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231章

作者:大罗罗

而李温姬主动一点的好处……仿佛更多啊!

想到这里,一群大胡子爷爷和叔叔,顿时就对他们的权知朝鲜国事刮目相看了。

……

“臣等恭迎大皇帝亲领天兵入朝,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奴才等恭请万岁爷圣安!”

同一时刻,大清皇帝康熙也已经策马通过一座浮桥,抵达了朝鲜国平安道义州的土地上了。

之前从汉城撤出的邓光明、于成龙,还有以朝鲜领议政许积为首的一群入了儒宗的朝鲜官员,以及从江华岛上觅来的一群据说是李氏罪宗的朝鲜人,一块儿在康熙皇帝的马前跪迎。

而在康熙皇帝身后,还有无穷无尽的大军,正浩浩荡荡地开来。

康熙看了眼那些个身穿着明朝官服,也没有剃发的朝鲜官员,心里面说不出的讨厌。

康熙皇帝在朝鲜也是有耳目的,当然知道朝鲜国小心大,他们的君臣从他们私谥的那个什么孝宗开始,就梦想着要北伐大清!现在终于干上了,如果不是邓光明、于成龙发现的及时,朱和墭的大军现在都要跨过鸭绿江了。

这朝鲜……不能留了!

第535章 朝鲜国这就没了!

“你们谁是朝鲜领议政?”

康熙一开口,那个因为入错了“儒”的许积就知道不对了,不过他还是得硬着头皮爬出来,爬到康熙皇帝跟前,磕了个头,用汉话道:“臣是朝鲜国领议政许积……”

康熙哼了一声,麻脸铁青,“许积,你知道朕为什么要大老远的来朝鲜国吗?”

“陛,陛下……”许积那真是汗出如浆啊!

这该怎么回答?

能说因为朝鲜国王造反,所以麻烦大皇帝远来平乱吗?

这么一说,朝鲜藩国还不得给康熙撤了?那些江华岛来的李朝子弟不得统统杀头?这帮李朝罪宗也真是倒霉,好日子没过过,杀头倒是赶上了。

“邓光明!”康熙又喊了一嗓子,“邓光明,你说说,朕为什么来朝鲜国?”

邓光明连忙起身出列,一路小跑到了康熙跟前,然后又跪了下去,“回皇上的话,您是因为朝鲜国王李焞大逆不道,勾结伪明,图谋造反,才不得不领兵入朝平叛的!”

康熙又是一声冷哼:“朝鲜自天聪年间开始就是我大清藩国,蒙我大清恩养庇护五十余年,我大清待尔朝鲜如何?尔朝鲜可有丝毫感恩?尔国非但不感天朝之恩,还私下勾结伪明余孽,密谋北伐,妄图趁我大清国中有乱之时,图谋我大清江山……如此乱臣贼子,留之何用?来人呐,传朕旨意,自即日起,撤朝鲜藩国,设高丽行省!”

康熙这番话一出,不仅是许积和跟着许积一起过来的朝鲜官员傻眼了,连大清驻朝鲜的一票官员也大吃了一惊。

现在朱和墭很有可能已经抵达牙山了!

而朝鲜国中的亲明势力本就强大,朝鲜朝廷的官员几乎都留在了汉城,只有极少数因为入了儒宗,并且在过去两三年中给大清当狗捞了许多的官员,不得已才跑到海州投靠大清……朝鲜的人心如此,大清哪怕使劲儿收买也不见得能挽回多少,现在居然还撤藩国、行郡县,这是要把朝鲜人都往伪明那边推吗?

朝鲜人如果都投了大明,朝鲜之战还能打下去吗?

不过康熙朝撤朝鲜藩国的意志却非常坚定,不容动摇!

因为他得给底下的大清天兵创造抢劫的借口啊!

如果康熙不撤藩国、行郡县,而是扶植一个傀儡国王,那大清天兵是抢还是不抢呢?

要不抢,底下人辛辛苦苦来一趟不是亏了?

