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123章

作者:龙门小蝌蚪

  了解了之后,李昭只感觉这次抽取奇珍异宝很强大,也对李氏很是重要,并且意义重大。

  可截取自身的功绩、成就转化基因序列。顾名思义,他李昭若是立下了不世功勋,如云中大捷。那么相对应的,他就算是有这个实力做这件事情,他有这个实力,那么就相当于他有这个实力的优秀基因。

  而只要是他李昭的子嗣,便可以去继承他这个优良基因。

  因此,这个黄金家族血脉仪的最大的作用,便是把他李昭有成就的功绩,编成优秀的基因编写入家族子嗣的血脉、基因中形成潜力。

  这相当于,对血脉子嗣的一种潜力的强化,也相当于对子嗣未来的一种干预。

  比如,若是项羽有这个黄金家族血脉仪,那么,项羽便可以把自己为武将的成就、战绩,通过这个仪器编写入基因中,传入自己下一代中。那么其下一代就很可以拥有项羽强大武将基因,最起码是有这个潜力。

  李昭听了这个黄金家族血脉仪的功能,只感觉比上次获得的麒麟玉佩更为强力,对家族绵延更有用处。

  之前李昭还一直担心自己未来的嫡子能力若是不行,那么,恐怕会为李氏埋下一个雷。

  但是,随着这黄金家族血脉仪的出世,为李昭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这黄金家族血脉仪功能强大,但是,也有一些缺陷。

  那就是一些成就与功绩只能够读取编程基因一次。

  便如,李昭若是想要把自己达成的“马邑大捷”功绩,以及“车骑大将军、武睿侯”、“控制草原”成就读取并编写入基因中,给自己的一个儿子。

  那么,第二个儿子便不可再次读取获得上述的成就、功绩基因了,可以获得其他未读取的成就、功绩基因,如他李昭的“绝世神颜”,这是可以的。

  还有,这个仪器只有他李昭自己能使用,除非他传给李氏下一任家主。

  不过,尽管有如此缺陷,但是李昭已经很满意了。

  因为黄金家族血脉仪的出现,这对于他李昭子嗣的潜力是一个托底与强化。

  若是本身他李昭的儿子潜力便很优秀,那么,他给对方的优良基因是个锦上添花。

  而若是他李昭的子嗣,若是个笨蛋,那么,他给对方的优良基因便是个托底。

  ……

  李昭暗中收服孙坚,并抽取到了黄金家族血脉仪不过是个插曲。

  在李昭率领大军进入昆阳城不过两天时间,阳翟城那边传来了消息———船只、竹筏已经整备齐全,大破颍川黄巾时机已至!

  李昭立即派出李猛、丁原等将前去协助,准备收割胜利果实。

  ……

  下一章:李昭化骑兵为舟师一战大破十万黄巾,天下惊!

  颍川太守司马儁自从知道了李昭破黄巾计划后,只感觉大功劳在向自己招手,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组织阳翟及周边各县百姓与世家,征召船只、打造竹筏,同时调集大批民夫,并与李昭暗中留下的两千士卒浩浩荡荡奔赴澧河上游。众人齐心协力,铁锹翻飞,土石纷落,堤坝在众人的努力下,渐渐被挖开。

  “再破三尺!”颍川太守司马儁看着那堤坝豁开的口子,又与几个匠师商议后,中气十足大声喝道。

  众民夫又一阵挖掘,很快一道巨大豁口形成,刹那间,澧河之水如脱缰野马,汹涌澎湃,裹挟着万钧之力,顺着地势奔腾而下。

  那水流初时还平静,但是很快在动力的加持下似一条愤怒的蛟龙,在河道中横冲直撞,漫过堤岸,向着下游方向席卷而去。

  这一幕让一旁的颍川太守司马儁、荀琨、钟迪、李猛、丁原等人看的颇为震动。

  “好了,老夫事情已经办完,接下来便看李将军的了!”

  颍川太守司马儁转头对李猛捋着胡须道,同时眼中也浮现一抹期待,此战李昭建功,定然也少不了司马氏。

  “哈哈,司马太守且放心!”

  “般只、竹筏,准备!”

  李猛哈哈大笑,倒也不迟疑,带领着数千士卒,待水流稍微平稳一些,登上大大小小的船只与竹筏,往昆阳城方向进发。

  ……

  昆阳城北面,连绵起伏的黄巾帐篷,人山人海,到处是黄巾士卒。

  尽管黄巾连续被李昭击败数次,但是,因为一开始他们便布下了大量针对骑兵的陷马坑等陷阱,不便于骑兵追击,因此,黄巾伤亡并不大。两天时间,波才重新聚拢黄巾,仍有不下近十万之数的黄巾军。

  不过,连败三场,黄巾士气很是低迷。

  此时,波才正于中军大帐中,与一众黄巾头目商议着如何进行接下来战争,以及应对李昭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

  突然,帐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呼喊声,紧接着,一名满脸惊恐的黄巾士卒连滚带爬地冲进大帐,嘶声力竭地喊道:

  “渠帅,大事不好!大水,发大水了!”

