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147章

作者:半章水墨

如此一唱一和,却是让还在担忧不已的刘起元几人有些没反应过来。

要知道,在之前,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他李邦华,是最看不顺眼这秦国公当政的,如今,竟还第一个应和起来,而且还是在这般惊天动地的大事上!

这时,刘起元突然出声:“钱,进国库否?”

刘起元这突然的一问,顿时让房中本还尚显压抑的气氛,骤然告破,莫说孙传庭几人古怪的眼神,就连李修,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赋税,自然是归于国库!”

李修爽朗一笑,没有丝毫迟疑便给出了答案。

此言之下,刘起元没再多言,朝李修拱手一拜,便一扫忧虑,如往常那般老神自在,但,态度,显然已经无比之清晰。

孙传庭淡然自若,声音铿锵有力:“但凡利国利民之事,孙某,皆义不容辞!”

“好好好!”

见几人陆续表态,李修豪迈一笑:“有几位大人同行,吾道不孤啊!”

孙传庭拱手问道:“敢问秦公,这赋税改革,如何一个改法?”

“改革之前,有两件事,为重中之重!”

“第一,本督想来,几位大人应该早已有所猜测。”

言语之间,李修再次看向那一副大明乾坤图,那上面密密麻麻分布的数百处卫所。

卫所制度,就好比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管辖,军事,民政,乃至于司法,严格来说,都可以说是自成一体。

在有府县划分之地,卫所,镶嵌其中,占据要害之地,在无府县划分之地,卫所,则彻彻底底的形同一个独立军政结合体。

甚至,在李修看来,卫所制度,都可以说是大明的第二套统治体系。

第一套,自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郡县统治制度,只不过,在大明,换了个名字,承宣布政司,府县制度而已。

毫无疑问,对李修而言,在传统意义的郡县统治制度上,他根基浅薄,想行改革之事,也只能借助文官的力量。

但在这卫所制度上,他根基雄厚,甚至,他就是从这套制度之中起家崛起的。

他有足够的威望及资本,来改变这一套制度,而卫所独特的自成一体,无疑意味着,改变了它,就改变了大明的半壁天下,且可以对传统意义上的府县制度,或者说另一套制度的改革,形成大势所趋的震慑!

“秦公的意思是,先整军?”

孙传庭问。

“对。”

李修没有否认。

“本督清查卫所,扫除弊病!”

“几位大人,要做的,就是整顿吏治,肃清风气,做一切改革之前的准备。”

“待本督这边进入尾声……”

“那就是大势所趋,大局已定,谁也阻挡不了。我等,亦可以放手施为!”

闻此言,孙传庭几人神色亦是稍显复杂,毫无疑问,李修这般进程,无疑是将所有阻力压力,皆揽在了他自己身上。

任何一场改革,先行者,或者说,开启者,都将面对既得利益阶层最汹涌的反噬。

而眼前这位秦国公,选择一手将这份反噬接下。

沉默许久,孙传庭才拱手一拜:“秦公高义!”

“本督,只是做该做的事情。”

“其他的,还得靠几位大人……”

李修摆了摆手,似是想起了什么,眉宇之间,一抹黯淡之色亦是骤然浮现。

一场商议,持续了整整一天,直到黄昏时分,孙传庭几位部堂重臣,才在李修的亲自相送之下,出了这国公府。

当国公府门缓缓关闭,几位部堂重臣,对视一眼,却皆是畅快一笑。

“*******,*******……”

“大明,有他,真是一件幸事!”

幽幽一叹,缭绕,盘旋,几辆马车,亦是愈行愈远,似是朝着偏离轨道的未知,坦然而去……

第两百六十二章 灵堂前

正月。

满城喧嚣,就连往日肃穆威严的皇城,也是染上了一层喜庆。

但,放眼整个皇宫,有一处地方,却,依旧冷清乃至于压抑。

白纱飘荡, 烛火闪烁,硕大的宫殿之中,灵堂依旧,空无一人。

阴冷,压抑,亦是一直缭绕笼罩着这座大殿。

也唯有殿外,有一队锦衣卫执守, 不过,在这停灵之处, 也没几人会来查看,更何况此时尚处正月,那更不会有人来这灵堂触这个霉头。

故而,这几天,这队锦衣卫,倒也放松得很,三两汇聚,坐在火堆前,吹嘘闲聊,好不惬意。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还早着呢!”

“俺前些日子告假回家,特意去天寿山打听了一下, 那管事的说, 才修了个大概,估计至少还得要个好几年。”

“而且,你们没听说嘛,负责修筑两陵的那些老爷们, 串通一气, 贪了好几十万两银子啊!”

