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228章

作者:林悦南兮

  他与赵毅的交情尚可,其人升任南镇抚司千户也有他出得一份力,只是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托之以腹心。

  “赵千户想要拜访大人,但一直得不着机会。”曲朗低声道。

  贾珩闻言,心头微动,知道这是交好之意。

  在他成为一等云麾将军之后,再加上都督果勇营一军,圣眷日隆,打起的政治旗帜,也有了一些号召力。

  如赵毅这等旧交,先前还有一些矜持,只帮忙做一些不违背原则的事,但现在明显有些坐不住了。

  贾珩沉吟道:“他也是老熟人了,他若有此心,就暗中派人留意着陆敬尧,看他究竟要做什么。”

  虽知陆敬尧大概率画虎不成反类犬,但他现在也没理由阻拦陆敬尧的积极表现,因为作为锦衣同知的陆敬尧,遍洒探事监察两京一十三省,为天子分忧,这帮助两淮盐务搜集信息,这是恪尽职守的表现。

  贾珩转而又问道:“纪英田呢?”

  曲朗道:“纪大人最近倒是没什么事儿,倒是仇都尉,最近在派人手往北边,刺探东虏敌事。”

  贾珩面色古怪了下,道:“他因蓝千户被圣上训斥过后,倒是机灵了一些。”

  能在锦衣府混的,就没有傻子,这陆敬尧和仇良,分明是在“跟风”他,见他因此得了圣眷,青云直上,就开始寻找“圣眷密码”。

  然后,陆敬尧往南,仇良往北。

  “不用管,先让仇良忙碌着,但蓝千户那边儿,你要对接好,仇良既这般热心东虏,若他才干优长,明年开春调他到北平去。”

  因为经略安抚司下辖军情司,在构建之后,肯定要抽调大量人手,既然仇良这么热切东虏敌事,调任北疆,也算求仁得仁。

  李瓒赴任经略安抚司,他作为军情司的首倡者,举荐一两个人,都是随口一提的事儿。

  曲朗闻言,面色微顿,心头就是狂跳。

  仇都尉一走,北镇抚司的镇抚使……

  贾珩点了点头,道:“那先这样罢,等晚上,我在府中置备了酒宴,你晚上带着赵千户过来一同聚聚。”

  自归来之后,他还未宴请果勇营麾下的将校,正好晚上宴请一番,商议整军之事。

  “是,大人。”曲朗应命一声,起身,离去。

  贾珩坐了一会儿,起身,正要返回内厅。

  而忽地这时,就听得外间仆人禀告,道:“大爷,王家大爷来下请帖来了。”

  “王义?”

  贾珩凝了凝眉,道:“就说我不在,接了请帖,让人打发他回去。”

  仆人道:“王家大爷先去的西府,请了政老爷,一同在花厅说要见大爷,还有梨香院的薛家大爷。”

  贾珩面色顿了顿,暗道,这个王义分明是故意的,这是担心他不见,先往西府请了贾母,然后请了贾政一同过来,又捎带上一个多半是看热闹的薛大脑袋。

  他为贾族族长,不可能连同族的贾政也晾着。

  想了想,道:“这就过去。”

  花厅之中

  王义此刻坐在梨花木制的椅子上,品着香茗,一旁坐着贾政,下首坐着笑呵呵的薛蟠。

  王义年岁三十左右,一身织工精美的苏锦长袍,外披裘氅,其人身形挺拔,面皮白净,鼻下留着一撮胡须,一双阴沉眼睛望着宁府悬着的中堂画。

  上绘苍松白鹤,寓意松鹤延年。

  王义对一旁的贾政,笑着说道:“姑父,记得珍大哥在时,这画还是迎客之松,不想只是数月不见,就已物是人非。”

  贾政面色就有异样,分明是听着提及贾珍,不好接话。

  薛蟠铜铃大的眼珠子瞪圆了,道:“表兄,那还不是珍大哥坏了事。”

  贾政明显不想提这档子事,因为贾珍之事,现在东西二府都是讳莫如深,只得岔开话题,咳嗽了下,问道:“你父亲明儿生日,都请了哪几家宾客?”

