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第352章

作者:西门扬舟

“却是为何?以疫攻之,虽敌我两伤,但彼弱而魏强,荆州若因此惨败,中原之危必解,没有关羽的威胁,朕才能聚全国之力,一举收复关中、扫荡荆、益。”

贾诩左手被握在曹丕手中,曹丕能够感受到对方很激动,所以连忙道出心中的疑惑。

“魏之危……在雍凉……不在荆州……”贾诩才说完几个字,就连续地喘气,等了好一会继续补充:“此毒计……以魏本……换关羽……不可取……”

贾诩之所以高明,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曹丕听到他的提醒,背后立刻惊出一身冷汗,孙权让魏国用中原主力,去换掉关羽的荆州军团,而刘备的主力此时在雍凉,完全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瘟疫计的后果,可能并非两败俱伤,而是魏国伤其根本,刘备不但能站稳关中,还很有机会打进中原,而孙权不但能喘口气,或许还会与刘备合谋图魏。

“孙仲谋……非良善……陛下可等……等南蛮……”贾诩虽然身体垮了,但智商依旧占领着高度。

“是也,朕险些忘了这步棋,那南中偏远难行,传递消息耗时很久,是该耐心等候才是,朕是被雍凉战局影响了……算了,朕心里已经有数了。”

曹丕得到贾诩的点拨,意识到自己进入了误区,他把贾诩的手臂放入被中,望着床上那满脸褶皱的老人,心说也不知还能见几面。

曹丕正转身要走,突然想起武侯之事,心说要不要也顺道问问,不然可能没机会了,他随即转身又坐回榻边。

“太尉,朕还有一事要请教,先帝临终托人给朕传下‘武侯’这名字,说此人能助朕扫荡天下的贤才,您怎么看?”

“江山代有……人才……先帝遗命……必无差错……不知……人在何处?”贾诩通过曹丕这句话,联想到司马家灭族,此前他一直怀疑是曹灭司马,如今看来正好对上,自己也能少个遗憾离世。

“人在江东。”曹丕并没说全。

“甚好……孙权奸邪……要低调……接回……”贾诩不忘嘱咐。

“太尉放心,朕心里有数,你要好好养病,空了再来探望……”曹丕说罢起身离去。

贾诩略带欣慰的点头,心说自己有接班人就好了,但这次却是君臣两人最后相见。

曹丕出府登车回宫,行至中途回味贾诩的话,他揭开车帘唤来高瞄、许褚,对两人轻声吩咐:“长文(陈群)明日要派人赶赴建业,准备把司马兄弟迎回魏国,朕担心孙权未必会利索放人,还记得当年在濡须送走两兄弟,可没少恐吓诸葛瑾……”

高瞄只是个内侍,听到曹丕跟自己讲军政,他满脸都挂着问号,只见曹丕继续说道:“小高你明天与长文的人同行,你居于幕后负责做主,一定要迎回司马兄弟。”

“啊?奴婢怎堪此等重任……”高瞄诚惶诚恐。

“尽量顺着孙权的意思,能满足的条件都可以口头满足,如果对方依旧刁难,至少要保证一个回来,但必须是表字武侯那个,好好查探别搞错了。”曹丕神情肃然。

“唯。”高瞄只得应下。

曹丕又对许褚吩咐:“小高此行事关大魏国运,如果不能召回此贤才,朕没有信心击败刘备,所以你派两名虎卫同行,务必保证小高和武侯的安全。”

“唯。”许褚铿锵抱拳。

第八百二十四章 仲谋留人收义子

许褚冒着家族结仇的危险,奉曹操的遗令诛灭司马全家,但意外让司马师、司马昭走脱,且落入了曹洪的手中。

继续追杀容易让许褚暴露,夏侯充最终决定到此为止,加上司马兄弟遣送东吴,此事就慢慢不了了之。

参与那夜灭族的剑客,许褚慢慢把他们安顿归乡,其兄许定也早早卸甲致仕,寄居在许家守护族人。

曹丕突然要接回司马兄弟,而且表现得既兴奋又无比重视,许褚次日清晨散值归家,满脸都写着疑惑。

许定见许褚状态不对,连忙追进寝房询问缘由,许褚遂将昨夜的一切说了出来。

“仲康,此事不妙啊……”许定皱起眉头。

“司马家的根已拔起,那两兄弟就真是大才,也绝对比不上司马懿,兄长你多心了。”许褚轻轻摇头。

许定提醒:“陛下如此重视,保不齐不会为了司马兄弟,重新派人彻底调查此事,夏侯和曹氏本是一家,夏侯充或许已经给陛下说了,真到了不得已的时候,陛下舍弃我们这些外人理所应当,要知道伴君如伴虎啊。”

