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蟑螂开始修仙,我成了虫祖 第42章

作者:养橘猫的惠安人

  下了课,陈根生便回到后山的灵植园。

  那棵巨大的丰汁树,如今成了他那些宝贝虫子的自助餐厅。

  三千多只尸蜂,五百噬魂,两千八尸障,黑压压一片,将树冠围得水泄不通,疯狂地啃食着饱含灵气的树叶与枝干,又开始慢慢繁育了。

  另一边,三百多只灰蓝化蝶则安静许多,它们落在树下的灵花异草之上,优雅地汲取着花蜜与磷粉。

  几个月下来,这些虫子一个个都吃得油光水滑,品阶虽未提升,但个体的实力,却比在无尽沼泽时,强横了不止一星半点。

  李思敏静静地守在一旁,那只煞髓蛙每天被她用尸气怨力灌溉,养得膘肥体壮,修为眼看就要突破到二阶中品。

  这种吃了上顿有下顿,每天看着家底变厚,还不用打打杀杀的日子,让陈根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逸。

  除了授课,他偶尔也会去旁听其他长老的课。

  天阀真宗虽是个狗腿子宗门,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炼丹、制符、阵法、御兽,各堂的长老都有两把刷子。

  这日,他教完自己的课,便溜达到了御兽堂。

  讲课的是个山羊胡老头,姓王,讲的是《灵兽品阶总纲》。

  “综上所述,我天梧大陆的灵兽与灵虫,根据其血脉、神通、成长潜力,共分为十阶。”

  “一阶二阶,不过是些有些灵性的小兽小虫,对应我辈修士的炼气。”

  “三阶至四阶,已有不俗战力。”

  “至于五阶之上,那便是传说中的大妖。”

  王长老讲得口沫横飞,下面的弟子听得如痴如醉。

  陈根生靠在门边,听了个大概。

  他自己的噬魂尸蜂,是三阶下品,灰蓝化蝶,是三阶上品。

  这品阶,在这穷乡僻壤的中州,或许还能横着走。

  可放眼整个天梧大陆,恐怕也就是个末流。

  他正思量着,王长老已经宣布下课了。

  弟子们三三两两地散去,陈根生也准备回自己的灵植园。

  他刚转身,眼角余光却瞥见一个角落里,有个瘦小的弟子,正捧着一本蓝皮的古籍,看得津津有味,连长老走了都没发觉。

  那弟子看得太过入神,嘴角甚至挂着一抹痴迷的笑。

  陈根生走了过去,那弟子才猛地抬起头,看清来人是那位以凶残闻名的陈长老,吓得差点把手里的书扔出去。

  “陈……陈长老!”

  陈根生没理会他的惊恐,目光落在了那本蓝皮书的封面上。

  《天梧大陆异虫榜》。

  那弟子不敢有半点违逆,哆哆嗦嗦地将书奉上。

  陈根生接了过来,随手翻了翻。

  书里的信息,只是简单地将各种奇虫分门别类,然后根据其稀有度与潜力,排了个名次。

  榜单很长,收录了上千种异虫。

  陈根生一眼扫过去。

  奇虫榜第七十二位:噬魂尸蜂。

  评价:死气凝结,以腐为生,群居而动,多见于古战场与乱葬岗,为尸障蜂进化,成群后可入品。

  奇虫榜第六八位:灰蓝化蝶。

  评价:其翅若灰,其身如蓝,振翅之间,可起化灰之风,湮灭血肉,颇为歹毒。然其性脆弱,繁殖困难,需灵脉之地才能产卵。

  陈根生挑了挑眉。

  当翻到榜单前五十名的时候,书上的记载,多是些捕风捉影的传闻。

  异虫榜第十三位:虚空蛉。

  评价:传闻此虫生于虚空裂缝,以空间风暴为食,其血脉不详。神通不详。曾有古籍记载,某上古大能,曾见此虫一口,吞没了一座小世界。

  陈根生合上了书。

  “这书不错啊。”

  “写得很有想象力。”

  那弟子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

  “长老谬赞了。”

  “为了防止你沉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耽误了正经的修行。”

  “这本书,本长老先替你保管,以免你玩物丧志。”

  陈根生将那本蓝皮的《天梧大陆异虫榜》收入纳戒。

  “是,是!多谢长老教诲!弟子一定勤加修行,再不看这些杂书!”

