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9
于是林枫内心默念道元:
“¨.系统,兑换造纸术和印刷术。”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造纸术,此次消费三十万金】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印刷术,此次消费三十万金】
林枫兑换完造纸术和印刷术后,还是照往常一样,让工匠们下去研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
之后再对这次虎牢关之行所收集到的书籍进行印刷,以纸质的形式呈现出来。
最后就是学校的建设、义务教育的推广,这些都是近两年内要完成的。
……………………………………
四更,求订阅,求首订,求自订,求全订
ps.搞错了啊啊,金榜是下一章出~~.
第91章转眼两年,天道出,金榜现!(求订阅首订自订全订)
转眼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如今已经来到了公元190年九月初。
此时,距离诸侯讨董结束已经过去了两年时光。
林枫治下的教育事业发展的也挺不错。
尤其是关于未及冠的少年和青年的教育,可谓是重中之重。
林枫为此还撰写了相应的律法,加以保障。
送孩子去学校上学读书是强制性规定,必须完成的。
哪怕是自家的父母反对也没用。
林枫知道古代人的思想,平民老百姓对于读书根本就是种奢望,在他们看来只有老老实实下地干活,才能有一条活路。
所以他们不理解、也不想将他们的孩子送往学堂。
毕竟在他们看来,读书是无用功。
林枫知道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这种早已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林枫干脆不去改变,直接用政策、法律的形式,强制要求处于学龄阶段的孩子,必须去上学。
当然,为了减轻那些家长的抱怨,林枫也对那些家里有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家庭有经济补贴。
比如说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则每年奖励十文钱,并且补贴一只鸡;两个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每年奖励二十文钱,并且补贴两只鸡,依次往后。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普通平民老百姓,一年的收入也就十文钱左右。
林枫直接给每个家里有接受义务教育孩子080的家庭奖励了他们一年的收入,并且还补贴了一个家禽。
如此丰厚的奖励和补贴,早就让老百姓的怨气消完了。
如今林枫治下的百姓早就不需要通过被执法部门以警告的方式来不情愿地送他们孩子来上学了。
如今他们都是积极的响应义务教育的政策,只要达到学龄的儿童,都会被他们直接送到小学。
然后他们就可以美滋滋的领取他们的奖励和补贴。
而现如今林枫治下的学生规模也很庞大。
小学的上学人数已经突破了百万之众,中学五十万,高中也达到了三十万。
整个林枫治下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已经达到了近两百万之数。
而作为精英教育的大学,林枫治下只有一所,那就是位于尉犁郡的西凉大学。
该大学走的是精英路线,能进入里面的都是同年龄段当中的佼佼者。
林枫也跟后世一样,设立了小考、中考、高考三个大型考试。
小升初的考试和中考都只是单纯的看分数,并不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
但是高考不一样,高考是直接作为大学的准入标准。
林枫治下的高考跟后世一样,都是一年一考。
每一年考试的前五千名,可以获得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资格。
而进入大学的学生,基本上就是预备官员。
只要大学生能够完成既定的学业任务、顺利毕业,就可以不参加科举直接当官。
当然,这个当官也是有一个实习期的。
林枫治下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实习官员的考核,实习期为期一年。
只有顺利通过考核的实习官员,才能够得到转正,成为正式官员。
而没有通过考核的实习官员,就只能走科举这条路,与他人竞争。
没错,林枫治下实行的选官制度就是后世的科举制。
至于汉代的举孝廉早就被林枫给淘汰了。
毕竟举孝廉这种说白了就是世家大族实际掌控选官的制度,林枫一向都是极为不屑的。
林枫选官只注重品德才能,完全不在意出身。
所以科举制度才是林枫最好的选择。
至于科举的形式也与后世一致,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和会试都是一年一次,殿试林枫稍微改变了下,不再是后世的三年一次,而是两年一次。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快人才的选拔。
