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170章

作者:羽卿书

  “我猜是因为首领给大家分了地,部落没有粮食再分给大家了吧,毕竟现在咱们自己都有粮食了,至于其他东西,那肯定也不能随便分了,咱们部落现在那么多人,好几个城池,从这走到浏阳郡都要走上七八天,怎么可能给大家分的公平。”

  “唉,你这么一说也是哈……”

  上面的裳也是扫了一眼众人的反应,然后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再次把众人的注意力引了过去。

  “好了,都安静一下,你们也都知道今年开春的时候首领给各家各户都分了地,今年第一季稻子也马上就要成熟了,过不了几天你们也该有自己的积蓄了。

  饿是饿不着的,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咱们汉部落人多,给每个人分粮食是没问题,但是肉食就有限了,部落虽然养的牛羊多,但是咱们那么多人,真要吃起来也吃不了几天,但是以后就不一样,等大家在这做工拿了钱,以后除了地里收的粮食,想要吃肉也可以自己养了。

  首领说了,这钱用来换什么都行,想要养些牲畜的,一会拿了钱就可以去养殖区那边买。”

  裳的一席话说完,底下又议论开了,不过大家讨论的还是对于未来生活的发愁。

  “唉,这自己养猪羊我也想过,但是仔细一想又不合适,还不如以前的时候部落给大家分呢。”

  “这话怎么说,自己家有猪羊不好吗,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呵,你想的倒是美,还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我问你,你家有几口人,你一次杀一头猪要吃几天,我看到时候你家还没吃完,剩下的肉就该臭了,就算你用盐腌上,那味能和鲜肉一个样吗?

  以前部落分的时候就不用那么麻烦,那时候人多,一次杀个十几头也能当天分完,根本不用担心坏的事,可以后自己养,就算冬天杀上一头,难道春夏秋就光啃肉干了吗?”

  “这……有腌肉干也行啊,我看你这是才过了两年好日子,嘴就开始刁了,以前饥一顿饱一顿的时候忘了,现在连肉干都嫌弃了,还想天天吃上鲜肉。”

  “切,别说的那么好听,你不想天天吃上鲜肉,有本事你别吃。”

  “你,你这不是抬杠吗?”

  “好了好了,大家都听我说,刚才还没给大家介绍这个钱怎么用呢。”裳稍微等了一会儿,从旁边桌子上端起一个托盘,上面摆着的赫然就是一套,共十枚汉部落的钱币。

  那十枚崭新的钱币在晨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金属的东西本来就比较珍贵,现在大家看到这边的闪光点,也不自觉的把目光集中了过来。

  “这就是咱们汉部落的钱,一共分十种,但是都叫钱,只是大小不一样,重量不一样,能换的东西也不一样,我现在给大家说一下这个钱的好处和用法。”

  裳说着话,已经端着托盘走了下来,在排好队的人群中穿梭,一边说一边走动,好让大家都能看到钱币什么样。

  “刚才你们的担心我也听见了,有人说自己家杀猪,吃不完还会坏,但是又不想吃腌肉,那该怎么办呢,呵呵,要是以前还真不好办,但是现在有了钱就不一样了。”

  这话一出,刚才讨论这事的一些人也连忙瞅了过来,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自己家杀了猪吃不完,你们可以把剩下的肉往外卖啊,就像你们自己说的那样,你家吃不完,但是别人家懒得养,那么他们想吃肉就可以直接去跟你们换一块啊。

  当然了,或许你们也这么想过,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换,你说你拿粮食吧,卖肉的又不想要,他想要一块兽皮,可是你又没有。

  要么是别人有一块兽皮,但是换一小块肉觉得太亏,换一大块肉又吃不完,那该怎么办呢?”

  说到这里,裳停顿了一下,周围众人也连忙点了点头,对啊,刚才说的这些问题却是就是他们即将面对的啊,大部分人可是都想过这个问题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从今天开始,汉部落所有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基本上都能用钱来换,而且钱还分大小,可以互相兑换,多去少补,这样一来,你想买多少东西,都可以用多少钱来换了,而那些换到钱的人,也可以拿着钱去换自己想要的东西。”

  嗡的一下,周围又炸开锅了,大家都没想到,钱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这岂不是说,钱基本上就是万能的了,什么东西都能买,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钱的多少去衡量。

  “裳大人,那我用卖猪肉得到的钱去换粮食行吗?”

