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93章

作者:龙门小蝌蚪

  只不过这强烈冲击的一幕,他们其实早已经并不是第一次见到了。

  鲜卑族在缺粮时,入侵大汉这数十年来,掳掠的汉人少女多是晚上供士卒施暴,白天作为军粮烹食。

第121章 斩单于颅祭天,须卜雄裂天立夏胡

  “这些鲜卑人真是该死!”

  须卜雄看着鲜卑王帐中,鲜卑单于以及鲜卑高层欺凌汉人女子的一幕,他眼低深处掠过一抹浓烈杀意。

  因为母亲是出身南匈奴李氏,须卜雄身上有一半的李家血脉,也就是汉人血脉。

  甚至又因为自幼受周围南匈奴同龄人欺辱。

  须卜雄对于汉人的归属感,比南匈奴人更加强烈。

  在须卜雄心中,自己无异于汉人中的一员,尤其是被李昭找到,并承诺助他成为南匈奴单于与草原之主。

  因此,见到汉人女子被施暴,须卜雄忍不住心中杀意涌现。

  不过,须卜雄明白,现在还不是时候。

  “哈哈,羌渠单于来了,快入座,入座。”

  坐在王座上的鲜卑单于和连看着走进大帐内的南匈奴一众高层,立即笑着招呼道。

  羌渠、步度根等南匈奴一众高层对于大帐内冲击性的一幕,也是都微微皱眉,不过倒也是没有说什么。

  南匈奴在东汉时期内附汉朝,并受到大汉的庇护和支持。

  在内附期间,南匈奴与汉朝的关系相对友好,共同对抗北匈奴等敌人。

  南匈奴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汉化。

  因此,相比于鲜卑人在入侵的过程中,存在对汉人进行残暴屠杀和掠夺的行为,乃至鲜卑军队中还存在将汉人作为军粮等极端残暴的行为。

  南匈奴在这一时期对汉人还是显得相对友善。

  羌渠、于夫罗等一众南匈奴高层坐下。

  须卜雄、李祁连在左谷蠡王身后站定。

  “和连单于,听说乌桓单于也决定结盟了,我们三族结盟,汉军势必抵挡不住我们进攻了。不知,杀破马邑、雁门关后,我南匈奴能获得哪些好处?”

  羌渠坐下后,便直入主题,对坐在王座上的和连问道。

  “哈哈,羌渠单于真是说话痛快,那不知你们南匈奴想要什么?”

  鲜卑单于和连看着羌渠笑道。

  羌渠闻言,也不迟疑,直接狮子大开口道:

  “河东!长安!大汉的长安,一半的关中,我们南匈奴都要了!”

  听着羌渠的话,和连放开了怀中的女人,其他鲜卑高层也都纷纷放开了怀中女人,瞪大了眼睛看向狮子大开口的羌渠。

  “羌渠,你的胃口是真大,不怕你们南匈奴被撑死吗?”和连忍不住气急而笑,道。

  “呵呵,和连单于,我南匈奴胃口大与不大,那就是我南匈奴的事情了,这可是和连单于许诺过的,邀请我南匈奴共踏大汉帝都洛阳的回报,当然,洛阳我南匈奴可以不与和连单于抢,那是和连单于的!”

  头发花白的南匈奴单于羌渠呵呵笑道。

  不错,这次鲜卑使者邀请南匈奴共同结盟进攻大汉的理由便是马踏洛阳。

  一方面是鲜卑单于和连想要救回儿子魁头。

  另外一方面。作为檀石槐之子,鲜卑单于和连拥有比拟、乃至超越檀石槐的志向。

  再加上,汉人内乱,而且汉军兵马真的不多,这让和连以及鲜卑众高层看到了机会。

  对于南匈奴单于羌渠狮子大开口,要河东、要半个关中以及长安,大帐内的鲜卑单于和连以及鲜卑大帅们无不愤怒。

  鲜卑单于和连突然大笑着开口:

  “哈哈哈,汉人的地盘与城池何其广阔,资源丰厚无比。羌渠单于,你既已开口,那本单于便应下你。只要我们鲜卑、南匈奴与乌桓三族能够齐心协力,共同马踏中原,那享不尽的汉人女子将为我们所役使,吃不完的粮食将堆积如山,喝不完的美酒佳肴也将任我们尽情享用!”