除了教育事业方面,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很显著。
比如说建筑方面,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林枫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治下公路的全覆盖。
除了个别地势险峻、地理位置偏僻的小山村,其余地方都已经完成了道路建设。
水利工程的展开也非常不错,基本上都可以完成自主灌溉,农作物的生长也不再那么看天意了。
同时,由于鼓励生育的政策,这两年内,林枫治下的新生儿达到了三百万之众。
外加林枫重视医疗、聘请名医,比如名满天下的神医华佗,就被林枫请了过来,坐镇林枫治下的医疗馆。
这也导致新生儿的健康出生率大幅度提高,分娩妇女的存活率大幅度提高。
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下,造就了林枫现在治下子民达到了近三千六百万。
兵马数量林枫也是让岳飞放开了招,岳飞精益求精的在这两年时间里,征召了三十万大军。
在精益求精的情况下,仍然征召到这么多兵马的原因,就是因为系统人口普遍都是青壮人口。
这些人身体素质本来就优于常人,更适合当兵。
然而在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兵源的情况下,岳飞却只招了三十万大军。
可想而知,岳飞对于士兵的选拔要求有多么苛刻。
张辽和高顺也是在林枫的帮助下,拥有了直属于自己统帅的兵马。
张辽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地征召了三万并州狼骑。
而高顺即便是有如此优质的兵源,也仍然只组建了三千陷阵营。
可想而知,高顺对于陷阵营选人的严苛。
这些兵马加在一起,再算上林枫原有的兵马,这一下子,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如今的林枫,麾下足足有近二百八十万大军
林枫一想到这里,心下激动,内心催促着,希望两年的时间能够尽快过完。
到时候,林枫就可以直接出山,一统天下了。
至于这两年其他诸侯的情报,林枫也通过锦衣卫的消息,了如指掌。
跟历史上一样,袁绍一回到渤海,就在荀谌的建议下,联合公孙瓒,骗走了韩馥的冀州,然后自领了冀州牧。
随后又在界桥之战中,击败了公孙瓒,使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近乎全军覆没。
要不是关键时刻有个白袍小将杀出,恐怕公孙瓒就要命丧当场了。
经此一役后,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攻守之势发生了转换。
在此之前,都是公孙瓒主攻,袁绍主守。
这一战之后,公孙瓒退守幽州,袁绍开始进入攻势。
而曹操在讨董结束后,被董卓封了个东郡太守。
然后由于兖州牧刘岱在于青州黄巾贼交战的时候,不幸战败而亡。
后来在陈宫和张邈的联合帮助下,坐稳了兖州,自领了兖州牧。
刘备还是屈居于平原郡,一事无成,一身抱负也难以得到实现。
袁术则是在袁家的帮助下,以南阳为根基,吞并了陈国郡、沛国郡、汝南郡、九江郡等富庶地区。
如今袁术的势力范围基本集中在江淮地区,麾下部众也基本都是世家子弟。
有整个袁家鼎力支持的袁术,不得不承认他的势力形成过程是众诸侯当中最轻松的。
孙坚由于没有玉玺的缘故,所以逃过了一劫。
如今的江东猛虎雄踞长沙,正在攻伐邻近扬州的豫章郡。
董卓则是退守长安之后,彻底放弃了逐鹿天下的念头,天天就是声色犬马,好不快活。
其余诸侯比如刘表、刘焉,则还是老样子,守城之徒,只要外人不惹他,他也不惹外人。
林枫想到这里,心下顿觉毫无压力,对各路诸侯就是一通吊打。
正当林枫准备大展手脚的时候,突然一道伟岸漠然的声音陡然响起。
【华夏天道金榜现世,福泽大地万民,凡入金榜者,机缘福禄无尽!】
……………………………………
一更,求订阅,求首订,求自订,求全订
ps.呜呜呜~~终于进入金榜了,感动!!!.
第92章天道金榜现世,天下震动!(求订阅首订自订全订)
第91章被禁了,无语~~~
作者菌已经提交了,看啥时候审核通过吧..
———————————————————————
【华夏天道金榜现世,福泽大地万民,凡入金榜者,机缘福禄无尽】
伟岸漠然的声音从九天之上传来。
话音刚落。
一道铺巨大的卷轴凭空出现在空中,金色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华夏大地。
而随着那七色流光聚合,空中的卷轴缓缓地打开。
流光闪过后,竟展现一副铺天盖地的巨大金色榜单。
那金榜漂浮在空中,似乎要与太阳齐肩,整个华夏大地的百姓都-可以清晰的看见。
如此天地异象,顿时就让华夏大地的各路诸侯和天下万民们纷纷侧目观望。
…………
冀州。
邺城。
刚刚结束了界桥之战、全取冀州的袁绍,一时间风光无限。
此时,袁绍站立在府邸之前,抬头凝望着悬于九天之上的金色榜单。
在他身旁,站立着的是他的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
看到天空中的异象后,身为长子的袁熙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