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第1074章

作者:跳水蛙蛙

  虽然没有人带路,但潘守懿和陈都凌依旧找到了江南的那个广告牌。

  而那个周希文虽然被某人认定是“骗小姑娘的渣男”,但在这件事上,他还真没有骗她们。

  就在离举办首映礼的电影院不远的地方,对面一栋玻璃幕墙的写字楼上,有一整面高达六层楼的巨幅广告。

  广告画面冷冷清清,背景是一片雾气氤氲的清晨灰蓝,画面正中是一辆 2012款保时捷911 Carrera S,一个穿着一身深灰长风衣和黑色皮鞋的男人正微微前倾,拉开车门。照片上只能看到他45度的侧脸,一双眼睛微垂,看着车门。

  画面底部印着极小的一行黑色字体:“Porsche 911 Carrera S——Timeless Machine.(时间之外的机器)”

  看着一些三三两两的人,站在那副广告下面拍照,陈都凌若有所思的道:“你发现没有,你哥拍的广告里面,好多广告语都跟时间有关。”

  潘守懿歪歪头道:“有吗?”

  “有。”

  “哦~”潘守懿道:“你昨天晚上不睡觉,就是在找他之前拍的广告是吧?”

  陈都凌有点不好意思,道:“也没有不睡觉,我就是挺好奇。”

  “所以呢,你看出什么来了。”

  “我感觉,你哥身上感觉有一种神秘的气质,那些摄影师们也都发现了,所以才会这样。”

  “神秘的气质?”

  “对,有的时候感觉你哥特别成熟,有的时候又觉得他特别年轻……”

  话没说完,她们的背后就传来一阵偌大的叫嚷声。

  两个女孩回头看去,只见一辆深灰色的保时捷卡宴缓缓停在首映礼红毯入口旁。

  车门被工作人员拉开,一个西装革履的身影从车内走下,一脚踏在铺展开来的深红色地毯上,但马上,一拥而上的人群,就一下子把她们的目光全都拦住了。

  “看到没有?感觉到没有?”陈都凌说道。

  潘守懿笑道:“我感受到个鬼。凌凌,我劝你小心一点,我感觉你都快被我哥迷住了。”

  陈都凌怔了一下,随后哭笑不得道:“什么呀,你别胡说!”

  就在潘守懿以为陈都凌是在胡说八道的时候,

  她却不知道,就在晚些时候,太平洋的彼岸的有个人,发出了和陈都凌几乎一模一样的感叹。

  但面对这个人,潘守懿应该是不敢再开玩笑的。

  事实上,任何人面对着现在的罗杰·艾伯特,也都开不出玩笑来,哪怕是他自己。

  罗杰·艾伯特看着镜子里那个可怖的老头子,他相信,好莱坞任何一个高明的化妆师也画不出他现在这副尊荣。任何人看到他这个鬼样子,也一定会知道,死亡离他不再遥远。

  医生说让他在家静养,这绝对是为他好,希望他能够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不过,世事难料,他依旧决定在今天走出家门。

  理由?

  当然是因为电影!

  想到这儿,他的思绪又莫名的飘到了待会要看的那部电影的男主角的身上。

  在影评界耕耘了四十多年,他见证并发掘过无数伟大的演员——罗伯特·德尼罗、梅丽尔·斯特里普、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但罗杰·艾伯特从没见过这样的演员。

  一个好的演员需要阅历,只有少数的天才才能例外。他以前以为他正是这么一个天才。

  但是,看完最近那一部电视剧,他又有些不确定了。因为任何一个天才演员,都不可能有着这么宽广的戏路。

  这个年轻人,真不像是一个年轻人。难道那副年轻的躯壳里,装着一个饱经阅历的灵魂?否则怎会拥有如此神秘的气质?

