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唐风骨
不少建筑顶端悬浮着微型的聚灵阵盘,牵引着稀薄的天地灵气。
皇宫深处,更有一道粗壮无比的赤金龙形气运光柱冲天而起,直贯云霄。
隐隐与周天星斗呼应,威严堂皇,震慑着一切试图窥探者。
在繁华的西市一角,临近“妖市”入口的僻静处,一个不起眼的卦摊支着。
摊主是个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面容清癯,留着三缕长须的中年文士。
他懒洋洋地靠在一张破旧的竹椅上,身前一方简陋木桌。
铺着画有先天八卦图的粗布,旁边立着一杆布幡。
上书三个歪歪扭扭却暗含剑意的古篆:袁守城。
他眼皮半耷拉着,似睡非睡,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对周遭的喧嚣充耳不闻。
然而,若有修为高深者以神念探之,便会骇然发现。
此人仿佛与整个长安城的地脉,乃至那浩瀚的人道气运洪流隐隐相连,浑然一体,深不可测。
祖龙化身白衣秀士,来到长安城。
找了一圈,这才终于找到了袁守城。
他正好奇,为何自己的神念竟然无用时。
定睛一看眼前的袁守城,当场表情极为精彩。
通天道友,你为何在此?
眼前这位袁守城,不是通天教主,又是哪位?
虽然容貌不同,但那一身剑意道韵,洪荒天地仅此一家。
祖龙这下终于知道,他又被大王坑了。
他之前还想着捉弄一下,那人间袁守城。
看看是不是真有什么推演先天之能。
毕竟,整日与伏羲天皇打麻将,熟络无比。
在他眼中,除伏羲天皇和大王。
谁也没有资格谈什么推演先天八卦。
结果,大王给他准备了这么一位袁守城。
这下,只能老老实实按“剧本”来了。
……
片刻之后。
袁守城的摊位前。
一个身着月白文士长衫,面容俊朗,气质卓然中带着几分尊贵与傲气的青年,走了过来。
他眉头紧锁,盯着桌上那几枚古朴的铜钱。
又抬眼看了看那惫懒的袁守城,脸上渐渐涌起压抑不住的怒意。
“袁先生!”
白衣秀士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震得桌上铜钱嗡嗡作响道:
“你昨日为那渔夫卜算,言道明日辰时,长安城北泾水,必有金色鲤鱼群聚?”
“还精确到百斤之数?”
袁守城慢悠悠抬起眼皮,拖长了调子,道:
“然也。卦象所示,泾河龙王当行云布雨,泽被一方。”
“鱼虾随水脉灵气汇聚,此乃常理。金色鲤鱼,百斤之数,分毫不差。”
“分毫不差?”
白衣秀士气极反笑,猛地一掌拍在木桌上!
“你说谎!”
已经开始入戏的祖龙,满脸怒容,怒目圆睁。
长安百姓,最喜欢看热闹,一听见这里的动静,立刻就围了上来。
“这谁啊?看上去很贵气,哪家的王府的公子?”
“王府公子,哪里会来袁先生这里闹事?袁先生已经在这里摆摊三年了,几时有过错?”
“就是,就是,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穷酸,来我们大长安闹事了。”
祖龙:……
通天道友下手好快啊,竟然无声无息就将三年因果,落入长安城。
饶是他,竟然也没看出任何破绽。
不会是大王亲自用时间大道出手了吧?
祖龙也不管那么多,这一掌下去,立刻拍出雷霆之势。
嘭!
一声闷响,并非木桌碎裂。
那看似寻常的木桌骤然亮起无数细密的符文。
一股坚韧无比,生生不息的力量稳稳托住了祖龙这一掌。
桌上的铜钱跳了几跳,依旧稳稳落在八卦图中。
“昨夜老……咳,我泾河水府行雨簿上写得清清楚楚!”
“明日辰时,长安一带,无雨!一滴也无!”