许褚严肃说道:“陛下虽不及先帝般雄才大略,但对臣子还是宽容许多,另外我相信夏侯子满的人品,如果不是他为我们谋划,许家哪会这般平静?”

“与其瞻前顾后,不如找再他商议商议?陛下对那‘武侯’如此器重,如果不提前加以遏制,难保司马氏不东山再起……”许定提出建议。

许褚轻轻点头,“我肩负着禁宫宿卫,没有时间离开洛阳,请大兄快马赶赴谯县问计,正好还乡的宿卫也多在谯县,有什么事还可以帮上忙。”

“好,为兄这就出发。”许定立刻辞别许褚出门。

曹丕听从贾诩的低调意见,让陈群在尚书台选了小吏为使,与高瞄秘密前往东吴交涉,许褚按命令指派两名宿卫同行,构成了一个不到十人的使团。

六月初,使团抵达建业,上呈了曹丕书信。

曹丕在信中肯定了孙权的计谋,表示此事还需和几位重臣商议,含糊表示使用的可能性极大,使团此行目的则是接司马兄弟归魏,东吴这几年在两兄弟身上的花费,魏国愿意加倍付给孙权。

孙权试探性要了两亿的高价,结果魏国使团非常爽快答应了,孙权在那一刻觉得自己喊价低了,但又不能当着使团的面反悔,便着人安顿使团驿馆住下,让其等待后续消息。

送走使团的同时,孙权急召胡恪入宫,他想知道魏国最新消息,事出反常必有妖,孙权怀疑曹丕着急接人另有目的。

胡恪已经得知魏国来人,也猜出了孙权召见是为了司马兄弟,所以收到命令立刻入宫。

见到孙权,胡恪抱拳行礼,一副不明原因的样子。

“武侯、文候已入你营有些日子,他们两人表现得如何?是否是可造之材?”孙权开门见山,直接把话题锁定在司马兄弟身上。

胡恪点点头,“两兄弟不愧出自司马家,领悟能力远比普通人强,他们在营中表现得甚是拔萃,悉心培养绝对是国家栋梁。”

孙权虚眼捋须,肯定道:“与孤猜想得无二,今天曹丕派人来建业,打算接回司马兄弟,并愿意支付两亿酬劳,卿素来见解独到,能不能帮孤分析分析?司马的仇恨很可能是曹家人,曹丕的作为真让人费解……”

“洛阳那位手笔如此之大?幸好末将的人早盯上了这使团,打探到不少有用的信息。”胡恪微微一笑。

孙权见状大喜,指着胡恪夸赞,“关键时刻还得靠卿,那曹丕真实目的究竟如何?”

胡恪抱拳回答:“听闻曹操给曹丕留下个名字,说是找张天师预测过未来,那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扭转乾坤之能,让曹丕继位后暗中寻访,他能帮助魏国平定天下。”

“天下竟有如此能人?卿打听到此人姓名否?我怎么觉得这比喻耳熟呢……”孙权眉头紧蹙。

“就是‘武侯’二字,有可能是姓名,也有可能是表字……”胡恪神秘一笑。

孙权目瞪口呆,痴痴地问:“卿的意思,大才是司马师?”

“末将不知道,是从使团探来的消息……”胡恪直摇头。

孙权疯狂开动脑筋,多疑的性格让他怀疑一切,突然他看见胡恪为之一怔,“则诚莫非早知道?否则怎会提出用‘武侯’来表字?”

胡恪躬身抱拳,一本正经地回答:“这事怕在魏国内部都是秘密,末将怎么可能提前知道,若不是细作在途中用心,根本打听不到这种秘辛……”

“卿言有理。”孙权点点头,然后继续问:“孤既然知道司马师是曹操要找的人,自然不可能放两兄弟返回魏国,这样的大贤留下助江东正合适。”

“那使团怎么回复?曹丕应该势在必得,魏吴两国若继续交恶,就让外人坐收渔利了……”胡恪满脸忧色。

孙权试探性问:“孤把司马昭送回去怎样?”

