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卫四月
一直到申时,寿宴方才结束,众位宾客逐渐散去。
身份尊贵的由大房几人相送,低一些的有二房和旁支帮衬着。
用了接近半个时辰,方才将这百十号人送走。
陈逸自然不能幸免,跟着萧惊鸿一起,替老侯爷送走京都府使者、布政使、按察使,以及贵云书院的几位先生。
李怀古特意留在最后,神色异样的央求道:“轻舟兄,过些时日在下与云香的婚宴,你可一定要来啊。”
陈逸瞧了瞧那边正眼巴巴瞅着他的岳明先生几人,哭笑不得的点头:
“方规兄放心,既已答应你,我一定到场。”
不用问也知道,李怀古的老师等人给了他很大压力。
待这几人走后,陈云帆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他一番道:
“逸弟如今当真了得,早知今日,父亲和母亲定然会更重视你。”
陈逸只觉得他话里有话,想了想,语气平淡道:“那些已经是过去,现在我只是萧府赘婿而已。”
陈云帆看了一眼萧惊鸿,笑着点头:“该当如此。”
说完,他便带着春莹径直离开。
纷繁寿宴随之落幕——
[见证定远侯萧远寿宴,一日繁华似锦,难掩暮落西山。奖励:枪法——落龙(地阶),机缘+90。]
[评:人至,声闻,场面见。与铁壁守将李长青争锋,夫妻成双入对,得大魏皇帝夸赞,得大儒岳明赏识,得诸多宾客惊叹,得萧婉儿钦佩,尚可。]
得。
回去春荷园的路上,陈逸扫见光幕上的字迹,得了那么多赞赏,还是“尚可”。
这评价睁眼瞎,实至名归。
不过他倒也满足,毕竟此番忙碌一天,他获得一部地阶枪法和一笔不菲的机缘。
“足够一道突破至大成了。”
除去先前已经升到大成的“武道体”外,如今还有步、拳、医三道小成。
想着,陈逸便打算先留着机缘,等到新得的枪法习练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这时,萧惊鸿见他出神,想了想问道:“夫君,还在担忧字帖的事?”
陈逸回过神来,笑着摇头:“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我只是觉得今日寿宴……还算繁华。”
一日繁华,也算繁华。
只是心中难免在意后一句的“暮落西山”。
他不清楚这所谓的“暮落西山”指的是老太爷,还是整个萧家。
萧惊鸿不疑有他,“今日来客都是与我萧家亲近之人,的确算是宾主尽欢。”
旁边的萧无戈笑着点头:“祖父威势不减当年。”
便连落在他们身后的裴琯璃都开口附和,“寿宴的确很好玩,不像我们山里,有人过寿只会杀鸡宰羊唱歌跳舞。”
闻言,萧惊鸿回头看着她,显然想到之前她的胡闹。
“过几日,我要前往山族寻你阿嫲商议互市之事,你随我一起回去。”
“啊?”
裴琯璃一惊,直接跳到陈逸身侧,抱着他的手不撒开。
“我不要回去,我还没玩够呢。”
萧惊鸿眼眸盯着她……陈逸的手,旋即看向一脸无辜的陈逸,平静的说道:
“夫君,你先让开一些。”
第66章 还是垂钓更让人头疼
说让开就让开,岂是大丈夫所为?
好在陈逸只是个赘婿,还是赘婿中的“名声洼地”,出卖裴琯璃简直信手拈来。
接着就见她大呼小叫的跑远,“哇啊啊,姐夫,救救救……”
阵阵渐行渐远的叮铃声中,陈逸和萧惊鸿对视一眼,不免都觉好笑。
萧惊鸿自然不会真的对裴琯璃动手,吓一吓而已。
便连先前裴琯璃给宾客下毒,她也仅是略施惩戒。
笑过之后。
萧惊鸿说道:“夫君,我和大姐有事处理,先不回春荷园了。”
陈逸一怔,旋即点头,“夫人自便就是。”
待萧惊鸿和苏枕月走后,陈逸瞧了片刻,朝萧无戈、小蝶两人招招手,笑着说道:
“累一天了吧?回去歇着。”
“姐夫,我一点都不累,一想到那些人夸赞你,我就想笑。”
“除了夸赞,你就没听到点儿别的?”
