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当时,许多人都还嘲笑包宇刚只懂海上生意,不懂陆地上的生意。
外人的嘲笑动摇不了包宇刚,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因为包宇刚的计划,压根儿就不是用这两块地来发展房地产,而是用来发展商业广场。
不过,随后几年是香江地产的低迷期,包宇刚自己也患上癌症。
于是,这两块土地就一直没有被正式开发。
直到80年代末,包宇刚的女婿吴广正终于完成了老岳父的心愿。
当时许多人都建议吴广正把这两块地跟其他公司一起发展房地产,不过吴广正最后还是用来发展商业中心。
其实这两块地的地契长达999年。
如果发展房地产无疑是非常浪费。
不过如果发展商业中心就不一样了。
当时虽然是地产的低迷期,许多商业中心的空租率非常高,但是香江未来的经济一定会变好的。
包宇刚跟吴广正都非常看好香江的未来,于是才有如今的海港城跟时代广场。
这两个物业如今每年可以给包宇刚家族贡献超过十几亿港币的租金,真是一只现金奶牛啊!
……
如今,“九龙仓之战”已被写入商业教科书。
这场由李家成发起、包宇刚主战,刘述栋配合的这一场H资对外资的大胜仗,既改变了香江今后的经济形势,又挫败了Y资们。
此后,包、刘、李三角联盟越来越巩固。
包宇刚的岸上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而李家成的事业自此也实现飞跃性地发展。
“刘氏海外投资”也跟着受益匪浅,不说其手中持有的“九龙仓”股份是爆发式的在持续增值。
也让“刘氏海外投资”以及当家人刘述栋从而一举成名,很快就在香江以及东南亚这一带打响了名气。
而且,也让刘氏家族成功地交好了香江的H资领头羊们,这为今后“刘氏”融入香江本土从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曾经帮助包宇刚,资金雄厚的“刘氏海外”虽然一下子成名了。
但也迎来Y资财团势利的敌对,一时间许许多多的业务也陷于了困顿。
幸亏“刘氏”有着包宇刚,李家成这两位铁杆的盟友才度过了那一段时间的难关。
包宇刚可不是一般人,当年他在华人心目中的地位比李家成可高多了,不差于霍氏家族。
而且,包宇刚在全世界的影响力非常大。
37岁白手起家创立环球航运集团,后来成为“世界船王”。
包宇刚的投资项目遍布全球,业务涉及地产、金融、运输、酒店等领域,家产达上千亿。
闻名世界的船王奥纳西斯曾对他说:“搞船队虽然我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
Y女王封他为爵士,比利国国王、巴那马总统、巴东总统等都授予他高级勋章。
他就是包玉刚,一位把商人格局和家国情怀深深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家,在改革开放、香江回归、建设宁浪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8年11月10日,包宇刚出生在江浙省宁浪一个小商人家庭。
他父亲包照龙在江北三镇经营一家鞋铺,经常往返于江浙、北湖。
虽然常年在外,但对几个孩子非常严格,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工作。
母亲陈思琴出身名门闺秀,经常跟孩子们讲包家祖先的创业史。
包宇刚很小就被父亲送到当地有名的叶氏中兴小学学习,TVB的创始人邵一夫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在这里,包宇刚学习名列前茅,才华横溢,是妥妥的学霸。
由于墙报文章写得生动,被同学和老师们追捧为“秀才”,也被老师引荐给校,成为学校的撰稿人。
值得一提的是,包宇刚家所在的村子靠近海边,小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去看海、看船,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世界船王”埋下了种子。
13岁那年,父亲送包宇刚去上海求学。
不久,他就进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沪海海事大学)学习船舶专业。
抗战后的沪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三教九流齐聚一堂。
当时,经过战乱,生活物资紧缺,买东西成了“抢东西”,加上法币滥印,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市场一片混乱。
有人说去面馆吃面得先付钱,不然吃完价钱又翻一番。
为了重整市场秩序,当时的果民政府派钱大君任沪海市长。
钱大君一上任,就开始整顿金融业,他对包宇刚的能力有所耳闻,于是邀请他当沪海银行副总经理。
除了处理一般银行业务,包宇刚还负责收税、给公务员发工资。
当时,为了稳住大局,果民政府给公务员发日薪。
可有时候现金周转困难,很难在一天之内凑齐所有的钱。
大家领不到工资,只能向包宇刚施压。
有一天,一队荷枪实弹的“黑皮”冲到包宇刚的办公室,直接拿着枪对准包玉刚:“马上给我们发工资。”
不过,年纪轻轻的包宇刚并不怵,直接问:“你们是拿着提款手令,还是市长批文?”
