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第868章

作者:跳水蛙蛙

  那泪水不受控制地沿着她精致的脸颊蜿蜒而下,晶莹剔透,她没有出声,却仿佛全身都在颤抖。

  “可是,可是我是真的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你相信我。我错了,我是真的知道错了,呜呜,呜呜呜呜。”杨影颤抖着嘴唇,流着眼泪说道。

  那是眼泪吗?

  在陈诺看来,只不过是牛尿罢了。

  他强忍住内心的不耐烦,语气却依旧平静:“不知道没关系,一点点查嘛。比如车,你不是说当时上过他车?那车牌号呢?有没有什么印象?再比如说,京城又不大,你慢慢逛,哪天说不定还能遇到,对不对?”

  杨影没有回应,只是一味地抹泪。

  一旁的文咏杉皱起眉头,不客气地说道:“跟你说话呢,没听见吗?”

  杨影闻言身子一抖,连忙摇头:“没、没有。我只是……在想……”

  “别这么凶。”陈诺笑了笑,对文咏杉道,“给她一点时间,慢慢想、慢慢考虑,不着急。”

  他转过头,语气柔和地看着杨影:“你不是还调查眼罩门吗?还能发现那么多细节和蹊跷的地方。这件事你只要用心,我相信你一定也能查出来。”

  没错。

  事实上,陈诺一开始找文咏杉打听杨影的近况时,原本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随口一问,谁知却意外得知,杨影这段时间居然在私下调查艳照门!

  不得不说,这女人确实有点东西。

  她跟文咏杉提过几个疑点,比如:2006年陈老师拿电脑去修,为什么会有人主动拷贝他的私人数据?那台电脑上可没有贴“陈老师”三个大字。维修人员为什么会这么做?说是为了防止数据丢失,但修过电脑的人都知道,不可能有店主会主动无偿的做这种事,都是会要求顾客自己预先拷贝好。而且,既然早在2006年照片就被拷走了,为什么沉寂了两年,直到2008年才突然爆发?

  这些都不是很合常理。

  对陈诺来说,这些所谓的“发现”就是在白日做梦,听都不想听,但是,对于一个曾经的嫩模,现在的房地产卖楼小姐而言,能主动去思考、推理、归纳,绝对是难得的人才啊。

  所以,他才会改变主意,安排了今天的见面。

  目的很简单,就是给她一个希望和目标,让她动起来。倘若她真能发挥一点主观能动性,作为一个闲子放出去,说不定……还真能带来些意外之喜。

  比起走投无路之下,去查什么当年的艳照门,想要因此从中得到一点什么好处,显然,陈诺给天使宝贝的选择,更为现实一点。

  杨影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点头答应了下来,虽然走的时候依旧神情恍惚,但是……陈诺并不愁她不用心。

  这个女人,知道的都知道,呵呵。给她个针眼大小的洞,说不定都能钻出一片天。

  看着天使宝贝曼妙的背影,陈诺幽幽叹了口气,现在他算是体会到秦始皇想找仙人,嘉靖皇帝欲寻仙丹,是个什么感觉了。

  老天爷啊,你开开眼吧。

  那天和刘艺霏,在特殊情况之下,仅仅5分钟就败下阵来。昨天和文咏杉在正常情况下,也没有超过20分钟。

  长此以往,还渣个鸡毛啊?

  ……

  ……

  2012年3月3日,农历壬辰年二月十一,星期六,宜开工、祈福、动土、安床,当属黄道吉日。

  在香港新蒲岗刚搭建好的摄影棚外,陈诺、罗芮·艾斯纳、杜琪峰、彭浩翔,以及众多剧组主要演员与幕后成员一早便身着整齐服装,齐聚现场,在香案前列队,虔诚地焚香、化纸、敬酒,向天地、土地神、戏神田都元帅祈求开机大吉、拍摄顺利、无灾无难。

  主持仪式的是杜琪峰专门请来的,是香港一位熟识业界的大道公师傅,他一边挥动着桃木剑驱煞避邪,一边口中念着平安祝词,还用朱砂笔在香炉和摄影机前画了符令,寓意“开镜有神”。

  礼毕后,众人手持香烛鞠躬三次,由导演、主演、制片人轮流上香,摄影师则端着摄像机象征性地拍下第一条空镜头,象征“开镜顺利”。

  其实,开机仪式这玩意儿本就是港岛一带传入大陆的,许多规矩也都源于道教礼仪,讲究的是“开工利市、风调雨顺”。

  而相较于陈诺以往在大陆或者韩国参加的,香港的这一套显然仪式感更强、流程更繁复,从风水时辰、方位到供品摆设都有讲究。

  为了宣传,剧组也邀请了媒体记者到场。

  因此,当天清晨六点刚过,摄影棚外便已聚集了大批记者。来自内地的央视、新华社、搜狐、新浪,香港的无线电视、东方日报、苹果日报,美国的《综艺》《好莱坞报道者》,还有日本NHK、富士电视台,韩国的KBS、SBS……一个个举着长枪短炮,忙得不可开交。