  “行啊,当然可以。”

  “裳大人裳大人,那我把多余的粮食换成钱,再拿钱换个小推车行吗?”

  “可以啊,我都说了,钱在咱们汉部落,只要是有人卖的东西,都是可以用钱来换的,只是东西不一样,需要的钱也不一样多而已,大家想换什么,只要准备好足够的钱就行了。”

  裳的话一说完,众人都再次激动的点起头来,因为她们突然意识到,从今天开始汉部落可能就要真的出现大变动了,而且钱这个东西,对于交易来说还真是方便的很。

  不过就在这时,刚刚那个说是想天天吃鲜肉的女人却突然脑袋抽筋,问了一个角度十分刁钻的问题,一下就把做了好几天功课的裳给问住了。

  “裳大人,我还有个问题,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做工,男人又要下田干活,有的还要到别的地方干活,就算家里有人能帮忙养猪,可是却没有时间自己杀,自己卖,这样的该怎么办?”

  这一下可把裳问愣住了,这几天首领召集了他们这些工坊管事,专门普及了一下钱币的作用,好让他们给各个工坊的工人讲解,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就有点超出钱币交易的范畴了,这应该属于生活问题吧,跟钱好像没多大的关系,可又确实跟这些女工的生活脱不开关系。

  一时间裳不禁觉得头有些大,当初首领介绍钱币的时候,只是随口用猪肉交易举了个例子,于是裳也就直接照搬了罗冲的那一套说辞,可是现在居然有人借题发挥了,没时间卖怎么办,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办,裳不由的懊恼了起来。

  “这个……”裳还没想好到底该怎么说,但是这个时候,刚才发问的那个妇人却是再次开口了。

  “裳大人,你看这样行不行,既然大家都有事要忙,能不能找一个有时间的人,专门负责卖肉,谁家想卖肉的时候,就送到那个人那,直接换一整头的钱,然后再让那个人把猪杀了卖给大家?”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思索起来这个办法的可能性,顿时觉得还真的可以,但是也都没怎么拿这个当回事,就连裳也是没有多想,毕竟这种事史无前例啊,大家也都没有经验,于是就随口应付了一句。

  “应该行吧,这种事你们回去自己讨论就好,今天还是先别说了,咱们先把这个钱的用法说一下,然后给每个人发了工钱,大家就可以回家了,今天休假一天,明天早上再来上工。”

  于是接下来裳就继续给众人科普钱币的十种面值,一、二、五文三种面值的黄铜币,十文换一角,角也有一、二、五3种面值,硬币则是黄铜圈白银心的两色套币,就像金镶玉的金牌似的,只不过这是铜镶银,制作的时候是先用冲床冲出一个铜圈,再冲一个小银片,把两个部件套在一起,再用压铸机的钢印砸在一起的,上面有花纹相互沟堑,使的两部分可以结实的固定在一起。

  十角等于一元,不过到了元就特殊了,元一共四种面值,全部用白银板冲压而成,分别是一、二、五、十,十元钱面值的银币,目前就是汉部落最大的面值了,不过这已经算是大钱了,毕竟目前汉部落的平均工资一个月也才三十块,换成十元的银币也就三个。

  至于百元的,目前还没有,如果将来金子能够大量开采的话,弄个一百二百五百也是可行的,不过这个面额就太大了,换成现代的购买力,怕不是要几千元面值的人民币了。

  讲完了这些关于钱币的常识问题,又给众人说了一下官方对于粮食的定价标准,这样大家也好对于钱的价值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记住的,毕竟大家还是刚接触到钱币这种东西,不过罗冲也有准备。

  目前汉部落的各工坊还有仓库都已经把自己的成本算了出来,对于自己工坊的产品也有了明确的报价,以后买公家的东西,自然不用那么麻烦了,就是自己私人交易的时候,不清楚应该卖多少钱,也可以到卖粮食的仓库那里去问,管仓库的户房小吏会根据当时的粮价换算出一个合理的价位,然后再让买卖双方自己去商量成交价。

