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只手摘棉花
“门房那边还有好多呢,堆得跟小山似的。”一个编辑回答道。
“存放读者来信的库房都要塞满了,这可怎么办?”另一个编辑发愁地说。
“骂咱们杂志社的,骂木槿的,都往咱们这里寄信,能不多吗?”沈启荣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编辑部的电话响了。沈启荣以为是哪位有地位的读者打来骂人的,心里直打鼓,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前接听。
“喂,《收获》编辑部,您是哪位?”沈启荣小心翼翼地问道。
“啊?我是文化厅厅长。”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
沈启荣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抹了把脸,回答道:“厅长您好,我们杂志社也是无心之举,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给知青办的同志们造成了如此大的困扰。在此,我代表杂志社做出深刻的检讨……”
巴拉巴拉,沈启荣说了一大堆!
“等等,你说什么?木槿是哪里人?”厅长打断了沈启荣的话。
“啊,这个……我听向鹏程说过,他爸爸的原籍在苏北那边,他妈妈的原籍在苏州……”沈启荣有些紧张地回答。
“什么?木槿是向鹏程的笔名?人家还只是个孩子?”厅长似乎有些惊讶。
“对对对,向鹏程同志首先是苏省人……”沈启荣连忙点头,生怕厅长误会了什么。
“那向鹏程现在在哪里?”厅长追问道。
“他应该还在他舅舅家过暑假呢……”
沈启荣回答道,心里暗自庆幸自己还算了解向鹏程的情况。
…………
贵省。
省城火车站。
月台。
一群身着干部装的中年男女围绕着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他们提着行李包,正接受着众人的殷殷嘱托。
“庄桦林同志,向东同志,这些孩子的寻亲事情,就拜托给你们了。”一位中年男人诚恳地说。
“请你们一定要多帮忙啊。”另一位中年妇女补充道。
“我们一定会尽力的。”庄桦林虽然心里有些发憷,但还是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这种事情,谁敢轻易打包票呢?”向东在一旁小声嘀咕,他深知这其中的难度。
“不过,好在我们只是陪你们走这一程,具体的找人工作会有专人负责的。”领导也是知道这件事情为难,
尽管如此,庄桦林的心中还是五味杂陈,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她的儿子向鹏程。
前几天,庄桦林在公社医院工作时,接到了哥哥庄超英的电话。
“桦林啊,你儿子鹏程出大名了!”庄超英的声音里满是激动。
“啥?他发文章了?”庄桦林起初还有些不敢相信。
“赚了一百多块呢!听说还是什么‘下乡寻亲文学’的开派祖师。”庄超英继续说道。
庄桦林挂断电话后,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些信息,公社领导和县领导就相继找上门来。
“向鹏程是您儿子啊?真是年少有为啊!”领导们纷纷称赞。
从领导们的口中,庄桦林这才得知,离家一个多月的大儿子不知何时竟成了神童,还成了知青二代的代表。
这些信息让庄桦林感到既自豪又担忧,她迫切地想要去姑苏看看儿子。于是,她向领导请了假。
领导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提出一个小要求:“庄桦林同志啊,你能不能顺道带这些被回城知青抛弃的孩子回苏州呢?”
庄桦林本想拒绝,但看到领导们期待的眼神,只好点头答应。
领导们很贴心地把向鹏程的父亲向东也找来了,还安排了两位县知青办的工作人员协助他们。
“这样你们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领导们说道。
庄桦林和向东也因此享受到了出差的待遇,不仅有出差补贴,到了姑苏还能凭介绍信住招待所。
“这下好了,我们也能去姑苏看看儿子了。”向东感慨道。
庄桦林与向东夫妻俩对视一眼,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未知旅程的忐忑,也有即将见到儿子的期盼。
接下来的几天里,庄桦林一行人乘坐着火车,一路颠簸,终于抵达了姑苏。
第150章 争夺“抚养权”
苏州火车站。
庄老登、庄老奶与庄超英、庄抗美四人齐聚一堂,满心期待地等候着从远方省份驶来的列车。
向鹏程身旁簇拥着一群记者,场面热闹非凡。
最近,发生了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沪市和苏省为了“争取”向鹏程,展开了激烈的“抚养权”之争。
简单来说,就是两地都希望向鹏程能加入他们的作家协会。
苏省的报纸宣称:“向鹏程是我们苏省下乡知青一手栽培的杰出青年。”
而姑苏的报纸则不甘示弱:“不,向鹏程是姑苏下乡知青精心培养的优秀后代。”
沪市的报纸也来凑热闹:“其实,向鹏程是源自苏北下乡知青的杰出代表。”
这话一出,姑苏的报纸可就不乐意了,纷纷发文反驳。
一时间,各种报道层出不穷,向鹏程俨然成了姑苏城的“新晋名人”。
这时,一位记者忍不住向向鹏程发问:“向小先生,对此您怎么看呢?”
向鹏程微笑着回答:“我站着看。”
叫先生就叫先生吧,你加个“小”是什么意思?
