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 第729章

作者:余人

“若是下官能够担任河道总督,必定肃清河道总督衙门的奢靡之风,推行束水冲沙法治理黄河的积沙顽疾!”潘季驯想到这些年河道总督衙门的种种不作为,显得咬牙切齿地回应道。

林晧然对这个有热血的学者型官员更有信心了,便是正色地说道:“我提出束水冲沙法已经五、六年了,但河道总督衙门却是始终不肯全力推行,甚至还打着此法的名号向朝廷申请大笔河工银,本官心里亦是深恶痛绝。我之所以想要推举于你出任河道总督,并不涉个人利益,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你替两岸百姓多做些事,为朝廷财政多留一些救赈灾民的银两!”

潘季驯跟周幼清有所不同,潘季驯是董份那边的人,且他更像是一个局外人,故而是强行拉到自己阵营倒不如成君子之交。

“大人的美意,下官心领了,只是下官资历尚浅,怕是不堪此任!”潘季驯犹豫了一下,却是进行拒绝道。

林晧然轻轻地点了点头,心知潘季驯的资历还是要差一些,便是耳提面命地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等到河道总督李迁离职,你先到董侍郎的府上提出你要谋取这个河道总督的位置,之后再到我这里走一趟,我有六成的把握将你推上去!”

河道总督是一个肥缺,必定会被各方势力所觊觎。

只是董份的支持,再加上他这边的相助,哪怕潘季驯的资历稍微浅了一点,但应该能为他争取到足够的票数。

终究而言,这个官场虽然很讲究资历和声望,但更重要还是背后是否有人,很多重要的官职都是各方协商的结果。

“大人,还请容我考虑一下,这并非我的为官之道!”潘季驯犹豫了一下,却是不想陷入这种争斗之中,却是进行回应道。

林晧然心里暗叹一声,直接进行质问道:“我不知道你的为官之道是什么,亦是不想知道!我只知道现在河道总督衙门奢靡成风,两岸百姓深受黄河泛滥之苦,你难道希望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吗?”

潘季驯突然长叹一声,对着林晧然进行拱手道:“大人教训得是,下官定会全力一争,还请大人鼎力相助!”

二人又聊了一会,潘季驯站起来主动告辞。

“十九叔,他似乎都没有涉及河工之事,你当真觉得他能胜任河道总督?”林福看着潘季驯离开,却是疑惑地询问道。

林晧然转身回书房,却是瞥了林福一眼道:“他出任河道总督会比我做得更好!”

“十九叔,他怎么能跟您相比?刚刚那个人看起来呆头呆脑的,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林福却是满脸不相信,发表着自己的看法道。

林晧然伸手摸了摸发酸的脖子,却是由衷而发地道:“聪明人往往做不成事,只有一根筋的人才更能克服种种困难做成事!”

送别了潘季驯,却是迎来了门生王时举和李廷臣等几个门生。

随着乡试在即,这帮通过了院试和科考的门生纷纷登门。林晧然对他们亦是勉励了几句,自然不指望他们中能出多少得意门生,但还是要摆出重视门生的姿态。

身处于大明官场,特别他现在已经是位高权重的礼部左侍郎,注定没有太多的私人时间。他现在大部分的精力都要放到官场之中,正在慢慢地编织着一张属于他的庞大关系网。

第1669章 高拱的心思

七月的清晨,闹热的空气透着一丝凉爽。

北京城在揭去一张黑布般苏醒过来,天空显得白蒙蒙一大片,东边还没有朝阳的踪迹,很多青砖宅子的门被推开。

跟着后世地球另一端有风吹草动便能人尽皆知的信息时代不同,哪怕城北发生一起恶劣的杀人案件,到第二天城南的大部分百姓恐怕都不会知晓。

这是一个低节奏的生活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绝大多数的真实写照,很多人注定是平平庸庸地过完一生。

哪怕是京城的百姓,他们亦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忙碌,每天都是周而复始地做着相同的事情。很多店铺和地摊的老板都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干着,他们的身影往往由青年到老年,亲眼见证着京城的一个时代变迁。

“里外青的萝卜嘞!”

“烤白果嘞———白果!”

“大米小米豇绿豆,白面一勾五碰头的稀饭嘞———糖包豌豆包!”

……

大清早的街道已经出现了很多商贩的身影,他们中有卖菜、零食和早点等等,却是纷纷在向行人不断地兜售。

陈老四是京城很普通的一个小商贩,从事炒白果这行已经有三十年,由于炒得味道最香,且秉承实惠的原则,令到他赢得了不少的回老客。

虽然日子过得辛苦,逢节过年勉强沾得一点油腥,但想着很多人的日子比他还要苦,心里亦是没有什么抱怨。

特别是去年开始,少了那些地痞流氓收取保护费,令到他的日子明显好了不少,已经是还清娶儿媳妇所欠下的外债。

“来一包白果!”

