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包叔完全以外资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每天忙于办贷款,跑客户,开会,查资料,无暇休息。
纵然工作繁忙,但在这期间,他还是多次往返内地。
包叔来内地主要是想满足一下多年的好奇心——这里到底长什么样,母亲的老家燕京是否还是她心中的那个模样。
与弹丸香江不同,内地有着辽阔的疆域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这让包叔无比惊喜。
在游历完内地的名山大川后,他已对地质探险痴迷不已。
后来,包叔实际上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地质探险爱好者。
他曾经多次用英文撰稿,寄送给《国家地理杂志》,介绍夏国的地质地貌。
马忠不知道,包叔是不是建国后第一位这么做的华人。
工作两年后,包叔已升任“亚太银行”信贷部门的小主管,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金融高富帅。
可以这么说,港人在外资银行的地位,就是包叔这代人打下来的。
香江职业经理人的素养及标杆,也是这代建立的。
这会儿,国内正在轰轰烈烈地搞改开,香江北面建起了第一个经济特区——建立宝县特区。
在办公室得知这一消息,包叔无比兴奋。
当晚,他约上几个同事,在距离公司不远的上坡小径——威灵顿街上,找了一家西餐厅,一边喝着洋酒,一边讲述自己在内地的见闻,“同事们都竖起耳朵听”。
这么说大家可能对这地方陌生。
几年后,包叔曾经的下属,一个叫盛智文的老外,他从公司离职后就在这条狭窄的上坡小径开了几家酒吧。
当年中环的“优皮士”下班后喜欢在此地喝上两口,谈天说地,逐渐这里成为了上班的“欢乐时光”。
后来,香江人就给这里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兰桂坊。
没想到兰桂坊从此生意兴隆,盛智文就想扩大这里的经营规模。
因此,他找到了曾经的部门上司包叔请求帮忙贷款。
后来,在包叔的帮助下,“亚太银行”投资3000万港币,获得了“兰桂坊”45%的股份。
有了金融巨头的支持,“兰桂坊”从此走上了快车道,名气越来越大,很快成了香江的名片之一。
就连倭国、三韩,东南亚、一些欧美国家都听说过这里的名气,来香江旅游必然打卡的地方。
这笔投资让“亚太银行”十赚得盆满苯满,包叔因此也受到了公司的重奖。
“亚太银行”是“刘氏海外投资”控股最大金融企业。
刘述栋作为这家跨国财团的掌舵人,在听闻下属公司员工包先成的卓越表现后,特意调整行程亲自接见了他,以示嘉奖。
会面室内,包先成激动地站起身,双手握着董事长递过来的手道:“感谢董事长的栽培!我包先成定当加倍努力,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刘述栋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好,很好!小包啊,说起来咱们还是半个燕京老乡。
只要你继续保持这样的工作劲头,我保证你在集团的发展空间会比其他人更广阔。”
他这番话绝非空头支票。
刘述栋确实对这个年轻人寄予厚望——不仅因为包先成过人的业务能力,更因那份难得的同乡之谊。
在明亮的落地窗前,两人相谈甚欢,从工作聊到家乡的风土人情。
在这个注重人情往来的时代,乡土情结往往成为职场晋升的隐形助力。
刘述栋深谙此道,他相信同根同源的情谊能让企业凝聚力更强,而像包先成这样既有能力又知根知底的乡党,自然更值得重点培养。
