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门小蝌蚪
加上之前李昭数场大捷,在刘宏心中李昭已是项羽、卫青这般战神级别人物。
当日,刘宏在宫中大摆筵席,亲自为李昭送行。
一身凤袍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皇后也出席了。
李昭看着皇后那风情万种,水雾盈盈的美眸注视他,心中却是颇为吃不消。
让李昭感觉心跳加快,感觉异样的是。
他这次从并州回来,再次见皇后。
皇后对他的好感度,竟然已经上涨至了惊人的93点了。
要知道这个好感度无疑是极高的水准了。
……
翌日一早,李昭出了洛阳城,到了军营后也没有迟疑,当即率领已经准备齐全的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南下。
李昭却是并不欲引起太大的动静。
不过,随着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南下,动静还是不小。
还是引起洛阳城中百姓与世家大族们的轰动,洛阳的百姓与世家表现都颇为期待、开心。
彼此口口言谈之间都是期待着李昭能够力挽狂澜,平灭黄巾叛乱,让天下恢复稳定。
……
(下一章:蔡邕松口允良缘,蔡氏双姝动芳心)
蔡府,大厅内。
一身一袭水蓝色的襦裙,螓首娥眉明眸皓齿,清丽出尘、文静、绝美的蔡琰正与父亲蔡邕,观看指导着一个十三、四岁少年练习书法。
“小姐,小姐……”
这时,丫鬟觅儿人还未至,声音便传来,让大厅内蔡邕皱眉。
少年执笔的手也是停顿了下来,扭头看向大门处。
却见小丫鬟觅儿有些着急进入大厅,只是看到大厅内蔡邕也在,小丫鬟觅儿顿时停顿下来了脚步,刚刚的激动表情瞬间僵硬住。
“风风火火如此大惊小怪,成何体统!”蔡邕不开心冷哼道。
小丫鬟觅儿忙对蔡邕行礼,道:“见过老爷!”
“觅儿,怎么了,可有什么着急的事情?”蔡琰倒是护着自己的贴身丫鬟,忙笑着说道。
“这……”小丫鬟觅儿听着自家小姐问话,看了一眼一旁的蔡邕,却是颇为犹豫不敢说了。
坐在座位上,正执笔的少年看着觅儿这一幕,脸上浮现出了笑意,看了一眼一旁老师蔡邕,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突然开口笑道:
“雍若是猜的不错,觅儿,应该是武睿侯的消息吧。”
“武睿侯!”听到顾雍的话,大厅内蔡邕一愣,面色顿时不好看了。
倒是蔡琰娇躯一颤,忙看向小丫鬟觅儿。
丫鬟觅儿被顾雍说破,倒也是不犹豫了,点了点头说道:
“是武睿侯的消息,车骑大将军已经率领大军南下出征去了,帝都内已经传开了。”
“已经出征了吗!”蔡琰听着丫鬟觅儿的话,一双晶莹的美眸中忍不住闪过一抹遗憾。
蔡邕听着是李昭领兵出征去了的消息,倒也没有说什么,他自然知道今日李昭领兵出征。
“雍儿,继续写,别停下!”蔡邕又转过头来,对十三四岁的学生顾雍说道。
“诺,老师!”少年顾雍当即重新执笔,坐的笔直,认真下笔。
只是,这个时候,一旁的蔡琰看着自己没有说话的父亲,却是忍不住咬牙,眼神中满是恳切与坚决。
蔡琰轻启朱唇,轻声道:
“父亲,女儿知您对女儿的疼爱,不愿女儿屈居侧室,受那卑微之苦。但父亲,李昭将军实乃大汉之俊杰,英勇无畏,屡建奇功,大破异族,保护大汉边疆安宁。创造出李侯纸,造福学子,此等功绩,女儿心中甚是敬仰。”
“只是,女儿心中倾慕于他,也并非仅仅因为他武睿侯、车骑大将军的身份、地位。是因为他为壮大李氏的志向与努力,更是因他的英勇与智慧。”
“父亲,女儿明白正室与侧室之别,也知世间礼法森严。但女儿更相信若是真心相待,情意相投,方为夫妻之道。”
“再者,父亲,世上之事,哪能有尽善尽美?女儿愿以真心换真心,不求名分,只愿能与李昭将军携手共度此生。”
“父亲,您就让女儿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吧!”
