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77章

作者:笔下宝宝

  这半个月里,刘之野每天都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足迹。

  刘长河全程陪同,他渐渐发现,首长不仅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还时常有意无意地观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段时间会平静结束的时候,一件突发事件打破了村子的宁静——村民的集体粮食被偷了。

  消息一出,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大家纷纷议论,甚至有人开始质疑刘长河的工作能力,认为他没有尽到责任。

  “刘长河,这粮食可是我们全村的命根子啊!”一位村民激动地说,“你平时不是挺能干的吗,这次怎么就看不住了?”

  刘长河心里有些委屈,但他知道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

  刘之野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把他叫到了一旁,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刘,这次的事情不小,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关键在于,你要沉着冷静,找到真相,给村民一个交代。”

  “首长,我一定会查清楚的!”刘长河坚定地回答,眼神里充满了决心。

  接下来的几天,刘长河日夜奔波,走访了村里的每一家农户,还调查询问了在村子里出入的陌生人。

  刘之野始终默默关注着刘勇的行动,没有给他施加任何压力,也没有出手帮助他调查。

  其实在刘之野看来这就是一起非常简单的盗窃案,他就是像考验一下刘长河的应变能力。

  所以刘之野在每次刘长河回来时,都会轻声问他:“查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发现?”

  刘长河总是摇摇头,“首长,暂时还没有线索,但我不会放弃。”

  经过连续几天的努力,刘长河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在一名村民的家中,他无意间发现了几个陌生的麻袋,这些麻袋上还残留着粮食的痕迹。

  刘长河立刻警觉起来,经过进一步的调查,他终于锁定了盗窃粮食的真凶。

  原来,这位村民因家中负债累累,铤而走险偷了集体粮食,想要悄悄变卖以偿还债务。

  真相大白后,村民们对刘长河的质疑声逐渐平息,甚至有人向他道歉:“刘长河,刚开始我们怪你,现在想想真是不该啊,你辛苦了。”

  刘长河摆摆手,笑着说道:“没事,大家能理解就好,我只是尽我的本分。”

  然而,就在刘勇长河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他的面前。

  一天深夜,刘长河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得知父亲病重,可能时日不多。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刘长河顿时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焦虑之中。

  他不知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更不知道是否应该请假回家探望。

  这时,刘之野看出了刘长河的忧虑,特意找他谈话:“小刘,出什么事了吗?看你这几天心事重重的。”

  刘长河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实情告诉了刘之野。

  听完刘长河的讲述,刘之野沉思片刻,然后坚定地说:“家里的事情不能耽搁,这样吧,我安排车送你回去,等你安顿好父亲再回来继续工作。”

  “首长,这……这不合规矩吧?”刘长河有些迟疑。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刘之野拍拍刘勇的肩膀,最终说了实话:“其实,我和你父亲是老战友了,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赶紧回去吧,别耽搁了。”

  刘长河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眼眶微微泛红,他哽咽着说道:“首长,感谢您这么多次对我的帮助,等我安顿好家里,一定回来继续完成任务。”

  “去吧,记住,咱们都是一家人,有困难互相帮。”刘之野的语气依旧温和,却充满了力量。

  刘长河对他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赶紧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回家。

  不过,他的心中却充满了疑问:“这位首长为何如此关心自己?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总是站在自己身后给予支持?”

  这些问题像一团迷雾,挥之不去。

  刘长河在父亲的病床前陪伴了几天,刘东山虽然身体虚弱,但看到儿子依然是那副严厉的样子,“刘勇长河,你是个军人,部队的事不能耽搁,回去吧,我没事。”

  尽管父亲这样说,刘长河心中还是有着深深的愧疚感。

  父亲住院期间,刘之野首长还特意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嘱咐刘长河不要有后顾之忧,安心处理家里的事。

  几天后,刘长河告别了父亲,回到了部队。

  他本以为这次的蹲点经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去,成为他军旅生涯中的一部分记忆。

  然而,回到部队后,刘长河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不久后,他接连得到了几次升职的机会,甚至有一次,竟然被推荐到更高的岗位工作。

  “刘长河,恭喜啊,这次又升职了!”战友们纷纷向他道贺。

  “没想到咱们刘勇这么快就脱颖而出,真是让人羡慕啊!”另一名战友调侃道。

  说实话,刘长河也有些迷茫。

  他不明白,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突出的贡献,为什么会接连得到这些机会?

  刘长河开始反思,自己在蹲点期间的表现,除了查出那起粮食盗窃案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啊。

  “这几次升职,真的是我应得的吗?”刘长河在心里反复问自己。

  终于,有一天,刘长河忍不住向一位老班长请教,“班长,我一直在想,这次的升职是不是有点太突然了?我觉得我还没准备好。”

  老班长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刘长河,咱们做士兵的,不仅要看眼前,还要看到背后。

  你想想,那位首长离开后,你得到了什么?”

  刘长河愣住了,脑海中闪过与刘之野相处的点点滴滴。难道这些升职的机会,都是因为首长在背后给予的帮助?