  普及完这些基础操作之后,裳又告诫了众人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钱,还有就是对于偷盗,抢劫他人财物的行为,县里的官署会给与什么样的惩罚,让大家不要知法犯法。

  最后就是欢天喜地的分钱环节了,也就是开工资的环节,纺织工坊的女工们拿的就是平均工资,每人每月30块钱,从今往后每个月可以休息两天,但是假日不固定,有事请假要提前和工长申请,一个月请假超过两次之后,就会扣工资。

  当然也不是全扣,两次以内的假期不扣钱,三次到五次之间会有五角钱的生活保障,也就是管个饭钱,超过五次那就是扣当日全薪了。

  不过要是没事,不需要请假的话,也可以这个月不休假,把假期攒着一起休,用来专门做一些事情,比如出个远门什么的,算是比较人性化的休假制度。

  到了发钱的时候,为了方便大家回去交易,罗冲并没有直接发每人三个十元的硬币,而是发了20块钱的一文两文五文的小钱,剩下的角和元都只发了几个,加在一起一共30块,每个面值都有,也是为了让大家早点掌握这些面值。

  再有一点,由于罗冲设计的这些硬币,每一种面值都不一样,都有特殊的图案,所以百姓们就算不认字,也能根据图案看出这是多少钱,哪怕是瞎子,也可以根据大小,重量,花纹来区分面额。

  今天放假,众人拿到自己的工钱也都开心的回家了,不过在回去的路上,刚刚那个提出要找人专门收活猪杀了卖肉的妇人却想开了,思索着这其中的可能性,还有,能从里面获得什么好处。

  如果让罗冲知道的话,可能他也会惊讶了,没想到钱刚发下去,立刻就有人找到商机了,专门收活猪杀了卖肉,这不是妥妥的屠夫吗,这可是个好生意啊,干了这一行赚多少钱不说,肉绝对是能天天吃上最好最新鲜的。

第503章 货币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坊结算了工钱,汉部落的众多工人也拿到了崭新的钱币,纷纷拿到家中把玩起来,没错,就是把玩,因为这一枚枚小巧的圆形金属片实在是太精致了。

  汉阳城,一个在木器工坊干活的学徒,此刻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35块工资回到了家中,这家主人名叫谢陶,原本是谢顶部落一个未成年的男孩,早先随着伐木队天天上山伐树,因身体瘦弱挥不动斧头,所以一直在干拉锯的活。

  后来成年后又在部落里娶了妻子,因为当初擅长锯木,又恰好木器工坊调走了一批大师傅去了浏阳郡,汉阳城这边随即就选了一批学徒补充了进去,其中就有谢陶。

  如今谢陶已经在木器工坊干了两年,也参与了不少重要器械的制作,去年冬天制作木船的那一组木匠中就有他,也算是一个重要工种,因此工资也稍微高些。

  回到只有三间正房的家中,耳中立刻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妇人说话声,还有孩童伊伊啊啊的学话声,开心爽朗的笑声更是夹杂其中,让面积不大的家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谢陶的家中足有六人,除了他自己外,还有与他同岁的妻子温草,和刚刚满岁的儿子,另外三人则是早期从火部落中救出的一名孕妇,还有一个游伏为了换牛车才找来的残障野人。

