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9
“主公,您终于知道找女人了,您知道我们这些属下为了您的终身大事,有多么着急吗?伯温都不止一次的跟末将谈论过此事了,”
“额…这不是没有找到看上眼的吗?本王的要求可是很高的。”
林枫听闻此话也是有点尴尬,毕竟在古代,男子十几岁成亲的比比皆是。
林枫作为一个即将及冠的人主,到现在为止还是个处男,的确是有些不像话。
就算林枫自己不在意,他麾下的部下也会在意的。
毕竟作为一个势力的主人,却迟迟没有一个后代,没有继承人,是很难让其属下安心的。
有后代的话,即使林枫出了什么意外(当然,以林枫这个极度狗的性格,想出意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至少还有个继承人,林枫的属下则可以继续辅佐林枫的继承人。
但没有后代、没有继承人的话,林枫一旦出事了,那么这诺大的基业就要散了。
所以林枫不怪自己属下这么说自己,毕竟看看其他争霸文的主角,哪儿有快二十岁还是个处男的?
这像话吗?很明显,这不像话。(所以说咱们的主角林枫是为了自己的大业而迫不得已找女人的,绝对不是什么lsp之类的,绝不是!绝不是!!绝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知道你们信了没,反正作者菌是信了…)
考虑完有关于成家的事情后,林枫命令大军屯兵于河内,由锦衣卫封锁消息。
当然,林枫很清楚,河内郡人口多达八十万,人多眼杂,即使隐藏的再好,也不可能做到密不透风。
林枫也只是期望着尽量多封锁几天,毕竟董卓要不了几天就会正式废帝了。
待废帝后,消息泄不泄露就无所谓了。
毕竟那时候,无论消息有没有泄露,林枫都会大举进兵至洛阳,威逼董卓交出废帝刘辩和何太后。
记住,林枫要是的废帝刘辩,而不是少帝刘辩。
这两个词就一字之差,但其中的意义却宛如天堑。
废帝说明刘辩已经不再是天子了,林枫得到他也不会引起天下太大的反响。
但少帝就不同了,少帝说明刘辩还是天子,还是大汉名义上的一国之君。
林枫要是用这种武力形式将大汉朝的天子给掳走了,绝对分分钟被天下人斥责成国贼。
恐怕要不了多久,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就会变成十八路诸侯讨林了。
虽然林枫视这些诸侯如草芥,但既然有董卓这个大好人在前面扛下了一切,那么林枫躲在后面看戏他不香吗?
到时候坐看十八路诸侯与董卓狗咬狗,也不失为一件趣事。
相反,林枫虽然得到了废帝,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毕竟林枫肯定不会像董卓一样,将其鸩杀。
所以在这一方面,整个天下忠于汉室的人士自然会感谢林枫,至少林枫保住了先帝的一条血脉。
至于他们会不会预感到废帝刘辩留在董卓手上的下场?林枫相信,但凡有点远见的人都知道,刘辩留在董卓的手上就是必死无疑。
毕竟董卓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是绝对不会允许刘辩这个可能产生变数的废帝活着的。
外加董卓性格暴虐无常,肆意妄为,行事没那么多拘束,所以自然是敢做出毒杀废帝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枫只需要默默等待,等待董卓废帝那一天的到来。
林枫已经想好了,要在董卓废帝的那一天,直接起兵进军洛阳。
河内与洛阳不过数十里的距离,林枫麾下骑兵两个时辰之内就能抵达。
到时候在董卓人生最巅峰的时候给他当头一棒,林枫想想就觉得有趣。
……….
二更,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票.
第35章董卓废帝,林枫来袭(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三日后。
洛阳。
董卓在吞并了丁原的并州军后,一下子权倾朝野,声势一时无两。
这日早朝,董卓公然提出了“废帝”事宜。
满朝百官都知道如今的董卓兵权在手,整个洛阳都在其掌控之下,自然是无人敢反对。
就在这时,董卓入京的罪魁祸首袁绍竟然站了出来,估计是为了挽救一下自己的名声,树立一个忠君爱国的形象,竟然公然跟董卓唱反调。
袁绍想的很简单,反正我站出来反对,董卓也不可能杀自己。
哪怕董卓想杀,不说朝堂百官,就算是董卓麾下的首席谋臣李儒都不会允许董卓这么做。
因为李儒深知袁家四世三公的影响力有多大,可谓是天下世家之首,执天下世家之牛耳的存在。
如果真的把袁绍杀了,那估计董卓麾下将面临着无人才可用的窘境。到时候那就真的完了。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袁绍想的那样,董卓虽然暴怒,但在朝堂百官以及李儒等自己麾下人的拉架下,最终也只能罢手。
袁绍在装完英雄后,自然就没有必要待下去了,而是直接弃官逃离洛阳,直奔冀州方向而去。
虽然袁家的根基在汝南,但由于袁术早就逃离洛阳前往汝南了。
而向来跟袁术不对付的袁绍,自然不可能去汝南,于是选择了袁家门生故吏较多的冀州。
袁绍逃离后,在朝堂百官的建议下,董卓又很憋屈的给袁绍加封了个渤海太守之职。
由此可见,即便是强如董卓这样权倾朝野的存在,也不得不给世家让步,可见东汉末年世家的势力有多么庞大。
袁绍逃离后,满朝百官再无反对之声。
于是董卓趁此机会,扶持了陈留王刘协登基,废除了刘辩的帝位,贬其为弘农王,不日将押送至弘农郡。
就在董卓完成了废立之举后,瞬间有种“天下我有”的快感。
正值激动时,一道突发的军情传了进来,犹如一道冷水从头上泼了下来,让董卓刚刚的激动之情瞬间变为了刺骨的寒意与恐惧。
“报!相国(董卓扶持刘协登基后,自封相国),大事不好了!有一支打着西凉王旗号的军队正在朝洛阳逼近,如今距离洛阳已不足三十里了。”
“什么???”
