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第99章

作者:寡欢太叔

一边走,朱允熥一边说,“老公爷,今早啊,兵部来了折子。四叔在西峰,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呢。只带了一万多人,数倍于己的兀良哈,被四叔打的还不了手。”

徐达边听边点头,连说三个好,“好好好。皇爷的几个皇子,没一个是差的,都是打仗的好手。”

躺回床上,朱允熥提起那一包烧鹅,“我呢,也不知道老国公您爱吃些啥。就和开国公合计着,给您带了一包烧鹅。您啊,闲下来时,动一动嘴,解解馋儿。”

使一个眼色,常升会意,把包住烧鹅的纸给打开,“魏国公,您瞧瞧。这鼎轩记的烧鹅,可是不孬。”

“好好好。”徐达还是这三个字。

朱允熥拿出朱元璋让他带出来的战报,“老公爷,这是永昌侯写的战报,您瞧瞧。这仗,四叔打的多漂亮。皇爷爷都说呀,四叔当年跟着您和开平王学打仗,学的不赖呢。”

拉进蜡烛,徐达蹭着烛光,费力的看完,“打的好啊,交替而出,就让兀良哈,摸不清你的下一手是什么。”

徐达握住朱允熥的手,手上的老茧,在朱允熥手心滑动,“吴王,您和老臣说说。看到这战报时,皇爷是怎么说的。”

“皇爷爷就说,四叔打的漂亮。”

朱允熥也没挣脱开徐达的手,压低音量,“可皇爷爷,也怕四叔因此自傲。特地,再给下了一道折子。不过,换做是我,我也得自傲。那可是兀良哈,当年的蒙古铁骑,可半数都在兀良哈。”

“皇爷说了什么。”

朱允熥第一时间没说话,看一眼徐氏,才转头开口。

“皇爷爷说了,赏四叔,让父亲去办。父亲他是大哥,又是太子储君。这么做,合乎礼数。”

“让太子赏。”徐达屏神,面露担忧。

自六年之后,朝中之事,朱标就有参与。八年之后,朝中事更是多由朱标决断。

从胡惟庸一案,再到前不久的福建一案,最终都是朱标拍板。

基本上,只要是朱标拍板了的事情,朱元璋几乎都不会再去过问。哪怕朱标做的不对,朱元璋也会为朱标“据理力争”。

从这些来看,似乎把赏赐燕王朱棣这事儿,也让朱标去做,也并不是不合常理。

但徐达却不这么想,大明朝自建国以来。对东宫之人,朱标也多有赏赐。但离了东宫,对东宫之外的人赏赐,从来没有。

倒不是朱元璋不愿意,而是这确实不合礼数。

储君虽然是君,但说破天,他也是臣。朱元璋自己不在意这些,但天下人会在意。你们父子俩,怎么闹腾不打紧。但皇帝最后一点,驭下的权力,也给了太子。这皇帝,就还不如退位。

因此,赏赐臣下,这是皇帝手中一种没什么大用的象征。

只是,这种象征,真正到了朱标手中。第一个赏的,就是朱棣。

同样的,徐达所能想到的,朱允熥也想到了。他没急着去和徐达说,也是担心徐达乱想。他和朱标,一块儿去办。

似乎,就是在告诉朱棣,一些十分含蓄的事情。

“燕王知道吗?”

朱允熥摇一摇头,“四叔还不知道呢,这不,皇爷爷的意思是,让四婶去把这事儿告诉四叔。父亲这次,不是以兄弟的名义去赏,而是以君臣的名义。”

看着徐达渐渐凝重的脸,朱允熥反倒是放松下来。

四叔,皇爷爷对你的这次,是赏赐,却也是告诫。就看你自己,能不能会意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胖子

入春伊始,从北向南,冰雪消融之际。几家欢喜,几家忧愁。高官的死活,自然与百姓无关。该播种,或是该撒粮。

靠天吃饭,是这个民族,几千年以来,是从来不变的传统。

入了春,天气再暖些。

百姓们便播种春耕,几千年了,始终没有变过。除了盼望风调雨顺之外,他们还和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一样,盼着国泰民安。

而对寻常百姓来说,没有战乱,就是最好的。

而对大一统王朝的百姓来说,北方游牧民族,不再南下入侵,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国泰民安。再遇上风调雨顺,那便是盛世。

“这些日子,吴王哪去了,也不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了。”

坤宁宫,有不少的花花草草。闲暇无事时,马皇后就爱拾掇这些花草。一来打发时间,还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做什么。

