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凡人歌开始 第71章

作者:只手摘棉花

  杨柳依依,河水潺潺,石驳岸旁,河埠头上,那些与伙伴们嬉戏打闹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但此刻,她清楚地意识到:那些美好早已成为过去,这里的一切都已不再属于她。

  甚至这些亲人都陌生的可怕!

  “妈,我知道您在想什么。”向鹏程似乎看穿了庄桦林的心思,他轻轻握住庄桦林的手,“但相信我,我可以的。”

  庄图南见状,连忙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几分哀求。

  “妈,您就让表弟们住下来吧。您看看,我一个人在家复习,多无聊啊。鹏程表弟来了正好,我们可以一起探讨问题,互相督促,这样学习效率不是更高嘛!”

  黄玲听着庄图南的话,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但仍旧有些犹豫。

  “可是,图南,你表弟他……”

  庄图南打断了黄玲的话,自信满满地继续说道:“妈,您放心好了。鹏程表弟虽然比我们小,但他聪明好学,我相信他一定能跟上我们的进度。而且,他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还可以教他呢,这不正好是个双赢的局面吗?”

  庄桦林在一旁听着,心里也暗暗为庄图南的懂事感到欣慰。

  她知道,庄图南这是在努力为向鹏程和向鹏飞争取一个留下来的机会。

  “是啊,大舅妈。”向鹏程也适时地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与感激,“我真的很想留在这里,和图南表哥一起学习。我相信,在大舅舅的教导下,我一定能够取得进步的。”

  黄玲看着这两个孩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在她看来,向鹏程也是逼不得已才会做出想要提前高考的决定。

  黄玲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家中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重,所有人都静静地望着她,等待她的回应。

  庄超英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

  “黄玲,孩子们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你这个做长辈的就不能伸把手,帮帮他们吗?”

  黄玲没有立即回答,她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仿佛在权衡着什么重要的决定。

  庄桦林见状,轻轻靠在向鹏程的肩上,声音带着哭腔:“嫂子,你就发发慈悲,可怜可怜孩子们吧!”

  黄玲的眉头紧锁,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缓开口,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我们家的情况,你们也都清楚。这样吧,鹏程可以留下来,他明年可以和图南一起参加高考,这样他们还能互相照应,不会互相影响。但是鹏飞还太小,只是个初中生,成绩也还需要努力,所以……”

  黄玲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他们家现在没有向鹏飞的位置。

  庄桦林闻言,她心中也是一阵心疼,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是一想到原本两个儿子都不能留下,现在大嫂黄玲改口,能留下一个也不错。

  就是苦了鹏飞啊!

第137章 年少想挣钱

  苏州火车站。

  庄桦林眼眶泛红,她紧紧抱住向鹏程,声音哽咽:“鹏程,你要好好的,妈妈和你弟弟先回贵州,等你好消息。”

  向鹏程强忍着泪水,拍了拍庄桦林的背,安慰道:“妈,别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和弟弟也要好好的,等我高考完,就去看你们。”

  向鹏飞虽然年纪小,但也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拉着向鹏程的手,认真地说:“哥,你要加油。”

  黄玲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庄桦林的肩膀:“桦林,别太难过了。我会照顾好他的,你别怪我!”

  庄桦林点了点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嗯,嫂子,谢谢你。”

  随后她展颜一笑道:“鹏程,要记得你大舅妈的好!”

  “鹏程啊,你舅舅舅妈已经够辛苦了,你得自己争气点。”临行前,庄桦林悄悄叮嘱了向鹏飞。

  向鹏程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妈,我知道了。我会尽量不给舅舅舅妈添麻烦的。”

  庄桦林叹了口气,她知道这孩子懂事,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忧。

  “我和你爸挣的钱也不多,家里开销又大。不过,你舅舅舅妈会尽力照顾好你的。”

  说着,她还塞了一笔钱给向鹏程:“这是你的伙食费,你找个机会给你大舅妈!”