林福来到摊前,将几个铜板直接丢在桌面上道。

虽然他是堂堂礼部左侍郎的护卫队长,但时常还是跟底层的人士打交道,却是喜欢京城这种千奇百怪的美食。

陈老四一眼便认出了林福,却是从旁边的木盆取下热乎乎的白果并装起来,陪着笑脸递过去道:“大人,我都已经准备好了,都是最大最饱满的,专程给你留着呢!”

林福虽然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护卫,但在这些底层人士眼里早已经是大人物,而他却是没少沾着林晧然的光。

他伸脖子瞧了一眼每个都粒大饱满的白果,对这个小老头不由得更顺眼,先是朝着后面的官轿子瞥了一眼,却是抓起一个边吃边道:“我天天吃也会腻,不可能天天来,你不用专程给我留着了!”

虽然地位已经不同,但他还是保持着长林村民的那份朴素,并不愿意过多地占其他人的便宜,更不愿意给其他人添太多的麻烦。

“老头子还是懂得是非黑白,就凭你是替林青天当差,我小老头子就得天天给你准备着!”陈老四显得一本正经地道。

在说话的时候,一座轿子已经从摊子前面经过。

林福却是从腰间翻出一枚银子,直接丢到桌面上道:“你真不用给我留着,不过这是我家大人赏你的,说你的白果烤得好,他从没有吃过这么香的白果!”

“林……林青天吃我烤的白果,还说……还说我的白果香?”陈老四的眼睛瞪得滚圆,整张老脸显得难以置信地道。

林福又吃了一颗白果,一脸认真地解释道:“昨天早上他见我正在吃白果,便要去了一些,还问我在哪买的,便让我今早再给他买一些!”

陈老四已然是信了林福的话,艰难地咽了咽吐沫,却是更加殷勤地提议道:“那我……我再好好烤上一烤!”

“不用了!”林福吃得开心,便是一脸认真地说道:“我家大人身份非比寻常,可能今后还会从我这里分一点过去,你如果真念我家大人的好,千万别跟人提及我家大人吃你家白果的事!”

这无疑是一句忠告,皇上的饮食有着严格的“防毒”体系,林晧然的身份和地位亦是不低,自然不可能随便吃些来路不明的东西。

“小老头子必定守口如……铁锤!”陈老四原本还想要摆显,但听着林福的这句忠告,便是忙不迭地表态道。

林福倒没有跟这个连成语都弄不明白的小老头计较,实质他亦是前几年才学得一些字,便是拿着那包白果匆匆朝着前面的轿子跑去。

他很喜欢现在的生活,保护着长林氏最重要的这个人,令到远在广东的族人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日子。而他亦是时常能够沾得林晧然的光,且在这里倍受人尊敬。

坐在轿中闭目养神的林晧然自然不知道刚刚所发生的事情,他的脑子则是思考着昨晚的事情,想着如何帮着周幼清谋得考功司员外郎和潘季驯出任河道总督。

跟着普通百姓一般,官员的生活亦是显得呆板。

林晧然每日按时前往礼部衙门报道,处理着跟礼部衙门相关的公务,而后下衙回家,接着又是一通应酬,这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

由于李春芳昨晚值宿于西苑,今日的礼部点卯改由林晧然主持。

礼部衙门上上下下对林晧然主持点卯早已经是见怪不怪,由于李春芳是一个不爱管事的领导,其实礼部很多事务都是林晧然操办。

如果在以前,还有人会因为林晧然的年轻而质疑林晧然,但在林晧然表现出超强能力后,早已经没有这方面的声音。

林晧然跟着往常那般主持点卯,跟着李春芳那种相对宽容的态度不同,他更讲究赏罚分明的原则,令到礼部衙门官吏没有人再敢无缘由地缺席。

或许是这个原因,很多官吏私底下对林晧然的称谓,却是选择了雷州百姓的称呼“林雷公”。

点卯完毕,林晧然刚刚回到左侍郎衙署,却还没有到后院,结果高拱已经登门造访。二个人现在已经是同僚,往来免不得频繁很多。

高拱昨天李春芳那里都不让人通禀,到林晧然这里自然亦是直接走了进来。

林晧然并不是一个喜欢摆官架子的人,得到林福的提醒后,却是站在原地微笑地等待着高拱,并将高拱请进了后面的客厅中。

左侍郎衙署的吏员已经被林晧然筛选了一遍,这些都是能够办事的人,却是第一时间送来了茶水。

高拱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并不是一个喜欢茶的人,显得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客厅的布局,已然是跟着他的右侍郎衙署进行比较,发现这里确实是要好上一些。

不管他承认或不承认,右侍郎比左侍郎确实要差上一截。

林晧然端着茶盏轻泼着滚烫的茶水,却是看穿了高拱的那点心思,显得开门见山地询问道:“右宗伯,你这么早过来找我,可是有事情相商?”

