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42章

作者:龙门小蝌蚪

  天色刚亮,大量的洛阳百姓呼朋引伴,争相恐后向着洛阳北城门挤去。

  洛阳北城门也早早开启了,成千上万的洛阳百姓拥挤于北城门外,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不仅百姓、世家来了,天子刘宏也早早起床,整个人精神焕发,挟皇后,万年公主以及文武百官皆出城迎接凯旋大军。

  记录的史官忍不住记下这盛况的一幕。

  “来了,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迎接人群前方率先轰动。

  紧着着所有人都齐刷刷看向北方。

  却见北方一只队伍缓缓开了过来。

  披坚执锐的虎贲郎们骑着高大的战马,驱赶着中间步履蹒跚的数百鲜卑俘虏,一步步前进着,这场景让围观的百姓、世家以及公卿们皆是开心了起来。

  大汉时期的民族荣誉感尤其强烈,对于异族,不论是百姓,还是世家都没有好感。

  不过,除却鲜卑奴隶让百姓、世家们痛斥。

  随之吸引了很多人目光的便是队伍前列,骑着一匹赤红色汗血宝马,一身铠甲,威风凛凛的李昭。

  这近小半年时间过去了,李昭的颜值在麒麟玉佩加持改善下已经暴涨至101点。

  101点的颜值,放在女人身上,那就是倾国倾城,绝世尤物姿色行列。

  而放在男人身上,也是到了貌比宋玉的层级。

  而李昭还有不同,除却俊美外貌,李昭还有年轻武将的阳刚之气萦绕。

  便是瞬间,俊美、英武的李昭便吸引了很多百姓、世家以及皇后、万年公主等人的目光。

  “他就是李昭啊?这太英武、俊美了吧?”

  “就是啊,如此年轻、俊朗,竟然还能打下如此大胜,真是英雄出少年。也不知道有没有妻妾,我家侄女正好待字闺中呢……”

  ……

  彼此起伏的噪杂声响彻,大量围观百姓、世家人因为李昭立下不世之功并且还如此年轻、英武、俊美而震惊。

  很多姿色不错的少女、女人眼睛都移不开了,眼中充斥炽热。

  天子刘宏身边。

  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皇后何莲一双美眸看着李昭,感觉到了惊艳与怦然心动,双腿都不禁微微夹紧,心中掀起了波澜,心中浮想联翩:

  “李昭今天竟然如此英武,本宫若是能有如此夫君,也不需要在后宫中哀怨了,可惜,如此英武非凡将军,本宫竟不能享受。”

  皇后何莲一双美眸水雾盈盈在李昭身上移不开了。

  一旁的万年公主刘慕同样一双美眸睁大看着英武、俊美无比的李昭,一颗芳心跳动,白皙、精致脸蛋出现了一抹红晕。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李昭,之前她一直听宫女说李昭出身陇西李氏,打仗多么英勇,为大汉立下不世之功,当时她并没有什么概念。

  但是,当前几天,刘宏和她透漏了有意撮合她与李昭,万年公主便对李昭上心了,这几天时间,她查李家资料,了解李家情况,并了解云中这一仗,她发现李昭真的很好,很励志,李家衰落,为壮大李家,光耀门楣而努力,并且真的被李昭给做到了。

  未见李昭之前,万年公主刘慕便已经心中有所期待了。

  但是,真当见了李昭,万年公主刘慕一瞬间就感觉到了自己巨大的幸运。

  这就是她未来相伴一生的夫君吗?

  “万年,怎么样?”

  刘宏见到李昭后,也是被李昭今日英武所惊艳,不过,刘宏喜欢的是女人,只感觉好看而已,对李昭好感增加,但他很快就转头对一旁正怔怔看着李昭的刘慕轻声笑着问道。

  听到刘宏问话,万年公主刘慕白皙精致的脸庞顿时愈加红润了。

  不过,刘慕却是清楚的明白,这是她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若是错过了恐怕会遗憾一辈子,不是害羞的时候。

  “嗯。”刘慕红润这脸蛋,娇羞的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很倾慕李昭。

  刘宏见此,顿时大喜过望,看向李昭的目光就更是欣赏了。

  若是女婿一般,或许老丈人很不情愿,甚至敌视。

  但是,女婿太优秀了,老丈人本身自己就满意,再把自己女儿嫁过去,那就真的有正向的好感加成。

  刘宏与万年公主刘慕的低声私语虽然小,但是,还是让一旁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皇后何莲注意到了。

