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爪爪此世之锅
在地上牢固钉一根木桩,其上用刀划出一个卡口。
将板机状的触发棒卡在木桩的卡口上,形成一个不稳定的结构,这叫触发踏板。
绳套就设置在触发踏板周围,为了增加成功概率,可布置多个绳套在周围。
用第三根绳索绑上诱饵,从高处的树冠上垂直悬空在踏板的正上方。现在是八月,梅花鹿最爱吃的野板栗正好成熟,就用几枚刚采下的板栗当诱饵。
梅花鹿通常高一米五左右,所以将板栗诱饵挂在离地一米六的位置,让它正好差一点点就是吃不着。
为了吃上一口板栗,路过的梅花鹿就会在诱饵下急得团团转,直到踢到地面上的触发踏板。
弓木瞬间绷直,带动绳索套住梅花鹿的蹄子,直接挂到半空中。
因为悬空悬挂,梅花鹿没法够到绳索咬断,自然无法挣脱。闻讯而来的食肉动物,又因为够不着而无法享用这顿天赐美食。
弹性绳套陷阱的成功率比简单的绳套成功率高上很多,只是设置比较复杂,不可能到处乱丢。
而且其本身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在外围设置警戒圈,以免族人不小心误入。
也就是在陷阱周围,用绳索拉出一个直径十米的圈,离地一米高。
野兽遇到这道绳索阻拦,最多从下面钻过去,野兽又不清楚这道绳索的意思。
而对于族人来说,这道绳索代表前方有陷阱,那么稍加留意便可注意到地面上的触发踏板和绳套。
由于食草动物对人类的气息特别敏感,大家围着陷阱忙活这么久,残留的气味会令梅花鹿避之不及。
所以在离开前,要在周围焚烧枯草,利用烟熏中和体味。
而作为本次行动的主要目标,对付剑齿虎也是这种陷阱,别的陷阱对灵活的猫科动物几乎不起作用,哪怕四米深的陷阱坑,剑齿虎也能轻松跳出来。
但是对付剑齿虎,绳套就不能放在地面,因为套住它的腿没有用。这种猛兽兼具力量和灵活,还有短剑般的利齿。它哪怕被吊在半空中,也完全能靠身形调整姿态,顺着绳索爬上去,然后咬断绳索。
必须一击毙命,方法是将诱饵换成新鲜内脏,绳套悬空放置,目的是直接套住剑齿虎的脖子。
弓木也得选择特别牢固弹力特别大的树干,这样剑齿虎触发踏板后,力求第一时间将它的颈椎骨扯断。
即使没能成功,被勒紧脖子的剑齿虎很快会窒息,它没有足够的时间为自己解围。
剑齿虎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部落西南方向的丛林,汪磊一行在此地的几条兽径上设置二十个专门针对的陷阱。
在这一过程,丛林中有明显窥探的目光,族人们经常忽然感到背后发凉,但转过头在茂盛的草木中却一无所获。剑齿虎就在附近活动,它正在阴影中耐心的等待致命一击的时机。可惜野兽不会理解,人类也在准备致命一击的时机。
离开兽径,汪磊一行先是转到山坡,顺手把松脂给收割了。因为最近闹虎患,族人们已经不敢过分深入,这次一并办完这件事
那里是一片松树林,少华部落会在秋天前往此地采集松子,偶尔也会遇到树干上有自然分泌的松脂,这可是宝贝。
松脂的用途非常广泛,首先它是一种天然粘合剂,然后是优秀的助燃剂可以用来制作火把,此外还可以做防水密封比如制造木制水桶,以及比较奢侈一点作为宗教仪式的熏香使用。
导师们到来后,便传授少华族人割松脂的技巧,具体是在茁壮健康的松树树干中部,用石刀斜着割出一条一臂长的伤口,深度直达木质部。
松树在受伤后,会分泌大量松脂愈合树皮,利用这个原理,在伤口的下方挂上一只陶碗,用一根薄木片将松脂导流到陶碗中。
所以要先点出绳索和烧陶技术,这两项几乎是一切的基础。
抵达山坡松树林的时候,几十个陶碗已经装满溢出,橙黄色亮晶晶的松脂顺着陶碗边缘粘稠滴落。
把陶碗连同松脂解下来装入背篓,顺带着将松树伤口中的松脂也都抠出来,回到部落后再进行处理。之后拿出新的陶碗,选择另一批松树进行割脂操作。经过割脂的松树要好几年才能恢复,继续割下去会死,不能竭泽而渔。
好在这里的松树足够多。
离开松林后继续向上,翻过一条山脊后,眼前是又一片广袤的山谷,由于土地贫瘠且背阳,这一处地界基本没有像样的高大乔木,又因为数条高山溪流流经,这里长满低矮灌木。
这是野猪山谷,其中栖息着数量不详的野猪。以前少华部落的族人不愿意靠近此地,因为野猪甚至比剑齿虎还要危险。
因为害怕受伤,剑齿虎只抓落单。野猪这种憨憨可不管这些,无论来多少人,见人就怼。它皮糙肉厚力大无穷,族人手中的投矛很难刺穿,而野猪的獠牙却能轻易将两脚兽开膛破肚。