  当然,曾经的孕妇也已经把孩子生了下来,得了一个女儿,如今已经有了三岁半,至于被分配的男人稍有残疾,她也没有嫌弃。

  在这个成员复杂,但是却十分和谐的家中,只有谢陶和妻子温草两人是去工坊做工的,谢陶是个木匠,温草则是由于擅长辨识染料植物,目前在小蝶新整出来的染坊工作。

  而那个被游伏带来的男性野人,之前一直在汉阳城的建设工地上干一些小工之类的苦力活,和他一起搭伙女人就一直在家看着两个孩子,还要负责一家人的饮食。

  可是在去年,随着汉阳城内的各项建筑竣工,今年又特意分了地,这临时拼凑的一对就开始在家专职种地,养鸡和看孩子了。

  目前家中拿到工钱的只有两个人,但是却也不少,足有65块,汉阳城随着向外迁民,像是谢陶这种成员复杂的家庭已经不多了,留在城里的人也少有小两口一同进工坊干活的。

  “嘿,你们看这钱多好看,当初咱们汉部落还只有百十来人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为了保护部落,在围墙门口杀了一晚上的狼,后来首领也才奖励给我们每人一个铜扣,你再看现在这钱,就连壹文的都比我那铜扣大,汉部落真是变得越来越强了啊。”看着摆在木桌上的一堆钱币,谢陶不由的感慨道。

  不过家里其他人倒是没有什么这样的感触,因为他们都是后来者,如谢陶所说的,只有百十人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过于遥远了,不过仅仅是加入汉部落两三年的时间,这其中的变化也足以让他们自豪。

  但是两个女人之间可不在乎这钱有多好看,而是在讨论钱的妙用,还有应该怎么花,家里缺不缺东西,什么东西部落卖多少钱等等。

  而在一水之隔的汝阳郡,这里同样在大批量分发钱币,这里是新建的城池,工坊自然是不存在的,但是工地上那么多的人,哪有白使唤的道理,所以按照罗冲的命令,所有参与城池建设的人都拿到了工钱,没有工人的工资那么多,但是足够他们买粮食填饱肚子,另外再购置一身衣服和鞋子。

  这钱到了他们手里基本上也剩不下多少了,也就是在他们手里过了一趟,然后又被罗冲用粮食换了回来,可即便是如此,也必须要走这个流程,为的就是让人们熟悉货币的作用,然后慢慢接受货币。

  但这熟悉的过程,对于汝阳郡的某个人来说,却是快的异乎寻常。

  汝阳郡新划分出来的一片官署区内,一片高大的瓦房最先立了起来,在这里办公的正是负责整个汝阳一郡防御任务的鼠大。

  此刻的鼠大正斜趴在桌子上,两眼冒光的看着手中的一枚银币,这是鼠大自己的工资,足有100块钱,再加上各种名义上的奖励,共有一千元整,按照首领的话说,这里面除了工资之外,还有以前立功的奖励。

  但是这都不重要,作为一个曾经当过二道贩子的人来说,这点钱算什么,就这么小半天的功夫,鼠大就已经想出了N种可以赚钱的商机。

  汝阳郡是新建的大城,初始规模并不比浏阳郡要小,而且由于离着汉阳城比较近,地理优势还要更高一些,船运交通也极为方便,一天可以往返数次。

  现在是建城的初始阶段,虽然粮食、白盐和衣物这些东西不缺,可是其他东西却稀缺无比,哪怕不干什么技术加工的买卖,就是把汉阳城的商品运过来也能赚钱。

  可是卖什么呢?鼠大陷入了思虑之中,稍微想了一会儿,他还是觉得卖肉比较合适,而且和别人想的杀猪卖肉不同,鼠大则是更聪明,他想的却是卖熟食。

  货源,汉阳城就有,那里的猪虽然没多少,但是羊多,鸡和兔子也不缺,尤其是兔子,更是多的吃不完,毕竟汉阳城可是最早发展私人养殖的一个城池,但是人口规模却没多少,再加上兔子这东西繁殖的快,导致汉阳城已经出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给兔子禁欲,实在是不能放着它们任意繁殖了,因为百姓们吃不完。

  可汝阳郡这边却是肉食奇缺的状态,如果能够让兔子们放开生,供应汝阳郡的一部分肉食绝对可行。

  再加上汝阳郡这边都是建筑工地,族人们忙碌一天,要是傍晚下工的时候不用自己动手,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熟肉,想必一定有人愿意掏钱购买吧。

  这么想着,鼠大已经嘿嘿嘿的笑了起来,然后哗啦哗啦的数着桌子上的‘罗大头’。

  “这些用来租借船只,这些用来请人帮忙,恩,应该还有买几口大锅,回来问问汉阳城那边铁锅什么价钱,剩下这些用来收购兔子和猪羊,好像差不多了。

  哎?刚才是多少钱来着,看来还是得用笔记下来啊,啧,好像连纸笔也要多买一些,这钱真是不经花,我居然有那么多东西要买。”