玉儿提着小水壶,跟在马皇后身后,不住的伺候,“娘娘,吴王他要上课,还要去学着处理国家政事。到了晚上,恐是累了不少。陛下有旨,让吴王多多休息。”

马皇后不乐意了,“怎么,为了这些事儿,就不让我见孙子了。朝廷上的事儿,他们爷俩去做呗,拉上我孙子做什么。”

又笑着去问玉儿,“你说是吧,玉儿。”

玉儿也跟着笑,“奴婢不知,奴婢也不敢说。奴婢只知道。只要是您和陛下吩咐的,我们这些做下人的,照做就是了。至于对还是不对,这也不是我们做下人的,能去说的。”

听了玉儿的话,马皇后神色怔松,“罢了,前朝的事儿,不是我们这些做女流能干涉的。朝廷有朝廷的律令,后宫有后宫的规矩。”

“是,奴婢记住了。”玉儿把马皇后搀扶起来,又想了想,“娘娘,昨儿,吴王去了魏国公的府上。奴婢听说,燕王妃,今日又要动身往北平去了。今早啊,燕王妃差人过来,说您若是得了空,她想和您来请了安,再去北平。”

从小,燕王妃徐氏,就伺候在马皇后身边,受得马皇后的调教。

几个儿媳之中,马皇后也最满意太子妃常氏和燕王妃徐氏。不仅仅是因为看着她俩长大,更要紧的是,两人也都是马皇后自个儿亲自调教出来的。

每当见着常氏与徐氏时,马皇后总会有说不完的喜欢。

她俩,一人知书而达理。另一人,贤惠而持家。恰恰的,两人又都拥有对方的品质。

劝诫夫家,教导子女。

越看就越是喜欢,马皇后曾经还想着,把两个丫头,都嫁给自己的儿子。可谁为正妃,又让马皇后犯了难。

最后,还是朱元璋下旨,将徐氏嫁与年纪相仿的燕王。

让朱标娶了常氏,这更多的,是为了抚慰常家的人。还有就是,两家当年就定下的约定。

“让她过来吧,我也是老些日子没见她了。”

马皇后拾掇着剪子,在花枝上,前前后后的修剪,脸色却不似玉儿所想的那么轻松。

“娘娘,您可有心事?”

马皇后眼中,露出一点的颓意,剪子也给无力的挂在手指上,“这几日,陛下可有旨意给魏国公家里。天德病的不轻,这个时候,哪有让人家闺女回北平去的。”

还不等玉儿回答,马皇后又迅速加了一句,“是不是徐允恭回来了。”

玉儿答道,“娘娘,徐允恭人在镇江。昨儿得了旨意,这才往回赶。燕王妃说了,待徐允恭一到京城,她就起身回北平去了。”

人的离合,本就不能自己做主。

更何况,这是帝王家。虽然贵为燕王妃,却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

马皇后愣了愣神,“你刚刚说,昨儿吴王去的魏国公府上。然后陛下的旨意,就发去了镇江。”

“是。”

到了这儿,马皇后明白了几分,她叹了一口气,“何必呢,都是一家人。”

蹉跎之间,马皇后寻摸着椅把手,慢慢的坐下,“传懿旨,宣太子妃常氏、燕王妃徐氏,到坤宁宫来见本宫。再让她俩,一个带着吴王来,一个带着炽哥儿来。”

朱高炽,几乎和朱允熥一边大的小胖子。

饭量不大,体重却是异于同龄人。

与他相比,朱允熥要显得瘦弱许多。与别的皇孙不同,朱高炽还有着异于常人的冷静以及对事情的思考。

“娘,皇祖母见咱们,恐怕是公事,您还是穿着燕居凤常袍去。这样既不会失了礼数,让人挑出毛病来。也不会让您在皇祖母面前,失了亲近。”

徐氏有些错愕,随即摇摇头,“哪有穿着凤常袍进宫的,那是大礼时才能穿的。”

朱高炽并不松口,“娘,今日进宫,就是大礼。皇祖母不光召见了您,还召见了太子妃。而昨日,皇爷爷下旨,让太子赏父王。这其中,并不是您想的那么简单。”

权衡之下,徐氏还是换上了燕居凤常袍。

到了宫门口,徐氏还是有些担心的回头看一看,“这么穿,成吗。”

“您就信了孩儿的吧,穿上这一身,准没错。”朱高炽笑一笑,把徐氏推进宫里,直往坤宁宫的方向过去。

这条路,徐氏经常要走。

前些年时,一天都要走上好几次。一路走来,熟悉的很。今天走来,却不似往常那么平常心。尤其是到了坤宁宫的门口,更是直接站住不动。

心里想着事时,一直拉着她裙摆的小胖子突然的松手,“见过太子妃,见过吴王。”