  当他走出卫生间,依旧还是他的老伙计,助理杰夫正在等着他。见他出来,头发花白的壮汉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问道:“罗杰,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NO。”没有下巴的老人借助于最新的科技,用喉音震动器发出嘶哑的声音。

  杰夫耸耸肩,放弃了又一次的劝说,把老人扶上了轮椅,继而推着他走出了这所位于芝加哥的豪宅。

  离罗杰·艾伯特家最近的一家电影院开车仅仅只需要十分钟,但杰夫依旧跟往常一样没话找话,排解着车里的寂寞。

  “这应该是他上映后宣传最少的片子,对吧,罗杰,我几乎都没有在网上看到过它的广告,要不是你说,我甚至都不知道他拍了这么一部电影……罗杰,我敢跟你赌10美元,这部电影应该不怎么样,你其实完全可以等它的DVD上市,而不是冒着寒风出门……”

  杰夫叨唠着,而罗杰·艾伯特却几乎没有说话。

  他一动不动,一言不发,从样子上看,就像是一具坐在后座上的老人尸体。他心想,或许,等到这部电影的DVD出来,他应该成为一具真的尸体了吧。

  ……

  当罗杰·艾伯特的车到达电影院停车场的时候,电影院经理已经在等着了。

  作为全美知名的影评人,以及这家电影院几十年的老顾客,近些年他一直享受着这份待遇。

  当他从车上下来,重新坐上轮椅,被推向影厅的时候,10月的风有些寒冷,吹入他的口鼻,让他呼吸愈发的艰难,而胸口像是被火烧一样疼痛起来。

  他知道,如果杰夫发现,一定会让他回家,为了掩饰,他用喉音器说道:“它卖得怎么样?”

  影院经理道:“到现在为止,他的上座率不怎么好,今天首映的零点场上座率还没有坐到三分之一,你知道,这对别人来说可能还算不错,但这对陈的电影来说非常少见。我觉得这是因为它根本没有怎么宣传的原因,我在网上看到陈跑到韩国去参加首映礼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宁愿跑去一个非洲的国家,也不愿意在美国本土宣传?我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当然,我更不知道发行方在想什么……”

  罗杰·艾伯特默默地听着,他当然知道关于这部电影更多的内幕,关于本地普利兹克家族的那一些烂事。

  “那你觉得电影怎么样?”喉音器的电子声打断了经理的话。

  经理道:“我个人觉得,它应该能够挤进你的2012年十佳电影榜单。”

  虽然来之前已经看过很多同行们从威尼斯发回来的影评,但听到这句话,罗杰·艾伯特更加安心了一些。作为他克服种种困难,走出家门看的一场电影,他当然希望这是一部精彩的影片,可以让他不虚此行。

  正如影院经理所说,这部电影不是一部卖座的片子,在这下午时分影厅里只坐着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这对电影发行方和影院来说都不是好事,但对观众却是太好不过了。

  罗杰·艾伯特对此感觉不错,虽然胸口的疼痛越来越厉害,甚至已经在往脸上蔓延,但他依旧决定看完电影再回家。

  随后,电影开始了。

  ……

  ……

  接到艾莉森的电话的时候,陈诺正在收拾行李。

  听完女人电话里说的事,他顿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他现在怎么样?”

  艾莉森道:“还在医院抢救。”

  “他没事吧?”

  “据说不乐观,现在还没有醒过来。”

  陈诺道:“我要去看看他吗?”

  “可以等一等,看看他是否能够挺过来。”艾莉森道。

  陈诺嗯了一声,道:“有最新的消息,你随时通知我。”

  “好。”

  电话挂了,陈诺一时间也没有收拾行李的心情了。

  他坐在床边发了一会儿呆,随后拿起手机。

  果然,就在美国时间的今天,罗杰·艾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Drop》的影评。

  而这篇,也许是用罗杰·艾伯特用生命换来的,他人生中的最后一篇影评,在《芝加哥太阳报》的官网上,短短几个小时内,已经获得了上万条评论,应该都是得知消息的老头的粉丝们和全世界各地的影迷蜂拥而来。

  陈诺没有去看评论,当目光落在标题上时,他的心情便已变得异常复杂。

  罗杰·艾伯特写到:

  “《Drop》:一部关于孤独与重生的电影。

  我看过无数关于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的电影。但《drop》让我重新想起,为什么这样的电影会如此的吸引人。

  可能每个人都曾经想过这一点,假如我们能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再活一次,那该有多好。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陈诺的表演,是整部影片的灵魂。

  他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出的生命力,几乎令人震惊。

  那些在他生涯中第一次尝试的破格表演,让一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在大银幕上呼吸、跳动,栩栩如生。对于我这样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来说,银幕上那燃烧的年轻生命之火让我无比惊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深深的痛苦。