  皇后眉头顿时一皱,有些惊疑不解。

  今天万年公主刘慕竟然单独的站在刘宏身边。

  要知道这是连刘宏喜欢的小刘协都没有待遇,尽管小刘协才一岁多,还很闹人。

  但是,万年公主刘慕在宫中就是个透明,刘宏虽然有时间能够想到了去过问一下,但是有时候几个月都想不到去主动见一次。

  今天如此盛大事情,确实有些奇怪。

  不错。

  刘宏暂时还没有告诉皇后要为万年公主刘慕招李昭为驸马的事。

  在汉朝,为公主赐婚,通常是天子出面。

  公主作为天子的女性血缘亲属,她们的地位尊贵无比,婚姻大事自然也是由天子来主持和决定的。天子会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和考虑,为公主选择合适的婚嫁对象,并通过赐婚的方式将公主许配给选定的驸马。这一过程中,皇后虽然也可能参与其中,但主要是作为皇帝的配偶和后宫之主,在宫廷内部发挥一定的协助和协调作用,而不会直接出面主持公主的赐婚事宜。

  万年公主刘慕并不是何皇后所生,再加上李昭名义上是何家的人,他刘宏为李昭赐婚公主的话,那就是给李昭外戚的身份。

  有些把李家从何家拉出来了的嫌疑,分裂的嫌疑。

  因此刘宏并不欲让皇后以及何进提早做什么准备,还没有告诉皇后这件事情。

  “末将朱儁拜见陛下、皇后!”

  “末将李昭拜见陛下、皇后!”

  朱儁、李昭翻身下马,快速来到了刘宏面前,恭敬行礼。

  “哈哈哈,快起来,你们都是有功之将啊!”

  刘宏亲自上前扶起了朱儁与李昭。

  “陛下,末将与李统领以及众将士幸不辱命,惩击异族,此乃鲜卑右贤王魁头,是鲜卑单于和连之子,这两个是中部鲜卑大人柯最、阙居,在我大汉边郡犯下累累罪行。”

  朱儁作为主将站了出来,为刘宏指认魁头、柯最、阙居等重要俘虏。

  刘宏面色瞬间就拉了下来,看着魁头、柯最、阙居等俘虏,暴喝道:

  “你们就是鲜卑右贤王,鲜卑大人?敢进犯我大汉边郡,真当以为我大汉好欺不成?朕岂能容你们嚣张?”

  “来人,全都打入囚车,押解回城!”

  刘宏一声喝道,立即便有如狼似虎的将士冲上来,在周围百姓欢呼声中押入囚车,魁头、柯最、阙居等俘虏却是惊惧极了,生怕刘宏直接砍了他们。

  一旁史官当即记录,这一幕被刘宏看在眼中,脸上露出了浓郁的笑容。

  “朕亲自为大汉的将士们接风洗尘,朱儁、李昭你们二人跟在朕龙辇左右!”

  刘宏大手一挥,说道。

  “诺!”

  当即,刘宏上了龙辇,朱儁、李昭两将骑着战马跟在后面,一时风光无限。

  “他就是李昭啊,不仅骁勇善战,竟然如此好看,陇西李氏当真要崛起了。”

  “听说这李昭大破中部鲜卑大本营,李辰百里奔袭,袭破鲜卑军营,大破数万鲜卑骑兵,真是我们大汉俊杰啊。”

  “李广虽然一生未封侯,但是,也算是为大汉镇守边疆几十年,如今,李家再出俊杰,陇西李氏振兴有望了啊,我大汉边疆也能稳固几分啊。”

  ……

  李昭骑在战马上,听着道路两侧此起彼伏的呼声与议论声,大多全是夸赞,不仅夸赞他,还提到了李家,李昭深吸一口气,感觉到了激动。

  尽管他是后世穿越而来,但是,他自幼在陇西李家长大,他也早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振兴李家就是他的志向,光耀门楣,那是他的荣光!