现在的大清可没有财力给多达三十万的军队发足额的军饷……虽然分了土地,但是现在大清国中人口太少,分了土地也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可以帮着种,所以新旧八旗兵丁们在这两年中过得都比较拮据……

这次康熙大点兵下面的人肯屁颠屁颠的跑来,还不是因为想要抢一点?

而康熙又是个比较要脸的皇上……他从小就是皇上,一直被人捧着,只是被鳌拜稍微欺负了一下,而且很快就把场子寻回来了。

所以康熙实在干不出纵兵在自己的地盘上放抢的事儿,因此他得想办法逼一逼朝鲜人。

现在先撤了朝鲜国,改设高丽省。

如果大清治下的平安、咸镜、黄海反了也就算了。如果他们不反,那就来个剃发易服,再不反就得派达鲁花赤下去搞初夜权了!

拿定了主意,康熙冷哼一声:“南书房大臣……拟旨,明发上谕,昭告天下……朝鲜国,现在没了!”

……

牙山,十月二十五日。

锣声响亮,马蹄得得。随着朝鲜话的肃静回避声音四下响起,权知朝鲜国事李温姬的车马队伍,浩浩荡荡的在牙山谷地中穿过。官道两边跪满了戴着斗笠,穿着白衣的朝鲜百姓——他们都是在牙山谷地里面替明军搞基建的,听说他们的权知国事来了,都跑来恭迎。

官道两边还有不少穿着崭新的蓝色军服的士兵,全都扛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地站立警戒,动也不动一下。

权知朝鲜国事李温姬正坐在一辆特别宽大的两轮马车之中……这辆马车是朝鲜国王的专车,她上回乘坐还是和她父亲显宗大王一块儿,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记忆都有点模糊了。

而现在,她居然成了这辆车的主人……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在这辆车里面坐不了太久,因为她是个女子。

李温姬虽然年幼少知,但她母亲王大妃金氏、祖母慈懿大王大妃赵氏都还健在。她们当然会告诉她这个权知朝鲜国事的前途是相当堪忧的。

朝鲜和高丽的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女王,更早的新罗倒是出了三个女王。

但是这三个女王都终身未婚,没有机会留下子嗣,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而李温姬知道自己很可能连这三位新罗女王都比不了,因为李氏王朝子裔众多,只是散落各地不在汉城而已。

一旦形势稳定,她这个权知国事也就当到头了……而且因为她当过朝鲜国名义上的“一姐”,所以她以后也不可能嫁人,最好的前途也就是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可是李温姬怎么肯接受这样的命运?

而她自己又没有可以逆天改命的实力,于是就想抱上全天下最粗的那条大腿……可是当她离那条大腿越来越近的时候,她的心脏却不知怎的越跳越快,仿佛胸腔里面有只小鹿在扑腾似的。

各种各样古怪的念头都涌上了心头,很有一点心烦意乱。

正在烦乱的时候,她乘坐的马车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又听见乐器的吹吹打打声传来,同时还有几声号炮震响。入耳之处,就是嘹亮的汉话呼喊:“权知朝鲜国事明安翁主到……”

接着又是一声发喊:“有请权知朝鲜国事明安翁主入宫!”

然后李温姬乘坐的马车的帘子就被人掀开了,迎面就是一阵冷风,有点走神的李温姬就是一哆嗦,马上回过神来朝马车外面一看,入眼的就是一堵草袋垒成的矮墙和一道木栅栏,接着她就看到了两扇敞开的大门。门口还站着吹吹打打的乐队,还有几个穿戴着紫色、红色和蓝色,但是没有缝上补子的官服,头戴乌纱帽的新明朝的官员。

领议政宋时烈和左议政尹鑴这时凑了上来,宋时烈对马车里面的李温姬道:“权知国事殿下,您的马车太大,入不了牙山宫。”

尹鑴之前来过这座赶工建成的简易棱堡,知道里面的空间不是很大,就对李温姬道:“殿下,牙山宫内并不是很大,入了宫墙大门,就是一座茅屋大殿,大明监国就住在那里。”

“啊,大明的监国住在茅草屋里面?”李温姬显得有点吃惊。

“这就是创业之君啊!”宋时烈则有些感慨,“殿下,我们快些前往拜见吧!”