  从这一点来说,我甚至比起他拍《暮光之城》更“痛恨”他,因为他让我意识到,生命可以如此明亮,而我正在逐渐远离它。

  陈没有用任何夸张的肢体语言,台词更是少得惊人。他的表现主义表演,在这部影片里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他用一切你能想到的方式,展现那条年轻生命的痛苦、孤独与挣扎。

  当他在阴雨绵绵的新奥尔良街头骑车,一次又一次路过那家昏暗的脱衣舞俱乐部,看着查理兹·塞隆的海报怔怔出神时,我相信,任何人都能从他的眼睛里,读懂这个角色内心的故事。

  陈给我的感觉,不是在演绎,而是在诠释。诠释一个破碎灵魂,如何寻找自己生命的出口。美国底层那黑暗、潮湿、肮脏的一面,就这样在他的诠释中,宛如一幅涂满污泥的画卷,缓缓展开。

  导演詹姆斯·普利兹克在这部电影里展现出了近乎璀璨的光芒。你很难相信,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片。

  查理兹·塞隆在电影之中,把女主角的美丽,性感和危险,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和陈诺之间的暧昧调情,可能是自《真实的谎言》杰米·李·柯蒂斯那场酒店跳舞戏后,最让人心跳加快的银幕瞬间。

  《Drop》不是一部让人愉快的电影。它沉重、压抑,让人窒息。但它的魅力却让你在接近两个小时的长度时间里,没有一秒舍得离开眼睛。

  我不会剧透结局,但我只能说,当我看到电影的最后一幕时,

  我发现我不再恐惧死亡,因为它,原来如此。

  推荐指数:两个大拇指。

  一个大拇指,送给陈诺。他让我相信,在美国那些被忽视的角落,有无数个“卡西安”正在阴影里挣扎,而我们的政府,却依然视若无睹。他让我看清了死亡的真面目,让我可以坦然的面对它。

  另一个大拇指,送给摄影。他的每一个镜头,都像是一封写给陈的情书,每一帧都是一次对他温柔的亲吻。

  这部电影能在威尼斯电影节同时斩获最佳摄影与最佳男主角,绝对是实至名归。我想向本届威尼斯的评委们致以敬意。

  我把这部电影,推荐给所有热爱艺术电影的观众。它会是你一生中看过的,最深刻、最美、也是最痛彻心扉的电影之一。

  而我最后,想对学院成员们说,抛弃你们狭隘的偏见和可笑的自尊,虽然这部电影里,陈把美国社会的遮羞布扯了个稀巴烂。但如果他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都不能入围本届奥斯卡,我在天堂都不会安心。

  ——罗杰·艾伯特

  2012年10月3日,芝加哥”

  陈诺把这篇很长的影评来来回回的看了好几遍,尤其是盯着最后一段话看了很久。

  最后,他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令狐,你让机组重新申请一下航线。今天不去日本了,我们飞芝加哥。”

  ps:

  晚点了,sorry。

第546章 自己来

  陈诺在从首尔飞往芝加哥的这一路上,几乎没有和古丽娜扎或令狐说几句话。

  要么闭眼小睡,要么看昆汀的笔记。

  或者说,他正是借由这样的方式,努力转移着自己的注意力。有的人经历过生死,会看淡生死。有的人经历过生死,会更看重生死。

  他很俗,他是后者。

  最后,当G650穿过厚厚的云层,缓缓下降,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平稳落地的那一刻,

  陈诺这才回过神来。

  呀。

  他恍然发现,他来的居然是在路上看的那些昆汀笔记中,名字出现得最多的一座城市。

  芝加哥,19世纪末美国中西部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也是当初因逢乱世背井离乡的华工们,最具代表性的落脚点。

  它就这样突兀地展现在他的眼前。

  不过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最开始知道芝加哥,都是因为迈克尔乔丹,和他麾下那一只战无不胜的——

  芝加哥公牛。

  这里的美国入境检查官也跟公牛一样,说话直来直去。

  一个头顶有些稀疏的白人男子,大概四十岁出头,留着一撮淡黄色的山羊胡,和头发颜色格格不入,看上去有些滑稽。

  从陈诺踏进入境审查柜台的那一刻起,他就用那双灰蓝色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等到陈诺递上前程他的签证,说话也是直言不讳:“你从来没有在芝加哥入过境。”

  陈诺道:“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