…………
“怎么还不来呢?”庄赶美望着空荡荡的轨道,显得有些焦急。他今天特意请了半天假,如果下午不能及时赶回去工作,工资可就要被扣了。
“急什么急。”庄老奶瞪了小儿子一眼,“你姐姐大老远地赶过来,多等一会儿又怎样?”
庄赶美撇了撇嘴,没有再吭声。
“妈,您上次可不是这样的态度啊!”庄超英转头看向母亲,又问道,“超美,你给弟媳说了吗?让她下班就去家里做饭等着。”
庄超英显得有些尴尬:“黄玲说她没时间,下了夜班得回去补觉。她说要么让超美媳妇做,要么下馆子。”
庄赶美一听,不乐意了:“我媳妇做的菜,能上台面吗?”
众人一听这话,都无语极了,就连旁边的记者们也纷纷投来鄙夷的目光。
“下馆子不花钱啊?”庄老登拉下脸来,埋怨起庄超英,“你作为家里的老大,这点事都办不好。”
庄超英惭愧地低下了头。
“那就下馆子吧。”老妖婆开口了,“桦林大老远地赶过来,下次馆子也是应该的。”
在外人面前,她总是很会做表面功夫。可这话一出,庄赶美顿时慌了:“妈,我这个月工资不多了。”
老庄奶看向庄超英:“你呢?你的工资呢?”
庄超英无奈地说:“我都给黄玲了,她这个月只给我留了十块钱,我已经花了五块,还剩五块。”
迎着母亲的目光,庄超英感到压力山大。
“真是没出息。”庄老登忍不住埋怨道,“你就不应该把工资都交给黄玲。”
庄老奶摆摆手:“算了,算了。这钱我出了。”
…………
“来了,来了!”有人喊道。
说话间,火车头缓缓驶入众人视线。坐在靠窗位置的庄桦林,一眼就看到了月台上的家人——父母、哥哥和弟弟,随后又发现了和另一群人站在一起的向鹏程。
庄桦林眉头一展,露出喜色:“看到了鹏程了。”
“准备下车吧。”旁边的向东轻声提醒。
火车稳稳地停在了月台旁,乘务员打开车厢门,引导乘客有序下车:“大家别急,有序下车,别挤,别抢。”
“桦林!桦林!桦林!”庄老奶、庄老登和两个儿子几乎同时喊道。
“姐!”庄赶美也应了一声。
庄老奶看到庄桦林,立刻迎了上去,庄老登和两个儿子也迅速围拢过来。
向鹏程都慢了一步,心里不禁嘀咕:“你们用得着这么亲热吗?”
此时,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喀嚓喀嚓地拍着照。
刚从车上下来的乘客们,看到这一幕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这是遇到大领导了?”
庄老奶泪眼婆娑地握住女儿的手:“真是辛苦你了,孩子。”
庄桦林心里嘀咕:“这是我亲妈?几个月前她带儿子们回苏州时,可不是这副模样。”
但她表面上还是挤出一丝苦笑:“不辛苦,妈。”
“好孩子。”庄老登也仿佛戏精上身,眼眶微红,深情地说道,“回家就好,回家就好。”
向东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里直犯嘀咕:“这是我岳丈?我记得以前陪桦林回来时,他老人家可是对我们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是时光勾兑了亲情,把亲情调浓了吗?或者是老丈人喝了假酒,吃错药了?
都是因为自己儿子有本事!
向东跟庄老奶和庄老登打过招呼后,便笑着走向大儿子向鹏程。向鹏程对这个陌生老爹并没有抵触情绪,毕竟他现在占据了这个人的身体,叫对方一声爹也是理所当然。
“爸!妈!”向鹏程亲切地打招呼。
“鹏飞没来吗?”向鹏程好奇地问道。
向东解释道:“他还要上课,这段时间我都委托工友帮忙照顾他了。”
然而,父子俩还没说上几句话,一群记者就围了上来。
“您是向鹏程的父亲吧?”
“您作为下乡知青,对于向鹏程抹黑知青群体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向东不善言辞,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我儿子没有抹黑任何人!”向东坚定地说道。
这时,庄桦林挤了过来,护住向鹏程:“如果你们不信的话,请看那边。”
在县知青办两名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二十几个孩子排成了两列。
庄桦林解释道:“这些孩子是我下乡公社领导和县领导委托给我的,让我帮他们找到亲生父母。而这些孩子的亲生父母也是下乡知青。”
记者们依然不依不饶:“那您为什么还是选择没有抛弃向鹏程呢?”
向鹏程的脸色变得很不悦,直呼这些记者不会说话。
“咋的,我就活该被抛弃吗?”
他其实根本不想让这些记者来采访,都怪庄超英多嘴。
那天有记者到家里采访向鹏程,庄超英跟记者透露了向鹏程的爸妈要来的消息,结果这些记者就蜂拥而至了。
庄桦林温柔地看向向鹏程:“因为我爱我的孩子。”
第151章 精细鬼和糊涂蛋(合章,求订阅)
中午。
等到把那些孩子转交给知青安置后。
姑苏的一家饭馆内。
“桦林,快看看菜单,喜欢吃什么就点。”
庄奶奶,把菜单轻轻推到女儿庄桦林面前,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
上一篇:龙族:我,迈巴赫,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