蔡琰说完,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坚定的光芒,静静地等待着蔡邕的回应,这一刻,心中既忐忑又充满希望。
这还是她第一次如此大胆向蔡邕表露心迹。
不过,随着蔡邕拒绝了李昭的提亲,李昭又领兵南下去了,她却是越来越感觉李昭距离她越远了。
见识过了李昭后,什么琅琊王氏王郎、徐州赵昱、河东卫仲道、华氏华歆等才俊,与李昭对比,蔡琰却是越来越看不上。
大厅内,蔡邕听着女儿这如此大胆的话差点没气了个半死,谁家的女儿会这样啊?
“琰儿,这李昭已经娶了万年公主刘慕为妻,你何必又执着于他啊,那河东卫家卫仲道,同样文采斐然,丝毫不差啊。”蔡邕倒是没有发火,而是对蔡琰苦口劝道。
在王允上门提亲当天,蔡琰便向他旁敲侧击表露心迹了,只不过他并没有同意。
“哼,父亲,那什么卫仲道,可比不上武睿侯。武睿侯打仗非常厉害,大破外族,拯救大汉边疆,比之卫青霍去病都不差,他卫仲道能比卫青吗?”
就在这时,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
却见亭亭玉立,一个颇为清纯、漂亮少女走了进来。
正是蔡琰的妹妹蔡贞姬。
蔡邕闻听自己小女儿的话,面色顿时也一黑,不过,蔡贞姬的话让蔡邕哑口无言,有些反驳不了。
卫仲道再如何优秀,也不可能比的过卫青啊。
而李昭的表现,却是并不比卫青差啊。
“姐姐,我支持你!”蔡贞姬来到姐姐蔡琰身边,笑道。
蔡琰听着妹妹的话,却是忍不住笑了,随即齐齐看向蔡邕。
这时坐在座位上的少年顾雍也是插嘴,劝道:
“老师,师姐倾慕武睿侯,还是多考虑一下吧,毕竟武睿侯出自将门,又骁勇善战,把李氏发扬光大,实乃俊杰也,天子之女万年公主为正妻,侧室身份也就并不是那么低微了。”
蔡邕看着自己那似乎铁了心的女儿,心中虽然碍于过不了侧室身份那一关,但是听到顾雍的话,以及确实如自己小女儿说的那般,大汉俊杰怕是无出李昭其右者,公主是正妻情况下,就算是侧室,也不会显得是像被其他世家之女压制,公主那毕竟是天子之女,蔡家之女自然本来就不能与帝王之女相比,蔡邕如此想着,也没有那么坚持拒绝了,沉声道:
“此事,还是让父亲再慎重考虑考虑吧!”
蔡琰听着自己父亲终于松口了,绝美的脸庞顿时露出了笑容。
一旁亭亭玉立,清纯、漂亮蔡贞姬听着父亲这话,也是一颗心儿不由跳动的厉害。
名震大汉的武睿侯李昭,可能是她的姐夫了?
“谢谢父亲,谢谢雍弟。”蔡琰忙对蔡邕、顾雍谢道。
“哼,姐姐,你还没谢我呢,不行,姐姐若是嫁于武睿侯,要让武睿侯送我一匹好马。”一旁妹妹蔡贞姬不依笑道。
……
李昭并不知道洛阳城中随着他领兵南下出征颍川郡,蔡琰已经劝的蔡邕松口了。
李昭率领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出了大谷关,径直进入颍川郡。
因为曹操、袁术大军被围在了昆阳城中,颍川没有官兵,颍川郡到处都是黄巾乱军肆虐。
李昭直接竖起大旗,大军一路向南,倒是并没有向曹操、袁术被围的昆阳城,而是一边给波才发了封战贴,另外一边向颍川郡治所阳翟而去。
因为那里才是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等这些顶级人才聚集之地。
(三合一大章,求持续追读!求不养书!)
