫,泄露我赵国情报。后又多次拒绝王诏,不愿主动出击。更是私自会见公孙劫,背叛赵国!特赐寡人之剑,令武安君自裁!”
郭开冷冷将帛书递给李牧。
此刻的雨又大了几分。
越来越多的将领出现。
韩仓站在旁边,面露冷笑。
而赵葱则是带着几分不忍。
他的确也贪财!
可他终究出自公室,他的利益是和赵国绑定的。而李牧是赵国的上将军,乃是国之柱石。他是真不愿看着李牧垮台……
李牧颤抖着接过王剑。
“你说我父亲叛赵?!”
“奸贼,我杀了你!!”
李弘和李鲜同时拔剑。
他们双眼赤红,满是杀意。
他们辛苦抵抗秦军!
粮草一直都不够。
就只能硬抗!
可现在说李牧叛赵!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好人就该被剑指着?!
“保护上将军!”
李弘仰天怒吼。
诸多短兵纷纷杀出。
他们挡在李牧面前,就是面对禁军都无所畏惧。他们都是李牧一手练出来的边军,这些年来生死与共。李牧体恤士卒,亲问饮食疾病,与士卒平分口粮。全军将士斗志高昂,争相赴战,颇有司马穰宜治军的风范!
“我劝武安君还是冷静些。”
郭开居高临下。
冷漠的看着李牧。
“你的亲眷三族都已被控制,如果你遵诏自裁,大王还会念在你这些年功劳的份上,饶恕他们。否则……夷三族!”
李牧紧紧握住剑柄。
最后长叹口气。
看来,又让公孙劫给说中了。
他猛地拔剑,横在郭开的脖颈处。
“武安君,你要做什么?!”
“父亲,别和他废话!”
“现在就砍了他,揭竿而起!”
“没错,我们现在就带兵叛秦。赵迁这昏君,根本不值得我们效力。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他竟然还要谋害父亲,坑杀我李氏三族!”
“全都闭嘴!”
李牧猛地收剑,冷然道:“郭开,我知道这都是你在幕后进谗言。可我为赵国立过功,我为大王流过血!大王要我死,也得当面赐死我,让我在龙台王宫前自裁!”
“好,请!”
李牧翻身上马。
回头看向这些亲卫。
“你们都是赵国精锐,勿要自相残杀!”
“将军!!!”
李牧冷冷摆手。
“弘、鲜,我们走!”
三人上马就走。
李牧不仅仅为李氏三族。
更是不想落人口实。
但他从未有叛赵之意!
郭开和韩仓对视了眼。
两人皆是暗自冷笑。
他们目的就是要把李牧调走,毕竟李牧在军中的地位摆在这。如果李牧不想自裁,他们还真没法子。要是把李牧逼急了,没准就直接南下攻破邯郸,然后扶持代王嘉上位。
所以,他们就谎称抓到李氏三族。
就是逼着李牧返回邯郸!
趁他没有兵力,将他诛杀!
“我们走!”
“去送武安君一程!”
第96章 蝉鸣,秦王亲临上郡!
“驾!!!”
李牧骑着骏马,疾驰于官道。
身后还有三十余亲卫追随。
李牧现在只想赶回王宫!
其实他完全能举旗反赵,秦国必定不会亏待他。可他每每想到先王所言,便不忍看着赵国覆灭,公孙劫临走时就曾说过:别让你的忠诚害了你!
密集的箭雨自四面袭来。
战马嘶鸣,被绳索绊倒。
李牧瞳孔收缩,仓促拔剑应对。奈何箭雨太过密集,很快就被铜箭射穿肩膀。得亏是有甲胄护体,否则怕是已被射杀!
“保护将军!!!”
短兵们皆是杀出。
一个个都已红了眼。
可在箭雨笼罩下,很快便都倒地。鲜血混着泥浆,很快将地面染红。李牧呆呆的看着他们,此刻是无比悲愤。
“郭开!!!”
他知道,这都是郭开所为。
就是设计要杀他!
可这些短兵做错了什么?
他们可都是赵国精锐!
每个人战功赫赫!
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
“武安君是聪明人。”
“还是老老实实自裁吧。”
郭开淡定走下马车。
还有奴仆为他撑起竹伞。
他就没想放过李牧。
杀了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才能让赵国输!
他才能更有统战价值!
至于公孙劫?
他知道秦王政看重公孙劫。
可那又如何?
秦王政是明主!
成大事者,不忌小怨。
若杀了他,谁还敢为秦效力?
诛杀李牧,就是他的投名状!
借此让赵国军队内乱!
“你做梦!”
上一篇: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