  一路在洛阳百姓的欢呼声中,队伍进城,然后直接入宫。

  皇宫中已经摆下了庆功宴。

  庆功宴席上。

  除了文武百官,朝堂公卿,还有军中有功的将领,但是,最耀眼的无疑便是李昭,来敬酒,给面子的人很多,李昭倒是来者不拒。

  不过,酒过三巡后,让李昭、皇后以及百官公卿皆感觉惊疑的是。

  刘宏竟然突然在庆功宴上就对李家子弟先行封赏。

  甚至朱儁这个主将还没有封赏呢。

  “李统领,还不快起身接旨!”

  张让手持圣旨,笑意盈盈,对李昭笑着说道。

  皇后何莲眉头紧皱,看着要宣读圣旨的张让,以及一旁满脸笑容的刘宏。

  在刘宏另外一旁更是坐着有些害羞,明显放不开的万年公主刘慕。

  这一幕,让她感觉到了一股不妙的感觉,这很不正常。

第61章 一门两侯三将独属于将门的荣誉,刘宏的突然袭击?

  皇宫,庆功宴上。

  随着张让手执圣旨站了出来,要给李家子弟封赏的话音落下,众人皆是静了下来。

  不仅皇后感觉到了不正常。

  朝堂公卿杨赐、袁逢、曹嵩等人也皆是放下了手中酒樽。

  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刘宏为何要这么做。

  庆功宴的场合,并不太适合封赏。

  在朝议上当着公卿的面封赏,显然效果更佳,显得也更正式、适合。

  而且,关键朱儁这个主将都没有封赏,怎么就先封赐李家子弟?

  哪怕这场战争,李家子弟所立功勋比朱儁功劳丝毫不差。

  李昭亦是有些诧异,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李昭心中虽然疑惑,动作却丝毫没有怠慢,立即起身,一旁一同回来的李峰、李阳二人也纷纷站了起来,做出恭敬接旨之状。

  李辰、李猛这次都留守了马邑,并没有回来。

  “李昭与李家子弟接旨!”李昭恭敬说道。

  张让见李昭以及李家子弟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打开圣旨,头扬起,当着所有目光大声宣读了起来。

  “制曰:

  朕闻陇西李氏,世出名将,忠勇传家。今有李氏子弟李昭、李辰、李猛,于大破中部鲜卑战役中,奋勇当先,智勇双全,立下赫赫战功,朕心甚慰。此等忠勇之士,实乃国家之栋梁,社稷之卫士,当封赏以表其功。

  朕特封李昭为羽林军中郎将,掌宿卫宫禁,护卫朕躬。并赐爵陇西亭侯,食邑一千户,以彰其智勇双全、屡建奇功之勋。

  封李辰为狄道亭侯,食邑八百户,以表其勇猛果敢、忠心耿耿之忠。且李辰目前正替大汉守卫马邑城,朕念其守卫边疆之辛劳,官职日后再行封赏,以慰其劳。

  封李猛为北军五校步兵校尉,统领北军步卒,精练武艺,以备国家不时之需。李猛武艺高强,于战役中斩将搴旗,抓获鲜卑右贤王,立下赫赫战功,朕特以此职赏之。

  三子皆乃国之栋梁,民之表率,当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念,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朕期待尔等继续为国效力,扬我国威,造福苍生。

  此诏既出,诸将当以此为鉴,勉力前行,为朕之天下再立新功。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张让尖细而又响亮的声音响彻。

  “什么?李昭、李辰皆封亭侯了?李猛封北军步兵校尉?这…这竟然一门两侯三将?!!”

  大殿内,杨赐、袁逢、曹嵩等三公九卿以及参与庆功宴的众将领无不躁动了起来,甚至喧哗了起来。

  实在是,这对李家子弟封赏着实重啊。

  朝廷不仅封李昭为羽林军中郎将,赐爵陇西亭侯,食邑一千户,亭侯啊,还一下就给了食邑一千户,要知道普通的亭侯也就几百户食邑,这食邑怕是都达到了乡侯了。

  关键,封了李昭为亭侯,还提拔了李昭晋升为羽林军中郎将了,本身中郎将,便是两千石俸禄大官,在没有征战期间,大汉的中郎将已经是顶级将领了。

  还封赐了李家的李辰为狄道亭侯,食邑八百户,这也是一个妥妥的亭侯侯爵啊。

  李猛都因为抓获了右贤王得了个步兵校尉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