汪磊和书记此行的目的,不止是狩猎,还要活捉。这是为下一步的畜牧技术做准备。
现在少华部落的食物已经有了富余,这是畜牧技术的前置条件。
人类的畜牧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以几千上万年计,老陆等人不可能等那么久,只能给少华族人开一个头,传授他们基本的方法,之后的事情还要靠他们自己。
人类在文明早期尝试驯化一切能看到的动物,同时耗费了大量资源,但实际上只有很有限的几种动物能够被驯化。因为导师的存在,少华部落省去那些无谓的尝试,这叫后发优势。
野猪是非常优秀的畜牧品种,它能圈养,味道好,什么都吃,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强,猪皮也是非常优质的皮革。唯一可惜的是猪毛无法像羊毛那样充当纺织原料,否则简直完美。
所以野猪必须活捉。
(明天手术先请假,如果麻药药效过去得快,也有可能更新。)
第1710章 玉衡证道·陷阱3
野猪全身都是蛮劲,绳套类陷阱很难捕捉,而且就算被套住,因为其短粗体型的缘故,也很容易被其啃到绳索。
诱捕笼是一个好方法,但是施工颇为麻烦,且少华部落尚未有能够建造坚固诱捕笼的材料和工艺。
所以只有深坑类陷阱可供选择。
在野猪的栖息地附近寻找合适的场地,一大片长满苜蓿的草场非常合适。野猪的食谱以青绿植物为主,苜蓿是它的好食之物。苜蓿操场附近散落有野猪的粪便,此外周边的灌木丛有明显的通过痕迹。
可以确定山谷中的野猪会经常来此地觅食,它们的巢穴应该在长满灌木的山脚下。考虑到现在是繁育季节,带崽母猪有超强的攻击性,还是不要过于深入为好。
在苜蓿草地上挖出一米见方两米深的坑洞,坑壁垂直并用木槌夯实,陷阱边缘夯入碎石进行加固。
和家猪不同,野猪的后肢力量惊人,在野外可跃过1.5米高的障碍,或者水平跳跃4米距离,陷阱小了还真不一定能困住。不过一旦野猪落进去,因为没有冲刺的距离,肯定跳不了这么高。将陷阱内部夯实,主要是防止野猪在里面扒拉出一条斜坡。
这个陷阱耗费相当的人力,但也算值得,因为这个陷阱坑可以反复使用。
之后,在陷阱顶部铺设一张渔网,用小木枝钉在周围固定。再于一侧立起一根富含弹性的弓木,制造触发踏板。一旦被触发,弓木绷直的瞬间会将固定渔网的木枝拔出来,增加下落的突然性。
顺便说一下,设置陷阱常用的这根弹性弓木,正是弓箭制造的前置技术。
渔网上虚盖一层苜蓿草甸,再放几个野猪爱吃的野梨,最后燃烧潮湿的草木烟熏周围,去除两脚兽留下的气息。
该陷阱的核心是那张麻绳渔网。当野猪不慎踏入后,渔网会缠住野猪的四肢让它很难挣扎。人类回来之后,也很方便利用渔网将野猪从陷阱中升上来抬回部落。
否则即使落入陷阱,族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对付这些皮糙肉厚的家伙,除非直接杀死。
在布置深坑陷阱的同时,大家还顺便放下十几个压拍陷阱,这个主要用来抓鸟,结构相当简单。在扁竹筐下撒一些草籽,再用一根小木枝将竹筐支起来充当触发棒,当年迅哥儿也是这么玩的。
不过并不需要有人用一根绳子控制触发棒,因为该陷阱的目的是捕捉体型较大的红原鸡。因为它的体型很大,需要伏低身体才能钻到竹筐下面吃到草籽,又因为它很蠢,经常碰倒触发棒,从而把自己困住。
只要在竹筐边缘绑上几块石头增加重量,以免落入陷阱的红原鸡把竹筐顶起来。
搞好野猪山谷的陷阱,大家收工返回部落。再一次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四天之后。陷阱不是放下去了事,而是需要定期维护,陷阱的管理也是一门手艺。
首先至少有一半的陷阱未被触发。林子大了就是这样,也不是说猎物就一定会从这里经过。所以很多陷阱需要不断调整位置。
剩下的陷阱又有至少一半落空,包括不限于触发了但没抓到,或者抓到但猎物挣脱跑了,甚至是因为各种自然原因陷阱损毁。这样的陷阱,位置就不用动了,只需要重新布置,反正靠天收,总有一天能抓住点什么。
最终只有十分之一的陷阱中有猎物,这个比例令带队的汪磊感到惊讶,讲道理如果陷阱真的能十中一,那也没必要制造弓箭捕猎了不是吗。
后来导师们经过分析认为,成功率这么高的主要原因不是汪磊的陷阱精妙,而是这年头的猎物都很蠢,它们没见识过陷阱。
