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519章

作者:臊眉耷目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荀攸站了起来。

  他很是郑重地对刘俭说道:“丞相,文和之法确实可一击必中,使西凉军旦夕之间败走,但是如此做法,对朝廷,对凉州,对整个关中,都没有什么好处。”

  “表面上看似解了朝廷之危,但实际上,却是将这个危机转到了今后。”

  “公达可说的仔细一些。”

  荀攸道:“末吏在朝廷中也有数年的时间了,与这些西凉将官也有一些交集,虽然不多,却有些事多少看的明白。”

  “这些西凉兵不同于普通的兵卒,也和大汉的军队不一样,”

  “西凉军更具有野性,而且也更具有生存能力,他们当年在凉州边境的战场与羌人作战的时候,断粮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断粮一般对于那些西凉军将领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西凉兵一旦没有粮食,他们虽然没有了反击长安的能力,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能自保,他们一定会在关中境内到处劫掠,抢劫普通的黎庶,取百姓的粮食,大幅的搜刮财富。”

  “而这些西凉兵从今以后,也将从朝廷的军队变成席卷关西的叛军,他们会成为饿狼,在整个民间劫掠,其结果,就是关西一直不会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而丞相的志向,我多少也有些了解。”

  “丞相目光远大,不只是想要结束大汉朝境内的战事,而且也致力于平定外族。”

  “凉州西面的西域诸国,或是西域诸国再往西的诸国异族,一直以来都是丞相的目标。”

  “但是,如果我们关西境内不稳,我们还有什么余力对外用兵,对外开展经济贸易,使大汉变的富强?”

  “这些西凉兵一旦处置不好,他们在地方就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国力的绊脚石,而要剿灭他们,非得穷上数年时间不合,这对于大汉王朝朝来说,绝非好事。”

  “丞相若是往长远打算,就不能随意行使断粮之策,至少不能全断了西凉兵的粮,而是要少量的供给,让他们吃不饱,但是却还有的吃,使其暂时不能脱离朝廷的掌控,也没有办法彻底的跟朝廷撕破面皮。”

  荀攸这一番话,可谓是老成持重,极有韬略和远见,贾诩也不由得服气了。

  “丞相,公达之言,真是于国有大利!贾某适才只是想到如何解除长安的威胁,却没有想的那么长远,还请丞相采用公达之策。”

  刘俭对于荀攸的建言也非常的满意。

  他说道:“公达在朝中呆了这么久,眼光果然长远,那就依照公达之策,咱们先给西凉兵少量的供应粮食,但是却不让他们吃饱。”

  “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稳定其势。”

  “不过,此法也只是解决暂时的难题,如何彻底解决西凉军之事,还需仔细筹谋。”

  “我觉得西凉军诸事不可能是一个在短时间内就迅速解决的问题,但我们需要制度一个大的方向来运作,诸位觉得我们今后应该往哪个方向来走?”

  荀彧说道:“若是丞相想要采取公达之见,少量的给西凉军供粮,安抚他们,则今后的西凉军必然会分成数派,他们有的人会渴望回到朝廷中来,有的人则是想要在关西境内占地为王。”

  “所以先稳住他们,然后再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收服的咱们就想办法收服,不能收服的就徐徐图之,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关西战争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刘俭说道:“那依你们看,西凉军中哪些将领会有意归顺于朝廷呢?”

  荀彧听了这话,不由无奈的一笑。

  “丞相,此事某就怕是爱莫能助了,西凉军诸将,我一个都没有见过,诸事也都是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的,只怕出不了什么好主意。”

  刘俭又看向了荀攸,张既,刘表几个人。

  “诸公都在长安城为官,与西凉军诸将也算相识了吧?对他们的性格可算是有所了解?”

  董昭无奈的一笑:“我们也很想能帮上丞相,但是我等清流为官,平日里为了避嫌,与西凉军诸将少有往来,虽然大家有时候能打个照面,但是连说话都说不上几句,至于他们的品性如何,其实依照我看来,西凉军诸将没有一个是品行好的,至于谁真的有心投效朝廷,这个可就真是说不准……”

  这话确实很有道理。

  西凉军诸将也只有西凉内部人才能够了解,问这些清流人士怕是根本不行的。

  贾诩捋着须子,在一旁细琢磨。

  刘俭转头看向了贾诩:“文和你曾是西凉军中人,对于各部将领,想来了解甚深吧,你觉得他们的品性和个性如何?哪些人可以进行安抚和收服?”

