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七名护卫留在船外甲板上,被巢湖水师侍卫盯的心里发毛。
别说他们了,就连那跟着进去的左右护法,也都是心中忐忑,行路都有些不利索了。
唯有明王泰然自若。
在俞通源,俞通渊,廖定国三人的注视下,很自然的和他们行礼,问候。
“你就是明王?”
俞通源直截了当的询问。
“正是。”
“放屁!你是他娘的冒牌货!
明王怕死,派你个狗屁玩意来糊弄我!”
俞通源突然翻脸,杀气惊人!
明王左右护法腿软,明王却不见慌乱。
“南安侯何必试探?我便是明王,如假包换的明王。
我能走到今日,岂是无胆之辈?
南安侯,你快死了,你们巢湖水师都要大难临头!
与其在这里试探我,不若赶紧想想如何化解必死危局。”
明王神色淡淡的说道。
俞通源和廖定国,俞通渊对视一眼,满脸的怒容和杀气迅速收敛,被喜悦所取代。
“事关重大,不确认了明王你的身份怎么能行?”
明王见此,淡淡一笑。
成了!
真的成了!
巢湖水师,必定能为自己所用!
这柄战力强悍,曾是朱元璋手中,水面上最为锋利的刀,将捅向朱元璋!
让朱元璋自食其果!
“南安侯小心一些,确实是应该的……做什么你?!”
明王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已变了腔调。
被无尽的惊慌和愕然所取代。
因为南安侯俞通源,和另外两个巢湖水师高层的廖定国,俞通渊,三人毫无预兆的飞身而出。
第一时间就把他们给制住了。
与此同时,外面的巢湖水师护卫,也在第一时间动手,解决了明王护卫。
“干什么?自然是解决我们的危机了。”
俞通源拍了拍身下,被他膝盖压着挣扎不动的明王的脸。
“你这样不得好死!朱元璋不会放过你们的!
你们唯一的生路,就是和我们一起杀了朱洪武!!”
明王还没有放弃努力,依旧在蛊惑俞通源。
俞通源嗤笑一声:“太子殿下来信了。”
只说了这一句,往下没有再说,却把明王接下来的话,都给堵在了喉咙里。
他的脑袋嗡嗡作响,宛若挨了重锤,神情都恍惚了起来。
而后,一些明悟自心中升起。
明明他算了好了一切,最坏的结果也是全身而退。
结果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他想不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
但现在,却都明白了!
原来,是朱洪武那里先一步的行动起来!
自己的这些算计,全都落到了朱元璋算计里!
这一次,自己输的不冤。
只是……这朱洪武什么时候转变了性子?
按照自己对朱洪武的了解,就算是朱洪武不会对巢湖水师赶尽杀绝,那至少还得对巢湖水师严查半年。
绝对不会这般早就提前结束行动的。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朱洪武转性子了,还是说背地里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亦或者,这次的事,不是朱洪武对自己的算计,纯属是赶巧了?
短暂的明了之后,又有无数新的迷茫浮现。
让明王这个自诩智慧的人,都觉得脑袋快要炸了。
他倒也是个人物,接下来一句废话都不再多说,似已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造反本就是个危险的事,会有很多人奔向光明。
就算是自己这个明王,丢掉性命也正常。
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但……这场战斗并没有那样容易结束!
朱洪武以为把自己拿下就行了?
中都城的问题,不是把自己这个明王拿下,就能解决的!
哪怕没了自己,只要中都城的黑暗不断加剧,就依旧会有无数人向往光明!
皇帝也压不住!
但中都城的问题,偏偏又是李善长,乃至于朱洪武自己弄出来的。
解决中都城的问题,就是在挖皇帝自己的根,打自己的脸!
朱元璋岂会做这种事?
……
“真不喊一下汤和吗?”
中都城,江阴侯吴良望着李善长询问。
李善长面上露出一抹嘲弄道:“喊他做什么?
监造中都城也有他的份,可他八九个月前就病了。
一个带兵南征北战,壮实的像头狗熊的人,忽然间就成了病秧子。
一直在家养病,不理会中都城的事。
他以为咱看不出来,他是对咱修建中都不认同。
怕咱闹出什么事情,连累到了他?
既然他那般怕,处处躲着,那就随他。
现在上位前来,到了分好处的时候,咱也没必要带着他。
让他接着病好了!”
“之前他当缩头乌龟,生怕会连累到他,现在好处来了,他还想要沾光?
摔倒正巧趴在美人肚皮上——净它娘的想美事了!”
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直接骂出声。
吴良见此便也不再多言。
说起来,这事还真不怪他们,是汤和自己不做人在前。
如今不过是种瓜得瓜罢了……
……
“爹,您的病好了?要不……再开窗冻冻?”
汤和的儿子汤軏看着精神百倍的自己爹,说出了非常孝顺的话。
“上位要来了,我的病它不敢不好啊!”
汤和说了一句,就召集府中家将,顶盔惯甲,匆匆的出了府门。
目送自己爹离去,汤軏挠挠脑袋。
不是在疑惑自己爹去干什么了,而是疑惑自己爹明明说了,病不敢不好,为何甲胄之下,却穿的如此单薄?
这样的冷的天,骑着马冷风吹上一通,铁打的人也遭不住啊!
……
高亢的唢呐声里,朱元璋带着太子,摆开了属于天子和太子所有仪仗,下了船,坐上了天子玉辇,行走在家乡的土地上。
从这里到中都城的路,都已经清水撒街,黄土垫道。
收拾的干净整洁。
道路两侧挤满了无数临淮,凤阳两县的百姓,踮着脚的看稀奇。
李善长带领中都城官员,以及在凤阳的淮西勋贵,或是勋贵们能拿出手的子侄,与临淮、凤阳两县官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拜于玉辂前。
满脸笑容向百姓们挥手示意的朱元璋,将目光投在了李善长身上……
第43章 他们比咱来的早,就在这中都城内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跪伏于地的李善长身上。
这么多年了,自己又回到了中都城,见到了李善长这个自己的‘萧何’!
目光在李善长的身上停了一瞬,移向了李善长身后,跪着的众多人身上。
他看到了江阴侯吴良,看到了李存义。
看到了行工部尚书薛祥,凤阳知府朱祥,看到了众多勋贵们能拿得出手的子侄,亲戚……
在这里面,没有看到汤和的身影。
朱元璋自是知道,汤和干什么去了……
这些朝自己跪拜的人,喜气洋洋。
宛若打了大胜仗,向自己请功,等待着自己这个皇帝对他们褒奖,给他们封赏一般。
也认定了自己会对他们进行封赏。
朱元璋笑了。
这和上辈子,自己洪武八年九月回中都时的氛围,完全不同。
那一次,走漏了一些风声,他们心里多少已经没底了。
跪在这里迎接自己,虽场面看起来喜气洋洋,但在这外表之下,无数人心里都在犯嘀咕,带着忐忑。
还是现在这个氛围好啊!
他们从心里往外散发着欢喜。
朱元璋看着也欢喜。
说明重来一次,自己做的还不错。
到现在,刀子架在脖子上了,这些人还毫无察觉,毫无防备,还在欢天喜地!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