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跳水蛙蛙
“你准备做些什么准备?”小李子笑了一会之后,又问道。
陈诺道:“减肥,另外会腾出时间来,找个安静的地方,看看昆汀给我的那些资料,顺便……体验一下生活。你呢?”
“我也一样。DAMN,不过我可没谁给我准备资料,可能我还要去图书馆查!”
“哈哈哈哈哈。”陈诺不由得笑了起来,想着party男孩不得不去泡图书馆的样子,心情顿时愉悦了许多。
他知道,小李子不是在开玩笑。
因为昆汀之前也跟他说过,这是一部双男主的电影。
就像他也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对待这部电影,怕到时候在对戏中丢人一样,他就不信,小李子会不怕到时候跟他飙戏被他碾压。
所以,大哥莫说二哥,大家一起惨吧。
陈诺心情好了,
小李子这个时候却估计是想到了接下来的难熬生活,声音听上去没有那么开心了,叹了口气道:“好了,就这样吧,我现在给昆汀打个电话,和他认真的聊一聊。另外,你什么时候回美国,到时候我们见一面。”
“不知道,但至少也要在11月8号之后。”
“好吧。by……对了,你知道奈飞的股票今天涨到多少了吗?”
“多少?”
“你自己去看看吧~bye~”
电话挂了,陈诺一时间也没有睡意了。
他依稀觉得刚才好像做了个梦,特别美来着,但也想不起来了。
没办法,他就干脆听小李子的,打开美股软件,看了看。
结果看了这一眼,哦豁,他算是彻彻底底的睡不着了。
……
……
没错,就当陈诺在《演员的诞生》里不务正业的时候,在大洋彼岸,奈飞的股价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起又起。
135美元,这是佟莉娅在十天之前看到摩根斯丹利为它定出的目标价。
但是,仅仅在十天之后,似乎这个价格就已经显得被低估了。
119.83美元。
这是陈诺在9月29日当天看到的收盘价。
比起今年3月份,56.3美元的最低价,半年时间,上涨了一倍多,比他那61.3的进货价,也上涨了接近了100%。
甚至当天12.3%的涨势,更让它的上涨空间,暂时看不到尽头。
理由呢?
就在陈诺为他近4000万美元的账面收益沾沾自喜,盘算着如何把这笔从天上掉下来,可以说是白捡的美元花出去的时候,华尔街各大投行的分析师们也在疯狂加班。
关于奈飞股票的分析报告,在这段时间简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
在所有分析中,几乎没有例外地提到一个核心关键词——《老鹰捉小鸡》。
这部中国电视剧自9月15日上线后,在短短两周内的表现,被普遍认为是奈飞股价暴涨的第一驱动力。它在美国电视圈里创造的记录、打破的预期,已经数不胜数。
在它上线之前,所有人其实都看在它主创人员,是那位从未失过手的“完美陈”,而尽量高估了它。
但是,当它真正上线后,两周之后的今天,热度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在第一批尝鲜者的口碑发酵下,进入了一种全民普及式的爆发期,几乎每一个网民都在谈论着它,谈论着奈飞的全新模式。
在北美,Netflix的核心用户在IMDB、Reddit、Twitter上热烈讨论,YouTube上的二创视频也开始井喷。ScreenJunkies、Collider、WhatCulture这些专门做影视解析的头部频道,纷纷推出长达二三十分钟的深度分析视频,进一步把热度推上新高。
与此同时,线下的传统媒体也迅速跟进。
在最初的剧情点评、演员演技解析之后,更多关于行业趋势的深度分析文章开始密集出现。焦点之一是奈飞这次采用的“一次性上线整季”的播放策略。
毕竟,这彻底颠覆了当时美国电视圈依赖周播、靠时间积累收视的旧有模式。
针对这个,《纽约时报》在9月25日的社论上,并不只有小李子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它其实在其中是这样写道:
“Netflix押中了未来的方向。一次性放出整季,让观众第一次在电视领域感受到‘电影式叙事’的沉浸感,这种模式改变了行业既定的规则。
或许在 10年后,我们都会感谢它,正是《老鹰捉小鸡》这部网络剧集让我们告别了难熬的追剧模式,从而可以酣畅淋漓地沉浸在剧情里无法自拔。”
艾莉森把这段话全部摘抄进了给陈诺的每周舆情汇报中,所以他才会知道。
然而,艾莉森暂时还没有注意到的是,
相较于美国媒体就事论事的关注着商业模式和用户习惯的变革,
在那块在二战后就已经失落的欧罗巴大陆,这场简单的娱乐风潮,却被一些媒体人们,赋予了更复杂的意味。
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英国《泰晤士报》在2012年9月26日的第二版上,针对《老鹰捉小鸡》在英国奈飞家庭用户里的热播,发表了一些神经兮兮的观点:
“英国的中文学习热潮正在加速!