“好!”李温姬点了点头,然后钻出了马车。

就在这个时候,被称为牙山宫的这座简易棱堡的城墙上,朱和墭正和胡德帝一块儿,注视着从马车里面出来的李温姬。

看见一身素缟的李温姬下了马车,然后在一群朝鲜官员的簇拥下,一脸忧伤地走进了牙山宫的大门,朱和墭低声道:“她真的愿意自请撤藩国?”

胡德帝笑道:“是,她愿意的!她对大王,对大明……一片赤诚!”

朱和墭点了点头,“还真是意外之喜啊!”

第536章 开疆辟土,加薪真香!

牙山宫,茅草殿。

朱和墭终于在比较近的距离上将李温姬这个小丫头看了个仔细了。

这小丫头也就十三四岁的年纪,身子当然没有长开,但是五官却美得跟画上去的一样,柳眉凤目,琼鼻樱口,肤如凝脂……比起大波玲这样的“大美人”虽然有些地方差得太远,但是那些小而精致的柔媚,却也颇有东方美人的特色。

再长个四五年,到十八岁的时候,还不知道能出落成什么样了?

“大王,敝国遭逢大难,李氏宗子为暴清胡虏屠戮略尽,实在没有可以为君之人,妾身不得已以女子之身,权知国事,但妾身才薄德浅,实难胜任……”

正匍匐在朱和墭脚下,如泣如诉的娓娓而道的正是李温姬,小丫头说到伤心之处,已经是泪如泉涌,泪水滴滴答答地流下来,把她身子下的木头地板都打湿了一片。

跟着李温姬的朝鲜大臣们也都个个流泪,人人痛哭,看着就跟马上要亡国似的……这个“撤国”可不是亡国,有必要哭成这样吗?

朱和墭同情地看着李温姬,等着她说出最关键的那句话……说出了那句话,他才能去安慰人家小姑娘啊!

“妾,妾李温姬,恳请大明监国明王殿下撤去朝鲜藩国,设立郡县,从此将海东三千里江山尽数并入大明直辖版图,让朝鲜千万士民成为天子之民,永沐天恩。

大王若能准妾之请,妾情愿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为大王祈福,为大明江山祈福……”

说完这话,已经泣不成声的李温姬便颤抖着取出了以权知朝鲜国事名义书写的上表,高高举过头顶。

严元赶紧取过李温姬的上表,然后转交给了朱和墭,朱和墭也有点激动……这是开疆辟土啊!

朱和墭现在虽然有了三分天下,手里握着六个省的地盘,但是这些地盘早就是华夏基本盘,算不得开疆辟土。

而撤朝鲜藩国,设立行省郡县,那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开疆辟土了!

从今往后,大明朝鲜,永为一体,再不分离了。

这个功劳,是会被世世代代牢牢记住的。

“温姬,你是我大明的功臣,也是我朱和墭的功臣……你的功劳大明不会忘记,我朱和墭更不会忘记!”朱和墭的语气也有点激动,他顿了顿,平复了一下心情,又道:“温姬,出家为尼什么的,你不要再说,你以后就是我大明的公主了!你的封号是明安翁主吧?”

“是。”李温姬回答。

朱和墭点点头:“明安……大明国泰民安!

这个封号不错,可以继续保留下去。不过一个翁主不足以筹功,只有明安公主才能稍抵一些你为大明所立的功劳,寡人姑且封你为大明明安公主吧!

你的公主和别的公主还不同,地位和俸禄都比照亲王,还可以世袭罔替……若由儿子嗣位,可改称韩王,镇守汉城。”

“妾身谢主隆恩。”李温姬赶紧叩谢。

朱和墭又道:“明安,你先别忙着谢恩,朕还有重赏要给你……不过你现在年纪还小,不适合领受。你今年多大了?”

“妾身今年已经十四岁了。”李温姬回答道。

朱和墭点点头,“十四岁太小了,等你年满十八岁,朕再赏你如何?”

