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第1078章

作者:跳水蛙蛙

  他知道,其实艾莉森说得一点错都没有,

  拉拢汤姆·汉克斯看上去的确一点屁用没有,这是现在每个人的正常想法。

  除非,有人像他一样穿越回来,知道《云图》这一部电影有多么不符合评委的胃口。

  上一世,哪怕汤姆·汉克斯亲自参与FYC宣传,哪怕华纳兄弟砸下了数百万美元的公关预算,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科幻年度史诗,依旧拿不到一个提名,全军覆没。他当初还被他那个韩国前女友拉着一起去看过这部电影,最终除了裴斗娜的小胸之外,看完之后是一头雾水,没有留下任何别的印象。

  陈诺觉得,在这一世提早让汤姆·汉克斯认清自己失败的现实,从而放弃公关,来给他投票,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一次的颁奖季,参加角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太强了。

  除了他们的《drop》之外,还有他在威尼斯的对手,哈维的《大师》。这一次的大师可是脱胎换骨,因为全世界都知道,奥斯卡是哈维·韦恩斯坦的主场,在这里,哈维的能量可能比上帝都大。

  除了大师,还有李安口碑和票房都爆炸了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他亲手把大表姐捧上最佳女主的王座,在上海电影节大获全胜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还有汤姆·霍珀执导,休·杰克曼、罗素·克劳、安妮·海瑟薇一干大腕云集,从题材到卡司都特么热门到极点的《悲惨世界》,

  还有凯瑟琳·毕格罗,这个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曾经用《拆弹部队》把阿凡达斩落马下,让他赢了哈维两百万的女导演的新片《刺杀本·拉登》,

  包括本·阿佛莱克尽显才华的《逃离德黑兰》,和丹尼尔·戴-刘易斯封神的《林肯》。

  虽然《林肯》和《逃离德黑兰》还没有公映,但已经有媒体在看完试映场之后,叫出2012年的颁奖季是“将是近十年来最惨烈的一次颁奖季。”

  陈诺更是清楚,这绝非夸张,而是的的确确的事实。这一年,是神仙打架的一年,是绝对的奥斯卡大年。

  这让他除了考虑入围名单之外,也是把力排众议、将最终拿奖的重心,放在一些之前几乎没有在意过的奖项上。

  别说最佳女配角或者最佳摄影,甚至连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这次都会单独拿出来做 FYC广告,反正陈诺已经想通了——

  钱是他垫的,

  说好了拿奖之后,詹姆斯·普利兹克十倍奉还,

  他一点都不心疼!

  不过,在私人放映前的简单交流上,他却不能这么说了。

  “是的,没错。”

  此刻,他正坐在纽约林肯中心的沃尔特·里德剧院的主舞台上,手里拿着话筒,面前是一片黑压压的观众席。

  这次的放映会,制作方一共发出了 320张请柬,最终到场的人数,竟然超过了350人!

  更让人意外的是——

  在前排最显眼的位置上,坐着的不仅有汤姆·汉克斯,还有休·杰克曼、罗素·克劳、安妮·海瑟薇、李安、凯瑟琳·毕格罗、本·阿佛莱克……以及华纳兄弟,派拉蒙,哥伦比亚的一些制片人!

  换句话说,除了已经在威尼斯看过电影的《大师》剧组,以及估计正在爱尔兰铁匠铺闭关修炼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之外,

  这个颁奖季的所有主要竞争对手,全!都!他妈来了!

  这些人里面,大部分连特么请柬都没有!

  什么叫打探敌情,陈诺觉得,这就叫赤裸裸的打探敌情!

  所以,在面对安妮·海瑟薇的提问,他当然不可能说实话,淡淡的笑着说道:“的确,我其实不太希望所有的焦点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这并不是我一个人能够拍成的电影,我想把目光焦点重新拉回到电影本身,而不是那些娱乐媒体炒作的方向,否则,我觉得对剧组来说并不公平。”

  主持人道:“好了,先生们女士们,那我想在电影开始前,和陈的交流先就进行到这里,接下来,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再慢慢聊。我相信,那个时候你们的问题应该会更多。”