  庄桦林说完这一句,便带着向鹏飞踏上了回贵州的火车。

  向鹏程站在月台上,目送着他们远去,直到火车消失在视线中。

  ……

  次日清晨,阳光正好。

  早餐过后,庄图南心中怀着重重心事地出门找同学玩去了。

  庄筱婷则安静地留在家里,认真地写着暑假作业。

  而向鹏程呢,他正低头忙碌着,笔尖在纸上跳跃——没错,他正在写诗。

  “家里虽然给了些钱,但我还是想自己挣点。”他轻声自语,眼神中闪烁着对独立的渴望。

  十六七岁,正是对钱充满渴望的时候。

  “可我这个年纪,又能做什么呢?”他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笑。

  “写小说?”他突然想到了这个主意,但随即又摇了摇头,“不行,写小说太难了。故事要好,文笔也要棒,我恐怕做不来。”

  于是,他又把心思回到了写诗上。“还是写诗简单些,也能抒发我的情感。”

  就在这时,他的被动技能“妙笔生花”悄然发动,灵感如泉水般涌现。

  他迅速捕捉到了一首适合发表的诗歌,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嗯,这个不错。”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很快,一首诗歌在向鹏程的笔下完成,跃然纸上。他满意地笑了笑,决定立刻去邮局投稿。

  “请问,寄这封信到沪上《收获》杂志社要多少钱?”向鹏程在邮局窗口前问道。

  “八分钱。”工作人员回答说。

  向鹏程递上了装有稿件的信封,心里默默祈祷着能被录用。

  他之前已经打听过了,这个世界也有像《收获》、《当代》、《人民文学》这样的杂志社,和前世差不多。

  “不过,北方的杂志社离得太远了,还是《收获》最合适,既近又有名。”他自言自语道。

  投完稿后,向鹏程在城里闲逛起来。

  “姑苏的街景还真挺美的。”他感叹道,四处张望。

  “是啊,就是夏天热点。”旁边一个小贩搭话道,手里摇着扇子,“要来根冰棍不?”

  “不用了,谢谢!”

  向鹏程笑了笑,自己实在是没钱啊,只能继续漫步在姑苏的街头巷尾。

  ……

  这边,黄玲踏进了向鹏程外公外婆的家门。

  “妈,”黄玲开门见山地说,“鹏程要在我们家住一年,我没什么意见。但是,吃饭总得花钱吧?”

  外婆庄老奶抬头看了看她,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妈,您也知道,我家图南和筱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光靠我和超英那点定额工资,哪里够孩子们吃呢?”黄玲接着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鹏程是超英的亲外甥,这个没错。但他也是赶美的亲外甥,更是您的亲外孙啊。我们家出了这么大的力,您和超美出点钱让孩子吃饭,总不过分吧?”黄玲据理力争,言辞恳切。

  庄老奶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为难。

  “妈,您要是不愿意,我就在这等赶美回来。当初要不是桦林下乡,赶美哪能顶您的班去机械厂上班呢?”黄玲又补了一句,试图用过去的恩情来说服庄老奶。

  庄老奶听了这话,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唉!我给你取钱吧。”庄老奶说着,缓缓站起身,向里屋走去。

  …………

  向鹏程在外逛了一圈后,回到小院,发现外面异常喧闹。

  “哎呀,这外面怎么这么吵?”他疑惑地问旁边的路人。

  “你不知道啊?隔壁王家出事了!”

  向鹏程好奇地走过去,只见一大堆人围着,都在议论纷纷。

  “听说王家的上海女婿周志远来了,说他的兄嫂被停职了,要他们夫妻回XJ才给恢复工作。”

  “是啊,他还想带妻子回XJ,但王家的儿子和儿媳不答应,都吵起来了。”

  “哎呀,还打起来了呢!你听,那孩子的哭声多惨啊!”