  “可是首长从来没说过什么啊……”刘长河低声喃喃道,心里隐隐有了答案。

  老班长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有些事不需要说,心里明白就行了。

  首长这样的人,不会轻易干涉你的前途,但他对你父亲的情谊,对你的关心,都体现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刘长河沉默了片刻,终于明白了刘之野的用心。

  虽然刘之野从未明言,但刘勇心中明白,这些升职的机会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首长对父亲战友情谊的延续。

  一晃半年过去了,刘长河在新的岗位上站稳了脚跟,也逐渐在军队中崭露头角。

  每当他遇到挑战时,总会想起那位随和而又深藏不露的首长,想起他那句“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刘长河不知道的是,他的父亲与军区一哥刘之野的关系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一个午后,某军区医院的走廊上响起了一阵缓慢而沉稳的脚步声。

  身着笔挺军装的刘之野缓步走向一间普通的双人病房。

  他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即将见到老战友的期待。

  刘之野轻轻推开病房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躺在病床上闭目养神的六十多的老人。

  这位老人就是刘之野此行的目的——他的老战友、老领导刘东山。

  刘东山因病情严重住院已有一段时日,刘之野得知他的消息后,特地抽出时间前来探望。

  “老排长,您还好吗?”刘之野轻声问候道。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刘东山猛地睁开双眼,激动地想要坐起来。

  刘之野连忙上前搀扶,轻声劝道:“老排长,您躺着,别起来。”

  刘东山看着眼前这张熟悉的面孔,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他握住刘之野的手,声音有些哽咽:“老刘,你怎么来了?”

  刘之野笑着回答:“您是我的老领导,您生病了,我怎能不来看看呢?”

  说着,他将带来的礼品放在床头柜上。

  刘之野笑笑:“您是我的老领导,我来见您,带点东西,不是应该的吗?”

  也许是刘之野一口一个老领导的称呼让刘东山既感动又欣慰,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随即,他对身边的陪伴的小女儿说:“快叫人,叫刘首长。”

  刘东山的女儿虽然不认得刘之野,但瞧着这位的气势就不一般,一瞅就是个大领导,没想到父亲竟还是人家的老领导。

  正当小姑娘准备开口时,刘之野插话道:“甭听你爸的,叫什么首长,叫伯伯就行。”

  听到这句话,刘东山眼中又泛起了泪光。

  他知道,如今的刘之野虽然身居高位却并没有忘记他们当年的革命情谊。

  于是刘东山改口道:“快叫人。”

  刘东山的子女赶忙搬来一把椅子,恭敬地说:“伯伯,您请坐。”

  刘之野坐下后,关切地问道:“老排长,您现在感觉怎么样啊?有没有好一点?”

  刘东山回答:“好多了,你怎么来了啊?工作忙不忙呀?”

  刘之野笑道:“老排长您生病了,我怎么说都要来看看啊。几十年没见了。”

  刘东山也感慨道:“是啊,几十年没见了”

  两位老战友很快就陷入了热烈的交谈中。

  他们回忆起了当年在一纵共事的日子,谈起了在北朝并肩作战的经历。

  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两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怀念的神情。

  刘之野特别提到了刘东山当年对他的指导和帮助。

  “老排长,当年要不是您和老葛手把手教我那些战术技巧,我哪能这么快就上手啊。”刘之野感激地说。

  刘东山摆摆手,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当年你小子聪明,学什么都快,还一点就透。”

  “对了,老葛你有他的消息吗?自从他专业后,我们也没怎么联系……”

  刘之野笑着道:“老葛,如今他在燕京是公安系统……”

  刘东山闻言欣慰地道:“这个猛张飞如今也这么出息了!真好,我真替你们高兴,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两人又聊起了各自回国后的种种经历。

  时间在两位老战友的交谈中悄然流逝。

  渐渐地,刘之野注意到刘东山的脸上露出了疲惫的神色。

  他轻轻拍了拍刘东山的手,说道:“老排长,今天您先休息吧,我改天再来看您,好吗?”

  刘东山点点头,依依不舍地目送刘之野离开病房。

  当刘之野走出病房后,他的脸上却浮现出一丝不悦的神情。

  他环顾四周,发现这间双人病房显得有些拥挤和简陋。

  刘之野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向医院领导办公室。

  他心中暗自思忖:“老排长为部队奉献了一生,怎能住在这样的病房里?”

  于是,刘之野找到了军区医院的领导,郑重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刘之野立即找到医院领导,要求为老战友安排更好的病房。

  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刘之野对老战友的关心和尊重,也展现了他始终不忘初心的高尚品格。

  在随后的日子里,刘之野经常抽空来医院看望刘东山,为老战友带来各种营养品,陪他聊天解闷。

  两位老战友虽然岁数都不少了,但每次见面都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畅聊革命往事,讨论国家大事。

  这么多年的友谊,成为了他们军旅生涯中最温暖的注脚。

  等刘东山的病情有所好转,医生允许他短暂出院休养。

  刘之野得知后,立即安排车辆,还亲自陪同刘东山到京西地区游玩。

  那天,两位老战友漫步在山间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刘东山感慨道:“想不到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看到如此美景。”

  刘之野笑着说:“我们可是约好的,要一起看着祖国越来越美好的。”

  一的旁葛叔平嚷嚷道:“走啦,走啦,风景有什么好看的,咱们抓紧时间回家喝酒去!”

第552章 浪子回头金不换!!!

  夜晚,刘之野在刘家老宅设宴,款待两位老战友的到来。

  在场的除了他们,还有年近七旬、嗜好喝酒的三大爷,以及同样身为老兵的姐夫刘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