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榜:我的系统太逆天 第54章

作者:N9

  “父亲,这天道异象现世,究竟是何原因?”

  “父亲如今击败公孙瓒、全取冀州,而冀州作为天下最富裕的大州,此次天道金榜现世,必定是为父亲贺喜。想来这所谓的榜单,必定会有父亲之名。”

  闻言,袁绍的次子袁熙和幼子袁尚却是开口恭维道:

  “不错,如今父亲作为冀州牧,堪称天下第一诸侯,这金榜必有父亲一席之地。说不定,那金榜的第一名,就是父亲您。”

  听着两个次子的恭维,袁绍哪怕知道他们是在拍马屁,也是欣慰地笑了笑。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没有人不喜欢听别人拍自己的马屁。

  更何况这个拍马屁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呢?

  不过袁绍还是下意识说道:

  “话不能如此说,还需观看一番,才能知晓到底会有何人能够上这天道金榜。”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袁绍内心中却早已认定了此次金榜提名者必有他。

  毕竟如今已经全取冀州的他,可谓是天下最富裕的诸侯。

  在他看来,除了淮南地区的袁术,和西凉地区的林枫,其余人皆不是他的对手。

  而对于袁术,袁绍作为他的兄长,非常清楚地知道他的性格缺陷。

  可以说,袁术能有今天,全靠袁家不遗余力的支持。

  对此,袁绍是感到又鄙夷又嫉妒。

  鄙夷的是袁术的个人能力,在袁绍看来,如果没有袁家的扶持,那他什么都不是。

  嫉妒的就是为什么同为袁家直系,袁术就可以获得袁家近乎无底线的支持,而他袁绍却什么都要靠他自己。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他袁绍是个庶出,而袁术是嫡出。

  所以袁绍不止一次的在内心当中暗恨自己的身份,恨自己为什么不是袁家嫡出,恨自己的母亲为什么是个婢女。

  不过无论如何,袁绍庶出的出身都改变不了。

  但作为庶出的袁绍,个人能力的确比袁术这个嫡子强太多了。

  所以说,袁绍对自家这个弟弟也没怎么放在眼里,毕竟性格缺陷注定了他也只能靠着袁家的支持盛极一时。

  但也仅此而已,想要长久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袁术彻底改变自身的性格,但是这可能吗?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让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的本性,实在是太难了。

  袁绍也不相信自己这个便宜弟弟能改过自新。

  所以袁绍对于袁术的重视也只是短期之内的,从来就没有把他当过自己的人生之敌。

  他不配!

  在袁绍看来,他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雄踞西凉、凉州、并州的西凉王林枫。

  无论是其麾下的兵马数量、兵马战斗力还是将士个人能力,都可堪天下一绝。

  所以现在的袁绍对于林枫能不能上金榜、如果上的话能排第几这两个问题很是好奇。

  ……………

  兖州。

  昌邑。

  前不久才击败青州黄巾军、得青州黄巾百万人口、青壮三十万、组建七万青州军的曹操。

  此刻正带领着一众文武刚刚巡视完军营、站立在营寨之上,目光死死地盯着高悬九天的金色榜单。

  “文若,这天地异象现世,你如何看待?”

  曹操头也不回地询问道。

  而面对曹操询问的荀彧,却是皱着眉头盯着金榜看了许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无奈道:

  “回主公,属下不知。”

  荀彧的回答在曹操的意料之中,所以曹操并不感到奇怪。

  但天性谨慎的他,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下程昱、戏志才等人。

  “你们可有什么高见?”

  闻言,几人尽皆摇了摇头,回答如同荀彧一般。

  “属下不知。”

  见此,荀彧拱拱手,说道:

  “主公,既然是天道福泽,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就是了。看看究竟这天下会有何人上这榜单!”

  曹操眯着双眼、捋着长须,点了点头。

  “嗯,不过我有一种感觉,这金榜应当会有我曹操一席之地。”

·· ·求鲜花·· 0

  ……………

  扬州。

  豫章郡。

  前几日才拿下豫章的孙坚,此时正在举办庆功宴。

  突如其来的天地异象,也是把他吓得不轻。

  随后,孙坚来到府邸外,看着九天之上的金榜,沉默不语。

  而在一旁的孙策等人却是欣喜异常。

  毕竟在他们看来,他们父亲刚刚拿下豫章郡,这天地异象就现世了,岂不是意味着这是上天保佑?

  他孙家合该成大事啊。

  孙策年轻气盛,藏不住话,直接开口道:

  “父亲,我们才刚刚拿下豫章郡,上天就有如此异象,看来我们孙家是天命在身啊,合该成此大业啊!”

