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562章

作者:笔下宝宝

  并与倭国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天竺运煤到倭国,采取长期出租的方式。

  当时,几乎所有的船老板都采用传统短期方式出租船舶。

  相比长租,短租不仅结算快,而且收费标准高且可随时提价。

  闻名世界的大夏船王奥纳西斯和尼亚可斯、山姆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江船王董好云,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当包宇刚把自己的船以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的方式租给别人时;

  一些海运同行们都在看他的笑话,讥笑他不会船运生意,这人压根儿就是个门外汉。

  包宇刚却不为所动,他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只有长租,才能与客户建立真正的信任。

  而信任的建立,则是做生意的最重要基础。

  包宇刚曾对人说道:“我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

  他不短视,谋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收入。

  这正是包宇刚放眼未来的一种经营方法。

  没过多久,包宇刚的这种做法就收到了很大成效。

  一年后,埃以战争爆发,由于当时苏伊士运河关闭,货物积压严重,当时的海运业务十分兴旺。

  有些人就劝包宇刚,“何不趁此机会大赚一笔?”

  但包宇刚仍然按照旧的租金为东南亚的老雇主运货,以避免与实力雄厚的西方船主直接竞争。

  果然,十几年后,埃以休战,西方大批商船无事可干,还要耗费惊人的费用去维修、管理。

  而包宇刚的船队仍然稳扎稳打地立足于东南亚,业务却反而蒸蒸日上。

  当埃以战争爆发时,刚好,包宇刚与倭国山下公司的租期到期。

  这时因为战争,全世界的海运都非常紧张。

  山下公司只好续租,续租的价格也翻了一倍。

  就是靠着这笔租金,包宇刚又买下了第二艘二手船,并将它租给一家货运公司,租期4年。

  就这样在短短几年间里,包宇刚已经手握7艘二手船,租金收入非常可观。

  有了钱,包宇刚就希望能有一艘自己的船。

  那会儿,买进一艘巨船最少需要100万美刀。

  包宇刚虽然掏得出来,可要是一股脑将资产全花在买船上,那就等于将资金套牢,无法让它流动起来。

  “只有流动的资金,才能钱生钱。”

  于是,包宇刚与汇丰银行谈了笔生意,他将一艘旧船抵押给汇丰,获取小额贷款。

  之后,他找到汇丰信贷部主管桑达士,打算向他借75万美元。

  可当时,银行业有个默认的规矩,不投资风险大的行业,如船运业、航空业和电影业。

  而且,考虑到这笔钱回报周期长,银行需要承担风险。

  桑达士跟他关系不错就有些犹豫,不忍心拒绝包宇刚。

  他就对包宇刚说道:“伙计,如果你想贷到款,就必须找个担保人才行。”

  可当时的包宇刚上哪找个担保人?

  包宇刚思来想去,突然就心生一计,试探说道:“如果有一家倭国银行开出信用卡,汇丰银行是否愿意借钱给我?”

  “当然,希望你能成功!”桑达士爽快地答应了。

  桑达士认为,按照倭国商人地精明、刁钻的习性,要想从倭国银行拿到信用卡,区区一个包宇刚,根本就是妄想。

  但是桑达士高估了倭国商人,更是低估了包宇刚的决心。

  为了得到倭国银行的信用卡,包宇刚当时就倭寇承诺:“如果我的船只在海上失事,保险赔偿金全归于你们,我是分文不取。”

  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倭国银行当然是同意了。

  当年,海运保险保费昂贵,只要一出意外,投保人可以得到一大笔赔偿金。

  如果包宇刚放弃赔偿金,那就等于他主动斩断了自己所有的后路。

  就这么着,包宇刚成功拿到了倭国的信用卡,从桑达士拿到75万美刀的贷款。

  当然,这是一场双赢的交易。

  包宇刚借鸡生蛋,买到第一艘船,逐步建立自己的航运帝国。

  而桑达士首创先河,支持航运业,很快被提拔为汇丰银行的首脑。

  两年后,桑达士吃到甜头他再度与包宇刚合作,汇丰银行投资包宇刚的公司。

  有了汇丰的权威背书,包宇刚是一路高歌猛进。

  在7年的时间里,他手上的船只就膨胀到了50多艘,总价值3亿多美刀。

  而且,包宇刚的事业不仅仅在海运上开花,他也涉足了很多行业。

  到了1971年,影响力巨大的包宇刚顺势进入汇丰,他成为进入汇丰银行董事会的第一个H人。

  因为包宇刚极具商业头脑,在他的指点下,汇丰势头强劲,开始走多元化投资路线,逐渐将渣打、有利甩在身后。

  所以,汇丰也对包宇刚支持力度很大。

  有了汇丰撑腰,包宇刚大量购买船只,几年间便拥有40多艘巨型远洋货轮。

  手上的资产也如滚雪球,越滚越大。

  包宇刚从而世界知名的船王,而且是白手起家崛起时间最短的一名船王。

  因此,他的影响力走向了全世界。

  有一年,闻名世界的“大夏”船王奥纳西斯在老美曾拜访了包宇刚。

  奥纳西斯风趣地对包宇刚说道:“搞船队虽然我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

  这位“大夏”船王也不是在恭维包宇刚,吉普逊船舶公司公布的新一期世界船王排名中,包宇刚坐上了世界船王头把交椅。

  国外报纸上都以大量篇幅介绍包宇刚,用的标题是《比奥纳西斯和尼亚科斯都大——香江包爵士》。

  这一年,包宇刚的船队总吨位达到2100万吨,比“山姆大叔”和“北极熊”所属船队的总吨位还要大!

