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说不得自己的荣华富贵,还是在南洋。
他知道现在是展示自己的机会,能不能获得重用,就看这一番问答了。
所以他没有着急回答,而是陷入了思考。
岑信通也暗暗紧张,虽然一开始他利用了许柴佬,可人与人的交情就是这么来的。
两人可以说是天然的盟友,他自然担心。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对许柴佬的考验,自己什么都不能说。
陈景恪也没有催促,静静的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儿,许柴佬才抬起头说道:
“大明想要经略南洋,有一处地方最为关键,麻六甲。”
陈景恪心中暗暗点头,在前世这是常识,但在这个年代能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很厉害了。
他不动声色的问道:“哦,为什么?”
许柴佬用手比划了一下南洋地形,解释道:
“暹罗、满剌加、苏门答腊、爪哇,这几个国家狭长的领土就像是围墙,将南洋围住。”
“进出的门户只有两个,一个是麻六甲海峡,另一个就是爪哇那边的出口。”
“但走爪哇那边,一来一回就要多走几千里路。”
“危险不说,还耽误时间,基本没人走那条路。”
“所以,麻六甲海峡就是南洋的大门,谁掌握了这里,谁就掌握了整个南洋。”
陈景恪不置可否,而是问道:“占领容易,之后呢?”
许柴佬迟疑了一下,说道:“这……此等大事自有朝廷决策,我一小民岂敢置喙。”
陈景恪眼中多了一丝笑意,不错不错,是个知道分寸的人。
“无碍的,是我让你说的,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说的好了,我给记你一功,说错了也无所谓。”
许柴佬这才说道:“麻六甲海峡附近岛屿众多,大明可以选择一处适宜居住的大岛,作为驻军所在地。”
“以此岛为据点,控制整个麻六甲海峡通道。”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名不正则言不顺。”
“最好利用大明天朝上国的身份,与诸藩属国确定海峡的归属,在法礼上确定大明对这个海峡的所有权。”
“如此,大明才能名正言顺的管理……”
“然后,大明只要在这里设一道关卡,就能堵住大门。”
“朝廷可以向过往船只征收通关税……”
许柴佬说了许多想法,先不管对错,至少他是真的很有想法。
等他说完,陈景恪再次问道:
“你觉得是征收关税好,还是建设一座城池,供往来商船停靠歇息、补给物资、维修船只更好?”
许柴佬理所应当的道:“自然是全都要,每年通过这里的船只数以千计。”
“大明开海后,通过这里的船只会更多。”
“仅仅是通关税,就能顶得上大明一省的赋税。”
“您说的这座城池,也必然会成为南洋第一等的繁华之所。”
“背靠这座城池,驻扎在当地的水师军队,也能获得休整和补给……”
陈景恪哑然失笑,这个问题确实有点蠢了。
前世麻六甲海峡是公共通道,船经过这里是免费的。
但现在整个亚洲都是大明说了算,在麻六甲海峡设个收税关卡,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至于收通关税会不会影响船只通行,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
看看苏伊士运河就知道了,所有通行船只都要收税。
依然不妨碍它,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还有巴拿马运河,过关费更贵,加个塞都要上百万美元。
每天依然有上千艘船排队通行。
大明在麻六甲海峡设卡收税,只要不是太过分,对商业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而且过往船只凭什么要去大明控制的港口补给?
去别的国家控制的港口不是一样吗?
如果设卡收税就不一样了,必须去大明控制的岛屿交税。
反正都要去,那干脆就一块儿解决了吧。
说白了,这也是一种引流方式。
“如果让你去管理这座城池,你会怎么做?”
许柴佬心跳猛然加速,莫非我的富贵就在这里?