  贾诩轻轻的一笑,说道:“丞相啊,在这些西凉诸将中,哪有一个品行好的人?这些人皆是在边郡长大,长于征战,很是暴虐,从小生活的环境都是讲究一个以强凌弱,在他们之中找几个肯忠于国家且明理的,实在是太难了,不过却也不保证,这些人因为利害关系而愿意投降朝廷愿意为丞相效力的。”

  这话说白了等于是没说,倒也不是贾诩不想说,实在是西凉军中将这些人中没有一个靠谱的,都是为人不怎么样的人。

  你让贾诩说他们当中谁是真心实意归降,贾诩确实是说不出来。

  而且,西凉军诸将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各自的利益关系却比较复杂,他们都是长于征战之人,且非常嗜血,视利益如命,在利益分割与义理方面和中原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即使有些人投降,但是却有几分诚意,而朝廷方面又得拿出多少态度和利益能够拢得住他们,这事贾诩都说不清。

  在没有弄清这些前提条件的情况下,贾诩觉得自己说多了也没用。

  刘俭并没有怪手底下这些人,毕竟突然间让他们将谋略转换成对人性的分析,这个跨度确实有点大。

  而且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要分析一个关系较熟的人的品性,可能还好,你让现在这些人去分析一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之品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算是他们都是顶尖的智者,也不一定能做的好这件事。

  却见刘俭轻轻的拍了拍面前的桌案,将眼光看向远处。

  “关于这件事,其实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但是,我需要一个勇谋兼备之人替我办!我要派人作为使者往冀县……去见董卓,将我如今在朝廷的情况,还有一些我的心里话转达给他。”

  “但是,这个使者非得是有大智大勇者而不能为之,你们可有什么优秀的人选给我推荐吗?”

  众人一听,刘俭居然要派人去见董卓,都不由得大为惊讶。

  这个时候派人去见董卓干什么?

  这不是给董卓煽风点火吗?

  想来董卓现在虽然远在西凉,但是若知道长安城中所发生的事,定然也是恨死了刘俭。

  毕竟长安城中原先掌控局势的人可是他董卓呀,如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被刘俭给夺去了,董卓岂不是得视刘俭为仇人?

  现在的关键是要瓦解董卓手下的西凉军诸将,这突然间去派人见董卓,丞相意欲何为呢?

  眼见众人的眼中露出了不解之色,刘俭说道:“其实你们对董卓的了解并不深,而我与董卓神交已久,彼此之间也算朋友。”

  “我对他的了解可能比你们多一点。”

  “他这个人虽然性格凶残,做事不遵常理,但却实实在在是一代豪杰,而且其心中也有志向,只不过年纪大了,这个志向也逐渐有些磨平了。”

  “他这一辈子也走过不少的弯路,也被别人利用过,也受过挫折打击,不过最终还是能够在晚年走到这般程度,确属非常不易。”

  “其实在朝堂中,他一直有两个选择,要么当权臣当暴虐之臣,要么就是当一名可以名扬青史的辅君之臣。”

  “当初给他规划这两条路的人就是我,我很庆幸,董卓最终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这些年,西凉兵在关中和司州并未造成过大的混乱,其实也都是因为他有意压制。”

  “若是董卓放开对西凉军的管束,现在西州之地会被西凉军糟蹋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就冲这个,我赌他到最后一刻还是不想让自己声名狼藉的。”

  “他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如果现在仅仅是因为我进驻朝堂,而就是他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功业和名声放弃,我觉得他就是死也是不甘愿的。”

  “而且他的弟弟子侄还有董氏家族还在,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就不可能不为自己的家族做一个打算。”

  “所以我想派一名使者与董卓谈判。”

  所有人听到这,都惊诧了。

  “丞相想要招降董卓?”

  刘俭摇了摇头:“他都这把年纪了,寿命无多,他是不会甘心屈居于我之下。”

  “不过,他的董氏家族还是需要一条后路的,他本人不会投降于我,但是如果我们设法说服得当,他的董氏家族,他的弟弟和侄儿会代表他来到我的麾下。”

  “而董氏家族若肯加入,那就代表了西凉军的一大半就可以受到我的控制,然后再慢慢的吸收消化。”

  “总比让这些人变成割据一方的叛军要好吧?”

  “所以,我要降董!”

第六百六十一章 扶风法正

  刘俭打算派出使者去见董卓……说实话,这件事在场的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些没底。

  丞相居然要派人去说服董卓?这件事怎么听怎么感觉有些危险。

  但既然是丞相的命令,诸人也自当遵从。

  只是这使者的人选,若是仔细想想,发现确实很难。

  毕竟要见的人是董卓啊!

  既凶狠同时又有野心的凉州匹夫,而且他现在的手中还有十余万凉州军士!