董卓瞬间被这个天大的“惊喜”给砸的满身惊悚,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闻言此话的朝堂百官也瞬间炸开了锅。
还是李儒反应快了一步,上前急忙问道:
“此话当真?西凉王的军队不是在武威郡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禀告郎中令(李儒在董卓乱政时,担任的是郎中令一职),在下没有看错,就是西凉王的旗号,黑旗金边的样式,外加有玄鸟图案(林枫是按照祖龙嬴政的龙袍款式设计的军旗,在秦朝时期,龙袍是黑色的,且秦朝以玄鸟为精神图腾),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凉”字,绝对是西凉王的旗号无疑了。”
李儒听到这里,才算相信了真是西凉王的军队。
毕竟当年林枫灭亡西羌的时候,可是不止一次的展现过西凉军的旗帜,整个大汉但凡关注过此事的人,都知道西凉王麾下的旗帜样式。
想到这里,李儒再次问道:
“可知对方来了多少兵马?”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这关系着接下来的选择。如果来的兵马少的话,就不用怕,态度可以稍微强硬一点;如果来的兵马多的话,就需要仔细协商了,甚至是做出一些妥协。
但在李儒想来,应该不会有太多兵马。
第一点就是因为西域地广人稀,人口基数不够(要是让李儒知道如今的西域有两千多万人口,不知道会不会吓死),兵马数量肯定不会太多。
西凉军已知有二十三万大军在武威郡那边攻打马腾和韩遂,外加把守西域肯定还要不少兵马,再结合西凉王当年灭西羌的时候动用了三十三万大军,可以推算出西凉王的大致兵马数量在四十万左右。
这个数据是比较让世人接受和认可的,毕竟西域人口就那么多,能凑四十万大军已经很让人难以置信了。
要不是曾经林枫展现过三十三万大军瞬灭西羌的壮举,恐怕都不会有人觉得西域地区能有四十万大军(如果要是让他们知道西域地区总共有一百五十万大军,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哭哈哈哈哈)。
第二点就是因为西凉军一路行军至此,才被发现行踪,可见西凉军的人马数量绝对不多。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通过重重险阻来到洛阳城外三十里地才被发现呢?(只能说,李儒小看了锦衣卫的能力)
想到这里,李儒心中顿时轻松了不少,毕竟这么一算的话,西凉军最多不超过五万,甚至不超过三万,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为什么他们可以悄无声息的来到洛阳城外。
董卓明显也想到了这里,暗松了口气,重复了一遍李儒刚才的问题。
毕竟,猜测是一方面,实际又是另一方面,说不定西凉军就几千人马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怂什么?直接灭他丫的!(大雪龙骑表示,求虐)
结果出乎董卓以及在场众人预料的是,那位传令兵颤颤巍巍地道:
“禀告相国、郎中令、各位大臣,西凉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一眼望不到头,少说也有十万。”
“什么???”
众人闻言,再次惊诧道。
董卓和李儒更是懵了,脑海里就一直回响着“最少十万”这个不确定数字,半天没回过神来。
群臣当中的曹操一脸惊异,毕竟最少十万这个数量可是远远的超出了他的预估。
黄门侍郎荀攸闻言也是一阵惊讶,突然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西凉王,凭空多出了几分好奇。
朝堂群臣也是一个个面面相觑,显然也是被惊得不轻。
在这一刻,无论是何方势力的人,都对即将到来的西凉军,充满了疑惑、惊诧、不安还有下意识的恐惧。
…………
三更,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票.
第36章西凉军至洛阳,吕布欲战李存孝(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片刻后。
董卓以及傀儡天子刘协,带领着朝堂百官来到了洛阳城楼上,准备亲眼看一看即将到来的西凉军。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终究还是有可能是假的。
很快。
一阵震天动地的声响传来。
三十里对于骑兵来说就是转瞬而至的距离。
所以当董卓花了片刻的功夫来到城墙上时,西凉军已经距离洛阳不足十里地了。
与此同时。
整个地面就好像发生了地龙翻身(即古人对地震的称呼)一般,竟然把一些体质较弱的人震的无法站稳。
这一幕,更是惊骇了众人。
很快,肉眼可见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黑色的洪流。
宛如一道天河一般,横亘在大地上。
看到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黑色洪流,城楼上的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随之相伴的就是无尽的恐惧。
毕竟谁也不知道西凉军现在出现在这里意欲何为。
人们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是害怕的,现在城楼上的众人就是如此。
即便是那桀骜无比的飞将吕布,都感到全身冰凉、血液流淌不通畅。
更何况是那些上了年龄的柔弱书生啊。
只见城楼上当场就有几个老头昏倒了,让原本就充满恐惧的众人,更是慌乱了起来。
就在城楼上一片乱糟糟景象的时候。
西凉军也是来到了城外三百步的距离。
就在此时,位于中军的林枫,一手举起重达三百多斤的天龙破城戟,下令道:
“停!”
话音刚落。
全体西凉军瞬间止住了前进的步伐,几乎是同时拉住了战马的缰绳,使战马从奔腾的状态快速进入静止状态。
落定后,无论是人还是马匹,都没有发出一点杂音。
这一幕,再次惊呆了众人。
他们何时见过如此令行禁止的精锐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