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9
在洛阳城内的众多势力相继寻找少帝以及太后身影的时候,董卓在北邙山撞见了被挟持至此的少帝、太后以及陈留王。
于是董卓以护驾的名义,正大光明的将他的兵马开进了洛阳城内。
至于迟来一步的并州刺史丁原,则是将兵马驻扎在洛阳城外,与董卓对峙。
至此,这场乱战以外戚势力、宦官势力的全军覆没,以及董卓、丁原两大外军的加入而告终。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董卓、丁原两人必将爆发一战,还有洛阳城内居心叵测的世家,一个个都有着自己的算计。
……….
就在这场洛阳混战落入帷幕的时候。
并州北部的草原地带。
有一条黑色洪流正在奔腾当中。
其发出的威势,使方圆数十里地都了无杂音。
近眼一看,就会发现原来这条所谓的洪流,其实是由一支数十万的铁骑所组成的军队。
在这条黑色洪流的中间地带,有一小撮白色,格外显眼。
而那一小撮白色则是由三千个一流武将层次的士卒组成的大雪龙骑。
在那白色的中央,有一位胯下踏雪乌骓马、身穿霸王金甲、手持天龙破城戟的青年。
这青年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主角林枫了。
林枫此时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月前了。
林枫自从得知灵帝驾崩后,就开始让麾下筹备粮草和军械物资。
由于林枫知道接下来洛阳会发生什么,所以准备出发,前去截取少帝和太后。
就在这时,刘伯温提出了声东击西之计。
让岳飞统领岳家军,兵出张掖,威逼武威郡和金城郡。
做出一副要趁火打劫的样子,诱惑他人。
实则主力大军北上北匈奴、经由西鲜卑、南匈奴的地盘,从雁门关进入已经空虚的并州(丁原率领大军入京勤王,所以现在的并州兵力空虚)。
至于说北匈奴、西鲜卑、南匈奴会不会阻拦林枫的主力大军,刘伯温没说,林枫也没问。
毕竟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好伐,三十万铁骑(二十万系统正规骑兵加上十万铁鹰锐士)的威势,足以让任何问题不再是问题。
果不其然,无论是已经臣服于林枫的北匈奴,还是西鲜卑、南匈奴。
在看到林枫的三十万铁骑后,一个比一个老实,全部让道,族人们也是躲在部落里,深怕被林枫的兵马当作奸细给宰了。
看到这一幕,林枫不得不感慨道,要想让别人敬畏,还是要自身拥有绝强的实力,只有这样,他人才会畏惧你,才不敢撩你的虎须。
要是历史上晋朝争点气的话,也不至于被周边的几个异族欺负成那个鬼样子。
话说回来。
刘伯温的计策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凉州地区的马腾和韩遂,被岳家军的突然来袭,弄得惊慌失措,赶紧仓促的抱团取暖。
朝廷得知后,无论是世家、董卓还是丁原,在吓了一跳的同时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从张掖郡到洛阳,中间的距离何止千里,还有马腾韩遂以及整个关中地区阻隔在其中,一时半会儿是干涉不到洛阳朝廷的。
于是乎,三方势力再次开始了角逐。
当然,还是有极少数的聪明人,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
洛阳。
荀府。
时任黄门侍郎的荀攸,此时正在书屋内与其叔父荀彧谈论时势。
谈到西凉王的时候,荀彧突然双眉紧蹙,一副沉思的模样。
荀攸看到这里,擅长察言观色的他瞬间就明白了荀彧的所虑。
“叔父,你是在奇怪西凉王为什么这个时候选择出兵张掖吧?”
“嗯,没错,总感觉这个行为有点怪怪的。”
荀彧并没有奇怪荀攸能看出来他的心事,毕竟他深知荀攸的能力不在自己之下。
“其实,我也很好奇。若说趁火打劫吧,但是大将军也没有召集凉州地区的军阀来洛阳。自从董卓卸任凉州刺史以来,凉州地区已经以马腾韩遂这两大军阀为主要势力了。并且这两人在这几年的时间内发展的很不错,兵马不在少数,虽不敌西凉王,但也不至于被瞬间碾压吧?”
荀攸说完这话,又说道:
“要是西凉王是打着占据凉州的主意,那就更奇怪了。当初凉州叛乱那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出兵?那个时候出兵占据凉州不是比现在容易的多吗?”
听完荀攸的疑惑后,荀彧下意识的回道:
“如果不是林枫(荀彧是大汉死忠,所以是绝对不会称呼背叛大汉、割据西域的林枫为西凉王的)的脑子出问题了,那就一定是有哪个被我们忽视的地方能让他趁虚而入…”
说到这里,荀彧和荀攸顿时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道:
“并州!”
…………
五更,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票.