  若是换成别人,荀彧或荀攸等人就向刘俭毛遂自荐了,但面对的人是董卓,他们并没有什么信心能够劝服他们。

  荀氏兄弟都是胸中有抱负之人,他们并不怕死,只是怕有了问题不能解决,回头反倒是耽误了朝廷的大事。

  贾诩心中倒是有一个人选。

  他遂对着刘俭拱手道:“丞相,李文优可能担此任否?”

  刘俭认真地思索了一番,随后道:“可行,文和!来日你引文优来相府,吾亲自问问他的想法如何。”

  “喏!”

  ……

  次日,贾诩以公事为由,引李儒来了刘俭的面前。

  一开始李儒还有些不明所以,听闻刘俭有公事找他,路上还一个劲的向贾诩询问是什么公事。

  问题是贾诩的嘴巴太严了,任凭李儒怎么问,贾诩就是不说,这让李儒感到很是无奈。

  直到见到了刘俭,听刘俭说出来让他去凉州当使者的事情,李儒方才惊出了一身冷汗,暗道贾诩这老家伙的嘴是真严啊!

  先前怎么问都不说,原来是在这等着我!

  这不是害人么?

  便见李儒当即向刘俭下拜,道:“丞相,非是末吏怕死,不肯尽心力,只是董公平日里最记恨的,就是那些背叛者……”

  话说到这的时候,李儒心惊胆颤的看了看眼前的刘俭,生怕此言会惹刘俭不快,引起他的不满。

  但是刘俭看向他的表情很温和,并无异常,这让李儒心中着实松了一口气。

  “丞相,非是李某人不尽心力啊,只是此事若让我去,定会平添相国心中的怒气,于丞相的大事不利啊。”

  刘俭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由你给我推荐一个人,你这么长时间以来都在董仲颖的身边,想来也是对他的秉性极为熟悉吧?还有在关中的这些本地人杰之中,你这么多年就没有为董仲颖物色到什么人才吗?毕竟你在其身边也是极为受宠的。”

  “我听说董仲颖这些年在关中也是极力的拉拢各式各样的人才,可因为他凉州人的出身而一直没有特别大的进展……这关中之地,想来应该也有他所倾慕的人杰吧?”

  李儒连忙道:“丞相高见,其实,李某心中倒是真有一个人选可以辅佐丞相办成这件事。”

  “何人?”

  “其实董公自打到了长安之后,一直在致力于招募一个家族的人,但是一直都没有成功,就是扶风郡的法氏家族!”

  刘俭恍然的点了点头。

  李儒继续道:“现有扶风郡名士法真之孙,法正,年仅二十一岁,却已经是名震一方的名士之流!”

  “董公在前两年的时候,曾致力于招募年轻的名士,对这个法正也是几次三番的派人去寻。”

  “只可惜,这个法正一直没有入仕到相国府中。”

  “后来,李某曾亲自代表董公,尽表诚意,前往法家去请这面法正,并与其见面。”

  “见面后,知其人确实非同一般。”

  “可以称的上是关中之地的诸俊杰之首了。”

  “特别是此人有急智,胆子还大,绝非一般人。李某也自觉相较于他,远有不及。”

  “丞相若是能够招募法正来丞相府,并委以其重任,使其前往冀县与董氏沟通,将来必会有奇效!”

  刘俭听到这,呵呵笑道:“怎么听你言下之意,仿若有些当年孝惠帝请商山四皓之事。”

  李儒道:“孝惠皇帝请商山四皓出山,以确立自己太子位稳固,其实并非是高皇帝被商山四皓所震慑,而是高皇帝看出了朝中诸人皆愿助孝惠皇帝成事,甚至不惜动用所有关系,请商山四皓出山相助,足见孝惠皇帝的势力已成,无法动摇。”

  “今丞相若能使扶风法氏的人前往董公处做使者,与商山四皓首之事,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想来董公一定会通过扶风法氏之人看出丞相在关中的势力已成,等闲已经是无人可以动摇,届时他心中无奈,这谈判的事情就相对容易的多了。”

  刘俭说道:“你这话倒是颇有一些道理。”

  “既然如此,就有劳文优你再跑一趟扶风郡的法家,去见法家的家公,就说吾想要征辟法正入幕相府,为使者代表我前往西凉去执行重大之事。”

  李儒知道,这是刘俭对自己所下的命令的最后通牒。

  自己已经拒绝刘俭前往凉州当使者了,若是他再不能说服法正来归顺,只怕刘俭对自己的投降真意一定会有疑虑,说不定到时候就会暗中查证自己,这对于李儒是非常不利的。

  今后恐怕就没好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