陷阱的成功率会随着捕猎活动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因为不够谨慎的动物都被抓完了,就像所有不认识枪管的棕熊都死了,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问题。
幸好,有一头剑齿虎同样很蠢。当大家找到它的时候,它被吊在半空中,甚至还有一口气。看到恐怖两脚兽靠拢过来,它发出示威的嘶吼,只是已经强弩之末。麻绳勒死它颈脖,深深的绞进皮肉,身下棕色的皮毛被鲜血染红。两颗威力无穷能够轻易洞穿颅骨的犬齿,无力的撕扯着空气。
族人们围上去,一边嗷嗷叫的欢呼,一边举起长矛疯狂戳刺。原始人类对剑齿虎又恨又怕。从人类从树上走下大地生活,剑齿虎就一直在捕猎人类,长达几十万年。这位冷酷的猎食者兼具力量和速度,且极度谨慎,多少个部落就因为一头剑齿虎而逐渐消亡。
以往捕杀一头剑齿虎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如今竟是如此轻而易举。族人们欢呼的可不仅仅是宰了一头罪魁祸首,而是掌握了有效杀死剑齿虎的方法。方法比一次成功重要得多。
这头剑齿虎被扒皮抽筋,全族将其吃干抹净,连骨头都被捣碎,可见族人的恨意之深。不过它的两颗犬齿被留下来,这是很不错的骨刀材料不能浪费。
第一次的主要收获就是这头剑齿虎,被寄予厚望的深坑陷阱没抓到野猪,只抓到一窝凑热闹的獾,而且这窝獾还在陷阱里打了个洞逃了,只留下一堆粪便。
獾无法驯化,下次见到还是直接弄死吧,浪费陷阱。
压拍陷阱收获到两只红原鸡,这不是野鸡,而是家鸡的祖先,比野鸡体型小一点。红原鸡是鸟界奇葩,它特别擅长奔跑,但飞行能力就很差。它唯一需要飞行的时候就是晚上飞到树上过夜。
这玩意驯化相对简单,饲养成本也不高,而且还有一个非常迷人的习性——打鸣。
别看现在部落生活很随意,但到了农耕时代,公鸡报鸣就会变得很重要。农耕极其注重作息时间,在计时器发明之前公鸡是唯一可靠的选择。
这次抓到的是两只老母鸡也不错,少华部落终于有了稳定的鸡蛋来源。
(抓紧写,嘿嘿,抓紧写到新东西~)
第1711章 玉衡证道·畜牧
在人类漫长的畜牧事业中,对红原鸡的驯化属于小学生难度,很可能红原鸡就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生物。
这一切源自红原鸡的一个鲜明的动物学特征——雏鸟的印随行为。当红原鸡雏鸟破壳而出时,会将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当成妈妈,并紧紧跟随。
这个概念在生物教科书中一笔带过,却在人类历史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如此时此刻。
少华部落捕捉到的红原鸡很能折腾,疯狂咕咕叫,用尖锐坚硬的喙攻击任何草率接近的族人。大家没办法,只好用树枝和绳索弄了个简单的鸡舍,铺上一层茅草将它们先关起来。
喂给它们食物也不吃,水也不喝,宁可饿死不食嗟来之食。野生动物基本都是这样的犟种。
但其中一只红原鸡在折腾一天后,于次日下出5个蛋,转机由此出现。
为了确保雏鸟出壳,母鸡停止作妖开始安安静静的抱窝,给它投喂蚂蚱它也吃了,还吃得挺开心。这是伟大的母爱,换来子子孙孙无穷代的奴役,啧啧!
红原鸡的孵蛋周期为21天与现代家鸡一致,在第二十天的时候,将母鸡吃掉,把这窝宝贵的蛋移动到营火附近,利用营火的温度继续加热。
第21天,雏鸡陆续破壳,它们刚睁开眼睛,就看到一脸和善的人类站在面前,于是迈着小碎步紧紧跟随“妈妈”。
前三天雏鸡依赖体内残留的卵黄营养,三天后逐渐开始喂它们苜蓿的嫩芽,还有随处可见的昆虫幼虫。
在雏鸡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始终有族人带着它们在部落及其周边散步,让它们熟悉部落的环境,特别是伴随人类的环境。
这样长大的雏鸟,基本脱离野性,将部落视作自己的巢穴。虽然它们依旧可能逃出部落,但是又会很快回来。
因为人类提供安全的环境,舒适宽敞的鸡舍,还有充足的食物。对比危机四伏的野外丛林,人类部落如同天堂。
不就是几个蛋么,拿走!