在六部衙门之中,礼部是有名的清水衙门。不管是铸印司、会同馆和教坊司,通通都不是什么紧要的分部衙门,故而礼部的内部历来很是和谐。

当然,事情亦是有例外,从种种的迹象表明,高拱已然是不甘于平静。

“呵呵……咱们既是同僚,却不用如此的生分,咱们还是字号相称吧!”高拱目光温和地望向林晧然,显得颇为友好地提议道。

站在旁边的林福不由得望了一眼高拱,当真是打得一个如意算盘。现在若是以左、右宗伯相称,那么身份则是要以林晧然为尊,但这字号却是高拱占便宜。

不过他心里亦是清楚,高拱是裕王最资深的老师,将来必定是风光无限的阁老,这号人物却是宜友不宜敌。

林晧然慢悠悠地轻呷一口茶,这才抬眼望着满脸期待的高拱道:“正堂大人先前跟我亦是这番话,不过吾等既为官场中人,自然还得遵守官场的一些规则,却是不敢造次,怕是冒犯了正堂大人。为此,我时常跟内人感慨: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矣!”

虽然他并不想要跟高拱为敌,但他更是明白在官场不能处处礼让,如果真的做个好人,那么徐阶到现在恐怕还是次辅。

现如今,他的地位已然是在高拱的前面,却是没有处处让他的道理。如果真到了不死不休的地位,他不介意对高拱出手,哪怕他是将来的帝师。

“岭南,你这般实在是太过讲究了,你还如此的年轻,行事岂能跟那帮老头般迂腐呢?”高拱蹙着眉头望着林晧然进行说教,只是看到林晧然仍然稳如泰山般,转而以退为进地道:“呵呵……不过你若是真不愿意的话,那便算是老夫自作多情,咱们的交情还没到这一步吧!”

林福听到高拱打起感情牌,却是不由得忧心忡忡地扭头望向林晧然。如果退了这一步,从而赢得高拱的友谊,这个买卖似乎并不亏。

“虽然我还没有到七十,但亦明白:从心所意,而不逾矩,所以……我不愿意!”林晧然引用圣人之言,抬头望着高拱直接拒绝道。

这四个字,他说得很是坚定和果决,裸地向高拱表明了态度,更是击破了高拱试图模糊二人次序的企图。

至于高拱的所谓交情,简直就是一句屁话。如果他真相信高拱的话,那么这几年的官场争斗,他真的是白混了。

高拱却是没有想到林晧然拒绝得如此的不拖泥带水,嘴角微微抽搐一下,却是不由得尴尬地望着这个后辈。

他堂堂嘉靖二十年的进士,将来资历最深的帝师,但却偏偏要身居这个后辈之下,令到他的心里颇不是滋味。

不过他似乎是小瞧这位礼部左侍郎了,人家能够坐在这个位置上,并不是靠什么侥幸,而是靠一个个政绩换来的。

高拱究竟是官场的老人,面对尴尬之事亦是能够举重若轻,便又是淡淡地说道:“左宗伯是快人快意,跟你做同僚确实痛快!既然如此,我亦是直说了,宗藩之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却不知少宗伯如何应对?”

林晧然捏着茶盖子轻泼着茶水,却是不明白高拱对宗藩之事为何如此上心,却是不动声色地反问道:“此事还在权衡中,却不知右宗伯可有良策?”

“我朝去年岁入不足二千万石,去年宗藩禄米总数已经超到八百石,故而此事需要用重火方能根治!”高拱的脸上充满着凝重,眼睛显得坚定望着林晧然道。

林晧然心里微微一动,高拱应该是坚定的重拳派,轻呷一口茶水便是认真地道:“当如何用重火,还请右宗伯赐教!”

“此事可分为两步!一曰削爵,控制宗室的人口数量,让到一些旁支庶出的宗室后代编入民籍,允许他们自食其力,参与士农工商;一曰削禄米,咱们要将宗亲能领取的禄米降至两成以下,控制朝廷每年支给宗藩禄米不超过两百万石!”高拱显得早有准备,当即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来道。

林晧然听到高拱的计划,跟着高拱眼睛对视片刻,显得一本正经地道:“如此的方案送到西苑,皇上定然不会采纳!”

“哪件事情不是阻力重重,但不全力争取一下,结果如何又怎可知?”高拱攥紧拳头,接着又是诱惑地道:“若是此事能成,少宗伯必能流传千古!”

