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579章

作者:笔下宝宝

  离开豪门深似海,从此,王氏带着四个孩子成了真正的“港漂”。

  那年包叔7岁,下面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不过,包叔母亲勤快能干,凭借拿手的倭国料理、鲁菜以及缝缝补补的手艺,她很快在庙街学会了如何营生。

  庙街,位于九龙油麻地,因后天庙而得名,是最具香江特色的夜市街道,被称为香江的平民夜总会。

  但是,当年这里长期混乱不堪、鱼龙混杂,像什么流民、D鬼、P客、J女、古惑仔、非法移民、摆摊小贩大量聚集于此。

  这里有香江著名的“一楼一凤”,像什么“凤姐”、“北姑”、“婆罗妹”、“佛国妹”、“湾島妹”,在密密麻麻的老式广告牌下“企街”拉客。

  这么多年,人们看到的香江警匪影片便常取景于此。

  去年有部“亚太影视公司”拍摄的电影《金鸡》就很好地给展现了“一楼一凤”、唐楼文化以及香江底层混乱的市井生活。

  剧中,吴军如饰演的“老鸡”阿金在庙街银行柜员机前,遭遇曾至伟饰演的阿邦持刀抢劫……

  在电影中,庙街俨然是一种独特的香江城市文化。

  “亚太影视公司”是“刘氏海外投资”旗下控股的大型影视集团,市值26亿港币,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影视集团。

  该公司旗下汇集了像刘锝华、周运发、周行驰、程龙、梁朝伟、金正武、林清侠、吴军如、任大华吴蒙大、吴镇宇、欧阳震华、张果荣、梁佳辉、郭福城、许冠文、万梓良、古添乐……等几十位大明星。

  《金鸡》是“亚太影视”为了力捧新人吴军如而创作拍摄的影视作品,没想到该片一上映就一炮而红。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45岁的“老鸡”阿金(吴军如饰)在银行柜员机查询账户的余额时遭到内地来港的阿邦(曾直伟饰)持刀抢劫。

  阿金非常配合的交出银行卡,但里面只剩下可怜的98.2港元。

  不过她告诉阿邦如果他还有1.8港元存到这个账户上,才能取出这卡里面的钱。

  而阿邦根本没有银行户口,他的抢劫也是迫不得已的,这样一个辛酸的雨夜,同样落寞的阿金与阿邦促膝而谈,阿金向阿邦讲述了自己20年多年以来的辛酸苦辣,也透出了香江20多年的历史与变迁。

  70年代,阿金作鱼蛋妹的月收入可达7000多港元,而银行职员月薪不过1680港元而已。

  80年代初,她在大富豪夜总会作小姐,却傻傻的怀了身孕;

  经济腾飞的时候,她的生意也非常好,如今经济滑坡了,作为香江市民一份子,她也要义不容辞的与大家共渡难关……

  当故事结束的时候,阿邦望着阿金,忽然觉得很温暖,他把银行卡还给阿金,两人互道珍重、握手告别。

  新的一天,当阿金再次把银行卡插入提款机中,却发现这张只剩98港元的卡中突然有了90万港元,原来是当初借她钱的“情人”终于连本带利的还钱与她,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理想和希望……