“呃……司马昭表字文候……”胡恪自言自语,突然眼前一亮,欢喜建议曰:“大王好办法,曹丕应不知两兄弟谁文谁武,咱们大可以给他们再调换一下,反正表字时间还不太久,知道的人也没有几个。”

孙权捋须点头,“则诚真有急智,李代桃僵用得很妙,况且自古文在武前,曹丕应该不会怀疑,孤担心司马昭回去说漏嘴……”

“大王放心,司马昭那里,末将会去做工作,经过几年时间灌输仇恨,两兄弟已对曹家人生恨,多次求我写信问陈群,索要司马家灭门案的细节,所以不会对‘仇人’推心置腹。”胡恪信心满满。

“如此甚好。”孙权心满意足,端起酒杯饮下一盏。

胡恪上前斟酒时,又小声提醒:“大王要留下司马师,最好要用合适的借口,最好从孩子身上想办法。”

“孤知你已想到主意,痛快点说出来。”孙权扭头皱起眉。

胡恪抱拳回答:“前次末将提过,大王可收司马兄弟为义子,义子不愿意离开义父,此乃人伦天理,曹丕也不能强人所难吧?”

“两兄弟收一人做义子?卿不认为有些说不通吗?”

“人才总有些特立独行,司马昭既是张天师口中的‘武侯’,他做出些异于常人的事,是不是更合理呢?”

“哈哈哈,合理,太合理了。”孙权开怀大笑。

第八百二十五章 胡恪施展忽悠术

胡恪回到解烦卫,叫来司马兄弟通知魏国使团接任,就在两人沉默不语的时候,胡恪又鼓动如簧之舌开始忽悠。

“你们到江东已经数年,本将军自问待你们不错,很遗憾没能查出真相,但吕家嫌疑可以排除,我还继续之前的推论,司马家的仇人就在魏国,所以此番接你们归魏,说实话前途未知,一旦有变,你们这支就算绝了……”

司马师虽然才十五岁,但是仇人与寄人篱下,让他提前脱去了稚气,听完胡恪的话,他仰天苦笑:“若真是那样,也是我司马家的命运,怎么与天抗衡哉?”

“此番能接我们兄弟回魏国,陈尚书虽然起了巨大作用,但陛下那边应该也是乐意的,是不是能推断仇人不是曹家人?”司马昭没有司马师稳重,想问题没有那么全面。

司马师摇头轻叹:“真真假假谁能知呢?我与余将军看法相同,此去魏国生死未卜……”

“既然如此还不如就留在建业……”司马昭小声提议。

“有些事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司马师满脸苦涩。

“也不是江东能完全决定,但是也不是没有回旋余地。”胡恪表情凝重。

司马师知道胡恪很有本领,听到这里急忙追问:“将军真有办法?”

胡恪捋须点头,伸出两根手指回答:“首先我再谈谈司马家的仇人,其次再说应对之策可好?”

“嗯嗯。”司马兄弟端正站在一起,仿佛两只彷徨的小鹌鹑。

“本将军经商出身,分析问题喜欢从结局出发,司马家乃是河内望族,全族被灭的最终得利者,很可能就是下狠手之人,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查证,说不定能找到答案。”胡恪说到中途,留下时间给两兄弟消化。

“司马家在河南士族中举足轻重,咱们家朝中的权利,以及朝外的田产应该被其余世家抢夺,将军的意思是陈尚书他们……”司马昭先跟着胡恪思路下了定论,然后马上推翻自己论点:“不对,不对,陈尚书一直照拂我们兄弟,绝对不可能是陈家……”

“中原岂止一个陈家?陈群与你们父亲关系深厚,其余人却未必见得,要知道共患难易共富贵难也……”胡恪轻轻摇头。

司马师点头附和:“余将军说得有理,我司马家的政治、经济遗产,都被中原其它士族瓜分,他们都与这阴谋脱不了干系,至于吕家人完全可以排除掉,雇凶杀人只为泄愤不可能。”

