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本王直接靖难 第84章

作者:一盒铁观音

  就像是悬崖的边缘一样,哪怕明知道掉下去的几率极小,也很少会有人主动靠近。

  因为赌不起!

  武将们没有一人出言反对,一个个心潮澎湃。

  相比于委屈求全,他们自然更希望和对方硬碰硬,虽然有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权衡利弊是阴谋家的事情,他们就是要真刀真枪让对方知道厉害。

  特别是阮茶生,更是心存感激。

  他当初发过誓,要为死去的宋明恪等人报仇,如果李珩霄真的答应了对方,他就没办法和将士们交代。

  虽然是为了大局考虑,但也无疑会极大的挫伤锐气,对他的威信更是致命打击。

  “行刑吧!”

  “遵命!”

  “饶了我……饶了我……啊啊……李珩霄,你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噗!”

  锦川城外,万军阵前,宣王世子被一刀刀凌迟处死,同时处死的还有宣王使臣,以及宣军众多不愿意投降的高级将领。

  “本王立誓,胆敢有犯我靖军者,无论其身份地位,必令血债血偿!”

  “靖王威武!”

  “靖军威武!”

  靖军将士一个个士气高涨,呐喊声震破九重霄。

  他们不知道谈判的事情,他们只知道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只要殿下不忘记他们,他们就誓死相随。

  ……

  “凌兄弟,你无论如何要留下来帮我啊!”

  “靖军这么多将领,你干嘛非要找我?”

  “因为咱们两个关系最好!”

  “……”

  凌青有些难受,很难受!

  明明是他先加入的靖军,还有李珩霄和凌雪峰的关系,到现在也刚刚提拔成千户,结果这家伙倒好,转眼之间就干到了都督的位置,比他高了好几个级别。

  当然,等论功行赏的时候,他的职位还能往上提,但是比起陈田根,还是差了好几个级别。

  古语有云:兄弟盼穷,亲家盼富!

  虽然他不是真的希望陈田根越混越差,但也从没想过对方比自己混得更好。

  但是有什么办法?

  陈田根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居然抱上了谢听松的大腿。

  几乎所有将领都知道,提拔陈田根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留住谢听松。

  对方的战绩实在是太耀眼了。

  一群连装备都不齐全,临时招募的民兵,居然能拖住晋王三十万大军,这种事情,恐怕梁玄卿都没把握。

  虽然用的方法为人所不耻,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若没有这份耀眼的战绩,李珩霄把陈田根提拔到都督,下面的将领恐怕早就炸了。

  虽然承认了谢听松的能力,但对陈田根,许多人还是有些不服气的,觉得他就是走了狗屎用。

  眼前分兵在即,李珩霄给了陈田根权限,让他自己挑选留下的将领。

  这么做也是为了方便他管理,要是安排一群刺头过去,平白生出许多麻烦。

  陈田根自然优先挑选熟识之人,所以就找到了凌青。

  这一次招降的三十万俘虏,几乎全部被收编,靖军等于扩充了一倍还要多,扩充速度实在太快,李珩霄又不可能继续使用肃王和宣王的手下,这就造成了高级军官的严重不足。

  为了保持整体的战斗力,还有忠诚度,李珩霄不得不把麒麟军拆分,安排里面的士兵到各营去当将领。

  凌青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我能力有限,我还是再磨练一段时间吧!”

  凌青还是给拒绝了,主要是觉得尴尬。

  另一方面,陈田根做了他的顶头上司,他以后再怎么努力,估计也没机会超过对方。

  “别人不了解你,难道我还不了解你,你的能力比我强得多,别人我都不相信,我只相信你!谁让我们两个是生死与共的兄弟!要是没有你,也不会有今天的我!”

  “……”

  这话直接把凌青说麻了。

  最后迷迷糊糊就答应了。

  “老谢教的这一招还真管用,该找下一个了!”

  搞定了凌青,陈田根按照谢听松的吩咐,继续去找下一个将领。

  别人都以为他是随便找,没有人知道,这些将领都是谢听松从名单里精挑细选出来的。

  比如凌青,关系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他的身份,不仅和凌雪峰有极深的渊源,同时还是麒麟军出身。

  随着这一次的拆分,麒麟军必然在军中掌握大量的权势,而且这些人曾经同床共枕,并肩作战,关系比起其他人肯定要好得多,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未来恐怕都会形成一个小圈子。

  这便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除了李珩霄,整个靖军没有人敢不给他们面子。

  像其中职位最高的董霁川、严清昭、赵元江转变成将领以后,直接就是数万人的都指挥使,地位仅次于阮茶生等少数几人。

  只要把凌青拉过来,就相当于搭上了线,以后做什么事都会方便许多。

  除此之外,还有和陈田根一样的草根将领,这些人都是第二次大征兵的时候吸收进来的,陈田根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天然受到众人的拥护。

  若是能把这股力量收为己用,那未来完全可能和凌雪峰所在的嫡系派,梁玄卿所在的世家派,分庭抗礼。

  别看靖军才崛起不到一年,其中其实已经分出很多派系。

  虽然现在还不太明显,彼此之间合作无间,还没有出现彼此对抗,彼此扯后腿的情况,但未来恐怕怎么都无法避免。

  人是群居动物,天然会对同样身份的人产生认同,老乡、战友、同窗、亲戚等等,谁也没办法改变。

  只能说谢听松看的太远了。

  等到分兵整编的工作完成,除了前军和中军外,李珩霄又留下了十万大军,用来在唐州当地屯田,以及建设锦川城。

  李珩霄准备迁移王府,也可能说是迁都。

第119章 冬天到了

  靖安城太偏僻了!