第549章 舌战群儒

  影片开始了。

  陈诺跟詹姆斯·普利兹克一起从舞台边的侧门出去,他走在前面,结果刚一出门,就有一道壮实的黑影冲他冲了过来。

  要不是他眼角余光瞥见了令狐在一边没有动作,他祖传的撩阴腿可就又要时隔N年重出江湖了。

  直到一个熟悉的、带着微微喘息的老迈声音在耳边响起,他才知道是谁来了。

  戴瑞斯·康吉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过来的,但应该是赶了很长一段路,身上带着一股风尘仆仆的汗臭味。

  “陈!我真的没有想到,你居然一点消息都不透露给我!我接到我朋友电话的时候,我还在非洲拍纪录片……”

  说完这句话,老头终于松开手,但双手仍旧牢牢抓住他的肩膀,脸上的胡子扑簌簌抖着,声音都有点发颤:“天哪!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陈诺拍了拍戴瑞斯的手,笑着说道:“为什么不?我知道,奥斯卡欠你一个奖杯。”

  “陈,从来……我是说从来没有一部电影,会在FYC广告里,单独把摄影放在这么靠前的位置!不论是华纳、派拉蒙,还是迪士尼,大家永远只会宣传导演、主演和最佳影片,摄影永远是排在最后的最后,有时压根没有人会提。可是你——”

  老头停顿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又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谢谢你,今天的事,我不会忘记的。”

  戴瑞斯·康吉的表现,让陈诺一下子想起了几天之前的文咏杉。

  当女孩知道她的单人剧照登上了综艺的的内页广告,时候,电话也是第一时间打了过来,又是惶恐又是紧张,再三跟他确认是不是他搞错了,最后等他安抚了好一会儿,才相信,这是事实,她将代表他们的电影,去冲击本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那一刻,文咏杉的表现也跟戴瑞斯·康吉现在差不多。

  但是,陈诺觉得,在这两个奖项上,真没有什么可比性。

  戴瑞斯·康吉是在好莱坞各大片场混迹了快30年的老家伙,之前还曾经入围过,所以他拿到一个提名的把握,甚至可以说是drop这次准备冲击奥斯卡的七个奖项里,可能性最大的。

  而文咏杉的最佳女配角嘛。

  可能连查理兹·塞隆的最佳女主都不如。

  甚至艾莉森他们最开始都没有考虑在这个奖项上投入什么,是他最后抱着反正又不是花他的钱,硬加进去的。

  要能提名,那真的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所以文咏杉这么激动,那真是大可不必。

  关于这些,他又实在不好明说。

  最后文咏杉问要不要她也来趟美国的时候,他只能委婉的劝住,表面上是让对方好好在香港拍戏,但其实呢,他是怕女孩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些思绪说来话长,但在陈诺脑子里也只是一闪而过,拍拍老头的肩膀:“走吧,戴瑞斯,我们去休息室聊。”

  “OK。”戴瑞斯答应一声,跟詹姆斯·普利兹克打了个招呼,随后好奇的往陈诺身后的小门看了看,问道:“现在电影已经开始了?汤姆·汉克斯真的来了?”

  “是的,他来了。”陈诺说道。

  ……

  在电影开始播放的时候,汤姆·汉克斯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

  对于他这么一个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戏骨来说,

  男主角的演技?不必了。

  经过威尼斯电影节,又经过这几天的全球公映,关于陈诺的表演,已经被各大影评人剖析得干干净净,他不用亲眼看,就已经大致知道水准在哪个高度。

  剧情?他虽然不怎么上网,但这几天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充斥着几乎所有行业刊物,剧情大体讲的什么,他凭借经验都能猜出来大体的脉络走向。

  查理兹·塞隆?这位南非美钻的演技,并不是他的欣赏的类型。

  所以,开场十五分钟,

  汤姆汉克斯的心情都并没有任何波动。

  虽然如此,但他不得不承认——

  陈诺的确如影评中所说的那样,把一个背井离乡、孤身漂泊的年轻移民身上,那种深埋骨子里的孤独与失落,演绎得异常克制而准确。

  从《蓝莓之夜》里的调酒师,到现在这个游走在新奥尔良阴暗街角的底层小人物,多年过去,汤姆·汉克斯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年轻的中国演员在大银幕上的成长。

  镜头里,他的肢体更收敛了,眼神更内敛,情绪的波澜往往藏在一抹细微的呼吸、一丝不易察觉的眉眼颤动之间。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靠天赋、靠本能在镜头里乱跑乱撞的新人演员了,他的表演开始懂得调度情绪、掌控节奏,学会如何让角色用最简单的方式,在观众或者影评人的脑子里留下印象。

