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163章

作者:烟雨西瓜

  而这一切,都是公孙劫给的!

  秦王政走的很慢。

  沿途还经过晒制的区域。

  “这几日天色不好,就没有晒纸。我和章邯说过,可以效仿火炕。通过烟道制造火墙,届时可以用火墙焙纸。”

  秦王政附和点头。

  入眼则是片新的工坊。

  章邯就守在门口,赶忙作揖。

  “见过大王,丞相。”

  秦王政看着他,对他也有印象。章邯是任子出身,当初还曾为郎官。因为懂些工器,就先分配至考工室历练。原本他是想着让章邯奔赴前线,负责修造角楼和军械的。只是因为公孙劫需要,就留在蓝田。

  公孙劫伐赵时,几乎是章邯全权负责工坊。按照指示,做的是相当不错。秦王也很欣赏章邯,觉得他以后能属大事。

  “雕版现在准备好没?”

  “都已刻好,随时就能印刷。”

  “那好,带我们去看看。”

  章邯走在前面带路。

  印刷坊和造纸坊是联在一起的。

  门口还能瞧见有木匠正在刻木板,秦王政蹙眉看了眼。用的是阳刻,文字凸起。线条清晰,字迹优美,内容则是出自秦国的律令条文。

  “大王,你看这张告示。”

  公孙劫笑着将张黄纸递了过去。

  上面则是用篆文而书。

  【王十八年,十一月。燕国使臣荆轲、副使秦舞阳入秦。王设九宾大礼,以签盟书。然燕王昏乱,乃阴令荆轲为贼。假意献图,实则刺王。故发兵诛,灭燕以报国仇!】

  总共也就几十个字。

  却足以激怒每个秦人!

  上下一心,必要灭燕!

第132章 舆论的力量,水力磨坊

  秦王政满意颔首。

  字迹苍劲有力,墨迹清晰。

  语句流畅,言简意赅。

  这篇诏书并不长。

  识字的人也都看的懂。

  主要将秦国塑造的相当委屈。

  你们燕国挑衅秦国,大王念在两国邦交忍了下来,还以九宾大礼招待燕使。结果他们是给脸不要脸,竟然行刺大王?

  就算燕国地处北方又如何?

  就算相隔三千里又如何?

  不蒸馒头争口气!

  必须要干燕国!

  这就是挑动情绪。

  类似的手段在后世很常见。

  真相其实不重要。

  关键还是情绪!

  就像荆轲刺秦,实质就是陷阱。秦王政早早就已知晓,就是刻意为之,当时他的礼服内可都有皮甲。

  可百姓们不知道啊……

  他们就知道荆轲刺杀大王!

  能让秦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这篇诏书就还差王玺,而后就能下发。以驿官的速度,一个月内就能传遍各地。”

  公孙劫捧着黄纸。

  王玺可不能随便刻。

  这可是要夷三族的!

  先前秦国下发诏书没这么复杂,秦王亲自下令,由御史起草。经秦王过目许可后,再由玺官亲自盖印。而且诏书只会下发至郡,再由郡下发至县、乡、亭……

  公孙劫的想法是由咸阳王畿印刷,分发至各郡。就有点类似是红头文件,免得下面的人胡乱解读掺杂私货。

  “不碍事。”秦王政淡然一笑,“印发好后,将诏书交给玺官就可。不过,这些雕版后续得要焚毁。”

  公孙劫点了点头。

  “那你准备印多少份?”

  “先来三千份吧。”

  秦王政都吃了惊。

  正常诏书哪需要这么多。

  哪怕下发至乡,也没必要。

  “我认为可在很多地方都张贴诏书,类似是在城门前,关市口,甚至可下发至亭。就是要让所有人知晓,秦国发生了什么,大王为何要灭燕。也不必担心花钱,反正雕版印刷的越多越划算。”

  “哈哈,好!”

  秦王政笑着点头。

  这就是舆论的威力。

  足以让整个秦国愤怒!