  但现实中,庙街却是最底层人的生存方式,甚至是唯一的苟且的生存方式。

  这里,最体面的工作或许是摆地摊。

  当年包叔的母亲就是在庙街以摆地摊营生。

  直到二十年前,港Y政府才正式承认庙街的摊贩经营,并划定了“小贩认可区”,规划了600多个摊位。

  从此,庙街摊贩合法化,并成为香江独具特色的市井文化。

  不过这里虽然正规商业化了,但是治安环境依然混乱不堪。

  马忠记得去年大年初一的晚上至初二早上,旺角这里就曾经爆发过严重的B力冲突事件,因庙街小贩问题而引发的。

  就在两天前,马忠与包叔还在庙街买回家的礼物。

  包叔还跟他说,以前这里是有规矩的,不敢乱搞。

  当时,作为家里的老大,包叔经常在庙街帮母亲打下手。

  一次,庙街古惑仔按例来收月“毛诗”(利是,实为保护费)。

  包叔与古惑仔砍价,一位“堂主”觉得这小孩挺机灵,就让其在“大档”(D场)做事。

  那会儿的包叔年轻,记忆力出众、心算能力强,在大档帮人跑腿换钱时,干得是有声有色。

  因此,包叔很受“堂主”器重。

  当年,他跟的这位“堂主”在油麻地这里很有实力,手底下有几家D场和夜总会,算是一个排得上号的“话事人”。

  包叔说,一次他去当时的高级场所——重庆大厦(位于尖沙咀,今为南亚裔聚集地)办了一件好差事,“堂主”很开心遂即收他为干儿子。

  奇怪的是,他干爹当年并没有让包叔拜堂入社团,而是资助他读书,严禁其沾染黄DD。

  作为一名香江警匪片“堕落者”,马忠非常喜欢听包叔给他讲述当年他混迹九龙城寨的故事。

  九龙城寨,位于九龙、启德机场的北面,属于三不管地带,是一座深不可测的围城。

  当时城内居住着两三万人,通行《大清律例》和黑道规则,D贩、罪犯、古惑仔混迹于此。

  今年,“亚太影视公司”就以周行驰为主自导自演拍摄的一部新电影《功夫》正在九龙城寨热火朝天的拍摄。

  《功夫》是“亚太影视公司”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总投资5750万港币,创造了亚太地区影视业的新纪录。

  有意思的是,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周行驰还非常尊重金甬先生的版权。

  周行迟主动给了金甬6万元的版权费。

  这一举动引起了金甬先生的疑惑,因为《功夫》并非是改编自金甬的任何小说。

  周行迟在创作这部电影时并没有使用金甬先生的原著。

  然而,周行驰解释说,电影中会出现一些名词和招式,如“降龙十八掌”和“小龙女”,已经成为了文化符号,版权属于金甬先生。

  金甬先生听后非常开心,两人还一起对剧本进行了修订,并最终达成了协议。

  周行迟支付给金甬先生60000元版权费后,金甬先生却将这笔钱捐给了慈善机构。

  金甬老先生是武侠小说界的巨匠,他的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鹿鼎记》现等都成为了“亚太影视公司”制作的经典武侠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了观众们无尽的乐趣,也使得很多演员获得了成功。

  周行迟跟金甬是老朋友,他们就是因为《鹿鼎记》而相识的。

  其实,周行迟这样的行为不足为奇,在“亚太影视公司”里比比皆是。

  “亚太影视公司集团”非常重视版权,早在成立之初,就开始以白菜价大量囤积影视歌曲书版权。

  公司有这样的企业文化,就深深地影响了所有员工。

  还有一部“亚太影视公司”出品的老电影《追龙》中,“跛豪”程龙舍命救雷洛(刘嘚华饰)的那场经典打斗戏就发生在九龙城寨。

  马忠曾问包叔,是否见过真正的“跛豪”和“五亿探长”雷洛。

  包叔说,九龙城寨藏龙卧虎,其实有很多“豪哥”,但凡能在城寨混的皆为人中凤。

  李晓龙、周运发、周行池儿时都常去城寨。

  现在,包叔母亲在庙街生意也做得稳当,一家五口虽不富足但日子过得安稳。

  包叔母亲一辈子念叨自己是燕京人,但令人奇怪的是,她自始至终都没回过燕京,甚至这十几年来隔壁的宝县发生了什么她全然不知。

  或许,包叔母亲的燕京早已梦碎;亦或,与大多数香江人一样,他们对内地、宝县知之甚少。

  包叔曾经正就读于皇仁书院,年轻人对打打闹闹兴奋不已。

  但是,他干爹却严厉压制他某些极端的想法,督促其好好读书。

  皇仁书院,位于铜锣湾、靠近维多利亚公园,是香港江最早的官立学校,孙先生曾在此就读。

  经济学家张五常,也曾在皇仁书院短暂学习。

  皇仁书院,外语授课,包叔的纯正英式英语就出自于此。

  包叔出自江湖,跟着干爹混迹于庙街、九龙城寨,但干爹却将其推向“庙堂”之路。

  六八年仅48岁的总探长吕乐蹊跷退休。

  这一年,包叔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香江大学。

  包叔的干爹高兴坏了,他在庙街大摆宴席,堂口所有弟兄都来给干爹和包叔庆贺。

  干爹端起酒杯大喊:“谁说庙街都是古惑仔,今天我们出了一个状元。干!”