背后站着“刘氏海外”这样的巨无霸,“兰桂坊”的发展可想而知,自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就这样,盛智文先是一手缔造了兰桂坊,后又打造了香江海洋公园。
前者是创造了成年欢乐,后者创造了童年欢乐,因此盛智文被形容为“快乐的制造者”。
内地人喜欢去香江迪士尼,而香江人却钟爱海洋公园,或许它更能符合这座海洋城市的味道。
不过,包叔却固执的认为,兰桂坊是他们“喝出来”,没有他们每夜买醉于兰桂坊,就没有蔡灼妍、钟辛童(在兰桂坊被“亚太影视”的星探看中)什么事。
包叔可以说是“兰桂坊”最早一代酒友,他见过很多明星都曾在此地“出道”。
时至今日每到深夜后,还有很多明星大腕儿来此消遣或碰运气。
包叔喜欢强调的是,香江的小费习惯就是他们这代人开始的,且盛行于“兰桂坊”。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小费是买方形成的差异化定价,有助于福利最大化。
但从现实来说,小费源于西方文化,更根植于经济实力。
包叔这代人为这座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小费盛行一时。
八十年代中期,包叔在“亚太银行”工作表现地越来越出色,面对涨势凶猛的房价,他果断出手在葵涌买了一套“万达”地产开发的1000呎(大约93平方米)“豪宅”。
“万达”房地产也是“刘氏海外投资”控股成立的组织当地产开发公司。
“刘氏海外投资”下属的各大企业员工购买“万达”开发的房子有内部优惠。
就在这个新家,包叔与他之前港大的小学妹结婚了,并生下一个儿子。
包叔过上了三口之家的标准中产生活。
当时的葵涌蒸蒸日上,靠近码头,物流运输便利,大量工业厂房及库房兴建,香江制造业快速崛起。
后来,宫如于心女士在包叔住宅不远处盖起了著名的心荃湾海景酒店。
如今,这座酒店屹立于美丽的海湾之畔,原先这里有好多制造工厂,如今早已荡然无存。
这里很多厂房已都改装成办公室用于出租,价格比香江其他地区的CBD稍贵一些。
八十年代末,包叔升任“亚太银行”信贷部负责人。
自打当上银行高层他无比忙碌,除了来内地,更多时候出差去东京、纽约和伦敦。
其中,当时的东京让他非常难忘。
包叔曾经回忆说,他一度与倭国人一样认为,倭国会超过美利坚,东京无可替代。
包叔常说,当年的倭国、T市、香江、李家坡是亚洲人、是黄种人的骄傲。
他们证明了,西方人能做好的银行、制造、航运、民主政治,亚洲人也能做到。
当年,倭国大有超越美利坚的势头,这让他很兴奋。
不过,作为“亚太银行”的高层,他却得知了集团公司智囊团们分析出的另一个相反的判断。
仅仅两年后,倭国泡沫经济就彻底崩盘了。
“刘氏海外投资”总部智囊团们的分析是对的,因此,“刘氏海外”在倭国这场经济危机中是大捞特捞。
幸好,这场倭国泡沫危机并未波及香江。
包叔也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像倭国这样繁荣,却只是封闭市场中的泡沫堆积,与开放的香江、纽约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就在这一年的一天晚上,他干爹拿着一份文件来家里找包叔,并强硬地要求他办理一笔数额巨大违规贷款。
“亚太银行”公司对他不薄,包叔不想当“二五仔”,于是就断然拒绝了干爹的无理要求。
这在此之前,他干爹已被包叔拒绝了三次。
这次他干爹非常恼怒,二人吵得很凶,最终干爹撕掉文件夺门而出。
至此,包叔与干爹的关系渐行渐远,往日情分虽在但感情已有裂痕。
在包叔看来,干爹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争论时,包叔多次跟干爹说同一句话:“香江已经係法治社会,你知唔知?”