“也有贬低,不过被我忽略了。姐夫曾经教过的啊,不能让小人坏了心情。”
“倒也是……”
待回了春荷园里,小蝶去侍奉萧无戈歇着。
陈逸则是独自坐在亭子里,烧水、泡茶,一边漫不经心的垂钓,一边滋溜滋溜的喝着茶。
一如往日。
倒不是说今日老太爷寿宴上发生的事对他没影响,而是他一时间没想好如何处理。
比如他的行书字帖。
从今日贵云书院的几位先生的表现,便不难看出那幅字帖对当下大魏朝书法名家的吸引力。
并且,随着岳明先生等人,以及其余宾客回返,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多,影响只会越发深远日久。
再如他与李长青的矛盾,仅是口角之争,暂时瞧不出对他有什么影响。
除非他嫌命长跑去军伍、军镇,不然也落不到李长青手中。
至于当今魏皇的那则口谕,于陈逸而言,如今反倒最容易解决。
有了萧惊鸿的支持,萧府内应是没有人会再逼着他读书或者习练武道。
他自身当然也不可能想着去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待又一次没能钓起那条金毛鲤鱼后,陈逸脸上浮现一丝无奈,嘀咕道:
“还是这垂钓更让人头疼。”
……
寿宴虽是结束了,但萧家仍旧要忙碌几日。
宾客们送来的贺寿礼要一一梳拢,该入库的入库,该用的用,该变卖的变卖。
其中分寸,老侯爷最是清楚。
因而,待宾客散尽,府内仅剩下稀稀拉拉远亲和暂时不愿离开的客人后,他便带着萧婉儿、萧惊鸿姐妹去了库房。
一边清点,一边让萧婉儿记录。
“圣上赏赐的软甲,七彩琉璃杯等物束之高阁,不能再让人拿去碎了。”
“本家之人送的礼物,除了不好估价的字画、字帖之外,其余的都拿去换些银钱。”
“庞轩等人送来的玉质兵符等物,同样如此,他们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多说。”
“至于杨烨、汤梓辛、岳明等人的礼物,暂时收起来吧,留着以后处置。”
老太爷扫视堆得满满当当的库房,苍老的脸上微露几分欣慰,这次寿宴总归让他满意的。
“婉儿,记录清楚后,明日就差人拿去售卖。”
萧婉儿迟疑着点点头,欲言又止道:“祖父,家中还有些银钱,不如……”
没等她说完,老太爷摆手道:“不够,远远不够。”
“我定远军与山族建造互市,不能只出人出地出力,还要出些银钱。”
“一来可以在那里做些营生,二来对山族也能有个交代,堵住一部分山族人的嘴。”
“别看那老婆子平日不显山漏水,心里跟明镜似的,可不会让人占便宜……”
老太爷絮絮叨叨几句,待萧婉儿点头后,他方才看向萧惊鸿:
“今日圣上旨意,你听到了,可有什么想法?”
萧惊鸿一顿,“帝心难测。”
“还有呢?”
“那只七彩琉璃杯?”
老太爷满意的点头,笑着说:“恒儿打碎了一只七彩琉璃杯,圣上便让人送来一只一模一样的。”
“这是在告诉咱们,我萧家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萧惊鸿眼眸微微闪烁,问出心中疑惑:“祖父,圣上这是怕我萧家……?”
谋反二字,她没说出来。
但老太爷却是明白,点头道:“圣上不是怕,应是忌惮才对。”
“自从定远军逼得婆湿娑国归降之后,皇城内就有人担心我萧家裂地为王。”
“若非之后蛮族来犯,你父亲和几位叔伯长辈战死,圣上只怕早有动作。”
“即便如此,朝堂仍在削减定远军的钱粮、装备。”
老太爷面露感伤,摇头叹息道:“某些蠢货当真不怕蛮族攻破蒙水关,北进中原啊。”
萧惊鸿明白过来,心神难免有几分波动。
她萧家为大魏朝戍守两百年,战死沙场的族人不计其数,几次击退蛮族大军,到头来竟是如此?
“父亲、母亲他们当初知道这些?”
“知道如何?不知又如何?”
老太爷皱着眉头,虽是老态龙钟,但此刻威势却也有当年几分,他看着萧惊鸿,沉声道:
“我萧家镇守国门二百年,一代代奋勇为得可不仅仅是京都府那些蝇营狗苟,还有中原数万万黎民百姓。”
“惊鸿呐,祖父只教你谨记一点。”
“若蒙水关有失,蜀州乃至中原腹地顷刻便会战火纷飞,你应知那会是什么样的惨状。”
萧惊鸿眼神顿时清明,欠身行礼:“孙女知错了,还请祖父原谅。”
自小熟读史书的她自然清楚,两百年前蛮族在蜀州上的所作所为。
——人不是人,乃是猪狗羊一般的牲畜。
见状,老太爷脸上严肃尽去,招呼姐妹俩离开库房。
不过待几人分开时,老太爷仍旧郑重叮嘱了几句:
“如今苦是苦了些,但远没到艰难的时候。”
“若是此番互市建成,定远军钱粮逐渐充盈,便是蛮族再敢来犯,老夫也无惧。”
说着说着,老太爷笑了起来,转身朝清净宅走去,
“自今日起直到无戈从金陵回来,侯府和定远军便辛苦你们姐妹二人了。”
“当然,老夫同样会坚持到那一天。”
瞧着他走远,萧婉儿面露一丝伤感,萧惊鸿则默默欠身行礼。
她们都清楚老太爷的意思——不论身体病痛如何,他都会咬牙再坚守萧家十年。
上一篇:诸天:从笑傲岳不群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