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夏蝉
第125章 开业第一天的激动
弘治皇帝在东宫接见了杨廷和,他没开门见山的问杨廷和,笑着道:“介夫,最近太子学习如何?”
杨廷和板板正正的站在弘治皇帝面前,认认真真的回道:“回皇上,太子勤恳好学,聪慧仁义,学业精进。”
弘治皇帝点点头,又道:“介夫啊,关于西北兵事,你怎么看?”
杨廷和愣了一下,吐鲁番入侵哈密的事他自然是知晓的,他不知道天子为什么忽然询问起这个来,权衡一番便道:“早有迹象,襄敏公死后,就当预防。”
弘治皇帝不动声色的点头,又问道:“你可将此事告知太子?”
杨廷和‘啊’了一声,忙不迭否认道:“臣惭愧,没有与太子分析这些。”
弘治皇帝笑了笑,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高深莫测的道:“介夫,好好给朕栽培太子,未来……是你的。”
杨廷和一头雾水,有些揣摩不透天子的意思啊。
弘治皇帝离开了,仿佛一切事都知晓了一般。
他淡淡的对一旁怀恩太监道:“这个杨廷和,未来一定是能帮厚照的人才!”
怀恩不解的道:“皇爷,为啥这么说啊?杨大人说啦,这事儿与他无关。”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的道:“他说与他无关就与他无关了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杨廷和深谙其道啊,换位思考,朕也不会出这个风头,从而让朝中那些人惦记自己。”
“他在,藏拙!”
怀恩太监回味一番,然后一记马屁送上:“原来如此!皇爷英明呢。”
……
今日腊月十二,陈策的身子好点了。
这几日他从王德发那边接了许多稿件,陈策今日要定稿,第一册新闻稿件至关重要,是打开市场的关键。
陈策筛选了几篇质量不错的稿件,满意的大概有十余篇,三百多投稿的稿件只取十余篇,要求不可谓不严苛。
报纸的封面比传统书本要大,足足四个书面平铺开来,排版也是经过权衡的,前后都有新闻页面排版,背景图是拓印上去的,简约灰暗色调。
王德发安静的坐在院落内等陈策的消息。
没多时,陈策出来了,将几篇稿件交给王德发,道:“就用这八个新闻稿。”
其中有三个是陈策自己撰写的,后面七个是收来的投稿。
“伱在新闻最后页备注,录用者请拿户籍来领稿费。”
这样会吸引更多人投稿,算是一点点吸引人的小技巧。
王德发问陈策道:“东家,咱这要刊印多少啊?”
两人心里都没底,陈策试探着道:“先两百册吧。”
王德发心里泛起低估,然后问陈策道:“会不会太多啦?”
陈策摇头,他也无法预估市场,心里忐忑的七上八下,只能道:“多了就多了吧,亏不到哪里去。”
王德发嗯了一声,道:“那好,老朽这就去办事。”
“嗯。”
一切就绪,就等明日上元节第一天了。
其实陈策想用哈密城破作为第一版头条吸睛的,但他不知道朝廷底线,最后权衡之下还是算了。
前期报纸只是个萌芽产业,不能得寸进尺,不然估计还没发展起来就会被朝廷按死了。
弘治十二年,正月十三日,上元节,全国各衙署休沐三天,直到十五过完。
今日一早,朱厚照便带着刘瑾兴致勃勃的来找到陈策,急不可耐的道:“小老弟。”
“你上次那诗,还有下阕?”
昨天事后费宏和焦芳都来找过朱厚照,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实在没想到这居然不是一首完整的诗,它有下阙啊!
但自尊心当然不会让他承认这诗是他抄的,于是他对两名夫子说下阕当然有但他不想说。
陈策哪里看不出来朱厚照又拿着这诗去显摆了,无奈的摇头,还是慷慨的写出来递给朱厚照了。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嘶!
好家伙,我直接一个好家伙!
好诗!
朱厚照爱不释手,然后舔着脸问陈策道:“这诗,写的谁?”
陈策总不能说是李鸿章自己写给自己的吧?于是只能道:“历史上那些人你自己对号入座吧,你觉得是谁就是谁。”
“他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万千小民,可以是于谦,是岳飞,是范仲淹,是无数忧国忧民之人。”
是这么个理,朱厚照心里有底了,笑容满面的道:“多谢小老弟!”
“其实,我是冒着你的……”
陈策打断他道:“诗词歌赋于我来说没意义,它出自谁我也不在乎,如果在乎名,我干嘛给你?”
“我们是朋友,朋友就该不分彼此。”
朱厚照被陈策这话说的,感动的稀里哗啦的,今天说啥都要请陈策吃一顿好的。
陈策心里其实更感谢朱厚照,那五百两白银,他想都没想就给自己了,这绝对不是一首诗就能得到的金钱价值。
他对自己无条件信任,自己还能吝啬一句诗的归属吗?
再说了,也不是自己的诗。
“对了。”
朱厚照想起什么,对陈策道:“你的报社不是今天开张吗?如何了?”