从伦敦到约克郡,各类中文学校集体涌现。仅从各地学校报名学习中文的人数统计数据来看,在英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从 2000年初的不到 2万人,到目前,已经超过 12万人。
据相关职业人士称,今年底甚至有望超过20万英国人报名学习中文。其中,18-32岁的青年人占80%!
如果这一点还不足说明问题,那在伦敦各地,从墙上的涂鸦到普通餐厅的菜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能在很多地方看到中文的痕迹,这更是让人忧心忡忡。
在针对《老鹰捉小鸡》的观众调查中,笔者更是惊奇的发现,居然有70%上的英国普通家庭,在观看的时候,选择了原音中文播放……
当来自遥远东方的流行文化悄然在英格兰青年群体中兴起,我们应该在心里保持警惕,这或许就是一场文化入侵的序幕……”
在这篇报道出来之后,就有人用中文抱怨道:
“什么玩意。这些英国人,真是一天天的乱弹琴。”
“那……您说是不是干脆我们遂了他们的意思。要不要……把他请过来?”
“怎么请?我们又不认识……连个联络的人都找不到。”
“我们可以请上面……”
“别说了,更不可能。”
“那只能算了?”
“…………我想想,或许还有个办法可以试试。”
“什么?”
“等我给老孔打个电话。”
……
像《泰晤士报》这样的言论,绝不仅仅出现在英国。
在它大放厥词后的第三天,也就是9月28日,法国历史最悠久且最具影响力的右翼综合性日报《费加罗报》,也在第三版显著位置发表了类似的一篇长篇社论,标题直截了当:
《东方文化炸弹》。
“当奈飞公布在法国的会员数量突破300万之际,《老鹰捉小鸡》——这一部近期由奈飞平台播出的中国香港电视剧,正以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在法国掀起一阵‘中国热’。
剧中的游戏被广泛讨论,角色被逐一剖析,那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亚洲演员,也在法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不少年轻人甚至为他们新建了法语粉丝页。
在影评人的讨论中,阶级’成为一个高频关键词。剧情中的隐喻随处可见,从底层玩家到权力操纵者,从生存竞争到资源分配,这种极端化的社会结构,无声地呼应着当下社会的裂痕。
这或许是一颗精心准备的‘文化炸弹’,是针对西方价值体系的一次精准投射。而这样的炸弹,恐怕不止这一颗。
因为仅仅一周之后,又有一部不久前在威尼斯电影节引起轰动的电影,即将在法国上映。据众多影评人一致认为——这部由《老鹰捉小鸡》同一主演担纲的影片,绝对不是一部温情脉脉的作品……”
就在《费加罗报》这篇文章刊登的同一天,巴黎某处,跟头一天伦敦类似的一间装潢典雅的书房内,也上演一段中文对话:
“下午好啊老安。”
“大使好,今天找我有什么事?”
“今天的《费加罗报》看了吗?”
“看了,有什么问题吗?”
“下周,那部电影就要在法国上映了,你知道吗?”
“……知道。”
“你知不知道……他会来吗?”
“呃,不清楚。”
“哈哈,老安啊老安,你怎么会不知道?你不是他……”
“哎,其实……所以,我是真的不知道。”
“好吧,老安你也别多想,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我昨天接了伦敦刘大使的电话,又看到今天法国人在报纸上大发厥词,突然冒出个想法。你看,要不要由你出面,借着电影宣传的机会,请他来孔子学院参加个民间交流活动?”
“这个……是不是得问上面的意思?”
