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353章

作者:臊眉耷目

  但是,郭嘉似乎在历史上并没有让曹操与袁绍联合,史书上也没有任何一句话提到郭嘉是维护大汉朝门阀旧体系的支持者。

  相反的,对于曹操这位有着宦官背景的代表性人物,郭嘉与其似乎还挺惺惺相惜。

  如果眼前的郭嘉是旧制度体系的代表人物,那荀彧是绝对不可能将他举荐到自己的面前的。

  因为荀彧是最知道刘俭理想的人了,而且现在的荀彧与刘俭有着差不多的壮志,他不可能在这件事儿上给刘俭添堵。

  而且郭嘉也不可能舍弃袁绍跑到自己这儿来。

  他现在的行为与他所说的话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那他这是什么意思?

  刘俭认真的寻思了一下,便即恍然了。

  随后,便见刘俭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

  这个年代,自诩为智者的人,总是愿意起高调,弄一些虚虚实实的事来试探这个试探那个的。

  有什么话直接说就好了,非要弄得这么复杂。

  我还没有试探明白你,你居然来试探我?

  咱俩谁是老板,谁是应聘的?

  姓郭的,你是不是有点儿没搞清楚状况?

  我今天就让你明白明白,你到底应该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来说一个什么样的话。

  郭嘉半磕着眼睛,其实心中也非常的紧张。

  他并不是害怕刘俭打他,骂他,或者是杀他。

  这个年代的人,骨子里多少还是有些侠气之风的,而且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都有非常大的勇气。

  郭嘉今天既然敢当着刘俭的面去触他的逆鳞,就代表他心中已经做好了觉悟。

  他不怕刘俭杀他,他就怕刘俭让他再一次的失望。

  袁绍已经让他失望透顶了。

  如果刘俭也让他失望的话,他郭嘉还能去投奔谁呢?

  难道要去江东投奔那个正在起步中的曹操吗?

  想到这,郭嘉不由觉得一阵头疼。

  随后,他睁开了适才佯装半瞌着的眼睛,去观察刘俭此时的面部状态。

  但是让郭嘉吃惊指的是,他想象中的盛怒表情并没有出现在自己的眼眸中。

  此刻,他看到的是一张相对平和的脸。

  刘俭仿佛没有受到任何的刺激,依旧如故。

  “先生适才所言,刘某会详细考虑的,只是不瞒先生你所说的策略,就算是我愿意做,袁绍恐怕也未必愿意做,有些事情非人力所能为之,还请先生多多细思。”

  说吧,刘俭就不再说话了,只是微笑的注视着郭嘉。

  郭嘉再一次让刘俭弄的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刘将军只是跟我说这些吗?”

  刘俭道:“自然就是说这些呀,如若不然,还要我说些什么?”

  “我观刘将军,似乎对郭某适才摒弃新政,接连袁绍恢复旧制的谏言有所不适,但刘将军既然不愿意采纳此策,为何却不训斥郭某?”

  刘俭哈哈大笑:“先生一番好心为我谏言,虽然你我在这方面的意见有分歧,但我不能因为你我的见地不同,就妄加指责吧?”

  “采不采纳先生的意见是我的事,但要不要说话向我提意见,却是奉孝先生的事,你我各司其职,如此而已。”

  “广开言路,海纳百川,允千家之言入耳,若是这一点胸襟都没有的话,刘某人今日也坐不上河北之主这个位置。”

  刘俭的话让郭嘉不由深感震撼。

  他万万没有想到,刘俭居然会轻描淡写的说出这样的话来。

  有如此胸襟的人,毫无疑问是雄主。

  若没有如此胸襟,却能装出有如此胸襟之人,毫无疑问,依旧也是雄主。

  此时此刻,郭嘉的脑海中不由泛起了荀彧的面孔。

  难怪荀文若不远千里离开故乡,配合刘俭在幽州执政,可谓是不避风霜,不避艰险,不避劳苦。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能是因为眼前这个人有着足矣支撑他如此做的博大胸怀。

  从这一刻起,郭嘉心中不由叹服了。

  他心中想明白了:此真吾主也!

  就在郭嘉想要站起身拜倒在刘俭面前认主的时候。

  却听刘俭突然再次开口。

  “文若先生当初举荐奉孝来我麾下之时,曾言先生乃是天下异才。”

  “我一向敬重文若先生,自然深然其言,故不远千里,派人接先生前来雒阳。”

  “直到现在,我依旧相信先生是天下俊逸之才,只是不知道应委派先生任何职务……”

  “我眼下手中倒是有几个空缺的要职,需要有大能者能够替我执掌。”

  “先生既然是当世奇才,不知可能为我分忧?”

  郭嘉尚没来得及拜主,却听刘俭要委任他职务。

  于是便暂时顿住了身形。

  “既然将军有要事要委派于郭某,那郭某自当尽心,只是不知将军要做何事?”

  刘俭缓缓的伸出了三根手指。

  “这第一件事是兴学,就是要在河北设百余学宫,大兴诸学,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

  “这第二件事就是文若发来消息,北方的鲜卑和乌桓等各部族在我的火炕与石墨的捆绑下虽然在各地成立牧场,同时也开始务农,但是今年冬天,北地雪灾严重,牛羊、马匹等牲口被冻死的逾数十万。”

  “北地异族损失巨大,很有可能会影响明年的通商互市,这第二件事就是要有人协助我处理雪灾之后的善后工作,同时想办法能够让北地异族重新有规矩的恢复生产。”

  “这第三件事就是与中原的八厨诸族制定向各州商贸的具体政策,同时重新编排适合我河北与中原大族通商的商业律条,用于彼此限制,使通商顺利,同时还要根据如今各地的行情来制定我河北商品的价格。”

  “这几件事在我看来都需要不世英才能做,这些都是有关我民生的大事。”

  “敢问先生可能替我分担?”