  到早上八点四十五,仪式正式开始时,现场已是人头攒动,连一块立足的空地都难找。

  在向上天祝祷之后,就到了现场发言,鼓舞士气的环节。

  按照惯例,最先上前致辞的是本剧出品方代表,罗芮艾斯纳。她全程以英文致辞,表达了对剧组的信心与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随后的导演彭浩翔,监制杜琪峰。

  等陈诺登台的时候,已经快要临近中午了。

  他不是胡锡进,除了逼不得已,并没有太多的废话要说,只见他拿着话筒,说道:“我宣布,《老鹰捉小鸡》正式开机!”

第482章 我是世界之王!

  追乖乖女,你就带她叛逆一下。

  追寂寞少妇,你就陪她四处寻欢作乐。

  追母胎单身,你应该给她营造出一种完美的爱情。

  追从小缺爱的,你就疯狂追求她,给她各种细节上的温暖以及仪式感。

  你要是追求温柔贤淑的,就表现出你的绅士风度,对她的尊重。

  追家庭条件好的,你越虐她越不理她,她反而更爱你。

  追家庭条件不好的,那你千言万语不如直接拿钱给她用。

  追高冷女神的,就需要用你的亲切感拉她下水。

  而以上所有方法,都是属于凡夫俗子在爱情上的套路。

  真正的高端玩家…………

  什么都不需要。

  只需要在拿到奥斯卡的时候,当着全世界,给她一个吻。

  不管她是什么类型,只要是个女人,她几乎这辈子都不可能逃脱你的牛仔裤

  刘艺霏就是如此。

  虽然很难用一种单纯的属性来定义这个女人,不过在这绰不及防的一吻之下,她依旧连自己姓什么,姓安还是姓刘,都差点搞不清楚了。

  全身的血液仿佛都涌到了和他接触的那个点,心跳剧烈到耳朵里都是自己的脉搏声。

  这一刻,在她的意识中,全世界的目光仿佛都仿佛汇聚过来,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两人的唇瓣在彼此身上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过两秒。

  然而,这两秒跟永恒又有什么区别?

  双唇分开。

  从接触到分开,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连眨眨眼都舍不得。

  她注视着那一双清澈又坚定的眼神,看到他嘴角带着一丝属于胜利者的轻笑。

  作为一个女人,刘艺霏在这一刻感受到的东西,真是难以言喻。

  没有再说什么,她的男朋友就转过身,和冲上来跟他拥抱的横店徐董事长一起,迈着矫健轻快的步子,朝着着那一片金碧辉煌的舞台上走去。

  她站在座位前,满心激荡,心神迷醉,望着男人的背影,和全场的人一起鼓掌。

  这时耳边传来一句带笑的话:“刘,你是个幸运女孩。”

  刘艺霏有些失礼的没有把脸转过去回应,依旧一动不动的望着原有的方向,露齿而笑,点了点头。

  ……

  假如在一个地方,有人觉得她是全世界最幸运的。

  那么按照“运气守恒定律”,在同一个场合,就一定有一个人觉得他是全世界最倒霉的。

  哈维·韦恩斯坦就是这么一个人。

  当“I-nception”这个单词从汤姆·克鲁斯的口中说出来,哈维整个人就像被钉死在了椅子上,脸上的表情几乎扭曲了。那一瞬间,他完全忘了所谓的表情管理,五官像被谁按了暂停键,死死地定格住了,一丝血色都没有,活像一个丢了赌注的失败赌徒。

  幸好——真的是万幸——此时此刻,场地另一头的男人正当着全球镜头亲吻了他的女伴,那热烈而张扬的画面迅速吸走了所有摄影师和导演的注意力。否则,若是他此刻的丑态被记录下来,明天一早,不知道多少娱乐八卦头条会用“哈维落败瞬间,脸部抽搐”来搏眼球。

  虽然他一直声称,自己早就不在乎那些“loser”影评人和狗仔的看法,可他清楚——真正的麻烦,往往就是从这种细节开始的。

  所以,就算心里一万个不甘和恼火,哈维还是立刻调整了表情,咬紧牙关,故作风度地抬起手来,为那个该死的中国猴子鼓起了掌。

  但他心里却真的充满了疑问——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哪个环节崩了?