第131章 李昭初见颍川顶级大牛们,毒士贾诩再献李氏绑定颍川才俊良策
颍川郡,阳翟城,传说为夏王大禹之都。
到了两汉之间,却是名士人才聚集之地。
不过,随着黄巾起义爆发,阳翟城作为颍川郡治所,城高墙厚,引得颍川郡各大世家豪族在此避难。
但是也同样引来了大量的黄巾围攻。
颍川城门前。
便有数以万计,头戴黄巾的黄巾军士卒犹如蚂蚁一般猛攻城墙。
“登上城池者,赏万钱,冲,快冲!”
“攻破城楼,渠帅重赏!”波才麾下小渠帅彭脱,手持一柄环首刀,对着黄巾士卒大声鼓舞道。
阳翟城墙上有郡兵,也有各大世家的私兵、家丁在拼命抵御着黄巾进攻。
喊杀声震天。
凄厉声、惨叫声、呼喊声不绝于耳。
“这些黄巾贼,真是可恶,弓箭手,东南方向,五十步外,箭雨齐射。”
一个身形高大,面色红润的耄耋老人亲自站定城墙,看着城下黄巾士卒,没有丝毫惧怕,反而镇定自若调集士卒。
听着这耄耋老人的命令,城墙上士卒倒是抵御黄巾抵御的井井有条。
在旁边的陈氏、钟氏、荀氏等世家家主看着颍川老太守这镇若自定的指挥能力,皆感觉安心。
这耄耋老人不是别人,正是颍川的太守司马儁。
或许一个七十岁的耄耋老人为一郡太守,令人惊奇,感觉年纪太大了。
但是,这在大汉便是事实,在汉朝,官员的退休年龄通常为70岁。
这一规定源于《礼记·曲礼》中的“大夫七十而致仕”。意味着官员在达到70岁时应当致仕。
当然。
这也与一般举孝廉情况要求年满四十岁才能被举荐为孝廉有关系。
因为通过孝廉途径入仕的官员的年龄,通常比较大,因此致仕时年龄也是不小。
当然这并不包括有些才俊,因为自身才能突出、或是显赫家世背景早早举荐孝廉情况。
“太守,枕木不多了!”
城门司马忙向司马儁忙禀报道。
“又不多了?立即召集城中大族、百姓,把哪些废弃房屋的房梁能拆掉,皆拆了,此时当共同一心共抗黄巾!”
司马儁吹胡子瞪眼,大声道。
“这个时候,是不该有藏私了,元常立即安排家丁去把钟家废弃房梁皆抽出来。”一旁钟氏家主钟迪立即响应司马儁,对一旁儿子钟繇道。
“诺!”已经三十岁钟繇听着自己父亲的话,立即拱手应诺。
钟繇也是颍川才俊,二十岁举孝廉,先是任尚书郎,两年前便任阳陵县令,因病回乡休养,赶上了这黄巾起义。
其他几大家族也纷纷响应,安排家族子弟去帮忙。
轰隆隆~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了震动感。
这让城楼上的颍川太守司马儁、钟氏家主、荀氏家主、陈氏家主、钟繇、荀爽、荀攸以及城墙上的士卒皆是一惊。
乃至城下的彭脱、黄巾士卒也是都愣住了。
所有人,第一反应是地龙翻身了?
不过,城楼上的颍川世家子弟以及郡兵下意识目光向震感传来的北方看去。
却是能够清除的看到,北方竟然有大量的烟尘弥漫。
“这……是骑兵!”
钟繇浑身一震,瞳孔骤然收缩,眼中充斥一抹惊喜之色。
“是骑兵,是我大汉骑兵,黄巾绝对不可能有那么多骑兵!”荀氏家主荀绲率先惊喜万分,大声道。
“是我大汉的骑兵到了,这是援军到了!”颍川太守司马儁混浊的眼睛也是睁大,随之又惊又喜的大声道。
轰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