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83章

作者:笔下宝宝

  在工作中认识了妻子小玲,她是公司的会计。

  小玲性格温柔,总是默默地关心我赵大山。

  记得有一次我赵大山加班到很晚,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份热腾腾的饭菜,还有一张字条:“别总是忘记吃饭哦。”

  赵大山心里一暖,抬头看到小玲正在对他笑。

  就是那一刻,赵大山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希望。

  慢慢地,他们相爱了。

  赵大山向小玲求婚那天,他特意买了99朵玫瑰花。

  把花藏在办公室里,等她下班的时候突然出现,单膝跪地向她求婚。

  小玲惊喜地捂着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说:“傻瓜,我愿意。”

  那一刻,赵大山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二年他们就结婚了,后来还有了可爱的女儿。

  有了女儿后,他们在津港买了房。

  虽然不大,但住他们一家三口绰绰有余。

  后来,赵大山业绩越来越出色被调往了燕京刘家庄集团总部。

  在那里赵大山遇见了他部队的老领导,命运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暂且不表。

  “二流子”变身记,不是赵大山一人所独有,他的老战友老李当初的情况跟他差不多。

  要不然这俩人的都关系能最铁呢!

  老李名叫李大伟。

  说起来当兵前的李大伟跟赵大山简直就是半斤八两!

  当兵前的李大伟,那可是远近闻名,响当当的“二流子”。

  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个“家里蹲”。

  村里的人一提起他,都直摇头,说这小子白瞎了一副好皮囊,可惜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李大伟爹妈愁得头发都白了,俩姐姐也早早嫁人,就剩他这么个“宝贝疙瘩”在家啃老。

  要说这李大伟,小时候也挺机灵,学习倍儿棒,老师都夸他有出息。

  可打初中开始就变了,逃课、打架、翻墙头,啥坏事儿都干。

  后来干脆连学也不上了,整天在家睡大觉,活也不干,爹妈说他两句,他还嫌烦。

  可这小子心里,其实也有块软地儿,那就是他青梅竹马的红梅。

  哎~这话是不是很熟悉?

  红梅这丫头,从小就漂亮,学习又好,跟李大伟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可她就喜欢跟在李大伟屁股后面喊“大伟哥”,那会儿村里人都开玩笑说他俩将来指定是一对儿。

  李大伟心里也美滋滋的,觉得这辈子非红梅不娶。

  哪成想,后来红梅考上了县里的高中,眼界也高了。

  每次回村,都还能看到李大伟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心里就堵得慌。

  后来,红梅更是不得了考上了大学,飞上枝头做了凤凰,彻底和李大伟拉开了距离。

  那年夏天,红梅回到村里,找到李大伟,脸色苍白,眼圈红红的。

  “小大伟哥,咱俩…退婚吧。”红梅这话一出,李大伟感觉天都塌了。

  “为啥呀?俺哪儿不好,你跟俺说,俺改还不行吗?”李大伟抓着红梅的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你这样…没未来…俺想去城里生活…”红梅说完,头也不回地跑了。

  李大伟傻愣愣地站在原地,心里像被刀剜了一样。

  红梅这一走,彻底点醒了浑浑噩噩的李大伟。

  果然每个成熟的男人都是因为女人。

  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想了一天一夜,终于明白自己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

  第二天,村里来了征兵的,大喇叭里喊着“参军光荣,保卫祖国!参军改变命运!”李大伟心里一动,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

  李大伟跟爹妈说了想去当兵,二老先是一愣,后来他妈抱着他哭了半天。

  “大伟,你真想去?在部队苦啊!”

  “娘,俺知道,俺想改变自己,不想再让你们操心了!”李大伟语气坚定,眼神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光芒。

  这年冬天,李大伟跟赵大山一道儿坐上了去部队的绿皮火车。

  到了部队,他才发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新兵连的训练,那叫一个苦啊!

  每天五点起床,跑步、俯卧撑、拉练,一天下来累得跟条死狗似的。

  好几次,李大伟都想打退堂鼓,可一想到兰子失望的眼神,他跟赵大山俩互相鼓励,就这样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部队的生活,就像个大熔炉,把李大伟与赵大山彻底回炉重造了。

  他们学会了服从命令,学会了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了责任和担当。

  有一次雪地拉练,一个战友脚崴了,疼得走不动路。

  哈哈没等班长说话,李大伟却二话不说背着他就走。

  李大伟背着战友,在雪地里走了五个多小时,硬是没吭一声。

  那一刻,他感受到了战友之间的情谊,比亲兄弟还铁!

  几年后,李大伟退伍回家。

  爹妈看到他,都惊呆了,这哪是以前那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啊!