  那晚,他干爹烂醉如泥……

  进入香江大学后,包叔开始展露出头,他帅气俊秀,长发飘飘,口才出众,积极组建社团,是港大明星式的“意见领袖”,也惹得众多女生倾慕。

  下一届的一个学妹最终和包叔走在了一起。

  但是,很少听包叔说起他的妻子。

  用包叔的话来说,他是当年港大的激进分子。

  包叔非常热衷于发表所谓的“z见”,在学校,在街头,在报社,积极表达自认为很成熟的主张。

  包叔讲得最多的就是奔港潮。

  可能是母亲从北平来到香江的经历深深地影响着包叔,他对奔港者无比同情。

  在港大时,包叔经常上街发放传单,告知市民保护、收留奔港者,给奔港者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他经常号召同学一起给奔港者送去衣物和饮水。

  就是这时,他开始关注河对面,对一河之隔有着莫名的好奇。

  港大毕业时,所有同学都认为,这位优秀的学霸、“激进分子”应该进入Z坛,成为一颗“z治新星”。

  包叔认为,在当时的港英政府中,所谓港人最高的Z治成就便是之前吕乐的总探长一职。

  当时,包叔确实慎重地考虑过进警署成为一名警员,但最后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知道此事后,他干爹大为不快,或许包叔顾忌干爹的身份。

  马忠曾经开玩笑地跟包叔说,如果你当时进入警署,你可能就是《无间道》中的刘建明,你干爹可能是韩琛。

  《无间道》是“亚太影视公司”拍摄警匪片的又一力作,该片一上映,便打破了亚洲各国的票房记录。

  总票房达到了4.5亿港币,让“亚太影视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其在亚洲地区地风靡程度不亚于当年的《上海滩》。

  自从第一部《无间道》大获成功后,“亚太影视公司”正在酝酿拍摄第二部。

  因此,该片主角刘建明、韩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包叔也开玩笑说,他应该是第二个“乐哥”,但干爹成不了“豪哥”。

  当时,香江的Z坛极为微妙,吕乐退休,传言港府要整顿警署系统。

  但古惑仔依然大行其道,没有人相信,港府能够抓完所有的问题警员。

  事实上,包叔毕业的那一年,1972年,是香江历史的转折点。

  这一年,李家成、郑玉彤二人的公司同时在香江上市,从此香江开启“四大家族”、房地产与金融雄起的大时代。

  从包叔毕业开始,香江开始转向,经济开始腾飞,股市、楼市、金融、商业、航运、贸易开启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大牛市。

第635章 “刘氏海外”的触角随处可见!!!

  在大时代面前,每个人都只是恒河沙数,无比渺小。

  一个似乎不经意的选择,或许就与大时代擦肩而过。

  港大毕业时,包叔幸运地跳进了金融大洪流之中,成为了香江最大H资银行“亚太银行”中的一员。

  从此,开启了他最为光辉的“中环人生”。

  “亚太银行”是“刘氏海外投资”落户香江时投资成立的第一家金融企业,是由当时十几家小型银行合并而成的。

  如今,“亚太银行”单在香江地区就有三十五家分行,香江、豪江、T市、李家坡、鸡笼坡、曼谷、汉城、东……等地区有二百七十八家分行,业务几乎覆盖整个东南亚发达地区。

  “亚太银行”目前是亚洲领先的金融集团之一,也是亚洲评价最高的银行之一,现有资产1500亿港币。

  该银行提供一系列的专业金融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这包括个人业务、公司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以及交易银行业务、全球资金业务、资产管理以及股票经纪业务。

  “亚太银行”是亚洲华尔街日报调查东南亚地区十大最受尊敬企业之一及金融信誉排名第一。

  曾荣获选为国际金融杂志《环球金融》(Global Finance)1995年环球50最安全银行之一。

  还获得过The Asset Triple A最佳中小企业现金管理方案奖……

  在这家卓越的跨过“亚太银行”里,包叔的英语天赋派上用场,更为绝妙的是他非常懂得与老外打交道。

  有时马忠会问他,这是否是包氏家族的经商基因。

  不过,包叔并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提起包氏家族,他只仰慕其父亲的商业才能,与包氏家族无关。

  事实上,包叔选择金融并非偶然。

  包叔曾经跟马忠说过,当年他们被包氏族人扫地出门,刚到庙街最艰难时,他就“天真”地跟母亲许诺,要努力将他们失去的一切夺回来。

  这种带有仇恨的情感一直根植于包叔内心深处,毕业时他明白只有从事金融才能实现当初对母亲的许诺。

  所幸的是,包叔赶上了香江金融大时代,从入职开始,整个香江金融业与房地产、港口航运、制造业一起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