  波才闻言,心中“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其他黄巾头目也是一怔。

  波才与黄巾众头目纷纷涌出大帐。

  刚一出帐,外面的景象便让波才以及黄巾众头目眼睛睁大,肝胆俱裂。

  只见北面河水大涨,甚至滔滔洪水如一头狂暴的猛兽,铺天盖地般汹涌而来,所到之处,靠近北策的营帐、器械瞬间被冲垮、淹没。大量黄巾士卒们惊慌失措,哭爹喊娘,四处奔逃,但在这汹涌的水流面前,他们的挣扎显得如此渺小、无力,纷纷被冲翻。

  “该死,这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发大水!”

  波才抬头看了一眼晴空万里的天空,惊怒万分咆哮道。

  “渠帅,定然是官兵挖开了上游,要淹了我们黄巾军啊!”一个头目惊声道。

  “官兵,李昭,我波才与你势不两立!”波才骤听是官兵水淹之计,只感觉头皮发麻。

  “快跑吧,渠帅!”

  “渠帅快跑!”

  洪水迅速蔓延至整个黄巾大营,水位不断上涨,很快便没过了众人的腰部。

  波才被汹涌的水流冲得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才抓住一根漂浮的木桩,稳住身形,只是波才瞪大了双眼,望着眼前黄巾军被冲的哭爹喊娘、惨不忍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愤怒与绝望。

  完了!

  他波才这十万黄巾完了!

  波才怎么也没想到,李昭麾下皆是骑兵,竟会想出如此狠毒之计,利用这雨季的洪水来对付他麾下黄巾军。

  就在黄巾军陷入一片混乱之时,李猛、丁原、张飞、徐晃已率领麾下数千士卒,乘坐着事先准备好的船只、竹筏,从四面八方杀出。这些船只、竹筏在汹涌的水面上灵活穿梭,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插黄巾军的心脏。

  李猛身披轻甲,手持大刀,站在船头,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挣扎的黄巾,大声笑道:

  “将士们,车骑大将军号令,全力俘获黄巾贼寇,不得滥杀无辜!”

  “诺!”

  士卒们齐声兴奋应诺着,士气高昂,手持长枪、利刃,在船只、竹筏上与落在水中达到了胸膛深的黄巾军溃卒展开了一面倒的厮杀。

  黄巾军本就因三场战场而士气低落,又突然遭遇洪水冲击,已经是无还手之力了。

  很多黄巾听着车骑大将军李昭许诺,放下兵器,投降免死,纷纷放下武器,爬上竹筏,希望能保住一条性命。

  “车骑大将军承诺,放下武器者,免死!”

  “车骑大将军承诺,放下武器者,免死!”

  一道道的声音在到胸膛的水泽上回荡,传遍每一个角落。听到这话,越来越多的黄巾军放弃了抵抗,束手就擒。李昭麾下的士卒们迅速行动起来,将俘虏一个个捆绑起来,押上船只。

  在混乱的战场上,倒是有一名身材魁梧的黄巾头目,手中挥舞着一把大刀,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他带着一小股黄巾军,试图突破重围,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到胸膛深的水,让他们行动颇为迟缓,甚至他们还担心掉入坑中,直接淹死。

  张飞驾着竹筏,带着数十士卒,冲了过去,犹如捅西瓜一般,丈八蛇矛在水中,对着一颗颗头颅捅杀,一颗颗头颅爆裂。

  这一幕让周围更多黄巾士卒感觉到了巨大冲击,更多黄巾士卒丢下了武器。

  昆阳城墙上,

  李昭、吕布、曹操、袁术、孙坚扶着女墙,看着北面大水之中的这壮观的一幕。

  曹操、袁术、孙坚睁大了眼睛,揉了揉眼睛,似乎不敢相信。

  本来他们知道李昭要出兵对付黄巾了,还颇为疑惑,李昭如何对付黄巾。

  当突然见到了滚滚大水席卷,大片的船只、竹筏随水而下,他们终于明白李昭破黄巾策略了。

  震撼!不可思议!

  倒是吕布颇为羡慕看着四处出击的李猛、丁原、张飞、徐晃等人,他本来也想去,但是,他出身五原郡,在最北面的草原,不会水………

  生生与这白捡的功劳失之交臂啊!