“胃口真他娘的大,这不,直接撑死了,俺听说,当时,秦国公亲自赶赴了天寿山,直接把那些管事的都抓了……”

“俺还听说,咱们锦衣卫也有参与了调查,只不过听说国公爷将这案子交给了刑部都察院,没让咱锦衣卫继续查了……”

“不然的话,俺怎么也要找点关系,调出去跟着查案抄家,那些个官老爷,可一个比一个肥,随便捞点,都够咱们吃上几年了……”

众锦衣卫交谈甚欢,可,谁也没注意到,在院门处,两道身影,却是悄无声息的伫立在了院门口。

一高一矮,一大一小,一身蟒袍,一身龙袍,亦是清晰的说明了来人的身份。

“李叔,他们说什么很肥啊?”

小天子懵懂一句话,这院中的喧嚣,亦是骤然停滞。

当看清楚来人之身影后,这群锦衣卫,脸色亦是瞬间煞白。

“小的参见陛下,参见秦国公!”

瞬息之间,这院中,便哗啦啦的跪倒一片,满院惶恐,莫过如此!

“滚回锦衣卫,自己去领罚!”

吐出几字,李修未曾多言,牵着身旁的小天子,便朝灵堂而去。

众锦衣卫面面相觑,却是大松一口气,连忙起身,也不敢多待,狼狈的朝院外跑去。

“陛下你知道,刚才这些锦衣卫,犯了什么错嘛?”

灵堂门口,李修却是突然驻足,低头看向身旁的小天子。

“犯错?”

小天子尚且懵懂,皱了皱小眉头,好一会,才道:“朕不懂……”

李修轻笑一声,并没有什么意外,缓缓蹲下身:“不懂没事,今天,臣就再教一下陛下。”

“李叔你教朕吧,娘说了,李叔您教的,让朕都要记住。”

看着眼前一脸认真的天子,李修也不禁有些感叹,不得不说,人的成长环境,真的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如今天子,不到三岁。

普通人家,这个年纪的小孩,或许连话都说不清楚,还在玩泥巴,可眼前的这小天子,从出生,便被寄予了厚望,尤其是当初崇祯遇刺,自知命不久矣,更是多有严苛对待。

崇祯驾崩,周太后显然更加严苛。

不到三岁,如今,俨然已是小大人,一切,皆是有模有样。

“陛下为天子,整个国家,都会是在陛下的一念之间,故而,凡事,一定的三思而后行,对臣下,也必须得有一定的包容。”

“凡事,有利有弊,切不可仅仅单看一面,就下定论。”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点,陛下一定要分清楚。”

“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小天子喃喃自语着,很认真的点了点头:“李叔,朕记住了!”

“陛下真厉害。”

李修站起身,牵住小天子,这才看向这阴冷空旷的灵堂。

白纱飘荡之间,崇祯帝的灵柩,置于殿中中央。

望着这厚重肃穆的灵柩,李修眉宇间,亦是不禁浮现一抹黯淡之色。

沉寂许久,他才迈开步子,小天子亦是懂事得没有多言一句,默默的跟着李修走到了灵柩旁。

望着神色稍显黯淡的李修,小天子亦是明显有些疑惑,在他的印象中,他这位李叔,似乎还从未有过如此神态。

“陛下,改革,要开始了。”

李修轻抚着冰凉的棺木,似是在汇报一般,一点一点的诉说着。

诉说着这当年君臣两人,早已决定好的进程。

君主政,臣主军。

一切,皆是那般的理所当然,亦是顺畅至极,在那时的李修看来,一切,应该是无比光明的。

可世事不如人愿,一场刺杀,局势,亦是偏移到了从前李修完全没有预想到的方向。

阴阳两隔,国事江山尽托。

是荣宠,是信任……

又何尝不是天大的负担。

重重思绪,满眼黯淡。

唯有一句一句的诉说,依旧尚在持续。

小天子也不懂,只能默默听着,默默记着。

“春哥儿改年号了,是臣选的,靖武元年,安定盛世,武功赫赫……”

“春哥儿很聪颖,也很懂事,以后,绝对会是一代明君的……”

最后,李修轻抚了一下小天子的脸颊,黯淡的眼神,亦是浮现一抹欣慰。

“待臣将大明山河重整再造,再将一个盛世大明,交还给春哥儿……”

“李……李叔,父皇,是不会再回来了嘛?”

小天子昂着头,小手触摸着棺木,有些忐忑,又有些疑惑。

“你父皇会在天上看着春哥儿一点一点的长大,会一直保护着春哥儿的……”

李修蹲下身,轻笑道。

“李叔会保护春哥儿,娘也会保护春哥儿,父皇也会保护春哥儿……”

孩童不知愁滋味,小天子眨眼便忘了忐忑,掰着手指头碎碎念了起来。

“那春哥儿一定要快点长大,到时候,春哥儿来保护李叔还有娘和父皇……”

“哈哈哈哈……”

闻言,李修亦是忍不住大笑起来,一把将小天子抱在怀中。

“行,春哥儿快点长大,到时候,李叔老了,春哥儿就来保护李叔!”

“嗯。”

小天子很是认真的点着头……

……

第两百六十三章 太后

“娘!”

小天子小跑进乾清宫,周太后立马放下了手中的刺绣,一把将小天子抱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