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本王直接靖难 第10章

作者:一盒铁观音

  尹云铮心中苦笑。

  刚杀了他几个亲兄弟,转头就重用他。

  难道真的不害怕他掌控兵权之后,持兵造反?

  不光尹云铮这么想,官员们也这么想的。

  “靖王殿下,此事万万不可!”霍骁这次第一个站了出来,“任命都指挥使非同小可,起码要多次商议才行,商议通过之后还要上报朝廷,怎么能如此儿戏?何况尹云铮是尹家人,从无任何政绩,这样强行任命,恐怕下级官员不服!”

  “谁不服就让谁滚,留下来的人若敢阴奉阳违。”李珩霄看向站在右侧的尹云铮,说道:“本王许你先斩后奏的权利。”

  “多谢殿下信任!”

  尹云铮躬身行礼,已经完全带入角色。

  他确实没有管过军队,但并非没有管理经验,尹家的护卫,镖局,杂役,很多归他管理,再加上他先天武师的实力,仅仅管理城中的三千兵马,问题不大。

  “殿下,你怎能如此一意孤行!”

  一直没说话的陈稷言,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

  在他这个老臣看,李珩霄实在是太过胡闹。

  把共事几十年的周燧武赶走也就算了,擅闯王府这种事情在礼法上确实有些过分,可尹云铮是个什么玩意,也能当都指挥使?

  “云州是本王的,本王的话就是规矩,从现在立即执行!”李珩霄不想多说废话。

  至于尹云铮会不会反?

  没关系,反了就再换一个好了!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满大街都是。

  “还请殿下收回成命!尹云铮不可信,以后必生大患!”霍骁再次开口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霍大人若是有意见,可以学周将军一样辞官。”李珩霄语气清淡。

  “好好好!”

  霍骁也被气个半死。

  这回小王爷真的是油盐不进,一点劝都不愿意听。

  仗着自己实力高强就胡作非为。

  这样下去早晚要摔一个大跟头。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殿下保重!”

  霍骁丢下自己的官帽,气愤的转身离开。

  他之所以如此气愤,除了李珩霄一意孤行不听谏言外,还因为周燧武的情况让他兔死狐悲,心灰意冷。

  “下官年事已高,无福侍奉殿下!告辞!”

  “下官才疏学浅,请殿下另请高明!”

  “下官也是……”

  呼啦啦又是一片,跟着霍骁离开。

  本就空荡的大殿,此时显得更加空荡,透着一股凄凉和凋零。

  本来陈稷言也想忠言直谏,看到霍骁气的罢官,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他是从玉京城就跟着老王爷,和李敬渊亦师亦友,更是原主李珩霄的老师,和王府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不能学其他人,赌气罢官,一走了之。

  走了周燧武,武官体系崩溃,如今走了霍骁,文官体系也跟着崩溃。

  在众人看来,李珩霄这下是真的成光杆司令了。

  陈稷言管理的官员,主要负责后勤,协调王府和地方的关系,面对如今的局面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

  面对众人的离去,李珩霄神色没有太大变化,像是永远无法打倒的巨人。

  他看向布政司仅剩的几个官员,问道:“你们,谁愿意担任布政使?”

  剩下的几人大眼瞪小眼,没有一人站出来应答。

  这确实是一步登天的机会,他们几个最大的一个是布政司都事,负责收发文件、管理档案等事务,也就是个文书,品级从七品。

  而布政使是从二品,为一州行政长官,总揽民政、财政等事务,等于是连升十级,和都指挥使一样,在云州仅次于李珩霄这位藩王。

  如果平时有这种机会,他们这些七品小官能把脑浆子打出来,可今时不同往日,朝廷若是打过来,秋后算账的时候,布政使和都事的罪过,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这个时候当布政使,就算不被灭九族,三族肯定是跑不了的。

  他们怀疑,霍骁这个时候选择罢官,也是为了减轻罪过。

  反正他们没有一个人在李珩霄身上看到希望。

  之所以没有选择和霍骁一起罢官,一是他们官职比较低,并且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职,和霍骁等人关系比较浅,第二同样是因为他们官位比较低,对官位的依赖性比较强,失去了官职,生存都是问题。

  同时也变相说明他们能力有限,否则不会官职又低又闲。

  “就由你暂代好了!”

  见到无人应答,李珩霄直接随手点了一个看上去比较精明的官员。

  “下官遵命!”

  那名被点中的官员苦着脸应道。

  他现在有些后悔,没有和霍骁等人一起离开。

  只是现在若是再提罢官的话,搞不好这位王爷会把他当场处死。

  “你们下去,继续按命令行事。”

  “殿下,能否再允许我找几个帮手?”尹云铮壮着胆子开口道。

  军队里面的一个熟人都没有,就这么贸然过去上任,恐怕很难镇压。

  “你自己去找就行了,不必向本王汇报,只要按照本王的命令执行即可。”

  “谢殿下!”