  而锦川城靠着锦江,不敢说四通八达,但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本身的资源,都远远超越靖安城。

  将这里作为大本营,对势力的发展有巨大的益处,军队的指挥调度也会更加方便。

  不过在李珩霄的设想中,这里也不过只是临时的大本营。

  整个南域要说最合适的地方,还得是宣王所在的宣州城。

  真正的四通八达占据各种要道,用来作为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都再合适不过。

  并且宣州城靠近沧澜江,那几乎是北伐最合适的道路,若能占据宣州城,大半个北方都将在他的虎视之下。

  不过现在宣王投靠了晋王,晋王或许没有精力南下来进攻他,但也绝对不会让他轻易占据宣州之地。

  所以李珩霄决定暂时以锦川城为大本营,等占领了宣地后,再选个合适的时机进行迁移。

  安排好一切后,李珩霄带着三位藩王,以及剩下的十八万大军,先行返回盘龙关。

  去的时候是十八万,回来的时候还是十八万,但里面的成分已经完全不同,原本的老靖军只占了不到两成。

  到达盘龙关以后,李珩霄任命梁玄卿为后军都督,领兵十万,负责为前军中军调配粮草,运送物资,以及占领区域的善后工作,必要时也可以协助作战。

  对于这个任命,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看上去梁玄卿什么也没做就升任了都督,但是实际上是个苦差事,做得好属于理所当然,做不好的话一堆黑锅等着你背。

  做后勤需要精打细算,难度其实比攻城略地还要高,对于一群只知道打仗的将领来说,宁愿不升职也不干这种事情。

  除了分给梁玄卿的十万兵马外,李珩霄另外又留下了五万,驻守盘龙关。

  在没有构建新的防御战线之前,盘龙关依然需要重兵把手,这也是靖军的底线。

  李珩霄带着剩下的五万兵马,返回靖安城,这些兵马主要负责迁移的工作。

  想把大本营迁过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五万人并不算太多。

  至于原本驻守的一万府兵,则重新返回。

  由于要将原本留守的两万兵马整编进去,所以在盘龙关又耽误了一段时间,等李珩霄带人返回靖安城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底了。

  冬天到了!

  ……

  “下雪了!!”

  “快出来看啊!下雪了!!”

  李珩姈是被外面下人的叫喊声吵醒的。

  她掀开被子,穿着贴身的衣物,下床打开窗户。

  呼呼!

  一股寒风夹杂着细碎的雪花,蜂拥而入。

  李珩姈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她遥望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应该是卯时初刻。

  “殿下,你怎么起来了?快快关上窗户,小心着凉!”

  一个身材纤瘦的侍女走得进来,看到李珩姈站在窗前,急忙上前关住窗户,并给李珩姈披上细密柔软的紫貂裘。

  玄狐裘(黑狐皮)、紫貂裘,都是价值千金的稀罕东西,很多京城的顶级贵族,都没有一件。

  李珩姈能够有,也是托了地理位置的缘故,十万大山各种野兽皮毛多不胜数,再加上最近夷族下山和百姓通商,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兽皮。

  这使得皮毛价格进一步下降,再加上边界打仗,无法和外界进行交易,使得各种珍贵野兽皮毛的价格,几乎降到了史上的最低点。

  现在靖安城,很多普通富裕人家,咬咬牙甚至都能买上一件。

  不过,不久前传回消息,靖军已经击败肃王和宣王,并且彻底占领唐州,很快商路就将重新打开。

  加上刚好是冬季,正是皮毛需求的旺季,城里现在各种野兽皮毛的价格可以说是一天一变,已经有不少商人开始大量囤积。

  “我没事的,最近我也有练武,虽然进步不大,但这点风寒还是扛得住的。”李珩姈不太愿意披上貂裘,想要将其扯下来,不过被侍女制止住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何况这几天非比寻常,你绝不能生病!”侍女语气郑重。

  “有什么不寻常的?!”李珩姈语气带着些不屑。

  侍女眼中迅速闪过一丝失望,随后语重心长道:“靖王殿下回来的时间,就在这几日,你忘记我和你说过的话了,想被人重视,就要掌握权力,就要得到靖王殿下的认可,只要你能讨得靖王殿下的欢心,很快就能掌握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你不是一直羡慕郡王殿下吗?实际上你比他更有优势,你的年龄比他大,靖王殿下也不在乎性别,你只要勇敢一些就好了!”

  “我,我知道了!”

  李珩姈语气有些不耐烦,但眼神深处,却是怎么都抹不去的恐惧。

  当初李珩霄逼着姐弟杀人的一幕,她仍旧记忆犹新,每次回想起来,依旧让她手脚冰凉。

  明明她才十二岁,为什么大哥要如此冷血?

  还有李珩錞,明明只是个跟在她屁股后面的鼻涕虫,为什么能下得去手?

  而经历了当初的事情,李珩錞就像是变了一个人,迅速成熟了起来。也不再听她的话,每次她想要教训,对方都会被顶回去,这让她感到极大的挫败感。

  靖安城之战的时候,李珩錞更是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才能,得到了所有将领和百姓的认可。

  当她看到众人对李珩錞神情恭敬的行礼问候时,一股前所未有的酸涩以及嫉妒充斥她的心灵。

  明明这一起应该是她的!!!

  当她将心中埋藏的想法抱怨出来的时候,眼前这个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侍女,突然站了出来,开始给她提建议,给她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