  由于在国际船运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包宇刚成为世界各国的座上宾。

  Y国女王封他为爵士,比利国国王、巴大马总统、巴东总统等都授予他高级勋章。

  包宇刚交友广泛,还是年轻时撒切尔夫妇多年的至交,基辛格是其可信赖的友人,曾受李根邀请成了其就职仪式上的特邀嘉宾,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也是其朋友之一……

  就这么一位在全世界都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刘氏能与他们家族交好,这其中的好处可想而知。

  后来,航运业发展火热,很多大佬也一头扎进去,大肆扩大规模。

  可包宇刚却突然退出竞争。

  他预测,世界航运业发展已经达到天花板,没有发展的空间了。

  于是他决定减少船只登陆,低价出售大批邮轮。

  其他大佬又纷纷笑话包宇刚,以为他发财昏了头,在做傻事。

  少了个竞争对手,董船王暗自窃喜,开始大肆扩张,过了一把世界第一的瘾。

  结果,就在扩张之际,董船王因为操劳过度,突发疾病去世,业内一片哗然。

  不久,世界船灾来临,所过之境一片狼籍,破产的破产,负债的负债。

  这下,大家才发现,原来只有自己在裸泳,包宇刚早已将船只开进避风港,逃过一劫,毫发无损。

  从航运业全身而退后,包宇刚又瞄准了另一个黄金市场。

  百年来,Y资企业凭借权势,在香江大肆抢占大量廉价土地。

  后来,香江爆发银行危机,地产业重新洗牌。

  在此期间,许多地产低价贱卖,H商趁机大量吸纳。

  借此,“H资地产五虎将”横空出世,李家称便是五虎将的将军。

  当时,九龙仓是香江最大的码头,九龙仓集团手握香江一大笔陆地资产。可

  以说,谁拿下九龙仓,就得到了香江大部分装运业务。

  H资财团个个虎视眈眈,都想将九龙仓占为己有,李家成也是如此。

  可他这会儿,正在与Y国人切磋,准备收购和记黄埔。

  当时,九龙仓由怡和洋行控制,但怡和所占股份不到20%。

  也就是说,如果李家成能设法吞并九龙仓20%股份,就能与怡和一较高下。

  于是,李家成第一个暗中发难,他通过散户,吸纳九龙仓股票,几天内,他就买下2000万股九龙仓。

  与此同时,“弃船登陆”的包宇刚也盯上了“九龙仓”,开始抢购股票,自己同样行动的“刘氏海外投资”。

  这才有了三家联合,先帮包宇刚拿下“九龙仓”,再助李家成抢夺“和记黄埔”。

  包家李家冲锋再前,资金雄厚的“刘氏海外”在背后提供弹药,三家紧密合作,最终才拿下各自的目标。

  这一丈打得漂亮,从正式开始到收购结束,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包宇刚就收购了49%股份,一跃成为九龙仓第一位华人董事长。

  1985年,包宇刚又以5亿新加坡币夺得Y资集团会德丰股权,成为继李家成入主和记黄埔之后,夺得Y资四大洋行的第二个香江人。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还是“长江实业”、“环球航运”;

  有心人就会发现这些香江有名的大型集团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都是同一家公司——“刘氏海外投资”,真是细思极恐!

  一年后,包宇刚又一举收购香港另一个发钞银行渣打银行14.5%的股份,成为该行最大的个人股东。

  “刘氏海外投资”是渣打银行的第二大公司股东,仅次于Y资公司占股19.8%。

  这十多年来随着,H资财团的崛起,就开始逐渐挤兑Y资地盘,Y资企业逐渐退出竞争圈。

  而“刘氏海外投资”则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持股、控股了无数的香江上市公司。

  该公司手中还握有无数的香江物业,地皮,公共设施,在不到二十年里的时间里就成为了香江的无冕之王。

  作为“刘氏海外”的当家人刘述栋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巨大,不比包宇刚李家成等人逊色。

  后来,刘述栋与包宇刚共同成为香江基本法起草委的副主任。

  此外,刘述栋联合包宇刚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国内的船舶工业公司打入了国际市场。

  改开刚开始时,国内的船舶工业在世界上根本没有地位。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刘述栋联合包宇刚,决定让国内的船舶工业公司为自己的“环球航运集团”建造10艘大型散装货轮。

  经过500多天的努力,国内第一艘“长城号”货轮就下水成功。

  那一刻,刘述栋、包宇刚等人是热泪盈眶。

  这个消息在世界曾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也从那时起,华夏制造开始走向世界。

  在“刘氏海外投资”的大力支持下,“环球航运”与国内合资创立了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

  为国内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首家中外合资公司。

  该公司的成立,促进了改革开放的重工业发展,并成为夏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航运业对外的主要平台。

  刘述栋说:“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H人在外面做生意才能挺直腰杆!”

  不久,包宇刚代表“环球航运”就与有关部门签订了1亿美刀的出口船合同。

  此后,在刘述栋的组织下,李家成、曹文金、赵世广、董船王等香江H人大佬们,都开始到内地做生意或者投资。

  可以看出,刘述栋与这些H人大佬们不仅有着商人格局,更是有着一腔爱国之心。

  而且,这些H人大佬们不仅纷纷投资国内。

  而且,也非常乐于做慈善活动。

  有一次,包宇刚为了回馈家乡的培育之恩,在宁浪老家就一次性捐助了5000多万元,创立了宁浪大学。

  他说:“宁波浪比香江大几倍,人口也跟香江差不多,可还没有自己的大学。

  我到外国去,看见人家在进步,就很希望自己国家早日跟上,而要现代化,教育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事情我一定会很高兴地把它办好。”

  TVb份的当家人邵六叔,就非常乐衷于在国内捐助学校。

  当然,“刘氏家族”在香江的代表刘述栋,这些年来为国内的努力付出,也被上面瞧在了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