徐氏心里一惊,连忙的转身,行一个万福,“太子妃。”

太子妃常氏拉住徐氏,不让她蹲下去,“妹妹少礼,咱们之间,可不必这么多的礼数。你我,从小便是姐妹。如今大了,之间情谊,可始终没变过。”

“走吧,咱们先进去,别让母后等急了。听说,母后特意为了你,备上了杭州的桂花糕。”

两人互相笑一笑,相互挽着进坤宁宫。

“孙儿参见皇祖母。”

朱高炽端端正正的站在一边,给马皇后请安。

而朱允熥,就随意了许多,“孙儿给皇祖母请安啦。”

马皇后笑着把两个孙子揽进怀里,“都免礼,都免礼。到了祖母这儿,就随意一些。祖母这儿啊,没你皇爷爷那边那么多的规矩。”

“你俩也坐吧,一起搭把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胖子的手段

圆木桌上,摆着几个玩件。

玩件边上,是一个漂亮的锦盒。盒子是打开的,里面放有刚刚从尚食提过来的桂花糕。

这是杭州知府李铭山上给朝廷的贡品,供皇室所用。

入口绵软,清香扑鼻。历年,都是杭州府上贡的佳品。马皇后不爱去吃甜食,因此多为朱元璋去吃。

“几时回北平去。”

“回母后,待兄长到了京城,媳妇就回北平去了。父皇的旨意,媳妇也不敢过多的停留。燕王那儿,也不在北平。如今北平事多,媳妇得加快了。”

坐在马皇后身边,徐氏反而没了那么多的拘谨,低声的回答。

她与马皇后,更多的像是一对母女一样。平日里时,也是无话不说。自幼没了母亲,徐氏在马皇后这儿,总能寻到一种别样的感觉。

“也好,嫁人了,就得多在夫君那儿。你爹病了,还有你几个兄长呢。回北平,放心的去就是了。”

马皇后宽慰着徐氏,拉住徐氏的手,把锦盒放在徐氏身边,“你打小爱吃桂花糕,这个是杭州府送去给你父皇吃的。你给带去吧,路上也能解解闷。”

徐氏赶紧摇头,“父皇的东西,媳妇怎么敢要呢。媳妇听说,父皇也爱吃些甜的...”

“妹妹,你就拿去吧。京城这儿,要什么没有,反倒是你去了北平,想吃有的东西还吃不到呢。”太子妃常氏也劝着。

徐氏这才有些为难的收下锦盒,“那媳妇就收下了。”

边上,两个一边大的孩子,也互相说着话。无论是这一世,还是上一世。朱允熥都与朱高炽,没有太多的交集。

只不过,朱允熥经常能从旁人的嘴里,听到有关于朱高炽的事情。

“在京城,住的可还习惯?”

朱高炽起身回答,“回吴王的话,住的还算习惯。只是在应天府时,身上的冬衣,要去的早些,这与在北平不同。其余的,倒都还是差不太多。”

朱允熥接着问,“北平可有什么好玩的,待四叔得胜回北平,孤要去北平来看一看。”

“北平,地远天寒,自比不得京城。只是,我在那儿,住的习惯了。可殿下您去,怕是住的不习惯。至于可玩的地方,那更是没有。”

朱允熥笑吟吟的看着朱高炽,“你这是不想让孤去?”

朱高炽连忙跪下,“不敢,殿下您是大明吴王。只要旨意准了,您自然是想去哪,就能去哪。我也只是实话实说,吴王殿下您见谅。”

突然的这么一跪,不止朱允熥愣住了。周围几个人,都觉得莫名。

朱允熥气的咬牙:这个小胖子,看着憨厚,却是一肚子的坏水。这么一跪,让朱允熥顿时变得被动许多。

只见着两人在旁边说着话,而小胖子突然的一跪,倒显得朱允熥是恶人了。

“你起来,跪着做什么。”

朱高炽低着头,“孙儿顶撞了吴王,说了不该说的话。圣人有训,孙儿不敢有忘。吴王嫡孙,尊卑有别...”

“好了好了,你别说了,孤不去就是了。”

朱允熥赶紧打断,再说下去,万一传出去,他又要被那些老夫子们念叨了。

虽然知道,这些老夫子,也是出于好意。但他们说出来的话,听在耳朵里,就显得特别的刺耳。所谓忠言逆耳,在这些老夫子这儿,似乎并不顶用。

几句话说完,常氏狠狠地瞪了朱允熥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