第33章林枫至雁门,义父杀手吕布上线(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并州。
雁门关。
由于丁原将并州的主力军队全部带到了洛阳,导致原本就兵马稀少的并州,如今更加空虚了。
作为并州乃至整个大汉北方门户的雁门关,如今的守军竟然不过两千。
可想而知,并州此时的兵力空虚到了何种境地。
突然。
雁门关远处出现了“轰隆隆——”的声音,伴随着漫天的黄沙,一支黑色的铁甲洪流已经到了近前。
还未等守城将士预警,城内早已潜伏好的锦衣卫就已经放倒了守城士卒,控制了城门。
待林枫大军抵达雁门关城楼下的时候,城门已然大开。
林枫没有迟疑,带领着大军进入了雁门关,进而接管了这座大汉北部的门户。
至于被控制的雁门关守军,林枫也没有为难他们,毕竟作为一个后世之人,林枫还是很敬佩这些驻扎在第一线的驻边将士。
在林枫看来,这些边军要远远的比其他地方军队甚至是朝廷禁军更加伟大。
林枫派兵接管雁门关的第一时间,就是张榜安民,并且把守住了四门,以免大军动向的消息被泄露。
随后,林枫命徐晓和大雪龙骑,沿着太行山一带,一路急袭至并州上党郡,然后由上党入河内郡,直逼洛阳。
雁门关与洛阳相距千里,一路上需要途经太原、上党、河内三郡。
所以林枫想要悄无声息的抵达洛阳,只能让少量兵马先行,赶在林枫大军抵达之前,先控制好局势。
不然这三十万铁骑的动静,无论如何也是隐瞒不住的。
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林枫部下非大雪龙骑不可了。
人数少、速度快、战斗力强,同时满足这三点的,林枫部下也就大雪龙骑了。
也许很多人要说,什么?大雪龙骑身为重骑兵,速度快?没开玩笑吧?
按照常理来说,重骑兵速度快不了,更不适合长途奔袭(战马受不了的)。
但是谁让人家大雪龙骑是高武世界来的呢?你拿低武世界的世界观去限制别人,那就是来搞笑的。
实际上,大雪龙骑不仅速度快,就连大雪龙骑跨下的战马,也是清一色的千里马。(呜呜呜——,这还让别人怎么玩嘛?)
至于战斗力方面,懂得都懂,三千个张辽级别的士卒,就问你怕不怕?
外加一个无双之下无敌手的徐晓,简直就是执行这种千里奔袭、深入敌后的最佳选择。
很快。
徐晓和三千大雪龙骑离开了。
林枫也是稍作休息,留下两万兵马驻守雁门关,剩下的二十八万铁骑则是分成二十八波人马,分批次的沿着太行山,一路南下。
同时,林枫将整个北方的锦衣卫全部调来了雁门,负责协助兵马南下时的畅通以及确保消息的保密。
至于说粮草问题,此次林枫出征携带的都是红薯。
毕竟在急行军的情况下,红薯这种能拿来生吃的干粮自然是最佳选择。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林枫大军在山林间昼伏夜出,通过锦衣卫的情报,尽量避开了人多的地方,专走人烟稀少的地区。
毕竟并州的领土面积是东汉排名第五的大州,但是人口却只有六十万出头,所以荒无人烟的地区还是不在少数的。
林枫大军又因为分批次行军,大幅度减少了被发现的概率,所以即便是过了几日的时间,林枫大军深入并州的消息仍然没有被他人得知。
……..
另一边。
由于林枫大军行军路线的隐蔽性,以及锦衣卫暗中的消息封锁,导致如今的洛阳对于林枫大军到达并州的消息还一无所知。
董卓在这几天的时间内,不断地吞并原先何进、何苗的旧部,兵马数量又暴涨了数万。
感觉自身实力大涨的董卓,在李儒的建议下,决定实行“废帝”,从而来建立自己的威信、专断朝政。
于是董卓在温明园,宴请百官,提出“废帝”的建议。
满朝百官畏惧董卓的权势,竟无一人开口。
就在董卓以为“废帝”之举要完成的时候,谁料并州刺史丁原直接掀翻案几,大骂董卓算个什么东西,竟敢妄议废立。
董卓暴怒,欲要杀丁原,结果吕布站了出来,一句“谁敢伤我义父?”直接震的全场西凉将士动弹不得。
李儒见状不妙,赶紧上前打了个圆场,“废帝”之事也就此告吹了。
回去之后,董卓大骂丁原,恨他竟敢与自己作对。
但是面对绝世级别的吕布,董卓也没啥好的办法。
就在这时,董卓麾下幕僚、同时还是吕布同乡的李肃向董卓提议,可以由他前去劝吕布投靠司空(此时的董卓还只是司空,后来才成为的相国)。
董卓见李肃竟然与吕布是同乡,又垂涎吕布那绝世级别的武艺,自然答应。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董卓将自己珍藏多年的赤兔马交给了李肃,让他帮忙转交给吕布。
之后的事情基本上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吕布背刺了丁原,开始了他的“杀义父之旅”,然后带领着丁原麾下的并州军一起投靠了董卓。
有了并州军的投靠,董卓一下子拥兵达到了二十万之数,瞬间成为了天下排名第二的诸侯。(至于第一是谁,嗯…懂得都懂)
………..
一更,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票.
第34章家室问题,林枫欲给董卓送大礼(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另一边。
就在董卓吞并丁原的并州军之时,林枫的大军也是陆陆续续抵达了河内郡。
林枫收到锦衣卫传来的情报,在得知吕布背刺丁原、投靠董卓的情报后,一阵古怪:
“专杀义父的人中吕布开始上线了吗?”
当然,这话林枫是不会说出来的,毕竟就算是说出来,别人也听不懂。
内心中笑了一会儿后,林枫对送来情报的锦衣卫道:
“告诉洛阳城内的锦衣卫,启动皇宫内的眼线和卧底,密切关注少帝刘辩和何太后的消息,同时要在这两个人身边安插人手,起到暗中保护的作用。”
林枫说到这里后,想了一会儿,继续道:
“对了,密切关注王允府邸,暗中查找一个名叫貂蝉的女子。此女子的特点就是美貌至极,找到她之后,暗中将其带来本王身边。如果她不从,就采取强制手段。”
“诺!”
锦衣卫领命之后,就回洛阳下达林枫的命令了。
林枫身边的徐晓(林枫抵达河内郡后,徐晓就前来与他会合了),听闻林枫的第二个命令后,开始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