“自从他去了白宫,上面的态度一直是不闻不问,切勿干预。不过学院是民间机构,如果是以文化交流的名义,上面不会有意见的。”
“……哦。”
“老安啊,法国这些媒体人说我们给他们扔炸弹,还一颗接着一颗,这是对我们敌意很大啊。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告诉他们,这不是一颗颗炸弹,而是一座又一座包裹着鲜花的友谊桥梁,是一份又一份甘甜的礼物。我们自己说嘛,可能说不通,那就让有能之士替我们说。你觉得呢,老安?”
相貌清俊的安院长沉默良久,最后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
……
英国,法国、以及伦敦,意大利……几乎在同一时间,整个欧盟范围内,都有类似的声音出现。
但此时的陈诺,并不知道这些正在欧罗巴大陆上发生的弯弯绕绕。
他更不知道,他这一部电视剧的成功,居然因为热度太高,牵动了某些人敏感而纤细的神经,让他在无形中,又是入侵又是炸弹,以至于他女友的爹准备请他去巴黎当民间交流大使,看看元首的霸业是否能在他手里完成。
在9月30日这一天的清晨,他只是开心于他终于把上辈子在奈飞上亏的钱,连本带利的都赚了回来,然后当即就决定,在哪赚的在哪花,在北京时间凌晨五点,打了个电话给艾莉森,让她帮忙在美利坚给他物色一个牧场。
理由也很简单。
一方面,2012年的美国,才从08年那场影响深远的经济危机中稍稍恢复一点,地价和房价绝对是属于低谷,看看老唐的财务状况就知道了,这个时候抄底可以保证在未来10年的收益。
其外,也是想给自己再找一点私人空间。
毕竟,他现在的活动空间,真的是越来越小了。既然有条件,他还是不想把自己困在屋子里。如果不是手里现金还是差点,他都想去太平洋上物色个小岛的。
但慢慢来吧。
当天早上,他把《演员的诞生》最后一点录制做完,跟李迩告了别,又和几个导师打了个招呼,便直接离开了。
他并不知道,在他走后之久,宋仪,江艺燕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来到了他的房间,最后却只能望着空荡荡的屋子发呆。
几个小时后,下午三点过,他抵达杭州萧山机场,顺利通过安检,登上停靠在FBO私人停机坪上的那架湾流G650。
就在推开舱门,走进飞机舱内的那一刻,他也跟宋仪等人一样呆了一下,随后皱起眉头,十分嫌弃的问道:“你怎么来了?”
潘守懿嘿嘿笑道:“跟你去韩国玩几天。”
陈诺道:“你不上学?”
“国庆啊。”
靠。
还真是。
陈诺无奈的摇摇头,对她身边的陈都凌点头道:“你好。”
陈都凌可就没有潘守懿那么自在了,小脸微红的鞠躬道:“诺哥好,我……我本来不想来,是小懿拉着我的……”
潘守懿在一旁叫道:“你都叫我小姨了,我肯定要带着你啊。”
陈诺当没听见,安慰道:“没事,国庆节,好好玩玩。”
说完,他跟同在飞机上的老爸老妈打了个招呼。
不过潘程蓉现在心思都在即将看到的崔雪莉身上,正在整理随身带着的西川特产,没有什么心思理他。
而陈必成倒是想跟他说话,不过一来,就是跟他吹他越南的生意,说那什么女首富如何如何有钱,不仅搞房地产,还开银行,最牛逼的是,她搞房地产的钱是从她自己的银行里贷款出来的,可谓牛逼中的战斗机,国内那些什么万科绿地,见到此女都只能说个服。
他百无聊赖的听了一会,直到飞机起飞,开始往大韩民国飞去,也进入了滑翔模式。
正好潘守懿来找他,他也就趁此机会脱了身。
陈诺被潘守懿拉到了G650飞机的另外一头,而后女孩神神秘秘的说道:“哥,你看这个。”
他看了看潘守懿手里的摩托罗拉,又抬头看了看她,道:“这是什么?”
潘守懿道:“这是一个破手机。”
上一篇:神级道士:1级1个传说宝箱!
下一篇:娱乐:四百斤的胖子,力捧张天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