此时,法治精神、契约精神,依然成为香江精神的核心。
对于包叔来说,庙街的江湖日子已远去,立足于中环靠得不再是打打杀杀、潜规则和小聪明,而是法治、契约以及狮子山精神。
包叔洞明,但干爹不明。
那天晚上,包叔打开香江亚视消遣解闷,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是这一年最为火爆的节目《今夜不设防》。
这档节目,由香江四大才子之三:黄占、尼匡和蔡兰共同主持,节目嘉宾包括张果荣、周运发、许罐文、罗达佑、程龙、关芝琳、林青侠、王足仙、黄千鸣等当“亚太影视公司”的当红明星。
这些火爆东南亚的明显们,包叔与马忠都很熟悉,有好多还有私人联系方式。
因为,他们都同属于“刘氏海外”这家财团旗下的一员。
“刘氏海外”每年都会在中秋、国庆、春节这样举国同庆的时候举办一场大型娱乐会。
在“刘氏海外”内部欢庆会上,那些平时在外面光鲜靓丽的明星们,也只是一名普通人而已,同样平易近人。
时至今日,看过这期的《今夜不设防》包叔意犹未尽。
这档节目,言论开放,上下纵横无所不谈,常涉及性爱话题,三大才子不时在节目中喝酒抽烟,爆粗口,讲段子,才情横溢,信手捏来,出口成章,引得观众爆笑连连。
在包叔看来,《今夜不设防》是香江最美好时代的标签。
它代表着香江这座市民城市的才华、自由、开放、激情、幽默以及富足。
确实,那时的香江汇聚天下英才,各个激情澎湃,才情荡漾,热血拼搏。
尼匡曾在金甬的明报上班,奋笔疾书,每小时手写八千繁体字,各类小说、散文、杂文、剧本无所不能,一生产量高达两百多部,还代金甬连载《天龙八部》,自己亦有代表作《六指琴魔》。
黄占,是“亚太影视公司”的御用”作词人,他填词创作出了一个“江湖”。
《像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倩女幽魂》、《上海滩》随便一首词足以让人跪着听完。
蔡兰,也是“亚太影视”的文人之一,真正诠释了“风流才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酒色财气,文学电影,无所不通,皆成果斐然。
这四大才子中,包叔最欣赏金甬和蔡兰,一个严谨痴迷,一个放纵潇洒。
马忠一直无比羡慕包叔生在那个才情纵横的时代。
不过,作为65后,马忠是还赶上了这波潮流的尾巴。
如今,金甬、古隆、李晓龙、张果荣、梅燕芳、周运发、张雪友、刘嘚华、周行驰、王足仙、周辉敏、李佳欣、朱吟的作品,无力放抗,照单全收。
进入九十年代,香江的房价开始迅猛上涨,1991年涨幅36.4%,1992年再涨39.4%,这波涨势一直延续到今年,今年甚至还涨了39.5%。
几年前,吴军如凭借“丑角”演出在“亚太影视公司”赚得第一桶金,随即花300万港币在油麻地后天庙买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
仅仅三年后,即1992年,她又砸下800万港币,在三公里外的大坑买了一套200平米的大宅。
那个时候,包叔马忠他们上班的“亚太银行”总部在中环。
中环以及小小港岛沦为一个个大型工地,一座座高楼都在这些年前后拔地而起。
八十年代,“刘氏海外投资”旗下“万达”已经成为香江地产五虎将之一。
1987年,“万达”就以33.5亿港元的天价拿下湾仔的一块地皮。
五年后,即1992年,在这块地上一座亚洲最高的大楼——中环广场屹然矗立在维多利亚港。
在此之前,具有建造学意义的“亚太银行”新总部于89年在这里落成。
同年,紧邻这栋大厦,多面刀锋设计的中银大厦开始动工,四年后威风八面地屹立于中环。
同时,“万达”集团在湾仔填海兴建的香江会议展览中心也已经落成。
继中环广场之后,设计高达80多层的中环中心也正在紧张修建中。
就在今年,李家成也选择在“亚太银行”大厦与中银大厦之间,准备建起新的长江实业总部。
有一次,马忠和包叔下班后在维多利亚港散步。
包叔指着对面的港岛说,短短不到十年间中环的建筑群就已经落成,他接着说,真正的变化是中环裙楼的广告牌里,之前的英文广告和繁体字,如今逐渐被简体文字取代。
包叔指着另外一栋相对老旧的圆顶高楼对马忠说,过去,这栋楼上的旋转餐厅非常受欢迎,当时他经常约客户到上面“饮茶”。
包叔所指的这栋楼叫合和中心,位于湾仔皇后大道东,是合和实业主席兼建筑师胡应湘的经典作品。
合和中心于1980年建成,共66层,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大楼。
如今这座楼已经是“安居物业集团”旗下的资产了。
“安居物业”也是“刘氏海外投资”旗下的子公司,主要以收购租赁物业为主。
当年,罗湖筹建国贸大厦,目标是建设一座地标性建筑以激励改革士气。
最终,设计者就是学习参考了合和中心,不仅将国贸大厦建成全国第一个高楼,还在大厦顶层设计了一个与合和中心类似的旋转餐厅。
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宝县速度”在罗湖人民南路建成,轰动全国,风靡一时。
包叔说,国贸大厦落成后,他与同事特意从罗湖入关到国贸旋转餐厅体验了一把。
当时,他们还按照合和中心的服务标准,给这里餐厅经理提了不少刁难的意见呢。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