  说起来这钱币也是有意思,正面的面值和图案全都不尽相同,但是反面却统一印刻着首领的大头画像,硬币上的罗冲头戴冠冕,下面只到肩膀和领口就没有了,花纹倒是也挺清晰,随着钱币的发行,一下就让汝阳郡众多刚刚加入的新人,或者加入了一年半载,却始终没见过罗冲的人认识了首领,着实让罗冲在汉部落的领地内刷了一波声望。

  可是鼠大并不在乎,他也只是在开头新奇了一下,但心中却从来没有过要把自己也印上去的想法,因为他自己也觉得,这是只有首领才有资格做的事情,甚至就算罗冲死了,有了新的首领继位,这个钱币上的头像也不能换,因为罗冲在汉部落众人心中的地位不一样,那可是带着他们过上了好日子,教会了他们无数生产生活技能,相当于神一般的存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罗冲,谁还有资格印在钱币上。

  鼠大这边正研究着他的猪头肉和麻辣兔头计划,另一边的浏阳郡,这里也有货币的流通带来的改变。

  不过让人有些意外的是,最先发生变化的,不是浏阳郡内部,而是目前还不属于汉部落的菱部落,也就是那个在湿地小岛上栖息的部落。

  随着春季回暖,冰面解冻,竹筏小船得已再次沟通两地,菱部落来汉部落的交易也越来越频繁起来,但是这次却是不同,因为双方第一次出现了因结算方式带来的争执。

  “我们真的不需要什么钱币,这次只要给我们把东西换成足够的白盐和布匹就行了,你就算给我们用钱币交易,可是我们把钱币拿回去也没办法吃喝,更没办法用啊。”

  菱草手下,一名留着小胡子的青年,一脸焦急而又无奈的说道,他心里非常急,这是他第一次被安排带队来汉部落交易,可是以前明明还是以物换物的交易,这次对方却突然换成了那些闪着光泽的金属小圆片,说实话那东西是漂亮好看,让青年都忍不住换一些带回去收藏和把玩。

  但是那东西给他的感觉也只是这样,除了精致好看,可以当个用来消遣的小玩具,其他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可能当衣服穿,他的任务是来换盐和衣服,如果完不成任务,换了这些东西回去又有什么用。

  浏阳郡这边负责接待的则是一个郡里的户房小吏,正是此前负责菱部落事宜的柴姓族长,他如今虽然领了个小官当,可任务还是和以前一样,继续负责和菱部落的沟通。

  “不行,这是我们首领的意思,以后任何交易都必须用钱币支付,所以我们也只能给你钱币,不过你要的那些东西我们这里也有,你完全可以拿着钱再去城里买吗。”

  “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换给我们想要的东西呢,这样不是更简单,干嘛非要让我们自己拿钱再去换,这不是没事闲的吗?”

第504章 名满世界的黑科技

  菱部落的负责人对这件事非常反感,他不知道汉部落好好的为什么要突然改变制度,平常的时候倒还好说,主要是因为这次的交易是他负责的,完不成任务的话,回去肯定会受到责罚。

  不过汉部落这边的态度也很坚持,哪怕就是这样左手倒右手的事情,也必须走一遍流程,按首领的意思来说,这是规矩,谁都不能破坏,当然了,这么做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让大家早日熟悉货币支付。

  最后菱部落这边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到这边换东西,但是私有制开始之后,很多方面和以前都是大不相同的,就比如这次两个部落之间的交易。

  以前的时候,菱部落制作的产品想要进入浏阳郡的每家每户,只需要划着筏子来到岸边和汉部落互换一下物资就行,然后怎么把东西发到下面的住户手中,每个家庭应该发多少,那都是汉部落这边应该考虑的事情。

  但是私有制之后就不一样了,现在同样的目的,想要把菱部落的东西分到各家各户,已经有了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两个部落之间交易,然后再由浏阳郡官方向百姓们零售;第二种就是菱部落向浏阳郡缴纳一笔进城贸易的商税,然后由他们自己向汉部落的百姓出售。