  “不错,主公,少主公说的是,这天地异象此时出现不就是来祝贺主公的吗?”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主公得天道护佑,必将成就大业!”

0 ........ 0

  黄盖、程普等孙家家将,也开始纷纷恭维起来。

  孙坚没有理会众人的恭维,而是将目光看向一旁,那里有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羽扇纶巾、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是对他外貌和气质最好的描绘。

  此少年就是周瑜周公瑾,人称江东美周郎,历史上东吴的大都督,孙策的至交好友,是一个在后世有着很高知名度的名人。

  此次攻打豫章,他的功劳功不可没,所以孙坚也深知面前这个还未及冠的少年,是个天下英才。

  所以孙坚打算问问他的看法,只见孙坚对周瑜说道:

  “公瑾,此等天地异象现世,你如何看?”

  周瑜皱着眉头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此时听见孙坚问自己话,拱手回道:

  “主公,在下也不知道。不过我想,既然是天道的福泽,肯定是好东西,我们只需等待就行了。”

  孙坚听到周瑜此话,皱了皱眉头,沉默了一会儿。

  随后舒展开眉头,笑道:

  “也是,是本太守着相了,既然是天道福泽,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不可能看出什么东西来。还不如静静等候。”

  想通后,孙坚也是释怀了,然后叫上众人一起等待金榜的公布,看看有何人能够榜上提名。

  ……..

  与此同时,天下其他诸侯,如淮南袁术、幽州刘虞、右北平公孙瓒、益州刘焉、荆州刘表、徐州陶谦等诸侯,也是静静等待着榜单现世。

  总之,此次天道金榜现世,吸引了全天下人的目光。

  整个天下,也因为震动!

  ………………………………………

  二更,求订阅,求首订,求自订,求全订力.

第91章转眼两年,天道出,金榜现!(求订阅首订自订全订)

  转眼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如今已经来到了公元190年九月初。

  此时,距离诸侯讨董结束已经过去了两年时光。

  林枫治下的教育事业发展的也挺不错。

  尤其是关于未及冠的少年和青年的教育,可谓是重中之重。

  林枫为此还撰写了相应的律法,加以保障。

  送孩子去学校上学读书是强制性规定,必须完成的。

  哪怕是自家的父母反对也没用。

  林枫知道古代人的思想,平民老百姓对于读书根本就是种奢望,在他们看来只有老老实实下地干活,才能有一条活路。

  所以他们不理解、也不想将他们的孩子送往学堂。

  毕竟在他们看来,读书是无用功。

  林枫知道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这种早已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林枫干脆不去改变,直接用政策、法律的形式,进行强制要求。

  当然,为了减轻那些家长的抱怨,林枫也对那些家里“零八零”有孩子接受教育的家庭有经济补贴。

  一个家庭要是送一个孩子去上学,那么那个家庭就可以得到每年十文钱的奖励,同时还会有家畜之类的补贴。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普通平民老百姓,一年的收入也就十文钱左右。

  林枫直接给每个家里有接受义务教育孩子的家庭奖励了他们一年的收入,并且还补贴了一个家禽。

  如此丰厚的奖励和补贴,早就让老百姓的怨气消完了。

  如今林枫治下的百姓不再觉得读书上学是无用功了。

  虽然他们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但至少送孩子上学读书他们可以拿到实际的利益。

  这种想法在后世看来当然很肤浅,但是结合当世底层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却又非常真实。

  林枫的这个举措也非常有效,专门针对的就是这些底层老百姓。

  而现如今林枫治下的学生规模也很庞大。

  小学的上学人数已经突破了百万之众,中学五十万,高中也达到了三十万。

  整个林枫治下接受教育的学生已经达到了近两百万之数。

  而作为精英教育的大学,林枫治下只有一所,那就是位于尉犁郡的西凉大学。

  该大学走的是精英路线,能进入里面的都是同年龄段当中的佼佼者。

  林枫也跟后世一样,设立了小考、中考、高考三个大型考试。

  小升初的考试和中考都只是单纯的看分数,并不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

  但是高考不一样,高考是直接作为大学的准入标准。

  林枫治下的高考跟后世一样,都是一年一考。

  每一年考试的前五千名,可以获得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资格。

  而进入大学的学生,基本上就是预备官员。

  只要大学生能够完成既定的学业任务、顺利毕业,就可以不参加科举直接当官。

  当然,这个当官也是有一个实习期的。

  林枫治下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实习官员的考核,实习期为期一年。

  只有顺利通过考核的实习官员,才能够得到转正,成为正式官员。

  而没有通过考核的实习官员,就只能走科举这条路,与他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