自此红原鸡开启和人类的同居生活。除了提供稳定的肉蛋、羽毛以及报时服务。在有鸡共同生活的居住区,各类毒虫的密度大为降低,因为红原鸡会吃掉它们,这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虽然是非常优秀的家禽,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此时的红原鸡体型较小肉质纤维粗糙,距离美味的家鸡还有一定的距离,可食用部分较少。
更致命的是红原鸡并非全年产蛋,受季节影响,每个周期产蛋4-8个,不像家鸡根本没有周期,每天一两个蛋无穷无尽。
这些缺陷,又进一步要求少华部落开始掌握育种技术。
育种是一个相当深澳的生物学知识,好在人类本来就是动物。部落人不懂DNA,难道还不懂生孩子吗?
即使部落族人也清楚,选择配偶要选择身体强壮健康的,这样生下来的孩子才会更强壮更健康,这是动物刻在遗传物质中的本能。
所以陆远等人真正需要传授的,是怎样合理的选择红原鸡的优秀性状,用他们理解的方式。
首先,仅仅一窝红原鸡还不是终点,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必须不断的从野外抓捕红原鸡进行培种。
然后,挑出下蛋多的母鸡,它的蛋优先孵化。挑出体格更大的公鸡,剥夺其他公鸡的交配权。
以此类推,不断将红原鸡的繁育向着产蛋更多,产蛋期更长,肉质更多的方向推进。
这会是一个长达几千年的漫长过程,导师负责传授正确的方法,剩下的靠少华族人自己。
之后数周,族人又从陷阱那边陆续收获到几头野猪,对猪的驯化也同时展开。
对猪的驯化难度稍高,猪可没有雏鸟天生的印随行为,因此自始至终都得圈养。
用大块岩石围起高耸的猪圈,外部以木栅栏和绳索加固,将公猪和母猪分开圈养。因为野生公猪的脾气特别暴躁,在被困住胡乱挣扎时很容易撞伤母猪和小猪。
只有在发情交配时,这才利用渔网将公猪挪一下窝。此时公猪在荷尔蒙的支配下,暂时也顾不上逃跑,先趴一趴再说。
母猪产仔过了哺乳期后,将幼崽挪圈,由人类接手饲养。在这个过程中,畜牧业的第一项高科技出现——阉割。
在猪牛羊等大型哺乳动物的养殖过程中,阉割是一项核心技术。经过阉割的公猪,脾气不再过于暴躁,而且更多的营养集中到长肉上面而不是繁育,这样能够增加出肉率。
除了个别种猪必须保留,而选择种猪的过程同样也是驯化的过程,从猪仔中选择对人类更友好獠牙更短体型更肥胖的个体。这样经过数十代不断的选育,野猪将逐渐家猪化。它们将彻底忘记丛林的骄傲,最后变成只长肉,懒得动弹,整天吃了就睡的好畜生——这么说来它们也没吃亏不是。
除了猪和鸡,少华部落最近还养了狗,也就是原来的那群草原狼。
严格的说,草原狼并非经由人类驯化成为了狗,而是它们死皮赖脸的自己变成大黄。
最开始,它们被赶出狼群。草原狼群内部有激烈的竞争,它们都是这种竞争的失败者。因为失去领地,它们没有捕猎场,只能游荡在人类部落的附近吃屎。
后来随着少华部落的食物来源增多,特别是掌握到捕鱼技巧后,产生出大量厨余垃圾。这些草原狼就跟着硬蹭,它们甚至克服了天生对火焰的恐惧,溜到营火附近像个真正的族人那样等待分配食物。
偶尔有多的,就会赏它们一点,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
现在它们可以承担一些示警的工作,比如在丛林中的工作可以带上一条狗同行,如果有剑齿虎出没,大黄会提前示警,它的嗅觉和警觉性更高嘛。
不过它们距离家狗还有挺远的距离,有时候会无端咬人,有时候会伤害满地乱跑的红原鸡。所以大多数时候,它们会被绳索拴起来,和野猪差不多的待遇。
第1712章 玉衡证道·选种
饲养技术解封的同时,灵音的限制也终于解除,不过可能祖灵对她有点看法,她失去万千变化的神通,只能以一只白狐的形象在部落里跑来跑去。
上一篇:穿越修仙文,但是疑似女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