  王义也不想听薛蟠胡诌,目光始终没离贾政,笑道:“咱们家的老亲都请了,北静王爷、南安王爷、镇国公、理国公、他们十来家,我方才都送了请帖。”

  贾政点了点头,手捻颌下胡须,笑了笑道:“这些都是老亲,是该请上一请。”

  以政老爹的政治敏锐度,并不足以判断其内波谲云诡。

  王子腾请北静、南安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勋贵,正是想借着明日生儿,寻求谈判。

  王义又笑道:“还不止了,十二团营游击将军以上都发了请柬,还有户部的梁侍郎,内阁的杨阁老家……这些文官也送了请柬。”

  这几天,王子腾也不是没有寻援手,在方冀的建议下,借着去往户部办事,协调京营兵饷之机,王子腾与户部侍郎梁元一起吃了两次饭。

  因为王子腾身上的兵部侍郎衔,或许在一些自视甚高的清流眼中,不大看得上。

  但梁元以庶务而在户部任官,对出身什么的根本不太放在心上。

  两个人在一同吃饭,酒酣耳热之时际,梁元提及贾珩的张扬跋扈,本以为王子腾会维护,没想到还得了附和,于是,一来二去,二人算是结交起来。

  梁元牵线搭桥,往内阁首辅杨国昌府上递话,而杨国昌却嘱托王子腾谨守臣职,为圣上好好办事,并未见王子腾。

  虽未相见,然而经过几次递话,也表明着支持态度,王子腾心头愈是有了底。

  可以说,王子腾已万事俱备,自忖与五军都督府谈判的筹码足够。

  这种乐观的心情,自然感染了其子王义。

  贾政闻言,果然面带惊讶,道:“杨阁老?他明日也会前往府上赴宴?”

  由不得贾政不惊讶,内阁首辅,调理阴阳,礼绝百僚,给王子腾去祝寿?

  嗯,想啥呢?

  王义见贾政如此反应,目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之色,笑了笑说道:“请柬送到杨府,那边儿已接下了,想来明日应至。”

  他却不会说内阁首辅怎么会赴宴?

  让其子代劳前往已不错了。

  贾政感慨道:“你父素来是有才略的,当年就见着青云直上之势。”

  当年贾政、贾赦、王子腾年轻之时,也是在一同交游过的,如今王子腾官儿越做越大,贾政心头未尝没有一些羡慕。

  一听这话,王义心头更是喜悦。

第290章 来人,送客!

  薛蟠听得心绪激荡,两个铜铃大的眼珠子都瞪圆了。

  好家伙,自家娘舅真是好大的体面,过个生儿,上门祝寿的宾客,什么王爷、武将,就连内阁首辅都要给面子,登门祝寿,这是何等的权势?

  同一时间,荣庆堂中,满堂珠翠,温暖如春,欢声笑语响起在每一个角落。

  贾母坐在罗汉床上,由着鸳鸯以及琥珀捏着肩头,面上带笑,神情闲适、放松。

  下方的绣墩上,王夫人、薛姨妈、凤纨、迎春、探春、黛玉、宝钗、湘云、宝玉等人赫然在座,身后丫鬟随侍着。

  十二扇屏风隔断的荣庆堂,婆子、丫鬟垂手侍立着,嗽声不闻。

  “义哥儿媳妇儿,有些日子没见了。”贾母笑着寒暄道。

  王义的媳妇儿领着女儿,也随着王义来贾府这边儿串门子。

  女儿十二岁,名为王姿,小姑娘身量不高,粉腻、娇小的瓜子脸上,不施粉黛,柳叶细眉下,细眸盈盈如水,由凤姐在一旁拉着手说话。

  宝玉在一旁不时偷瞧着王姿的脸色,满月脸蛋儿上,有着跃跃欲试之色,想要上前搭话。

  暗道,这王家姑娘,看着竟也是个闺阁琼玉。

  黛玉身后的紫鹃,轻轻扯了扯黛玉的衣袖,以目示意。

  黛玉星眸转了转,这才看向宝玉的神情,见宝玉目光呆呆出神,面上带笑,暗暗摇了摇头。

  宝二哥原是这个性子,倒也没有什么出奇。

  王姿以往在金陵省居住,也是不久前才至神京。

  王义的媳妇儿李氏,则是一个满头珠翠,身着绫罗绸缎的花信少妇,二十八九岁,削肩纤腰,瓜子脸艳丽、妩媚,许是妆容之故,看着多少有几分狐媚之相,笑道:“老太太若得空暇,也过来热闹热闹才是啊,婆婆那里来念叨着你的。”

  贾母笑了笑,心头却有几分不悦,按着辈分,也只有王子腾媳妇儿过来拜访的道理,遂问道:“一晃也有小一年没见了,她今儿个怎么没过来串门子?”

  李氏笑道:“因明儿个是老爷的生儿,婆婆要接待各家诰命,忙得抽不开身,我说让她歇着,我来筹办,但婆婆偏是闲不住的,还说来的都是京里一二品的太太、夫人,不好怠慢了。”

  贾母脸上笑容又是一滞,心里就有些堵得慌。

  虽贾母不知什么是凡尔赛,但听着李氏眉飞色舞地叙说,也有几分不舒服。

  王夫人好奇问道:“都请了哪些宾客?”

