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503章

作者:笔下宝宝

  夜更暗,伸手不见五指。

  刘小涛闭上眼睛,此时,他突然羡慕起那些鸟儿:可以任意驰骋,任意歌唱。

  李爽江的《草原夜曲》,突然在刘小涛的脑海中闪现,这多好的意境啊: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等到千里雪消融,

  等到那草原上送来春风,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歌声

  ……”

  刘小涛他们把一种发着磷光的树叶子,插在背囊的后面,为了不暴露目标,每隔四五个人插一片。

  为了战斗打响以后便于识别所有人的左臂上,都贴了一帖膏药,但此时,它成了摆设。

  大约凌晨四点钟的时候,部队到达了山峰处。

  这山峰向下,是一面长长的山坡,林子不密,碗口粗的杉树垂直向上,腐殖土不深,草木很深。

  此时,大家分散,就地休息,借着微弱的晨光,抓紧捕捉藏进了皮肤的蚂蝗,同时吃点东西。

  副指导员带火力二组,在山腰上方隐蔽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炊事班副班长于小清战前请战,也被分在这个组,这个组是由黄班长带领的七班,和副班长老张带领一班的其他人员组成。

  他们的前面是火力一组,由一排长带领一班几个人和四班组成,“四〇火”手是小栾,副手是董磊。

  火力一组前面是捕俘组,主要由五班、六班几个人组成,由三排长贾明辉负责。

  刘小涛领导侦排组在捕俘组旁边接应。

  指挥组和保障组在山峰处。

  为了便于指挥和临机处置,由他们连长亲临捕俘组。

  指挥组由指导员乔连长、翻译小董、文书阿宝、无线班班长李双喜等组成。

  大雾逐渐散去,微风徐徐地吹过,远处的林子里,不时地传来野猪的吭哧声,它们也都起床觅食了。

  叶子上的水珠反射着阳光,像星星般地眨着眼睛。

  虫儿安静了下来不再鸣叫,小鸟在树丛间飞来飞去,似乎在宣示主权。

  山坡的底部是一处不怎么深的沟壑,沟壑向前不远有一口大水塘,水塘向南是一片开阔地,树木和青草都被砍伐了。

  再往南有三栋土木结构的阁楼,阁楼的后面是一座小山,山坡上有茂密的树林。

  阁楼往西是一处垭口,阁楼往东往西应该通有公路。

  阁楼的屋顶,架有天线,有三三两两的士兵进进出出。

  敌军都很警惕,没发现有单独外出的,俩人一起出来时,也是一前一后保持安全距离。

  中间的阁楼外面墙壁上,挂了一排的干粮袋,刘小涛数了数,大约有四十多个。

  这里应该驻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而且预判可能是敌军的特工部队,他们佩戴的武器,有的是苏式冲锋枪,有的是我军过去用的五六式冲锋枪。

  刘小涛他们的作战任务是:歼灭这股敌军并伺机抓捕俘虏。

  第一天的下午,有一名农民模样的男人,来池塘处打水,说明附近有村庄,或许,村庄里有更多的驻军。

  第二天上午,仍然有农民模样的人来池塘处打水,依然没有军人过来。

第571章 原来大家还都是熟人!!!

  瞧着眼前的一幕,刘小涛在想如果没有战争,这里是多好的田园风景哈。

  池塘里养鱼,房前种瓜种竹,池塘边种菜,养鸡。

  每天看着日出日落,炊烟袅袅升起……想想都很惬意。

  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两名敌军持枪向东走去,一前一后,保持着警惕。

  连长请示后决定,等敌人返回时,抓捕他们,然后摧毁这处驻兵点。

  下午近五点钟的时候,又有两名敌军出现在阁楼的外边,两名农民模样的人向池塘走过来,下午走出去的两名敌军仍然没有回来。

  此时,一位中年妇女背着孩子向刘小涛他们的潜伏地点走过来,越来越近,连长让小李引开她。

  但是来不及了,她已经走到了沟壑的边沿上。小李向她比划着,意思是让她趴下来。

  那女人可能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捂着嘴边摇头边后退,同时“哇啦哇啦”地喊着。

  此时,六班副班长老桑刚跳跃起来,果断地一把抓住后退的女人,随即翻滚到沟里。

  刘小涛他们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心想就差一点暴露了。

  不过,这边的响动还是引起了敌人的警觉。

  阁楼外面的敌人发现了这边的异常,迅速地跑向了屋里,两名走过来的农民呆立片刻后,也转身向南跑去。

  三排长贾明辉忙问连长:“怎么办?是否还捕俘?”

  连长看了看天色,考虑到敌情已变,说:“打晚了可能撤不出去!”于是,果断地命令:“打!”

  这时,响起急促的枪声,敌人从阁楼上,向刘小涛他们发起了攻击。

  小栾向连长请示:“让我先来?”

  不等连长表态,他突然站起身来,冒着敌人的弹雨,架着“四〇火”向阁楼发射了一枚火箭弹。

  中间的阁楼,瞬间像一个火球似的腾空而起。

  副射手董磊也迅速地站起来,向另外两个目标发射了火箭弹。

  “四〇火”的发射是有严格规定动作的,因为有尾焰,还因为周围环境都是灌木和杂草,所以站起来发射,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与此同时,火力一组和火力二组向目标发起了攻击。

  随着阁楼的爆炸,敌人的火力明显减弱,但战斗并未结束。

  乔连长迅速下达命令:“火力组,继续压制!掩护他们!”