陈策摇头道:“我还没去看。”
今天大清早报社应该已经开业了,陈策刚打算出门,朱厚照就过来了,稍稍耽误了一下,他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咱们快去瞧瞧。”
陈策点头,就在这时,小院外王德发大汗淋漓的焦急跑来,口里急促的喊道:“东家,东家!”
陈策赶忙请他入内,道:“今天不是报社开业,开了吗?你怎么还有空过来?”
王德发磕磕巴巴,张牙舞爪的比划着,急的陈策不行。
“慢慢说。”
王德发捋了捋舌头:“不够……人山人海……压根不够……”
什么呀。
朱厚照一脸迷茫的看着王德发,“你这老头,话都说不清楚啊?”
“究竟咋啦?什么人山人海?有人闹事啊?”
王德发摇头道:“不是啊,咱们低估了……哎,我,小老儿,这……”
陈策无语道:“算了,不指望你说了,我们过去看看。”
朱厚照道:“好!走!”
第126章 大卖
顺天府,澄清坊大街,这里人山人海,寸土寸金。
如果到了晚上,这里会更加拥挤热闹,即便现在是早晨,已经能感受到上元节假日的喧嚣。
街道上随处可见头戴平定四方巾的儒生们。
澄清坊大街中段,一家店铺门前,这里被挤的水泄不通。
“店家,报纸呢?”
“还有没有?”
“有,有,在加急刊印。”
“快呀。”
“来咯,来咯!”
从远处用驴车拉过来的报纸,目测有一千多份,才摆上货架,就已经被读书人一扫而空。
左右不过一个钱,谁也不在乎,但报纸上的内容却深深吸引着这群读书人。
朱厚照和陈策站在远处瞠目结舌的看着,朱厚照被挤的面红耳赤,有心前去买一份,发现根本挤不过去。
王德发现在也能正常开口了,大汗淋漓的对陈策道:“从天不亮开业,起初寥寥无几,老夫都以为这生意黄了。”
“谁知道人越来越多,昨天东家让我刊印的两百份报纸,片刻就卖完了,这是小老儿加急刊印的第三批了,拢共刊印了两千多份,这一会儿功夫就卖了二两银子。”
听到这庞大的数字,陈策都忍不住吃惊了一下,更别提旁边张大嘴巴的朱厚照。
他最开始并不看好这报纸行业,可这短短一会儿功夫就卖了二两银子……这和抢劫有什么区别?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
这个时候朱厚照才注意到,大街小巷上随处能看到读书人拿着报纸在讨论。
有人讨论今年春闱的人选,替唐寅打抱不平,认为唐寅应该预测为第一。
有人则挤眉弄眼的对伶人花魁品头论足,争论的不可开交,有人说这个花魁第一,有人说那个花魁第一。
总之这报纸的话题算是被拉满了,人传人,传到最后好像读书人不看报纸,就落后时代一样。
陈策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文人们对新事物接受的程度,本来他对报纸也持观望态度,实在没想到会如此大出所料。
陈策想了想,对王德发道:“这样不是办法,今日忙完,明日你去买一台印刷机,连夜刊印明日的新闻。”
“抓紧时间给投稿人送钱,他们的稿费一刻不要耽误,要吸引更多人送稿过来。”
“还有,我教过你审稿技巧,你按照这个标准抓紧雇佣几名童生秀才过来,帮着审稿,雇佣的费用不要小气,只要他们能力可以,该多给就多给。”
王德发将一切都记在心里,陈策又不放心,前期自己还是需要多盯着,于是就让朱厚照加入进来,一同帮着审稿。
王德发现在是真的对陈策佩服的五体投地,简直商业奇才啊!
硬生生的就将这不起眼甚至都不看好的报纸行业盘活了!
他不吝啬的对陈策溜须拍马。
朱厚照恶心的不要不要的,哼了一声,道:“前些日子伱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小老弟这生意会亏。”
王德发淡淡的道:“朱公子,咱们大哥别说二哥了吧?你当时不是和小老儿看法一样?”
朱厚照憋的脸色通红。
陈策打圆场道:“好啦好啦,去干事吧,别吵嘴了。”
报纸的潜力还没完全爆发出来,这才第一天,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人,今日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购买报纸。
等今日结束吧,看看报纸第一天销售成果如何,前期应该都会偏高,最后会稳定一个峰值,那时候大概就能估算出报纸每个月的利润了。
“老爷子。”
陈策自言自语的碎碎念叨着,“那些人是忠心的,我会给你好好养着。”
“该死的人也都死完了。”
“至于西北之事,你也莫要担心了,他们的军功赏赐,朝廷给不了的,我让皇太子帮你给!”
“只要这批报纸利润销售合适,那一批军功赏赐,我和皇太子出。”
……
澄清坊大街上,唐寅和几名举人昨日在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府上通宵达旦。
程敏政惊叹于唐寅的才华,尤其是丹青术中的黄金分割线理论,两人独自讨论此道到半夜。
“唐兄,昨晚程大人单独邀请你在谈论什么啊?”
“是啊,快与我们说说看。”
上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下一篇:让你去侦查,你把孤狼B全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