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165章

作者:烟雨西瓜

  “可你不该挑衅秦王!”

  燕王喜望着太子丹,也是心痛。这毕竟是他亲手立的太子,也知道太子丹是有能力的。可他不该如此冲动,用刺杀这种手段去赌!

  因为,燕国输不起……

  是,秦国依旧会伐燕。

  可他们实在打不过,也能投降。秦国总不能杀了燕国王室,充其量就是软禁于关中,日子也不会太难过。然而太子丹如此做,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投降还有用吗?

  他们必须得有人死!

  “大王,现在说这些也晚了……”鞠武走向前来,“我看不如这样,以重金贿赂东胡,换取他们帮助燕国。如果加上代地的兵力,或许能挡住秦军。秦国千里迢迢开战,后勤压力极大。只要我们守住,就有希望!”

  燕王喜沉默不语。

  昔日先祖好歹也曾北却东胡,让弱小的燕国在中原发出了些声音。如果北购东胡,怕是会被人所不齿。

  “大王,现在没时间了。”鞠武面露苦涩,轻声道:“燕国此次刺秦,已不容于诸侯。我亲自出使齐国,未曾想连宫门都没进去。齐相后胜更是让我死了这条心,绝不会帮助燕国。”

  “至于魏国和楚国,也不会帮忙。燕国若想存续,就只能自救。东胡出兵,我们尚有希望。我们可许金玉财宝,让东胡相救。”

  这回鞠武没有提匈奴,而是东胡。

  因为燕国已经没时间了……

  秦国的动作很快!

  明年开春就很可能用兵!

  他要去找匈奴,怕是燕国根本撑不到。还不如就近去找东胡,这样还能有点希望。

  去找东胡,燕国还有希望。

  若是不找,那就等死吧!

  “罢了……”燕王喜满脸无奈,摆手道:“鞠公,就有劳你去一趟东胡。只要他们愿意出兵,我燕国可舍弃狗泽都。金玉丝帛,皆可拿出来交换。只要能击退秦军,这些都可以谈!”

  “父亲?!”

  “你闭嘴!”

  燕王喜望着太子丹,冷声道:“你现在给寡人率三万精兵前出,镇守易水河畔,绝不能让蓟城两面受敌!”

  “唯唯……”

  太子丹也不再辩驳。

  他知道,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而后就缓步走出,临走时还朝着燕王抬手作揖。看着他的背影,燕王喜是满脸的绝望。

  大争之世啊!

  强则强,弱则亡!

  燕国地处北方,前途有限。

  至今已存续八百余年!

  此次荆轲刺秦,给了秦国最佳的开战理由。更是让秦军上下一心,怒气值拉满。

  燕国……真能挡得住吗?!

  想到这里,燕王喜就感到头疼,他连忙摆手招来寺人,“去通知卢敖,让他献药!”

第135章 易水,裨将李信!

  李信勒马而停。

  目光遥望远处,已经能看到蓟城,还有燕国的军营。燕国虽不如赵国,却也是北方一霸。燕昭王时期,秦开更是北却东胡两千里。

  “将军,燕国的动作很快。粗略预估,前方应该有三万人。”青年锐骑头戴鹖冠,腰间佩剑,指向前方道:“代地或许也已出兵,共同抗秦。”

  “败军之将而已。”李信轻飘飘的开口,淡漠道:“小王将军已经领邯郸兵,镇守中山地。若代地兵力分散,小王将军则可顺势击代!”

  “校尉也无需多虑,现在的燕人,不足为虑。待军令下达,吾必破其主力,为大王报仇!”

  “皆听将军的。”

  青年抬手作揖,他说话并不带关中口音,反而更像邯郸,好在勉强都能听懂。他是恒山郡真定县人,祖上出自赵国宗室。李牧被馋诛后,他是相当不满,带了五百锐骑直接起义投奔李信。

  后续面对赵葱的袭击,他跟随李信率领锐骑分割战场。接连斩杀三名校尉,更是斩断了赵国军旗。因为表现出众,所以被李信破格提拔为短兵校尉,属于是他的亲信。

  李信淡定离去。

  当诏令下达时,他是无比激动。大王也相当信任他,令他为伐燕裨将。配合王翦攻破蓟城,防范上谷援军。

  他骑着骏马而行。

  这回他是带上了两万锐骑,有部分是吸纳的赵国边军。赵国虽亡,却是亡于赵迁郭开之流。但赵国的边军锐骑,始终都是秦国的心腹大患。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就一直是威震诸夏的精锐。特别是公孙劫搞出骑兵三神器后,更是让战力暴增。在李牧的带领下,多次击败秦军。

  他们被吸纳至秦军中。

  没有区别对待,也无好处。

  秦国是真的将他们都视作秦人。

  这事其实在秦国先前就辩过,彼时王绾认为要优待韩人。毕竟他们被秦国攻陷,自上至下心里肯定都有怨气。秦国完全能免去他们几年的田赋,用来拉拢民心。

  最开始秦王政也认可。

  就在颍川免去三年田赋,结果换来的却是背叛。当地人反倒恃宠而骄,还经常有任侠袭击秦吏。

  这其实倒是其次。

  关键关中秦民不乐意了。

  这是几个意思?

