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守白
巢湖水师出现的时机刚刚好,刚一和上位合伙做事,接下来就接连不停的打硬仗,打大仗。
尤其是鄱阳湖水战,可以说直接关乎当时尚未成立的、大明的国运了。
巢湖水师功劳大,资格老,地位特殊。
他们兄弟二人,受到皇帝提拔。
以他们兄弟为核心,组建新的水师。
为了不辜负皇帝的信任,能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冲天而起。
他们接下来那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亡命的血拼。
后面随汤和破方国珍,平陈友定,自己兄弟都是在里面出了大力气的。
本以为这两仗,自己这里已经打的足够优秀了,足可以扬眉吐气了。
可还是有人说,这是皇帝专门给他们的立功机会。
就是为了提拔他们,好用他们来制衡巢湖水师。
打方国珍,陈友定的这两仗,虽然还可以。
但是和巢湖水师比起来,还是有差距。
这两仗要是让巢湖水师去打,肯定会打的更加漂亮。
别的不说,至少不会让数量不少的双方残部,逃到海上去,成为海寇。
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为祸一方。
反正总而言之,别管怎么比,他兄弟二人就是比不上巢湖水师。
要不是为了制衡巢湖水师,他兄弟二人,根本就不会应运而生。
就算是皇帝一味提拔,一味的偏袒,他兄弟二人,还是哪哪都比不上巢湖水师。
而且,这里面的不少言论,据他所知,有不少都是从巢湖水师那里流传出来的。
能一路拼杀上来,一门双侯,吴祯心中自然是有着傲气在的。
觉得他们兄弟能有今日成就,全靠兄弟二人自己的本领,以及敢打敢拼。
和其余的关系倒是不大。
巢湖水师,也不比他们兄弟强到哪里去。
在这等心态下,不时听到这些言论,心中作何感想,可想而知。
对于巢湖水师,那当真是分外恼怒。
一心想要看到巢湖水师倒霉。
杨宪倒台,巢湖水师受到牵连,吃了大亏,吐出北面的大量利益,这件事他们兄弟在里面是出了大力气的。
后面巢湖水师贩卖私盐等事情被捅出来,他们兄弟二人在里面,同样是出了大力气。
接连动作下,廖永忠这个巢湖水师仅剩的顶梁柱,终于被皇帝砍了头。
他是长出一口气,只觉得分外畅快。
觉得巢湖水师必然会一蹶不振。
依照皇帝的性格,还有和巢湖水师之间的纠葛,就算是把巢湖水师打散了,彻底取消建制也不是不可能。
谁能想到,对于巢湖水师的打击,只持续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
中都城时,更是调用了巢湖水师做事。
这就不说了,如今更是要让巢湖水师北上,在和草原的互市里,掺上一脚!
这表明巢湖水师,彻底度过了生死危机!
且再一次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这等事,对他来说,别提有多难受!
皇帝也不行啊,居然还想着留着巢湖水师,对自己兄弟二人进行制衡。
自己二人对他忠心耿耿,为大明立过功,为皇帝流过血,他居然这般想自己兄弟!
“这些事,看看就行了。
巢湖水师不过是断脊之犬。
真正能扛住事,有大作为的人人都死了。
剩下的俞通源,俞通渊,廖定国这样的小猫三两只,难成气候。”
他再次转动起手中的铁核桃,浑不在意的说道。
吴忠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望着他爹的背影道:“爹……两千料大海船的事,咱们还是别做了。
立刻收手吧爹。”
“什么大海船?谁与你说的大海船?”
吴祯转动铁核桃的动作,不自觉的顿住。
大约一个呼吸左右的时间,又接着转动起来。
他转过身来,望着吴忠出声反问,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
就仿佛他对这些,完全不知情一般。
吴忠的目光有些躲闪。
但片刻后,还是鼓足勇气,望着他爹道:“偷偷运输龙江宝船厂的大海船,卖给方部海寇的事,孩儿都已经知道了。
爹,收手吧。”
他的声音里带着犹豫,却又说的很认真。
吴祯脸上的风轻云淡没有消失。
背在伸手背后,握着铁核桃的手,却不自觉的用了力。
“你这孩子,说啥胡话呢?
谁与你说的这些?
你爹我咋可能干这些事情。”
吴忠的目光从他爹脸上移开,低垂着头,没有说话。
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这话不论如何他都不会告诉他爹的。
不然,依照自己爹的脾气,与自己说这些的人,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房间之内,一时间陷入到了沉默里。
“这事,我是不想让你知道的。
有些时候知道的多了,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多知道一份事情,就多一份烦恼。”
这种沉默持续一会儿后,吴祯率先开了口。
声音显得低沉,已经不复之前的那种的云淡风轻。
“我想要你一直活在光明里,不接触黑暗。
现在看来,我的想法还是有些不太对。
光明和黑暗,本就是都存在于世间的。
哪怕是皇帝,也没有办法让他的儿子只看到光明,不经历人间的黑暗。
你也逐渐长大了,一转眼竟是比你爹我都高了。
我终究会老去,爵位是你的,担子也终究会落到你身上。
也确实该让你逐渐的看看,完整的人间了。
不然,这副担子你担不起来,今后肯定会吃亏。”
他看着吴忠,眼里有着欣慰,又有诸多时光易逝的感慨。
“爹。”
吴忠抬起头,望着吴祯喊了一声,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这事情,和你所听到的不太一样。
大海船,我这里确实卖给海寇了。
但不是为赚钱。
说实话,咱们家已经不缺这些钱了。
没这些钱日子一样过,有了这些钱,日子也不会有什么改善。
我这样做,是为了大明考虑,是为了平衡海上的势力。
陈部海寇弄了十二艘两千料的大海船,实力大涨。
方部海寇根本打不过。
我这里要是不加以干涉,陈部海寇必然能吞并方部海寇。
到时候海上一家独大,陈部海寇无人可制,必将为祸一方,难以制衡。
就像皇帝在有了巢湖水师之后,还会再设一部水师,让你伯父和我领着一样。
我把船卖给方部海寇,也是为之相互制衡。
防止海面上出现一家独大的事。”
吴祯这话说的是语重心长,道尽了他的苦心孤诣。
吴忠的神色动了动:
“爹,这种双方制衡,不是应该联合弱的一方,去打强的那一方吗?
谁强就打谁。
您现在帮助弱的,也变的和强的一样强,那……今后要是他们联合一起,来攻打咱们呢?”
吴祯闻言,颇为意外。
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儿子这么快就能想到着方面来。
“你说的是对,只是……这一套咱们这里不好做。
拥有十二艘两千料大海船的陈部海寇,实在太强了。
而备倭水师这里,说起来都归你爹我管辖,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尤其是对海寇动手的时候,更是如此。
备倭水师里面的很多人,和陈方两部海寇同出一源。
有着很深的香火情。
尤其是那些当了海寇的人,手中很富裕,会专门暗中拿钱说事。
我这里要是真的想要对那些海寇下死手,消息必然会先一步的走漏。
甚至于在关键的时刻里,被一些人反戈一击也不是不可能。
事情难就难在这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吴祯说出这些话后,那一直挺直的腰背,一下子就矮了三分。
和平日里那种顶天立地,说一不二的表现,有着极大的区别。
像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扒去了身上那层坚硬的外壳一样。
他这个备倭水师的都督,对于备倭水师的掌控,并没有那么强。
这是他平日里,绝对不会和人说的。
此时却对自己儿子说了出来。
这对于一向在儿子面前,表现的无所不能的他来说,是个很艰难的决定。
吴忠看着自己爹,显得不可置信。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