“黑皮”把子弹上膛,扬了扬手里的枪:“我奉局座的命令。”
“那这样,我打电话征询一下市长的意见,大家都好做。”
说完,包宇刚便将电话打给了钱大君。
在电话里,钱大君长把“黑皮”局长大骂了一通,这才稳住了局面。
在当时混乱的金融市场,很多人钻着贬值的空子,发国难财。
他们先找借口向银行借钱,然后去买卖黄金和美刀,等贬值就再拿黄金换回来去还银行的债务。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包宇刚对每笔贷款严格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停止放贷,甚至拒绝兑换流通的纸币。
就这样,包宇刚就断了那些人的财路,而自己也摊上了事,甚至为此赔上了一条阑尾……
一天,两位门徒找上门,声称杜先生请他到府上喝茶。
对方什么来路,包宇刚是心知肚明,但杜月生在沪海手眼通天,更与“光头哥”关系深厚,轻易得罪不起,只好假装允诺。
一回到家,包宇刚就跟妻子说,自己阑尾炎发作。
医生从里到外检查了一番,愣是没发现有啥问题。
可包宇刚一口咬定,就是阑尾炎犯了,明天马上为他手术。
医生搞不懂,但只好照做。
在这番断尾求生下,包宇刚硬是顶住压力,没有给杜月生空子可钻。
起初,包宇刚确实一腔热血,企图努力挽救沪海金融市场局面。
可随着通货膨胀和挤兑风潮变本加厉,银行成了大家的出气筒。
又一年后,果党新的货币方案出世,废除法币发行金圆券,搜聚民间金银。
看着险象环生的沪海,不久后,31岁的包宇刚决定辞职。
辞职后的包宇刚就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香江。
他本想重操旧业,但此时的香江银行早已被汇丰等外资垄断,找不到一丝缝隙。
这时,包宇刚宁波浪的一帮老乡也到了香江,几位朋友一合计,决定开展进出口业务。
宁浪帮的经商能力向来在各地商帮中首屈一指,包宇刚的贸易公司不久便打响了名号。
一年后,C战爆发后,在YM操纵下,他们狼狈为奸对“东大”实行了禁运。
包宇刚抓住这个机会,从欧罗巴进口铁矿石、轮胎等物资,通过豪江运入内地,获利颇丰。
但这始终是短期买卖,不能靠它长期牟利。
当时,倭寇作为M军的后方阵营,航运需求暴涨。
可在战火之中,倭寇船只破坏严重,很难承担如此大的需求。
于是,很多倭寇商人跑到香江来租船。
借此,香江的航运业发展如日中天。
包宇刚也想参与其中,可他的父亲却坚决反对。
在包照龙看来,当时香江未开发的土地居多,投身房地产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说服父亲,包宇刚说道:“航运是世界性的业务,资产可以移动,范围涉及财物、科技、保险、经济、政治、贸易,几乎无所不包!”这句话彻底打动了包照龙。
第620章 深水大鳄!!!
要想进军航运业,当然就得先有船才成。
当年包宇刚手里的全部家财,就是和他父亲共同攒下来的数十万元,这点钱根本不够买一条远洋货船的。
无奈之下,包宇刚只好向银行去贷款。
那会儿,想在香江的银行贷款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那得要有担保人才成。
包家是刚到香江不久,举目无亲,熟悉的只是一些从宁浪老家来的老乡。
他们大多也是身无余财,还不如包家呢!
包宇刚万般无奈之下,突然就想起了曾经结识的会德丰马登集团的首脑乔治·马登。
于是,包宇刚不辞辛苦的千里迢迢去伦敦找他帮忙贷款。
但马凳告诉他,说:“年轻人,航运业是一个危险的行业,弄不好,你会输掉你最后一件衬衫”。
包宇刚不是一个能轻易放弃的人,他是认准目标就绝不回头。
在他的软磨硬泡下,马凳最终同意了帮他提供他60%-70%的贷款。
并用包宇刚的这些贷款,帮他联系了一艘叫做“格兰斯顿勋爵号”的二手货船。
船到手后,包宇刚欣喜若狂。
可等他接过合约一瞅,心下就是凉了半截。
为什么呢?
这分明就是一艘老掉牙的旧船,没有任何航运价值。
马登这鬼佬没安好心,分明就是想趁机敲诈他一笔嘛!
鬼佬果然不可信!
包宇刚当然不想当冤大头,就拒绝了这笔交易。
与马登的关系当然也闹僵了,最鬼佬的地盘与鬼佬闹僵,可想而知,包宇刚是举步维艰。
但是,包宇刚岂能被眼前的一些困难打倒,那他就不是后来的“香江船王”了!
之后,包宇刚又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得知Y国威廉逊公司有一艘旧船正要出手。
而且,这痩船售价才22万英镑,比“格兰斯顿勋爵号”还便宜。
虽然便宜,但此时的包宇刚四处借钱才筹到20万英镑,还是不够。
不过,这22万的价格是中介公司报出来的,中间肯定有提成。
“一定有斡旋的空间!”
想到这,包宇刚便直接来到伦敦,与威廉逊公司面对面商谈。
本来威廉逊公司都是把船交给中介公司处理,这是规矩。
但包宇刚用他的诚意和执着打动了他们,最终以20万英镑拿到了他的第一艘船。
这艘虽然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2800吨的旧船,但状况却比那艘“格兰斯顿勋爵号”强的太多了,价格上也便宜不少。
包宇刚对它非常满意,便取名为“金安号”。
有了第一艘船后,包宇刚的海运生意便红红火火起来,很快一艘两艘三艘……渐渐地壮大起来。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包宇刚成立了自己的“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