  陈根生摆了摆手,瘦小弟子如获新生,一溜烟便跑得没了影。

  一本烂大街的异虫榜,就让他动了心思。

  但转念一想,这念头却又扎了根。

  他的噬魂尸蜂,他的灰蓝化蝶,在这本榜上有名,便说明其并非凡品。

  当长老的好处,此刻才真正显现出来。

  宗门,藏经阁。

  他背着手,慢悠悠地朝着宗门深处那座古旧的阁楼走去。

  一路上,偶尔有弟子见到他,都远远地便躬身行礼,然后飞快地绕开,仿佛他是瘟神。

  陈根生乐得清静。

  藏经阁的大门紧闭着,门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符纸,微光流转,显然是一道禁制。

  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将整个空间分割得错综复杂。

  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典籍,有的是玉简,有的是兽皮,更多的,是纸张早已发黄的古册。

  这便是天阀真宗的底蕴。

  一个靠给大宗门当狗,才能换来生存空间的二流宗门,却搜罗了如此之多的功法典籍。

  陈根生走到一面墙壁前,上面挂着一块木制的总纲,用朱砂写着分类。

  “正法篇”、“奇术篇”、“炼体篇”、“丹符器阵篇”。

  最下面,还有一行。

  “外道篇”。

第53章 阵引灵气助修行

  径直走向外道篇区域。

  此处书架,较别处明显冷清许多。

  架上积着厚尘,蛛网于角落肆意蔓延,这里的典籍,多是残卷孤本,或功法存致命缺陷,或修炼条件过于苛酷。

  这地方的书籍皆被宗门判为无甚价值,弃于此间任其自生自灭。

  他随手从架上抽出几卷兽皮,展开一看。

  《万物有声·石语初解》。

  上面详细论述了如何通过特定的音节与山石沟通,以求得山川灵脉的庇佑。

  《阴煞炼体术·残篇》。

  通篇只讲如何引阴煞之气入体,淬炼皮肉,却无半句提及如何化解煞气对神魂的侵蚀。

  架上的典籍千奇百怪。

  有教人如何将指甲炼制成法器的,有分析不同妖兽粪便灵力差异的,甚至还有一本专门论述如何辟谷,才能让屁都带着灵气。

  天阀真宗,当真是个广纳百川的奇葩之地。

  终于,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他看到了一本薄薄的册子。

  册子用最普通的麻纸钉成,封面甚至连书名都没有,只在书脊上,用墨笔写了三个歪歪扭扭的小字,《初始经》。

  “此法,两千余年前的四臂真君所创,引气入体,通畅经脉之用,对神识有裨益,修炼需要多只手足。”

  收起《初始经》,又走到了丹符器阵篇的书架前。

  很快,一本厚得像砖头,书页卷边发黄的《普通阵法大全》,便被他抽了出来。

  这本书,显然被无数人翻阅过,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迹,写满了注释与心得。

  “此阵耗材过巨,傻子才用。”

  “上面落笔的师弟才是傻子,将主阵眼换成月光石,威力能增三成!”

  “都别吵了,布阵的方位才是关键,坎位属水,生木……”

  书中记载了十几种聚灵阵,从最简陋的“三才聚灵阵”,到复杂无比的“周天星斗聚灵阵”,应有尽有。

  他的手指,最终停留在了一副名为五元引灵阵的图谱上。

  只需五块下品灵石作为阵脚,便能引动方圆十丈内的天地灵气,汇于阵眼。

  图谱旁边,还有一行前人留下的朱批小字。

  “若以中品灵石为阵眼,此阵虽小,聚灵之效,不输大宗门洞府。”

  回到后山的灵植园,走到那棵巨大的丰汁树下。

  李思敏静立一旁,煞髓蛙不知何时从养尸棺里溜了出来,正趴在她的脚边。

  陈根生伸出一只手,从纳戒中取出五块下品灵石,依照图谱所示,分别嵌入丰汁树周围的五个方位。

  最后,将中品灵石按入了阵法的中央阵眼。

  当最后一笔灵力注入。

  霎时间,整座后山的灵气,缓缓地朝着丰汁树下汇聚而来。

  就连旁边花丛中嬉戏的灰蓝化蝶,动作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陈根生满意地点了点头,将阵法书丢在一旁,拿起了那本《初始经》。

  功法,又分为天地玄黄凡几阶。

  比起当年在红枫谷杂役房里,偷偷翻看那些错漏百出的垃圾货色,黄上阶的《初始经》简直是一股清流。

  通篇没有半句废话,字字句句,都是在讲如何将自身打磨得更稳。

  《初始经》共分五层,第一层,名为:意分五感。

  讲的是如何将神识剥离,一心多用。

  寻常修士,能做到一心二用,便已是天赋异禀。

  陈根生看着自己的六只手,笑出了声

  他调整了坐姿,左上第一只手,捻着《阵法大全》的书页,缓缓翻动。

  左下第二只手,凭空捏着一团驳杂的火焰,将其不断揉捏、压缩。

  左中第三只手,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用指尖在上面精细地雕琢着一只尸蜂的模样。

  右上第四只手,从纳戒里取出符笔朱砂,悬腕于一张青竹符纸上,引气入笔,勾勒着御风符。

  右下第五只手,悄然掐了个法印,安抚着上方正在啃食树的尸蜂群,命令它们不得靠近阵法。

  而最下面,也是离地最近的第六只手,则轻轻拍打着趴在脚边,昏昏欲睡的煞髓蛙的脑门。

  六件事,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他体内的灵力,分化成六股细流,精准地流向六条手臂,整个过程顺畅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