  为什么最佳影片这个最重要的奖,他全力以赴之下,依旧掉了链子?

  ……

  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了给“最佳电影”投票的全体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的心中。而在这大约6000个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和技术工会成员之中,又有312人尤为吃惊。

  因为他们都是哈维·韦恩斯坦关系网里的一员,是他通过多年的人脉关系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铁票仓”。他们投票的时候,也是心照不宣地照着“艺术家”写下了那一票。

  但如果,假如有一个上帝视角,无视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将会看到,这一幕——

  一条看不见的线,悄无声息地牵引着无数张选票,在最后的统计环节中,轻轻地偏向了一个不被预设的方向。

  2012年这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仍采用“记分制复选”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每一位会员在投票时,不是只选择一部最喜欢的影片,而是需要依喜好顺序依次填入多部作品,从第一名到第五名。

  这本是一种鼓励共识、避免极端的投票机制。

  结果,《艺术家》虽然在第一顺位得票中领先,却也因为其默片黑白的风格较为偏锋,导致不少投票人干脆将它排除在外,甚至连第五名都不选它。

  而《盗梦空间》不同,它不但在第一顺位有稳定票仓,更关键的是,它在大多数选票的第二、第三顺位中,出现频率极高。它是一部少有人特别偏爱,但也极少有人特别讨厌的影片,是典型的“广泛认同型”。

  于是,当投票系统一轮轮淘汰得票最少的电影,并将它们的选票按下一个偏好重新计入时——《盗梦空间》的得票如暗流汹涌般迅速上涨,最后在某一临界点实现了反超。

  奇迹,就这样在一个没人料到的机制缝隙中发生了。

  最佳影片的金像奖,就这么被它一把拽走。

  而在这一系列阴差阳错的推演中,是否有人暗中操控?

  没有。

  虽然华纳兄弟动用了资源、人脉、包场试映、媒体铺垫,该做的都做了,但效果依旧只是到了有一定影响的程度,远谈不上操盘。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转折点,那或许只能追溯到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

  奥斯卡提名者官方晚宴,恰好撞上中国的元宵节。

  而《盗梦空间》的男主角、同时也是影片投资人之一的某人,彼时自觉在影帝与导演奖项上希望渺茫,便干脆没有赴宴,而是低调返回中国,陪父母吃饺子去了。这本来也是当初他答应潘程蓉的事。

  事情被学院官方爆料出来之后,他这次拒绝赴宴的举动,竟然被媒体当成了一个新闻,报道了他的特立独行,为了亲情,不惜放弃这么好的宣传机会,是如何如何,甚至顺便还宣传了一番中国元宵节。

  而这样的我行我素,看亲情看得比拿奖更重要的行为,恰好击中了学院内一部分文艺范成员的软肋。

  这部分人有一些正是韦恩斯坦影业的“铁票仓”。

  于是乎,其中大概有个几十号人,在第一顺位果断支持《艺术家》的同时,却在第二、第三顺位上,想了想,想起了媒体赋予某身上的“反好莱坞”“文化自觉”“独立精神”等种种标签,于是把票投给了本来那部不屑一顾的商业电影。

  最终,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

  是巧合吗?

  当然是。

  可事实上,如果把时间尺度拉得更长一点——放眼过去二十年、三十年的奥斯卡评选过程,就不难发现:

  那些最终摘下“最佳影片”的作品中,或许超过一半,都不是第一轮最受欢迎的;而那些最终抱走“小金人”的影帝、影后、最佳导演,也有三分之二并非一开始就被看好。

  他们只是,在规则、机制、宣传、关系、人情、话题、风向等无数因素之中,同等侥幸的被推了出来。

  正如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理论中所说的那样:“真正决定命运的,往往不是可计算的必然,而是无法预测的偶然。”

  这个世界其实不禁肮脏,还是一个精致而巨大的草台班子。

  正是如此。

  ……

  陈诺走上领奖台的时候,虽然不清楚这其中的机缘巧合,但他绝对知道,这肯定是幸运加成后的结果。

  多少年了?

  上一部创造票房纪录的大热电影,拿到奥斯卡的最佳电影是什么来着?

  从汤姆·克鲁斯手中接过奖杯的那一刻,他的手掌触碰到那根沉甸甸、冰冰凉、带着金属质感的小金人,心里就像三伏天舔了一根美足……冰棍一样,从头爽到了脚。

  他转过身,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上一部将“超级票房”与“奥斯卡最佳影片”同时收入囊中的电影男主角,那个曾在茫茫大海中扮演勾搭良家少女的传世奸夫,“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