  羌渠单于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似乎对和连的回应感到满意。而其他鲜卑高层,虽然对羌渠的狮子大开口心有不满,但在和连的表态下,也只得暂时压下心头的怒火。

  “好!既然和连单于如此爽快,那我南匈奴也定当全力以赴!”羌渠单于掷地有声地说道。

  “不知乌桓大军何时到?”羌渠又问道。

  “乌桓正在集结儿郎,这两天便会到了,等乌桓大军到了我们立即攻城!”和连笑着说道。

  接下来,鲜卑高层与南匈奴高层进行了一场火药味十足,彼此互瞪一场宴席。

  待羌渠带着南匈奴高层退了出去。

  “蓬!”

  一个鲜卑大帅直接把桌案掀翻,终于压制不住了,大声愤怒道:

  “单于,难道我们还真答应了那南匈奴不成?把打下来的地盘给他们?”

  其他鲜卑大帅也是纷纷不爽道。

  坐在王座上的和连却是一脸冷笑,看着一众愤怒的鲜卑大帅们,道:

  “诸位,不必那么生气,这南匈奴、乌桓想要从我鲜卑手中夺食可不容易,到时候,对付了汉军,踏破了洛阳,便是我们对付这南匈奴的时候。最起码我们现在还需要南匈奴人与乌桓人替我们打汉军。”

  和连的话落下,让大帐内一众鲜卑大帅、首领脸上气愤尽去,皆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他们能够追随檀石槐建立功勋,自然都不是傻子,若是鲜卑一族对抗大汉自然很是困难,但是拉着南匈奴、乌桓便可能性大多了。

  这时,大帐内一道声音响起。

  “单于说的不错,我部落在大汉内的内应传回消息,这次大汉内部的起义非常厉害,大汉各大州郡都丢失了,现在大汉朝廷平乱都来不及根本顾不得我们了,而我们面前的敌人,便是马邑城守军,我们只要攻破马邑城,杀入雁门关,攻占了大汉帝都洛阳城!”

  声音响起,鲜卑单于和连以及一众鲜卑大帅齐齐看去。却见说话的人,正是非常熟悉汉人的轲比能。

  听到这话,鲜卑单于和连以及一众鲜卑大帅皆是振奋与激动了起来。

  檀石槐率领鲜卑一族崛起,多少年了都想杀入大汉中原,但是都未做到。

  现在,要在他们手中完成了吗?

  另外一边,出了鲜卑王帐的羌渠单于、左贤王于夫罗以及其他南匈奴高层也是在彼此交谈着。

  “父王,这鲜卑人似乎并不情愿把河东、半个关中以及长安给我们啊,他们该不会到时候对付了汉军,再对我们袭击吧?”

  还很年轻的左贤王于夫罗对自己父亲羌渠说道。

  听到于夫罗的话,众人齐刷刷看向羌渠。

  羌渠却是冷笑一声,道:

  “自从汉军大破中部鲜卑部落,鲜卑势力便下降了不少。这一次集结了大军向大汉复仇,才不过集结四万骑兵,可见鲜卑一族没有檀石槐时期强大了,我南匈奴实力未必比鲜卑差太多。”

  “到时候我南匈奴再联合乌桓,这鲜卑定然不会与我们鱼死网破。”

  顿了顿,羌渠单于又叹息一声,道:

  “可惜啊,这大汉怕是要亡了,这次大汉内部的叛乱非常大,这么多年了,大汉叛乱不断,早已经不复百年前的强大了。”

  “看来我们南匈奴壮大的机会到了,只要占据汉人肥沃的河东、半个关中以及定都长安,我们南匈奴大业指日可期!!!”