  李猛、丁原、张飞、徐晃等人出身寒门,自幼在水中戏耍,纷纷选择出击建功。

  “大将军骁勇善战,非曹操所能比,曹操佩服!”

  城楼上,曹操回过神来,看向李昭,眼眸颇为复杂,拱手道。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昭统帅五千骑兵南下平定黄巾,竟然会选择放弃了骑兵,而用水攻之策。

  李昭听着曹操的话,看了曹操一眼以及其身边的袁术,笑道:

  “本将领兵到了颍川,并未立即南下,便是因为五千骑兵虽多,但是若与十余万黄巾硬打,怕是如在濮阳的董卓一般,难以建功。因此,此战当智取,结合昆阳周围地形,加上正值雨水季节,化骑兵为船师才是最好选择,本侯至阳翟城不前,因此获得颍川太守以及颍川众世家豪族倾力支持,这才是大破黄巾的关键!”

  袁术听到李昭的话,想到自己之前还扬言要弹劾李昭贻误战机,顿时感觉脸火辣辣的疼,不由讪笑。

  曹操闻言,对李昭拱手,更是敬佩了。

  “报告大将军,我军已经俘获黄巾军五万余人,缴获大量粮草、器械,波才被徐晃将军生擒!”一名士卒兴奋地前来禀报。

  “好!继续抓捕黄巾俘虏!”李昭听着徐晃生擒了波才,顿时一喜,随之继续大声喝道,他能够看到的黄巾没有投降的还有很多。

  最终,李昭在昆阳城外抓捕黄巾足足达到了惊人的七万多人,这还是多亏了释放的水量仅到人的胸膛与脖颈高度,而就这,还淹死了大量的黄巾士卒,水上到处漂流的黄巾尸体。

  李昭在昆阳城善后,处理尸体,收拢俘虏,战果也出来了。

  从他南下颍川,阳翟城外一战,再到昆阳大战,他俘获了黄巾数量达到了惊人的近九万之数。

  随着战果出来,吸引天下人目光的昆阳之战落下帷幕。李昭大破十余万黄巾军,俘获黄巾士卒近十万,此战李昭化骑兵为舟师的消息也是极速传向天下。

  荆州、豫州、兖州、冀州、洛阳……

  各地官兵、乡勇闻之,皆是振奋、激动万分。

  这可是黄巾起义爆发以来,官兵对黄巾第一场大胜啊,酣畅淋漓,振奋人心。

  而各地黄巾则是士气跌落,李昭之名极有震慑力的威慑了各地黄巾。

  先破异族,再破黄巾的李昭,一时间,成了一座大山压在了所有黄巾军心头。

第144章 蔡府冰纨许良缘,文姬素手牵良人,四路朝廷主力大军入冀州

  帝都洛阳城。

  自从李昭领兵南下平叛黄巾,洛阳百姓便开始对官兵覆灭黄巾起义寄予了希望与期待。

  实在是之前官兵面对澎湃的黄巾军,要么败,要么被围住,各种坏消息传至洛阳城中,让洛阳的世家、百姓都极为沉重。

  毕竟,先有反贼王紧攻到洛阳城下之例。

  洛阳的百姓都不敢言起义声势更加浩大的黄巾军不会推翻大汉。

  但是,李昭先有云中大捷,后又有马邑大捷,战功卓著,领兵南下,倒是令洛阳世家、百姓无不抱有了期待。

  只是,一连近一个月时间过去了,颍川一直没有传回好消息,洛阳世家、百姓虽然依旧把李昭这一路兵马放在心上,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重新被各地黄巾声势所摄,又感觉心情沉重了起来。

  炎热的阳光照射下。

  洛阳城的商贩们以及行人语语交谈,都是哪里又被黄巾攻破了,哪个皇亲国戚又被屠了。

  大街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骤然响彻,一匹浑身蒸腾白气的驿马驮着背插赤旗的军士疾驰映入所有人视野,这让洛阳街道上的行人与百姓一愣后,纷纷精神大震,双眼绽放出了流光溢彩,看向那军士身上大幅的帛书。

  传递捷报的露布!

  这是哪里的捷报?

  经过数次边关捷报的传回,很多洛阳百姓见到露布已经不感觉陌生了,反而一个个皆是惊疑了起来。

  这是哪里来的捷报?难道是武睿侯李昭?

  这是很多商贩、行人下意识心中的想法。

  那纵马驰骋的军士大声喝道:

  “大汉车骑大将军、武睿侯大破颍川、汝南反贼波才,昆阳大捷,车骑大将军一战大破十余万黄巾军!!!”

  喝声犹如霹雳一般,让朱雀街道两侧的商贩与行人眼睛皆是睁大,即是震惊,又是喜悦。

  竟然真是李昭大胜了!

  昆阳大捷?!

  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