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388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张献忠听到这话,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的惊讶之色,因为这跟他之前想的差不多。

  早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遇到山西总兵的时候,他其实就猜到其他地方肯定也有朝廷的兵马防守了。

  不然他也不会来投奔李自成。

  只是他没有像罗汝才这样想得如此透彻罢了。

  罗汝才看着张献忠依旧是一副平静的样子,就知道张献忠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只能再次认真地解释道:

  “你之前说你遭遇的兵马大概有三万多,那么其他周边省份的兵马全部加起来的话,最起码也有个六七万吧?”

  “再加上陕西的兵马,朝廷在河南周边布置的兵力最起码也有十二三万!”

  “而且你别忘了,朝廷的主力部队也就是京营还没有出动呢,若是再加上京营、以及九边的精锐部队,等到明年真正开战的时候,朝廷要调动的部队可能不下二十万!”

  “要知道这可是二十万大军啊!这支军队足以将我们彻底消灭了。”

  听到罗汝才得解释之后,张献忠一下子就懵了。

  他的眼睛瞪得犹如铜铃一般,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之前左良玉只率领两万的兵力就可以打败拥有二十万军队的他,这要是朝廷真的出动二十万大军,那这场仗该怎么打啊?

  一时间,张献忠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但他实在想不到任何的解决办法,只能看向罗汝才,声音带着一丝焦急和无奈问道:

  “那你倒是说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办?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罗汝才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

  “目前我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了,本来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攻破潼关进入陕西。”

  “占领陕西之后,我们就可以凭借潼关的天险守住陕西,毕竟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就算朝廷真派二十万大军来了,我们也该也守得住。”

  “就算最后实在守不住,我们也可以从陕西进入四川,四川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而且物产丰富,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但是这段时间你也看到了,潼关实在是太难打了,李自成打了三个月都没有打下。”

  “潼关就像一块坚硬的顽石,任凭李自成如何努力,都无法撼动它分毫。”

  “这要是再打下去的话,我估计也是无济于事,不仅会消耗我们大量的兵力和物资,还会让我们的士气受到极大的打击。”

  “可要是不打陕西的话,我们又能去哪里呢?”

  “去山西倒是可以,虽然山西有兵马防守,但是应该抵挡不住我们的六十万大军。”

  “不过我们的策略可以改变,但朝廷的策略同样也可以改变,恐怕我们刚到山西,朝廷就会立刻调整兵力围攻山西了。”

  “而且我可以肯定,李自成绝对不会去山西的,因为他一直以来的执念就是陕西,他只想当他的西北王。”

  “陕西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无法自拔。”

  话说到这里,罗汝才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得不说,他到底还是小看了朝廷,他本以为朝廷会在明年对他们下手,却万万没有想到朝廷现在就已经对他们下手了。

  而且手段如此高明,让他们毫无办法。

  现在的他们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

  张献忠低头喝了一口闷酒,那酒进入喉咙,却像是一团火,烧得他心里一阵难受。

  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毕竟连罗汝才都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一时间,帐内突然就陷入了沉默之中,只有那烛火摇曳的声音和两人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片刻之后,罗汝才幽幽开口道:

  “算了算了,现在再说这些也没有用了,还是先说你的事吧。”

  “你到底想好了没有?如果你现在想要带着你的人马逃走的话,我可以帮你离开这里。”

  “虽然现在形势对我们很不利,但只要我们小心谨慎,还是有机会的。”

  张献忠听到这话苦笑一声,脸上满是无奈和苦涩。

  “你把话都说到这里了,如今我哪里还有地方去?况且凭借我的这点兵力,去哪里不是找死?”

  “万一不小心再遇到左良玉,到时候就真的是死路一条了。”

  罗汝才一时间也沉默了,因为以张献忠目前的兵力,他确实无处可去了。

  不多时,张献忠突然抬起头来,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声音坚定地说道:

  “看来事到如今,我只能选择加入李自成的队伍了!”

  罗汝才听到这话,有些诧异地看了张献忠一眼。

  因为他知道张献忠说这话的意思不单单是加入那么简单,其实更像是臣服于李自成了。

  换句话说,就是张献忠这个“八大王”甘愿成为李自成的手下,并且要将所有的部队都交给李自成。

  这对于一向心高气傲的张献忠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虽然张献忠的决定让罗汝才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这确实是目前最稳妥的选择了。

  毕竟他这十万人要是脱离了李自成的部队,确实翻不起什么浪花。

  要是再遭遇到左良玉或者其他朝廷的军队,一下子就被打没了,连张献忠本人都有可能有性命之忧。

  与其这样,还不如投靠李自成,虽然要受制于人,但至少能安稳一阵子,说不定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想到这里,罗汝才又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为了张献忠的决定叹息。