祖龙指着袁守城的鼻子,故意露出一丝龙威,引得周围空间微微扭曲。
正在看热闹的长安百姓,立刻脸色微变。
“龙族!泾河的龙族!”
“不对啊,龙族自从在大商臣服于大王后,可就从来没有闹过事啊。”
“谁知道呢,这泾河龙族,难道打算搞事?”
“快去请金吾卫,要是龙族闹事,定要代大王好好教训一下。”
“对对对,说不定这是龙族叛徒呢。龙族肯定不可能背叛大王,那就是这泾河背叛了大王。”
第六百零六章 观音:我不应该在这里,我应该在车底
祖龙听到周围百姓的议论纷纷,忍不住嘴角一抽。
他心中也不由得感叹。
不管人间经历多少岁月。
人王之威,都不会有半点削减。
提到“大王”二字,在人间就永远只代指一位存在。
而关于“大王”的一切传闻,在人间就必须是真。
谁敢质疑,谁就要掉脑袋!
而龙族作为最早一批臣服于大王的外族,又是大商仙隐之后,唯一还长时间留在人间的一族。
所以人间与龙族的关系,一直相当和睦。
各地龙王庙的香火,哪怕在战时,也从来不断。
结果,现在仅仅是因为他在演戏,长安城的百姓,就开始怀疑泾河龙族对大王不忠了。
大王在人间的威望,当真无二啊。
但事到如今,祖龙也只能演下去。
他梗着脖子,道:“你算得不准!坏我水族安宁,损我龙宫威严!今日必须给个说法!”
“说法?”袁守城嗤笑一声,捋了捋胡须,道:
“你这小龙,好不晓事。小小行雨簿,岂能定乾坤?”
“老夫算的是天地气机流转,引动的水族灵性汇聚之兆,谁说一定要下雨才有鱼了?”
“你泾河水府管天管地,还管得着鱼虾自己往灵气盛处跑?”
“自己见识浅薄,管理不善,反倒怪起老夫来了?”
……
就在“泾河龙王”与“袁守城”争论不休,剑拔弩张,眼看就要打起来。
但金吾卫还没赶到的档口。
在长安城外。
一住身披灰色旧袈裟,手持九环锡杖,满面风尘仆仆的老和尚。
正好坐着一架飞车,步入长安。
正是观音菩萨。
人间在经历了八百二十年动荡之后。
佛门也不可阻挡地兴起。
不管是西方灵山的大乘佛门,还是莲花山多宝如来的禅宗,人间都有人信。
尤其唐皇李世民打江山时,还有禅宗弟子相助,让佛门弟子在老百姓心里,很是刷了一波好感。
而一般的百姓,不太容易分得清楚灵山佛门与莲花山禅宗的区别。
所以,哪怕观音菩萨化身一个老僧,正大光明行走于世,也不会有任何人起疑。
而这也是观音在领了药师琉璃佛法旨后,想到的唯一入人间安全的办法。
人间凶险,不得不防啊。
看着眼前繁华长安城,观音菩萨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一日。
她只因为回答了药师琉璃佛一句话,就被点名来寻金蝉子转世,让其入劫,当取经人。
她当时就傻了。
人间是那么容易来的地方吗?
且不说人王,因为以人王如今的身份,根本不屑于对她出手。
但人王之下,个个凶残啊。
万一遇到杨戬,哪吒之流,那怎么办?
左思右想之下,观音菩萨才化身一位行脚的老僧,来到人间。
在快到长安城的时候,一位好心的老农,看到一位高僧风尘仆仆地赶路。
于是好心邀请高僧一同行车。
如今的人间,早已经将当年大商的九霄遁天辇,发展出数万种类。
老农用的这一种,速度慢,载重大,被民间戏称为“牛车”
观音菩萨就这么坐着牛车,来到了长安城。
然后,牛车就这么慢悠悠地,从卦摊旁经过。
观音的伪装,祖龙的眼中,和没有一样。
他本来就觉得自己可能要演砸了,正着急呢,一看观音到了。
干脆不管原来的“剧本”了,当下双眼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