胡恪听得一怔,心说司马师可以啊,这都学会抢答了。

“听闻曹操曾对你们父亲很忌惮,所以一直都没敢重用,也不排除他死前留了遗命,给儿子清除掉潜在的威胁。”胡恪补充道。

“对,曹家嫌疑也大,此次归魏也是机会,说不定能查出真相,不行我只身赴魏,昭弟想办法留在东吴,如果真有什么危险,司马家也有后人在……”司马师挺胸站了起来,感动得司马昭几乎要哭出来。

胡恪见状直摇头,指着司马昭说:“确实有办法能留下你们一人,也是我刚才提到的对策,但经过多方打探,得知曹丕一定要你归魏,所以只能你兄长留下来,你或者你们一起归魏。”

“这是为何?”司马师百思不得其解。

胡恪双手一摊,“细作打探回来的消息,具体可能只有曹丕知道。”

“那我去,麻烦将军想办法留下兄长,他本身就比我聪明稳重,留下他对司马家复兴有利。”司马昭在家族利益面前,突然间就燃起了热血。

“这……”司马师不知所措。

胡恪点头赞赏,“不愧是司马仲达的儿子,真是有勇有谋可堪大用,本将军刚才已经求过吴侯,他愿意收你兄长为义子,这样他就不用跟随使团归魏了。”

“当真?这可真是太好了,能够当吴侯的义子,总好过颠沛流离,大兄,你要争气啊。”司马昭看着司马师想绷住不哭,可惜眼眶里的泪水终是不争气。

“既然你们同意了,我就尽快去回禀吴侯,另外你们的表字得换一换,司马师字文侯,司马昭字武侯,都怪本将当时传达错了,自古文在武前才对,今天是被大王纠正的。”胡恪佯装尴尬。

“文候、武侯都无所谓,我们兄弟都还没习惯……”司马师轻轻摇头。

司马昭附和道:“将军听岔了也正常,您快去王宫复命吧,我都等不及归魏查证了。”

“昭弟……”司马师于心不忍。

胡恪欣慰地点点头,随后出了解烦卫直奔王宫而去,心说这司马兄弟到底阅历浅,被自己三言两语就给唬住。

孙权没想到胡恪办事如此利索,当天就召见魏国使团谈条件。

在孙权有意‘刁难’之下,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魏国使团同意只将司马昭接走,回到洛阳调一亿钱补偿给东吴。

使团辞别孙权走出吴王宫,内侍高瞄已经全身湿透,他庆幸孙权收‘文侯’当义子,如果‘武侯’也被强收义子,那自己这一趟就白跑了。

次日,魏国使团就带着司马昭离开,胡恪与司马师亲自到码头送行。

看到孤帆远去,胡恪轻拍司马师肩膀:“走吧,跟我去王宫。”

司马师转身一脸问号,胡恪轻声解释:“大王要隆重收你为义子,已经命拳侯(张昭)与丞相(孙邵)在准备典礼,你今后就不能留在解烦卫了。”

“可我感觉跟着将军能学东西。”司马师皱起眉头。

胡恪笑道:“以后大王会亲自教你,记住一定要好好学,凌公绩(凌统)的两个儿子,也被大王收养宫中,可不要比他们差啊。”

“将军放心,我不会丢司马家的脸。”司马师郑重回答。

三天后,孙权召集宗亲、亲近重臣,在吴王宫内正式收司马师为义子。

典礼刚刚结束不久,孙权单独把司马师唤到身边,表情严肃地说:“文候,有件事你得有个心理准备吧。”

“义父请讲,孩儿全家蒙难,已没什么可怕的了。”司马师显得无畏。

孙权欣慰地点头,捋须说道:“魏使团回去途中,在淮南孙曹两家交界位置,突然遭到不明匪寇偷袭,我东吴大都督闻讯去救,可惜还是晚了一步,使团成员有死有伤……”

第八百二十六章 不负自己不负孤

“昭弟他怎么样了?”司马师紧张地问。

“司马武侯受了轻伤……”

“轻伤?那就好,那就好……”

孙权见司马师如释重负,遂摇头补充:“令弟伤在紧要下体,恐以后不能生育……”

“什么?昭弟他才十二岁……”司马师向后一倾,直接瘫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