  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精气神十足。

  李大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懒散了,主动帮家里干活,孝顺父母。

  李大伟没打算在家待着,他和战友赵大山约好了一起北上津港打工去了。

  他们托亲戚关系来到了“刘家庄建设集团津港分公司”工作,这可是全国知名也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建设集团。

  这家集团实力雄厚,他们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分公司。

  公司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基建工程、水利工程、环保绿化工程、国防工程、公共事务、设备制造……是一家多元化的大集团。

  在这样的大集团里工作,李大伟他们认为前景广阔有发展前途。

  于是他们踏下心来就从工地小工干起,任劳任怨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出身军队、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性皆强的赵大山与李大伟,引起了工地负责人的注意。

  经向公司申报并获得同意后,他们二人被擢升为各自管理 50人的小队长。

  赵大山的情况相对较好,毕竟他曾经担任过班长,有过管理十来个人的经验。

  而李大伟则有所不同,他之前只是一名普通士兵,初任小队长时,着实手忙脚乱了一阵子。

  幸运的是,他的好哥们赵大山一直在他身旁。

  在赵大山的协助下,李大伟逐渐在管理方面取得了进步。

  一年后,李大伟与赵大山各自成为了公司的中层管理员。

  李大伟踏实肯干,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半年后又当上某分公司的仓库主管。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

  有一天,李大伟在公司门口,竟然碰到了多年未见得红梅!

  几年不见,红梅更漂亮了,穿着职业装,显得干练又知性。

  两人都愣住了,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大伟哥,你…变化真大!”红梅看着李大伟西装革履,精神十足,率先打破了沉默。

  “是啊,人总是要变的嘛!”李大伟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两人聊了很久,红梅告诉李小伟,当年退婚,她也很难过,但她不想看到李大伟一直那样下去。

  现在看到李大伟变得这么有担当,红梅由衷地替他高兴。

  李大伟看着红梅,鼓起勇气问:“红梅,这么多年未见,你结…结婚了吗?”

  红梅摇摇头:“大伟哥,我还没有,您呢?”

  “我也没有,那…咱俩的婚约,还算数吗?”

  红梅的脸一红,低着头轻轻地点了点头。

  后来的故事,就像童话一样。

  李大伟在分公司一步步升职,成了副总经理,还在城里买了房。

  说起来,李大伟的爱情比起他的老战友赵大山是幸运的。

  他和青梅竹马的红梅结了婚,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

  谁也想不到,当年那个让人瞧不起的“二流子”,竟然变成了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

  李大伟和赵大山的境遇如出一辙,倘若未在部队中历经千锤百炼,他们的人生或许会是全然不同的模样。

  在退伍多年后的时光里,他们二人常常忆起部队中的那些琐碎往事,内心都满是庆幸之感。

  着实庆幸当初做出了参军的抉择,也庆幸自己遇到了如刘武这般的良师益友。

  若不是昔日老连长刘武对他们的严厉教诲与悉心管理,他们的今日之成就恐怕难以想象。

  刘武这人与他父亲颇为相似。

  他仿若刘之野年轻时的复刻版。

  同样地,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奋勇拼搏,即便受了轻伤也不下火线,敢于担当,对手下的士兵尽职尽责,视如手足。

  那个战士家里有困难了,刘武得知后都会将自己的津贴支援他们。

  有牺牲了的伤残了的战友家庭困难时,刘武都会积极联系像“刘家庄军人福利基金会”这样的福利部门去帮助他们。

第556章 探亲记!!!

  88年初这个寒冷的冬天,“黑豹突击队”二中队结束轮战,部队终于给刘武他们放了年度探亲假。

  副中队长孙新春激动地收拾好行李,准备坐火车回家乡探望父母。

  多年不见,他非常想念家里的一切。

  行李扛不动的份量,孙新春只好选择带上最重要的物品。

  从南疆带回来的特产,还有给父母买的东西,老婆王晓梅最喜欢的零食和礼物,这些不能少。

  军营里日用必需品也都带上,省得家里添麻烦。

  虽然知道行李会超重,但想到马上可以见到家人,孙新春也顾不了那么多,就都塞进了两个大行李箱。

  拖着沉重的行李,孙新春兴高采烈地来到火车站,开始排队买票。

  看到前面有几个带大包小包的乘客被工作人员叫到一边称重,然后交了罚款才放行,孙新春不禁有些后悔自己带这么多东西。

  唉,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孙新春尽量使自己看起来轻松自然一些,希望能运气好点,逃过一劫。

  “下一位请把行李放在秤上称一下。”轮到孙新春的时候,检票员阿姨脸色严肃,一本正经地说。

  孙新春硬着头皮把两个大箱子往秤上一放,秤砣立刻吱吱作响,数字跳个不停。

  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设法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腆着脸问检票员阿姨:“大姐,我这几天要回家乡探亲,行李确实是超了点。

  您看能不能网开一面,就让我带着过去?到了终点我会处理掉一些东西的。”

  “这位兄dei,您就别为难我了。规定就是规定,不存在网开一面。你瞧,您超重了整整15斤!

  按规定,每超1斤,需要交5元罚款。你这至少要交75元才行。”这位大姐一本正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