  羌渠初开始叹息大汉的内忧外患,但是,转而说道河东、关中、长安便面色涨红了起来。

  身为南匈奴单于,为大汉附庸,若是说没有对中原的觊觎之心,那是假的。

  其他南匈奴高层也是一个个满脸红光,眼中充斥期待。

  唯有站在众人之后的须卜雄、李祁连两人相视一眼,再看向南匈奴单于羌渠、左贤王于夫罗等人的目光,犹如看死人一般。

  ……

  一天时间转眼即逝。

  马邑城外的异族越聚越多,城中马邑守军以及百姓无不担惊受怕。

  时间临近傍晚时,须卜雄来到了南匈奴李氏部落营地。

  而马邑城上。李昭、李辰、李猛、张修、丁原、吕布等人也看着远处已经开始燃起篝火的异族大营。

  “卫将军,须卜雄决定子时准时动手,到时候,让我们先发起进攻吸引鲜卑与南匈奴守军的注意力,他们负责先斩杀鲜卑单于、南匈奴单于!”

  李辰对李昭禀报道。

  闻言,李昭深吸一口气,道:

  “好,配合他!”

  说着,李昭看向一众将领道:

  “众位将士,此战若败异族,那么,并州短时间便不会再有外族之危了,我们就能够更好的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园了。”

  “甚至,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对外族发起反击,今日一战,至关重要,请诸君奋力一战!”

  李昭的声音传入一众将领耳中,让众将领皆是战意飙涨,面露决绝之色。

  这一刻,谁都明白,值此大汉内忧外患之际,这一仗真的很重要!

  天色完全漆黑了下来时。

  南匈奴军营内,大量的南匈奴李氏子弟开始进入帐中穿戴铠甲,手中的破烂弯刀已被大汉精良的长矛、环首刀所取代,背上背着的是锋利的弓箭、弓弩,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

  “怎么样了?儿郎们都准备好了吗?”

  须卜雄也换上了一层铠甲,对李鹿孤、李祁连问道。

  “准备好了,只待卫将军发起进攻了!”李祁连深吸一口气,说道。

  “好,接下来,我与外翁亲率一千儿郎去突袭羌渠以及南匈奴高层。祁连弟,便由你率领两千儿郎突袭鲜卑单于王帐!”

  须卜雄对李祁连安排道。

  李祁连立即应了下来。

  夜色愈加深了。

  马邑城北城门已经聚集了五千名骑着战马的汉军士卒。这是城中士卒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李昭只留下三千士卒守卫马邑城。

  李昭骑着烈焰马,身穿铠甲,在队伍前列。

  李辰、李猛、张修、吕布、高顺、魏续、侯成、宋宪、秦宜禄、少年张辽等人也是纷纷披甲,人人手持武器。

  “卫将军时间到了!”

  突然,李辰对李昭提醒道。

  李昭闻言,看了一眼一旁的丁原道:“建阳,便由你守城了。”

  “卫将军放心!”丁原立即道。

  “开城门,杀出去!”李昭当即大喝一声。

  咔咔咔~

  城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下。

  “驾~”

  李昭率先纵马而出。

  其余众将,众骑兵纷纷杀出去,大地震动声响起。

  在距离马邑城门不远处,设置二十多座瞭望塔上鲜卑士卒立即被惊动。

  看着马邑城门大开,大量的汉军骑兵涌出,顿时亡魂大冒,纷纷拿出塔内的号角。

  一个个鲜卑士卒扯着腮帮子,鼓着气奋力吹响号角。

  嗡嗡嗡~

  嗡嗡嗡~

  苍凉、悲壮、雄浑、悠长的号角声一瞬间便此起彼伏的响彻原野。

  在瞭望塔后,一个简易营地里大量的南匈奴士卒、以及鲜卑士卒纷纷手持弯刀衣衫不整的冲了出来,然后直接就跨上便在帐前栓住的战马。

  反应极其快速。

  这些正是鲜卑与南匈奴设置的前军,足有五千骑兵,是用来预防汉军突袭的,然后拖延住时间。

  可以为后方的南匈奴与鲜卑主力大军争取准备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