  向鹏程挤进去一看,只见王家一片混乱,争斗中传出周青凄厉的哭喊声。

  王芳情绪激动,竟然拿起菜刀划伤了自己的手腕。

  不久,棉纺厂和知青办的领导都来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书记严肃地问。

  “书记,您来得正好。周青已经在棉纺厂附小上了一学期的课了,现在他们要回XJ,孩子怎么办?”有人回答道。

  书记皱了皱眉,“孩子暂时就先留在苏州上学吧,一边上学一边等政策。”

  他环顾四周,看到小院空间狭小,“可不可以和隔壁家商量一下,让他们把围墙向里缩一点,给王家加盖一间卧室?”

  厂长和房管科科长面露难色,“隔壁家可不好惹啊……”

  “特别是那户宋莹,二车间的,林栋哲的嗓门一嚎,家宅都不得安宁。”

  书记一听,心里一紧,感觉难办。

第138章 来自于亲人的背刺

  这些天,因为向鹏程的事情,庄超英总是晚归,和黄玲之间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

  庄超英不在家时,林武峰召集了一次小院会议,庄图南代替父亲出席,向鹏程也在一旁旁听。

  林武峰开门见山地说:“咱们院子右边那块烂泥地,我琢磨着可以夯实一下。如果把右侧的院墙外扩,那左侧的院墙确实可以往里挪一点。”

  他接着解释:“但这样一来,菜地就没了,煤堆和自行车得挪到烂泥地那块,每次端煤得多走几步,院子的光照和通风也会受影响。隔壁家确实有难处,可咱们这房子也得住很久,说不定就是一辈子,挪墙会带来很多不便,大家得想清楚。”

  向鹏程插话道:“林叔叔,这院子是厂里分给宋阿姨和大舅妈的,咱们也不能白挪院墙吧?至少砖头水泥这些材料,不能咱们自己出钱吧?”

  宋莹一听,立刻附和道:“对呀,武峰,鹏程说得没错。咱们挪院墙也是做好事,但好人也不能吃亏啊!”

  林武峰笑着回应:“我已经私下跟她们说过了,厂里会解决的。咱们都是厂里的老职工,这次也是帮厂里分忧,自然不能让咱们不满意。”

  至于王芳家需要的材料,当然得他们自己解决。

  庄图南第一个表示赞同,林武峰、宋莹和黄玲商量了一番后,黄玲和宋莹一起去房管科提出了条件。

  如果厂里同意小院右侧院墙外扩,那么小院左侧院墙可以让出两平方米。

  黄玲解释道:“房管科的同志,我们小院必须向右侧外扩,这样两家才有地方堆煤和停放自行车。”

  房管科的工作人员觉得她们的要求合情合理,便答应了。

  房管科批准了王家加盖房屋,但除了女婿周志远着急外,王家其他人都不急。

  王家二老沉默不语,王勇夫妻也按兵不动,试图拖延。

  林武峰可不想等,他专门请了一天假,请棉纺厂房管科的职工来院子里沿墙量出了两平方米,并在地上用石灰划好了白线。

  然后,他抡起大锤就开始砸墙,墙上很快出现了一个大洞。

  周志远见林武峰先前的做法有效,便也请求房管科在王家院子里标出两平方米的地界。王勇心里打着小算盘,想悄悄把白线往右移,以便自家院子能少让出些地方,占点便宜。但他的小动作被宋莹一眼识破,挨了一顿严厉的训斥后,只能放弃了这个念头。

  “王勇,你占便宜没占够是吧。”宋莹十分泼辣。

  王勇面露尴尬,小声嘟囔:“刺头。”

  宋莹身后站着的是早有打算的林武峰,还有两个半大小子,庄图南和向鹏飞,王勇见状,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周志远和王芳担心夜长梦多,决定分头行事。周志远留在家里守着那条白线,而王芳则出门寻求帮助。

  SZ市的返城知青们有自己的小团体,他们时常聚会,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