  这一问,可谓正中王义媳妇儿下怀,脸上笑意愈发繁盛,道:“回姑姑的话,就我知道下了请帖的,有北静王爷、南安王爷府上、镇国公,理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这十来家老亲,还有京营那些都督、参将、游击将军这都不用说了,老爷管着京营里的几十万人,这都没说下面的千户,真要全过去了,只怕府上要摆一百桌流水席都不够呢。”

  一旁薛姨妈听着,心头欢喜不胜,脸上挂着与有荣焉的笑意,附和道:“这生儿过得真真是气派,体面。”

  众人都是附和笑着,这是气氛组。

  薛姨妈笑着,然后看向一旁的宝钗,却见自家女儿脸上虽也挂着浅浅笑意,但熟悉自家女儿性情的薛姨妈,还是看出一些不对。暗道,难道她方才的话,哪里有什么不妥?

  宝钗杏眸闪烁,却是捕捉到贾母脸上的神色变化,端起一旁的茶,品了一口香茗,心头倒是有几分了悟。

  凤姐丹凤眼笑意流溢,说道:“嫂子,堂兄刚才这是去请了珩哥儿?”

  王义媳妇儿笑道:“是啊,老爷对珩表弟可是看重的狠,听说表弟剿寇还京,都迎候到了神京城外,哪天也正好碰到了姑姑和宝钗妹妹吧?”

  说着,看向薛姨妈。

  薛姨妈点了点头,面上笑意依然,心头却有几分不是滋味。

  那天,她还以为兄长是出城迎她来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宁国府这边儿,薛蟠胡思乱想的空当,王义正自享受着贾政的羡慕目光,心头不由愈发欣喜,趁着机会,皱眉说道:“姑父,不是我说,珩哥儿这官儿没当几天,谱儿却是摆的是愈来愈大,前几天,他从外间班师回来,我父亲亲自出城迎他,说为他接风洗尘,结果他倒好,不冷不热的,我就想说,他这是瞧不上我们这些老亲还是怎么着?”

  薛蟠插话道:“兄长,不是说珩表兄去进宫面圣了吗?”

  王义:“……”

  薛大脑袋,你不开口,没人给你上笼头,牵着去卖了!

  贾政面色顿了顿,看着王义,道:“珩哥儿性子虽清冷一些,但对一些老亲礼数还是周全的,只是上次封爵,似乎也没来几家亲戚来道贺。”

  贾政也不是傻的,这会儿也知道王义是在挑他贾家的理,反过来提及了贾珩当初封爵庆宴一事。

  王义脸色一顿,气势弱了几分,道:“当初,父亲不是不在京里吗?”

  贾政凝了凝眉道:“好了,那些事儿就先不说了,听说珩哥儿和你父亲同在军中共事,以后该互相提携、扶持才是啊。”

  王义听这话就觉得老大不痛快,究竟是谁提携谁?

  论起官职来,他父亲是京营节度使,贾珩才掌一军。

  就在王义脸色怏怏之时,就听到外间仆人来禀,“珩大爷过来了。”

  听着这话,王义一愣,凝眸望去,只见一个身形颀长,面容沉静的少年,已然迈步而来。

  一见贾珩,贾政即刻站起,笑了笑,唤道:“珩哥儿,你过来了。”

  薛蟠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面带欣喜,笑道:“珩表兄,你可算是来了。”

  昨个儿的事,他都听说了,他妈想送他去学堂,是这位珩大哥坚决不许,并给他指出一条好路子,到舅舅身旁从军为将校。

  想着也能领着不少人……

  薛蟠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

  虽说当初打了自己几个嘴巴子,但那是他当时猪油蒙了心,胡乱嚷嚷。

  王义这会儿坐着就多少显得扎眼,目光阴了阴,也只得站起身来,看着对面整整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少年,那股不适之感愈发强烈,皮笑肉不笑道:“珩哥儿真是仪表堂堂,常听父亲提及过珩哥儿,如今一见,当真是见面更胜闻名,年少有为啊,年少有为啊。”

  贾珩面色澹然,转头看向贾政,疑惑道:“这位是?”

  珩哥儿,也是你能叫的?

  事实上,东西两府,除却贾母、薛姨妈、王夫人、贾政这些上了年纪的,罕少有人称贾珩为珩哥儿。

  王义:“……”

  心头不由涌起一股怒火,虽早就知道这厮小人得志,但见其这幅嘴脸骄横不可一世模样,仍是压抑不住怒火上涌。

  贾政道:“珩哥儿,这是你王家表兄王义。”

  贾珩瞥了一眼王义,其实他方才听到了王义的一些话。

  只有四个字评价,不知所谓!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