  随后他抬起头,目光望向营帐外那漆黑如墨的夜空缓缓说道: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么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样,等到明天一早,你就主动去见李自成,将此事详细地说明一番,以你的身份和地位,想必李自成必然不会亏待于你。”

  张献忠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然的点了点头,也算是默认了这件事情。

  做好了决定之后,营帐内的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压抑。

  双方默默无语,各自围坐在桌边对饮了起来。

  那酒入口辛辣,却也带着一丝苦涩,就像他们此刻的心情一般。

  可突然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惊呼声。

  “闯闯王!您您怎么来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屋内的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一脸震惊。

  张献忠本来还以为李自成是罗汝才喊来的,而刚才罗汝才和他说的那些话就只是为了代替李自成考验他的忠心。

  所以一时间看向罗汝才得眼神就有些不善了起来。

  可他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想法,因为他从罗汝才的眼神中也看出来了震惊。

  只见此刻罗汝才的眼睛瞪得老大,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很明显,罗汝才也不知道李自成会在这个时候赶来。

  事实上确实如此,这件事情罗汝才并没有告知李自成。

  甚至他还是趁着夜幕降临悄悄来见张献忠的,就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只是他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这里可是李自成的大营,到处都是李自成的亲信。

  这些人就像李自成的眼睛和耳朵,对大营里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他们见面的事情怎么瞒得过李自成呢?

  早在罗汝才出了自己的大营来找张献忠的时候,李自成那边就已经得知了消息。

  不过当时李自成并没有着急出面阻止,而是等他们聊的差不多了,这才赶到了这里。

  就在二人胡思乱想的时候,只见营帐突然一下子被人掀开。

  紧接着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只见此人年约四十来岁,身形魁梧,面容棱角分明,古铜色的皮肤因常年征战暴晒显得粗糙,布满了岁月与风沙留下的痕迹。

  唯一奇怪的是左眼带着一只特质的眼罩,显的有些怪异。

  但即便如此,他的另外一只眼睛却宛如鹰隼般凌厉,仿佛能看穿人心一般。

  此人正是闯王李自成!

  至于他的那只左眼,是之前围攻开封的时候被开封副将陈永福所射。

  不过好在伤口没有感染,只是失去了一只眼睛而已。

  与此同时,罗汝才和张献忠见到李自成,赶忙放下手中的酒杯,慌慌张张地站起来对着李自成行礼。

  “参见闯王!”

  李自成哈哈一笑,那笑声爽朗而又豪迈,仿佛能驱散这营帐内的压抑气氛。

  他上前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说道:

  “这大晚上的,你们二人怎么聚在一起了?”

  二人听到这话,一瞬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可下一秒,李自成突然话锋一转,脸上带着一丝调侃的笑容说道:

  “不过你们还真是不讲义气,喝酒这种好事怎么不叫上本王呢?”

  说完这话,李自成便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仿佛这里就是他的主场一般。

  随后,身后的营帐再次被人掀开,有几个人手里捧着美酒和下酒菜走了进来,然后将那些东西一一摆放在了桌上。

  至于之前罗汝才带来的东西,则是被撤了下去。

  新的酒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不得不说,李自成带来的这些东西和之前罗汝才带来的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只见那酒壶晶莹剔透,似乎是由整块水晶雕刻而成的,酒杯小巧玲珑,亦是由水晶雕刻。

  下酒菜也是色香味俱全。

  这是因为李自成有了身份和地位之后,也开始注重奢靡的生活了。

  他的麾下聚集了不少厨子,都是之前攻下城池的时候,从王府、酒楼中抢来的。

  就在这时,李自成看着眼前还站着的二人,当下便招呼道:

  “你们二位还站着干吗?快坐下,今天咱们就好好地喝上一顿,不醉不归!”

  二人听到这话,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只是他们的屁股刚一沾到凳子,就感觉有些不自在,仿佛这凳子上长了刺一般。

第265章 李自成:潼关他娘的太难打了!

  紧接着,李自成端起一杯酒,目光颇为诚挚地望向罗汝才与张献忠,朗声道:

  “二位兄弟,有你们鼎力相助,本王实乃感激不尽,咱们的大业定能如日中天,干杯!”

  言罢,他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动作利落,尽显豪迈之气。

  罗汝才与张献忠见状,也纷纷举杯,仰头饮尽。

  那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阵火辣辣的灼热感。

  一口酒下肚,张献忠终于鼓起勇气开口道:

  “闯王,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的声音略显颤抖,显然内心仍有些忐忑。

  李自成闻言爽朗一笑,道:

  “但说无妨,你我兄弟,何须如此拘谨?有话直说便是。”

  张献忠先是深吸一口气,这才说道:

  “方才在下与罗先生一番长谈,突然就看透了很多事情,所以在下决定将麾下所有兵马悉数交由闯王统辖。”

  “这些兄弟随在下征战多年,在下视他们如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