  可以说,这个年轻人已经堂而皇之的走在了大师的道路上,甚至汤姆·汉克斯觉得,在他的前方,可能都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但反过来说,汤姆却并不觉得这部电影里,陈诺无论在表现力还是爆发力上,完全超越了《蓝莓之夜》中的那个角色。

  甚至相比之下,他仍然更欣赏那个完全依靠天赋、纯粹以直觉和本能塑造出来的纽约服务生。

  因为演了一辈子普通人角色的他,始终觉得,技巧的成熟虽然是好事,但有时候,原始的冲动与未经雕琢的真诚,才是最难得的。

  就像————

  “噢,你就住在这里?我家的地下室?”

  “是的,没错。谢谢老板愿意租给我。”

  “哈哈,他?算了吧。不过现在看上去还行,挺干净的。对了,你是什么时候来我们餐馆的?”

  “两周之前。你要喝什么吗?我这里只有啤酒。”

  “就啤酒吧。”

  咦?

  汤姆·汉克斯有些惊讶。

  他不由得坐直身体,微微前倾,把手掌撑在下巴下,换上了他最习惯的观影姿势,视线紧紧锁住了银幕。

  “你多大了?”男主角用一种欲望压抑的眼神看着女孩。

  女孩微微低头,眼神里带着羞怯,却很快又抬眼与他对视起来:“十九,你呢?”

  “二十四。在美国,好像十九岁不能喝酒吧。”

  “所以呢?你会阻止我吗?”

  昏暗的地下室里,空气仿佛凝固。

  女孩靠着一面漆皮剥落的墙壁,两只手松松地垂在膝头,她说着话,缓缓抬起眼睛去看男主角。

  那一双眼睛——在汤姆·汉克斯的眼中,仿佛燃烧着火焰,或者说,是一簇赤裸裸的,未加修饰的,让他也无法找到一丝一毫表演痕迹的爱焰。

  哪怕在他的演员生涯中,见过无数出色的表演,但这一瞬间,女孩所展现出来的真切与纯然,依旧欺骗了他的感官。

  他几乎开始相信,她在这一刻,是真的爱着他。

  百分之百,毫无保留,从身体到灵魂。

  在这一刻,女孩之前的稚嫩表演都仿佛被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谁敢说,那会不会是一个故意的设计?

  在这一瞬间,汤姆·汉克斯的脑海中蓦然闪过一行字:

  是他在史蒂芬办公室里看到的那幅奥斯卡“最佳女配角”FYC广告上写着的句子。

  如果他没记错,那是出自《滚石》影评人彼得·崔弗斯之口。这位以犀利著称的影评人,在那段评论里这样写道:

  “比起塞隆,我更喜欢她和陈的对手戏。两个人在那间昏暗、狭窄的房间里,仅靠对视,仿佛就能点燃空气。”

  ——这居然是真的。

  ……

  ……

  “……明天我就回去了。”

  “哦?你不留在美国?”

  “不了,这次本来就是因为罗杰的事情来的,结果没想到耽搁了这么久。”

  “原来是这样……我看新闻上说,罗杰那老家伙是因为你才起死回生,是真的吗。”

  “哈哈,戴瑞斯,你怎么也会相信这个。”

  “哈哈,要是别人我当然不信,但是你,我不知道。”

  “哈哈哈,事实上是,罗杰在我去医院的时候,就已经好转了,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么说起来,还真像是被神祝福过……我知道上周我们的票房卖了3000多万,这周呢?怎么样?”

  “我记得好像还是3000万,对吗詹姆斯?”

  “没错,这周扩映了大概500多家影院,这周上映影院大概有了2000家,所以,票房和首周基本持平。”

  “哈哈,这么说起来,我们北美票房甚至有可能过亿?”

  陈诺还没来得及回话,休息室的门被推开了,主持人说道:“陈,詹姆斯,放映结束了。”

  “OK。”

  陈诺当即站起来,“那我们进去吧。”

  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总之,当陈诺和詹姆斯·普利兹克外加临时加入的戴瑞斯·康吉,三人重新走上舞台,掌声十分热烈。

  虽然不像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的时候,那种全体起立鼓掌十多分钟的风光,

  但是,也响了20多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