  刘俭的话说出来,郭嘉顿时愣在了原地。

第四百六十六章 谁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

  厅堂之中,郭嘉和刘俭之间,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刘俭目光炯炯的看着郭嘉,而郭嘉在一阵惊愕之后,似若有所思。

  其实,从郭嘉刚才给刘俭报出的那些书名来说,一般人就能大概听出郭嘉主攻的是一个什么方向。

  《三略》《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毫无疑问,郭嘉是以军事方向为侧重的。

  或者说的更确切一点,郭嘉是以阴谋诡计,谋算人心为专长的。

  因为他不能像是正常的将帅一样领兵打仗,所以不能称之为军事家。

  换个方向来说,这样的人专业是搞心理学的,是专业琢磨人的,专门搞事的人。

  郭嘉虽然在读书的方面侧重于军事,但是在历史上,郭嘉却没有任何独自领兵的记录和经验,可以说他一直是在以一个参谋的身份留在曹操身边辅佐他的。

  一位纯纯的参谋对于一位霸主来说重要吗?

  对霸主而言,参谋是重要的。

  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纯粹”的政客参谋都不会是国民最需要的人。

  双向型的精英人才,才是世界真正能够需要的人!

  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做成大功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历史上,刘基能参谋否?

  答案是擅谋!

  但同时刘基也精通于时政,并精研学术思想,也能参与制定大明律,对于依法治国也能够提出其明确独到的见解。

  诸葛亮能参谋否?

  答案是善谋。

  或许诸葛亮的谋体现不到特别精准精细的地方,但是单从他能够提出“隆中对”,就可以看出,他是善谋的,对整体的大局,诸葛亮是有他的远见和谋划的。

  但诸葛亮仅仅善谋吗?

  自然不是。

  制定法律,治戎为长,军事发明,亲统大军,踵迹增筑,改善水利……这些事诸葛都做过,而且也确实取得了成就!

  若只是能够单纯的揣摩人心,搞机谋,定计策,那上限最多不过是一参谋!

  然若能在参谋的基础上,有能力指挥千军万马,决胜阵前方为将帅!

  或是,若能在参谋的基础上,可以兴政治法,制定法律,福泽万民,留名千古,可为相!

  历史上的郭嘉,在曹操帐下,虽然做到了名留青史,但是你看他为曹操所做的每一件事,几本都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揣测人心,去分析去谏言,去分析时局。

  他在历史上的基本工作就是局限在嘴上。

  当然,这不代表郭嘉没有成就。

  郭嘉最大的成就,就是洞察人心,他能看穿刘备,能预言孙郎,能理解曹操,能帮曹操决策……

  但他却不能临阵决机布阵为将帅,也不能治理一方为相。

  他主要做的,就是给曹操分析各种敌方的意图,曹操想什么,郭嘉都能心领神会,平时一起聊聊,关系也挺好,要打袁绍时,他抛出十胜十败论,让曹操信心大增……但到了具体打袁绍时,他却啥也没干。

  不是说历史上的郭嘉做的不好,而是刘俭觉得……这是一种屈才。

  通过郭嘉试主的行为,还有他适才应对自己时所说的那些话,刘俭觉得,像郭嘉这样聪敏有潜力的人,应该能比历史上学的更多,做的更多,成长的更多!

  他应该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郭奉孝,不应该只是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参谋”的圈子里。

  若是单纯的参谋,刘俭的麾下已经有一个贾诩了。

  贾诩是一个没有什么大志向的人,他的志气不足矣为将或是为相!

  他当参谋,是可以的。

  可刘俭觉得郭嘉,不应如此。

  一个完全有资格和能力登将入相的人物,只是当参谋,太可惜了。

  ……

  ……

  就这样彼此对视了一会之后,却听郭嘉突然言道:“将军莫非对郭某有所不满?”

  刘俭的脸色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奉孝何如此说?”

  “郭某适才曾对将军言,郭某昔时所研习者,乃《三略》《六韬》《孙子》《吴子》,然将军却以……时政民生外交诸务付郭某……想来,是因为刚才郭某故意出言,试探将军,以至将军对郭某有所误解,方才如此的吧……”

  “哎,这你就是误会我了。”

  刘俭沉吟片刻,又道:“既如此,我最近有意,再从三河之地招募三千锐士,并从北地再重新征调三千匹战马,组建一支骑兵,用以扩充中军骑兵队伍,奉孝既是常年研习《三略》《六韬》之术,此事我就交给你去办,并由奉孝担任这三千精骑的别部司马,包括操练,布阵,以及日后指挥其征战调度诸事,皆由奉孝你来处置,也就是可以独领一军,如何?”

  郭嘉闻言,一瞬间又不做声了。

  说实话,率领三军,如同卢植,刘俭等人一般征战沙场,攻必取战必克,也非其所长也。

  或者说,那也不是他的志向。

  眼见郭嘉依旧不说话,刘俭心中深感惋惜。

  他长叹口气,缓缓开口,一字一顿地道:“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郭嘉惊讶的看向了刘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