  等官员们离开以后,李珩霄将马奎叫到身边。

  “你带几队护卫去城里招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识文断字,会算数的全部招来。”

第15章 改天

  “借钱?现在城里的局势,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钱可不是想借就能借的!不过看你有几分姿势,如果能让大爷开心开心的,借给你也不是不行,嘿嘿!”

  男子眼神淫邪的打量着眼前的薛媚娘。

  薛媚娘用带伤的手紧紧抓住自己的衣服,却没有立刻转身离开。

  她在犹豫要不要答应。

  前几天城中大火,不光她们家的店铺和房子被烧,连她丈夫都死在了火灾之中,两个孩子被烧伤。

  安葬了丈夫以后,她手上的余财已经所剩无几。现在两个孩子治病急需救治,要是再拿不到钱的话,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一方面是礼仪廉耻,一方面是孩子的性命,她陷入艰难的抉择之中。

  “靖王有令,凡有识文断字,精通算术之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答应为王府工作,即可发十两安家费!”

  一些孩童,在大街上边跑边喊。

  “什么?!”

  正犹豫不决的薛媚娘陡然一惊,毫不犹豫地跑了出去。

  如今的局面下,无论消息是真是假,她都要试一试。

  平时家里的商铺都是她暗中负责打理,刚好精通文字和算术。

  “哼!”

  眼看到手的肥肉飞走,男子只是冷哼一声,没敢出手阻拦。

  如今城中局势动荡,官兵四处抓人杀人,还有三大家族的余孽暗中搞事,此时是能不惹事就尽量不惹事,万一被抓到把柄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老大,你说这个小王爷究竟在搞什么?”

  “这种事情,我一个放高利贷的怎么会知道。”

  “王府里面有账房先生,倒是最近有不少人辞官避祸,他招这么多人该不会是让他们当官吧?”

  “你在说什么屁话,你以为当官那么容易?要真有这么容易老子还放什么高利贷!”

  ……

  “真的让他们当官了?这怎么可能!!!!”

  看着王府贴出的告示,男人差点傻掉。

  按告示上所说,今天王府招募了五百人,其中一百人被封为了里长,剩下四百人被封为甲长,每位里长各领四名甲长,分管靖安城不同区域。

  里长众人到是听过,基层以十户为甲,一百一十户为里,里长个村长差不多,主要负责赋税征收、户籍管理等事务。

  但告示里的里长,和他们认识的里长完全是两码事。

  “生杀予夺,先斩后奏!这到底是里长,还是土皇帝?!!早知道老子也去应聘了!”

  男人后悔的肠子都快青了。

  他同样识字,术数方面更是少有人能及,再加上他有管理的经验,肯定能当上这个权利大到吓人里长。

  而且这个官完全没有品级,到时候朝廷秋后算账,也算不到他头上。

  这边男人正后悔着,另一边分管他这片区域的里长已经到位。

  当见到新任里长,居然是不久前找他借钱的薛媚娘时,男人更是傻眼。

  实际上,此时的薛媚娘同样很傻眼,因为整个过程实在是太快了。

  从她去应聘,到被选上,再到任职,整个过程,甚至连两个时辰都不到。

  雷厉风行都不足以形容!

  “大人,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上午的事情,还请您大人有大量,不要和小人计较!”男人陪笑着将一锭银子塞给薛媚娘。

  看着手中的银子,薛媚娘恍如隔夜。

  她做梦都不敢想,有一天自己居然会当官,而且是这么的快。

  今天一天实在太梦幻了。

  “银子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薛媚娘果断拒绝。

  银子谁都喜欢,可现在当官的机会,对她来说就如同救命稻草。这种情况下,她肯定要死死抓住,不敢犯一点过错。

  何况那位王爷还救过她的命,若不是他杀了严承舟,她不敢想象现在会是什么样。

  虽然那位王爷任命时说过,只要能让管理区域的人,吃饱穿暖不闹事,想做什么都可以!

  但做了一辈子普通百姓,向来谨慎小心的她,可不敢真的胡作非为。

  就算有这个心,也得有适应的时间才行。

  “按照王府的命令,我……本里长要登记一下你们家的人口,土地,财产,希望你配合。”

  ……

  “呵呵!简直胡闹!”

  辞官回家的霍骁,并非不问世事,他其实时刻关心着外面的情况,许多官员也都聚集在他这里。

  他们不相信李珩霄失去了他们以后,仅凭自身能够管理好偌大的城池。

  他们觉得,不出几日,李珩霄就会亲自上门来请他们,

  毕竟管理和打架不一样,修为再高也没用。

  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珩霄直接招募了五百平民,划分区域管理城池。

  这简直打破了他们的想象。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十年寒窗,哪一个不是书香门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有今天的位置。

  就连那些不愿意辞官的八九品小官,也基本上都是寒门出身,寒门可不是贫民和平民,而是没落的书香门第,世家贵族,才有资格称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