李温姬似乎猜到了朱和墭的重赏是什么?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抬起头,红着张脸打量了朱和墭一番。

朱和墭的长相要搁在二十一世纪,那是很不“韩流”,很不“鲜肉”的,就是个满脸胡子的凶恶大叔,看着像要咬人似的。

但是在十七世纪,这副尊荣还是挺能讨女子欢心的,大波玲就喜欢的不行,邱淑真也觉得朱和墭长得威风!

而李温姬长在朝鲜宫廷里面,倒是天天看见“韩流”、“鲜肉”模样的人,但那都是太监。

所以朱和墭在她眼里,看着也“凶纠纠、气昂昂”的好男儿。

“怎样?”朱和墭笑着问,“愿意答应吗?”

“嗯……”李温姬抿着嘴,轻轻地嗯了一声,又拜伏下去了。

“好,好!”朱和墭笑着点头,显得非常高兴,“明安,寡人再和你说说这个大明亲王的俸禄……现在的新大明虽然继承了前明的正统,但是也革除了许多弊政,其中就有诸王俸禄太厚这一弊政。

而如今的大明除了寡人和太上天王之外,只有一位唐王,乃是寡人的六弟,也是世袭罔替的亲王。他年俸是一万银圆!明安,以后你的俸禄就和他一样,也是一万银圆!”

“一万银圆?”李温姬似乎对银圆没什么概念,就好奇地问了一句,“很多吗?”

“殿下,”宋时烈接过了这个问题,他说话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一万银圆相当于一千万枚铜钱,大约可以买到一万石白米。”

“一万石白米……”

李温姬简直有一种被幸福砸中的感觉了。

朝鲜的俸禄标准是很低的,他们官爵最大的大君拿得当然是全朝鲜最高的俸禄,年入是米一百石,布三十二匹。如果全部折成白米,就是一百一十三石。不过朝鲜的一石比大明的一石更多一些,一百一十三朝鲜石相当于大明的二百石左右。不过这二百石不是白米,而中米、糙米搭配着给的。

另外,朝鲜官员们还能得到职田,大君大约可以得到二百二十结(六七千亩)的职田。不过这些职田并不是完全归大君所有或支配,而是仅仅可以按照一结四斗的标准收取田租,也就是相当于八十八明石的米,加上之前的二百明石,一年的收入还不到三百明石……

这可是“大君”的标准,不是明安公主(她在朝鲜是公主)能拿到的。

而朱和墭一出手就给了明安公主相当于朝鲜大君三十倍的俸禄……这薪水加得真是飞起来了。以后明安公主想买大明的奢侈品,就再不用担心没有钱了!

“妾身谢主隆恩!”明安公主反应过来后,又欢快地谢恩。

而随着朱和墭报出“一万银圆”这数目,大殿当中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欢快了。

这帮朝鲜官员当然知道大明的官员都是“高薪”……而他们这里,大君才只有一年约莫三百明石的收入,折合成银圆估计还没有三百,一个月也就二十几块。

这个收入搁在如今的大明,差不多就是八品官的标准收入而已。

朱和墭也察觉到大家的心思了,当下就笑道:“凡是跟随明安公主内附的朝鲜官员,一律都转为大明的官员……不过要重新确定品级和职位,至于俸禄,当然和同级的大明官员一样。如今新大明所定的官员俸禄还是比较优厚的,所以各位转为大明官员之后,收入应该可以增加几倍乃至十倍!”

底下的两班高官一听可以加那么多薪水,马上就品出大明的好了……这内附,附得实在有点晚啊!

想到这里,马上就有人欢呼起来:“大明万岁!明王万岁……”

接着就是一片欢腾。

看见这一幕朱和墭也哈哈大笑起来,但心里却想:“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十倍的薪水肯定有十倍的付出……在寡人的英明领导下,朝鲜的年入,将来也得十倍二十倍的往上涨才行啊!”

第537章 加完钱,就该加班加点排队枪毙了!

“好消息,好消息……大明监国大王已经同意了我们朝鲜权知国事明安翁主所请,正式颁下令旨,撤朝鲜藩国,设朝鲜行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