  董磊和战友们默契地分散开来,寻找新的掩体。

  董磊深吸一口气,再次瞄准了敌人的机枪阵地。

  他知道,每一发火箭弹都至关重要,必须精准命中。

  灌木丛中,敌人的狙击手开始反击,子弹呼啸而过,打在周围的石头上溅起火花。

  董磊的额头渗出了冷汗,但他没有退缩。他调整了姿势,手指稳稳地扣在扳机上,等待着最佳时机。就

  在这时,他听到了乔连长低沉而坚定的声音:“稳住,别慌,瞄准了再打!”

  董磊屏住呼吸,扣动了扳机。火箭弹划出一道耀眼的弧线,直奔敌人的机枪阵地而去。

  一声巨响,机枪阵地被彻底摧毁,敌人的火力再次被削弱。

  火力一组和二组的战士们趁机向前推进,迅速占领了有利位置。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敌人的援兵也开始从侧翼包抄过来。

  大约五分钟后,敌军的炮弹也打了过来,乔连长用无线电请示这次行动的大队前方总指挥刘副大队长,是否允许撤离?

  刘副大队长命令:“马上撤离”,同时指示身边的炮兵侦察员,抓紧向炮兵部队报告敌驻地的坐标

  方位,并对敌实施炮火拦截。

  乔连长意识到局势的紧迫性,立即下令:“全体注意,准备撤退!掩护他们,交替撤离!”

  刘小涛和战友们迅速执行命令,一边掩护一边有序后撤。

  在撤退的过程中,刘小涛回头看了一眼那片燃烧的战场,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侦排组、捕俘组和火力一组紧急撤退不久,身后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似乎有敌援军在刘小涛他们身后追击。

  好在我军的炮火给予了及时的拦截,保障了几个组的安全撤离。但是,敌军的炮弹一直在刘小涛他们身后不停地爆炸。

  刘小涛咬紧牙关,紧紧握着手中的步枪,耳边回荡着炮弹爆炸的轰鸣声。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向前奔跑。

  身边的战友们也在全速前进,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坚毅。

  “注意脚下!别踩到弹坑!”乔连长的声音在混乱中依然清晰。

  刘小涛低头瞥了一眼,地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坑,有的还在冒着黑烟。

  他迅速调整步伐,避开危险区域,同时不忘回头观察敌军的动向。

  突然,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强烈的冲击波让刘小涛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他稳住身形,感觉到耳朵里嗡嗡作响,视线也有些模糊。

  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停下,否则就会被敌军的火力吞噬。

  “小涛,跟上!”乔连一把拉住刘小涛的胳膊,拽着他继续向前冲。

  刘小涛点了点头,努力跟上队伍的步伐。

  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双腿也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但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继续前进。

  “前方有掩护点,快!”乔连长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树林,大声喊道。

  刘小涛和战友们迅速冲向树林,躲进了茂密的树丛中。

  刚一进入树林,身后的炮火声似乎减弱了一些,但刘小涛知道,这并不意味着安全。

  “检查装备,准备下一阶段的撤退!”乔连长低声下令。

  刘小涛迅速检查了自己的弹药和装备,确认一切正常。

  他抬头看了一眼战友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为防止敌军的追击,工兵们冒着危险,在火力二组的掩护下,沿撤退的路上埋设地雷。

  半夜时分,刘小涛他们终于撤离了那片原始森林,来到了小河边。

  此时,大家疲劳至极,有人在湿漉漉的河边躺下了,“呼哧呼哧”地喘粗气。

  连长请示刘副大队长,是否可以就地休息一个小时?刘副大队长命令:“不许停留,继续回撤!”

  天亮时分,大家终于撤到了离驻地约一公里的地方,天空下起了小雨,许多人躺下了不想起来,任凭雨点打在脸上,对寒冷和饥饿,不再有所反应,他们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

  乔连长望着疲惫不堪的战友们,心中泛起一阵酸楚。

  他知道,此刻的休息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奢侈,但敌军就在屁股后面紧追不舍,他们必须继续前进。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兄弟们,再坚持一下!驻地就在眼前了,我们不能在这里倒下!”

  听到乔连的呼喊,躺在地上的士兵们艰难地撑起身子,互相搀扶着站起来。

  雨点打在他们的脸上,混合着汗水和泥土,模糊了视线,但他们依然咬紧牙关,一步步向前迈进。

  刘小涛侦查组走在队伍的最前方,目光坚定。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士兵们,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我们能在敌军追来之前安全抵达驻地。”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阵的枪声,刘小涛心中一紧,迅速命令道:“所有人隐蔽!可能是敌军追上啦!”

  士兵们迅速分散开来,躲进了路边的灌木丛中。

  刘小涛屏住呼吸,紧握着手中的步枪,目光死死盯着枪声传来的方向。

  刘小涛松了一口气,站起身来,低声说道:“继续前进,不要发出任何声音。”

  队伍再次悄无声息地移动,雨势逐渐加大,雨水冲刷着他们的疲惫和紧张。

  突然,前方传来一声低沉而急促的口令:“山河!”

  正在谨慎搜索前进的刘小涛瞬间警觉,身体本能地蹲伏下来,迅速回应:“无恙!”

  话音刚落,对面的灌木丛中缓缓站起一道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