林晧然发现高拱真不是一个好说客,这个事情不说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这事如果真成了,他得被那帮宗人的吐沫淹死。

林福却是好奇地望向林晧然,好奇着林晧然的选择。

林晧然喝了一口茶水,却是郑重地摇头道:“当今皇上不会同意,哪怕我们礼部再如此坚持,一点胜算都没有!”

自从担任礼部左侍郎,他花费更多精力研究当今圣上。只是据他的观察和总结,这位以明室体系的最大得益者,却是不可能对宗藩进行如此大的利益侵害。

现在之所以要进行宗藩禄米改制,主要还是朝廷确实负担不起宗室每年超过八百万石的宗藩禄米支出,亦是担心韩王宗室大闹西安城的事情发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咱们只能走了,我相信定然能够成功!”高拱捋着胡须,显得意有所指地望着林晧然道。

第1670章 方案

林晧然望着轻捋浓密胡须的高拱,终于明白高拱大清早找上门的心思,敢情是想要自己打响改革宗藩体制的第一炮。

高拱许以“留名青史”的诱惑,想要他提出宗藩体系的改革方案。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显然是在暗指裕王。

哪怕当今皇上不同意,但只要事情拖到裕王登基,高拱亦能顺理成章地将宗藩禄米的事情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林晧然混迹官场多年,自然不是当初的官场菜鸟,更不是一个只知道蛮干的愣头青。若是真被“青史留名”所蛊惑,无疑是被高拱当枪使了。

若是他按着高拱的提议,抛出这一个石破天惊的方案,这固然是解决宗藩之弊的绝佳方案,亦是能够帮大明续命,但他必然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会危及他现在礼部左侍郎的位置。

另外,即便他甘愿牺牲自己,但这个事情的难度如同当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高拱不一定能够顶住压力做成这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林晧然轻轻地放下茶盏,终究还是想要拯救这个腐朽的王朝,心里做出了一个决定,便是抬眼对着高拱认真地道:“既然右宗伯明知这个方案会惹得皇上不喜亦要做成这个事,那么本官便舍命陪君子,咱们二人一道联名上疏如何?”

声音虽然不太,但语气显得很是坚定,眼睛充满着坚定地望向高拱。

如果高拱旗帜鲜明地跟他一起站出来,那么他所面临的阻力会小上很多,而到隆庆朝二人便能齐心地推动这个改制,令到这个方案成功的希望会大大增加。

高拱正想要将茶水往嘴里送,结果听到这个出乎意外的回答,不由得抬头望向林晧然,眼睛却是闪过一抹惊讶。

“削爵降米,这确实是可根治宗藩之弊的良方!如果右宗伯当真有如此的魄力和决心,本官亦非全然爱慕权势之人,便是跟你一起亮明态度进行改制!今后不论遭遇到何等的打击,咱们二人始终坚持这个方案,坚定不移地为大明推进这次宗藩改制,可好?”林晧然的眼睛认真地盯着高拱,显得坦露心扉地说道。

不论昔日推动广东开海,还是去年推行纲盐法,他其实都是在为这个腐朽的王朝续命,让到大明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只是这个王朝的真正敌人从来都不是北边的蒙古,而是这个王朝身上的这些恶瘤。若是不制定一个科学的奉养宗室的方案,最终宗室这个恶瘤必然会拖垮大明的财政,进而会令到大明内部出现大暴乱。

虽然他看到了宗藩的问题,但知道凭着他的力量根本无法做成这一件事。只是加上跟裕王情同父子的高拱的话,让到事情拖到隆庆朝,这个事情倒是有一线希望。

站在一旁的林福感受到了林晧然强大的决心,却是不由得扭头望向座椅上的高拱。

高拱自然是知道宗藩禄米是大明最大的恶瘤,只是他的最初的构想是想要林晧然做一个出头鸟,等裕王继承大统他再继续推动这个方案。

只是林晧然显然不是意气用事的年轻人,林晧然却是想要拉上自己一起联名上疏,这无疑让他亦成为众矢之的。

高拱面对着林晧然坚定的目光,却是一本正经地回应道:“这事说好由你来负责,怎么扯上老夫了呢?这个方案虽然有些激进,但却是拯救万民之方,左侍郎一直都是革新派的领军人,当义不容辞才是!”

声音并不大,但很是自然,更是直接对林晧然进行说教。

十年的寒窗苦读,他于嘉靖二十年高中进士,从庶吉士花费十年才熬到翰林侍读,进而在裕王府又呆了九年的讲师,从翰林侍讲学士到太常寺卿兼国子监祭酒,再到现在的礼部右侍郎。

这一路走来,虽然还算顺畅,但熬到现在亦是不易。他亦是从昔日壮志凌云的年轻人,变成两鬓花白的半百老人。

若是他跟林晧然一起联名上疏抛出这个石破天惊的方案,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他比林晧然要面临更大的压力,毕竟他是裕王资历最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