深吸口气稳住心神,他说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为往来商船提供舒适的环境。
陈景恪赞许的点头不已,商人出身的他,果然比一般人更适合管理商业之城。
他知道商人最怕什么,又最需要什么。
提出的一些建议,完全是针对这些需求来做的。
陈景恪都不禁有些期待,这座城真正建起来,会是何等的繁华。
又将给这个时代,带来多大的震撼。
但有些方面,他则不以为然,甚至很反对。
“别的都好说,赌场最好别开,甚至还要禁止赌博。”
许柴佬不解的道:“为什么?”
赌场可是销金窟,在这种枢纽之地建几座赌场,可谓是日进斗金。
陈景恪郑重的道:“大明需要的是秩序……这么说吧,商业就是养鸡场。”
“大明需要的是鸡吃的肥壮,能源源不断的下更多的蛋。”
“赌场的危害有多大你应当知道,干的就是杀鸡取卵的事情。”
“如果赌博在这里兴盛,短期确实会有巨大收益,长期危害无穷。”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
“我们不能主动引导他们走歪路,反而要劝诫他们走征途,赚更多的钱。”
“我们制定的政策,也要有利于整个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许柴佬敬佩的道:“陈伴读高瞻远瞩,草民佩服。”
眼见他们聊的开心,岑信通有些羡慕,更多的是为许柴佬感到高兴。
自己将他从南洋带出来,总算是没有愧对这份信任和友谊。
三人一直聊到天色微黑,眼看就要到了宵禁时间,岑信通两人才起身告辞。
陈景恪起身将他们送到堂屋门口,这待遇让两人受宠若惊,连连道谢。
“回去什么都不要想,很快朝廷应该就会有旨意下达,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两人更是感激,再次下拜:“谢陈伴读,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陈景恪只是笑笑,说道:“好好做事,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去吧。”
等两人离开,他回到书房就提笔就准备写奏疏。
第249章 新的课题
关于如何经略南洋,这也是陈景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南洋对中国有多重要,前世稍微了解一些国际形势的人都能知道。
只可惜,那时候的南洋门户被美帝掌控,我们只能花费更大代价,寻找别的备用通道。
这一世,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再重演。
大明提前百年布局世界,别的地方且不去说,至少南洋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具体该如何实现这个计划,就需要仔细考虑了。
参考前世的经验,他制定了一套计划。
占领麻六甲海峡这个门户,只是其中一步。
第二步就是在淡马锡(新加坡)建立总督府,迁徙百姓定居,将这里建成麻六甲的锁头。
还有一个地方陈景恪以为尤为重要。
别误会,不是小琉球(台湾),而是崖州(海南岛)。
前世有人做过一个计算,以崖州为中心画一个四千公里的圆。
这个范围囊括了全球一半的人口,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它的西侧就是中南半岛。
所以,对大明来说,崖州的重要性有多大可想而知。
将这里打造好,也是经略南洋的重要一环。
当然,并不是说小琉球不重要,只是相对来说打造崖州性价比更高。
接下来就是小琉球和吕宋……现在叫楚国。
再然后就是渤泥、爪哇等国,形成岛链,彻底将南洋变成大明的后花园。
前世这些岛链是美帝用来封锁中国的,这一世岛链是用来守护中国的。
陈景恪初步计划,用五年将崖州和淡马锡打造好。
再用五年将小琉球和楚国弄好,二十年完成岛链计划。
这个计划他个人认为没有什么问题。
然后问题来了。
经略南洋,占领并不难,难的是后续的治理和发展。
大明不可能再走土地农耕这条老路,否则占据南洋也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了,土地和农业是一切的根本,这一点不会变。
可不能只依靠土地和农耕。
在南洋,大明必须要走一条新路。
这条新路子具体该如何走,陈景恪也不知道,只能用自己浅薄的见识去尝试。
南洋面积太大,岛屿太零碎,需要一根绳子将其联系起来。
如此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大明抓住这根绳子,就能真正实现对南洋的控制。
什么东西可以充当这根绳子?
靠土地和农业吗?别闹笑话了。
陈景恪能想到的,就只有工商业。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