  不过第二种办法对于菱部落来说还是太难以接受了,目前还只能用和以前差不多的第一种办法来交易。

  到了城里之后,浏阳郡这边很快就叫来了擅长计算的小吏,依次清点菱部落的各种物资,以及估算价格,最后支付给他们应得的钱币,然后菱部落这边再说出自己想要的物资清单,再按照汉部落这边的价格来计算货款,如此一来,刚刚到菱部落手中的货币转眼又回了汉部落,甚至连挪都没挪一下,让他们的负责人小胡子颇为无奈,这不就是在浪费时间吗?

  不过在最后离开的时候,柴族长还是和小胡子说了后续还将出现的变动。

  “目前你们部落主要生产的物资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器具类的,像是毛笔杆、竹筐、竹篮、笼屉、簸箩、蚕扁、扫帚、凉席这些竹制品,像是这样的东西,咱们以后还可以这样交易。

  另一种生鲜类的,我们准备在浏阳郡这里划出一个交易市场,然后由你们自己进城和百姓交易,主要就是荷叶,莲蓬,鱼虾螃蟹,菱角,莲藕,还有活鸭和鸭蛋。

  这些东西都是容易坏的,需要每天都有新货,如果还是现在这样交易的话,那耽误的时间就长了,这个回去你要和你们首领说一下。

  哦,对了,我们首领说了,你们要继续加大产品供应,尤其是凉席,蚕扁,和笔杆这三种,荷叶也要多弄一些,唔——我想想,还有那个芦苇的叶子,只要够宽够长的,我们这里都要。

  至于粮食什么的你们不用担心,就算你们自己不种稻米了,也可以随时在我们这里买到粮食,你们只要多生产一些物资就行了。”

  听了这话,本来小胡子还不以为然,但是最后这两句就让他皱眉了,啥意思,我们自己不种粮食了,专门从你们这买?虽然对方保证了随时买随时有,但怎么还是感觉哪里有问题的样子。

  至于汉部落要求加大供应的四种产品,他也不是很理解,凉席倒是好说,毕竟现在是初夏了嘛,天气越来越热,凉席肯定畅销,但是那个蚕扁到底是什么鬼。

  这玩意儿说起来还是早春的时候从汉部落流传过来了,样子就是一个大圆盘,边缘的竹圈非常矮,根本盛不了什么东西,装东西还没簸箩实用,汉部落给出的解释则是说这是用来晾晒东西的,倒是有那么点意思。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汉部落要蚕扁越来越多了,他们到底晒什么东西,居然要用那么多。

  还有荷叶,那个东西倒是好说,起初还是菱部落主动推销来的,因为菱部落之前缺少容器,所以他们的族人基本上都是用竹筒烧饭,然后再把其他的肉和菜连同米饭一起倒在洗干净的荷叶上,这种吃饭的方法被汉部落这边称为手抓饭。

  当初菱部落也就是拿来卖个试试,没想到那个汉部落首领居然点名要荷叶,晒干的也没问题,但是却不是用来盛饭,而是要用来包食物用的。

  不过这个他们也不在意,管汉部落怎么用干嘛,只要知道这东西汉部落有用,能从汉部落那里换来东西就行了。

  至于最后一项芦苇叶子,这可真是破天荒的头一回,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也没办法像荷叶那样包东西,而且沼泽里面还多的是,这东西还能换钱?小胡子对此表示十分怀疑。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汉部落犯傻就犯傻吧,反正与他无关,清点了一下自己要带回去的铁器,白盐,陶瓷和布匹,小胡子很快就带着自己人回去了。

  也就是在他们撑着竹筏离开的时候,柴族长站在岸边捋着胡子,心里也是不解首领为什么要那么多的芦苇叶。

  说起这个,其实还是春末的事,因为今年早春治水的时候意外收服了拥有糯米的粘部落,这让罗冲立刻想到了前世十分爱吃的几种美味,年糕,过桥米线,还有端午节的粽子。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