  他们辛苦耕种,家家户户都有战死的人。灭韩之后大家都高兴,可结果却优待韩人免去田赋,他们竟然没有?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说好的有功而受赏呢?!

  秦王政前些年为此震怒,还削去王绾一级爵位,然后收回了颍川的特权。所以这次灭赵后,没有任何优待。在秦王政的眼里看来,这些就都是秦人。既然都是秦人,那要什么优待?

  该服徭役的服徭役!

  该交赋税的交赋税!

  犯了法的就按律令判!

  全都一视同仁,按秦法办事!

  所以,很多赵国士卒都被吸纳。刚好他们都经历了旱蝗,一个个饿的是皮包骨头。进了秦军后,起码能填饱肚子,再也不必吃什么麸皮。现在他们已认可了自身的身份,成为秦国最凶猛的锐骑。

  李信还未回到军营。

  就瞧见诸多骑兵正在操练。

  有些赵人正在教他们骑射。

  论骑兵,肯定还是赵国更强。经过公孙劫的改制,赵国组建起以骑兵为主、步卒为辅的军队。

  最前面的重装骑兵冲锋,足以冲垮一切防线。后续的骑兵则自两翼包抄,切割敌军。步卒紧随其后,将敌人蚕食!

  李信也知晓赵边骑的厉害,所以让他们传授些技巧。平时训练,也都是由他们协助。

  数名锐骑同时出动。

  坐在马鞍上,双脚踩进马镫。双手直接松开缰绳,冲着远处的箭靶引弓射箭。就看到箭支螺旋射出,精准无比的命中。还有人则是举着秦弩,射出后就从嘴里抽出箭支装填。动作洒脱迅速,再次命中远处的箭靶。

  远处还有近距离进攻的重装锐骑。

  这可是赵国的杀手锏,拢共也就几百具全甲,是赵国精锐中的精锐。当初公孙劫是想借助卓氏,尽量多打造些的。只可惜成本实在太高……

  用的战马都是来自草原的龙驹,一匹就价值万钱,而且还是有价无市,想买都不一定能买得到。战马和骑兵皆着全甲,加上还带有长矛和弓弩。

  而且培养骑兵的成本也相当高,人吃差点可能还好说。可战马都是宝贝疙瘩,饲料都得吃好的,还得往里面加些精盐什么的。

  公孙劫算过,就算培养骑兵需要两年时间,成本全加起来差不多超过六万钱。如果开战有损失,那就全打水漂了!

  这些重装锐骑用的都是重武器,挥舞着的秦铍更是虎虎生风,竖立着的稻草人很快就被斩断。后方还有些寻常骑兵,同样是紧随其后冲锋。

  李信看到这幕,也是无比期待。他知道大王对他很信任,所以他迫切的希望能做些事证明自己。这回伐燕虽是裨将,可却能独自领兵,和王翦所率主力是兵分两路。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看他自己的本事。

  看看这些骑兵!

  绝对能建功立业!

  远处斥候快步骑马而来。

  “如何?燕国领兵的是谁?”

  “禀将军!”斥候翻身下马,抬手道:“根据打探,易水河畔与我大秦对峙的燕军将领就是太子丹!”

  “太子丹?哈哈哈!”李信是仰天大笑,得意道:“乃公找的就是他这个太子丹!荆轲所为不仅仅是燕王所准许,关键是太子丹所主导。大王更是说了,务必要杀太子丹!”

  “是这样?”

  赵佗有些诧异。

  因为秦国压根没提这回事,将责任归咎于燕国,而不是燕王或是太子丹一人。只是他没想到,竟然会是太子丹所主导。

  “继续打探。”

  李信摆手吩咐。

  他其实很想出兵。

  但他还是得等王翦攻城。

  “报!!!”

  南方有锐骑骑马赶来。

  待见到李信后,当即下马作揖。

  “见过李将军!”

  “王将军下令,三日后就会攻城。李将军务必要扫清外敌,阻隔上谷援军,这是王将军的将令!”

  “哈哈哈,好!”

  李信顿时爽朗大笑。

  他的机会来了!

第136章 大破太子丹,血流成河!

  易水河畔,清晨时分。

  黎明划破黑暗。

  “呜呜呜——”

  沉重的号角声响起。

  太子丹乘坐战车,位居中军。

  燕国王旗猎猎作响。

  寒风刺骨,让人发抖。

  太子丹高高举起手中的佩剑,“诸位将士们,后面就是我燕国的蓟城。城内有我们的父母,有我们的子女……暴秦撕毁盟约,公然犯我燕国。今日丹亲自坐镇中军,与众将士共同抵御暴秦!”

  “杀!!!”

  “杀!!!”

  而远处已能看到秦军斥候。

  地面很快开始震动。

  沉重的马蹄声犹如惊雷。

  远处乌云压顶,狂风呼啸。

  太子丹咽了口唾沫,心中也是胆寒。这么多年,他从未上过战场。首次领兵,他面对的就是秦国最精锐的战骑军团!

  秦国来的很突然,在寒冬时节就直接进攻。得亏他们有探子发现情况,这才让太子丹能仓促应对。在他看来,秦人很可能是在转暖后再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