  在章邯的讲解下,他又视察了印刷坊。除了刻模板的工匠,里面干活的也都是妇人。主要是检阅印刷效果,将错印少印的残次品剔除。若是没有油墨,也就得喊人来帮忙。

  而后他们就继续向前。

  “政哥,这印刷坊后续也可推行出去。秦灭六国后,必然是要统一文字和制度。通过印刷,可以降低学习的成本。再加上更为廉价的纸,能更容易宣扬秦法秦制。”

  “你有心了。”

  秦王政不由驻足。

  望着公孙劫,心里是无比欢喜。他自幼就很孤独,也习惯了这种感觉。很多事也都藏在心里,不会与任何人说。

  他曾经和昌平君的关系就很不错,是真心将其视作自己的兄长。可随着秦国不断推进,两人终究是渐行渐远。

  而公孙劫是无条件站在他这边,支持他统一天下不说,还提前考虑到后续的治理问题。

  在他看来,公孙劫有着很多能力。可最厉害的本事就是极具大局观,而且做事很有远见。就好似是能未卜先知,能让秦国处处抢占先机。

  就比如说荆轲刺杀他。

  若非公孙劫提醒,他真没想到。

  “这些都是我该做的。”公孙劫笑了笑,指向前方的茅屋道:“政哥,前面就是磨坊了。现在馒头和包子在蓝田相当受欢迎,导致麦价都涨了些。”

  “寡人听说咸阳关市也有。”

  “看来麦价还要涨。”

  秦王政不由一笑。

  也难怪粟米的价钱反而下跌。

  “看来得让治粟内史囤些麦。”

  “这倒也行。”公孙劫是若有所思,“以后甚至能将麦面充为军粮。做成馒头,其实很管饱的。就我的饭量来说,一顿最多吃四个。馒头从中间分开,刷些酱再加点沮菜就能裹腹。不过,就是麻烦了些。”

  面食的做法有很多。

  像志愿军战士吃的炒面。

  但口感是真不太行……

  吃馒头倒还能接受。

  “政哥,前面就是水力磨坊。”

  秦王政遥望远处。

  这里是灞水的分流,所以河床也就十余步。磨坊就横于河床,而水车就矗立在中间。经过河水冲刷后,水车不断旋转,带动上方的石磨旋转。

  “这么慢的水流都行?”

  “章邯,你来介绍。”

  “唯!”章邯走上前来,抬手道:“水力磨坊是丞相设想,由邯和张苍共同搭建。经张苍的计算,磨坊难以建在岸边。可挑选比较小的河流,像木桥一样横于河床下游。将水车设于中间,就可带动坊内的硙。”

  秦王政来了兴趣。

  迫不及待的向前而行。

  他还真想看看。

  他发现这水力磨坊很容易修,就说这条支流并不算宽,却能带动硙。也就是说,很多沟渠上都能修建。这对百姓而言,也能有诸多便利。

  打开木门后,里面有老妪正在忙碌。石磨在水车的带动下,缓慢运转。老妪将麦倒进石磨内,很快就瞧见面粉自其中而出。这年头的麦粉还有些泛黄,散发着股淡淡的麦香,还需要用细筛多次过滤。

  “丞……丞相?”

  “你们继续忙,不必管我们。”

  公孙劫淡然摆手。

  老妪的眼神不太好,加上可能没见过政哥,所以就没作揖。政哥这回是只着常服,自然也不会怪罪老妪。

  “这磨坊一日能出多少麦粉?”

  “就算白天,大概是五石。”公孙劫拍打着石硙,低声道:“目前产出确实低些,但也足够用了。若有需要,能在各地多做些水力磨坊。”

  秦王政认真颔首。

  对于这个数字也很满意。

  毕竟要修水力磨坊很容易。

  很多小河下游都能修。

  “其实不仅仅只是麦粉。”公孙劫环顾四周,笑着道:“石磨还可以磨豆浆,做豆腐。”

  “豆腐?用菽做的?”

  秦王政好奇打量着公孙劫。

  菽这玩意儿都算不上是主食,论地位连宿麦都不如。现在更像是菜羹,经常会有百姓蒸豆饭吃。

  不用想,公孙劫说的肯定没错!

  他没有十足把握,是不会开口的。

  看来,又将有种美食!

第133章 俯首铸剑,种棵通天神树!

  “政哥,坐。”

  两人对坐于亭内。

  章邯亲自带人将饭食送来。

  经赵高检验,这才置于食案。

  目前工坊内的人很多,公孙劫也是管饭的,每日就由妇人采购烹煮。饭菜是荤素搭配,蒸咸鱼、水煮干菜、葵菜鸡蛋羹。和宫廷美食肯定没法比,可对普通百姓已是相当难得。

  公孙劫是穿越者,却没有系统这种逆天的金手指。他无法跳出现有的生产力,去做什么美梦。像现在这待遇,已是他尽力斡旋争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