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73章

作者:笔下宝宝

  另外,一旁接应的由8人组成另一个小组,副连长孙新春任组长,负责接应刘武小组。

  火力组由20名侦察员组成,部署于东北无名高地,主要是压制162高地和垭口方向的敌人,并阻击后方尾追敌人。

  其他的则由大队长钟兴国指挥。部署好一切之后,各小组侦察兵整装待发。

  为了趁着敌人不备,给敌军致命一击,二中队选择攻击的时间为晚上24时。

  这会儿,天空之中已经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侦察伏击群开始从马崩冒雨出发,接近19日凌晨4时,才到达163高地北侧无名高地。

  经过一圈的观察,刘武发现水井附近有很多的乱石林立,这里非常适合的隐藏。

  而且旁边还有一些玉米垛,靠近水井距离仅有3米,可以说是位置绝佳。

  侦察员们隐蔽好之后,陆陆续续一整天的时间,

  约26名非武装人员先后进入伏击圈内割草、打水。

  不过,侦察员们都摒神静气,没有暴露自己的目标和位置,一动不动,静静等待。

  傍晚17时,几名敌军从阵地上下来,来到水井旁边,有的开始打水,有的朝着玉米垛方向走去。

  此时,埋伏在玉米垛内的刘武等人发现,有5名敌军朝着他们这边走来。

  在看到一人竟然朝着水井旁边打水时,捕俘手张林接到指令,猛然跃出,一下子将一名敌军给扑倒。

  与此同时,刘武与其他的几人也迅速开火,将其中5人全部击毙。

  如此动静,剩下2名敌军立即想要逃跑。

  刘武反应迅速,立即与几名我军战士拦住其去路,并将其制服。

  另外一名敌军,也随后被其他队员制服。

  随着这边的枪声发起,很快阵地附近的敌军发现情况不妙,开始朝着山脚处射击。

  刘武他们带着两名俘虏,一边走,一边还要看着脚下泥泞的山路。

  其中一名敌军负隅顽抗,不愿意下山,情况危急,捕俘组立即将其击毙。

  而另外一名敌军看到后,不敢再轻举妄动,只好乖乖地被押带着尽快的撤离了。

  钟兴国大队长见敌军正在猛烈刘武他们开火,为了掩护他们,他指挥后方炮兵火力猛射敌军及压制37洞附近越军驻兵。

  一时之间,敌我双方之间交战激烈。

  令捕俘组措不及防的是,当将俘虏打算交给接应组的时候,

  俘虏趁机逃走,由于敌军火力追击猛烈,刘武只好放弃追击,果断将其击毙。

  之后,火力组掩护捕俘组与接应组撤离,截止到18时30分,参战人员已经全部安全撤回境内。

  此次,“黑豹二中队”无一人伤亡,共击毙敌军五十多人,可以说是成果显著。

  最令人拍手称快的是,本次的战术可以说是以“快”字著称,基本上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

  不仅组织严密,而且战士们有勇有谋,刘武他们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此次并没有将俘虏带回,但是依然打出了伤亡0:51的好成绩,这也反映出如今敌我两军之间的实力差距。

  不久后,“黑豹二中队”进驻普弄地区。

  经过1个多月的摸查敌情,刘武他们发现距离我边境1.5公里的贡家湾敌军,

  每天都会在下午的2个小时时间内,指派一名敌军到附近的寨里面挑水。

  从敌军的行踪判定,这里的敌军兵力不会超过4人。

  为了掌握具体信息,“黑豹突击队”大队长钟兴国指挥组长刘武,向附近边民了解情况。

  钟兴国决定再次出击。

  由此决定将“黑豹二中队”编成5个小组,分别为捕俘组9人,指挥组4人,由大队长钟兴国几人组成,阻击组6人、火力组16人,接应组22人。

  钟兴国下令,各参战小组分批进入观察所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模拟训练,直到14时,才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各侦察小组早上出发,12时到达预定位置隐蔽,在但是没有发现越敌军踪迹后。

  捕俘组组长刘武下令,进入1号水井旁准备伏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期间有几名敌百姓进入水井旁打水。

  之后捕俘组观察员发现,一名敌军进入到了2号水井旁边打水。

  于是,刘武再次调整命令,待该敌军打水返回途中,进行伏击捕俘。

  就在这名挑水返回进入伏击圈后,刘武几人迅速出击,将其扑倒,李二牛立即上前将其锁喉。

  很快就将其制服。

  在撤退过程中,在贡家湾东侧又发现十几名敌军,火力组立即对其进行扫射。

  经过10分钟战斗毙敌15人。

  截止到15时55分,出击分队安全撤回。

  此次,俘获的敌军经审讯为敌军群工组组长,中尉军衔。

  在L山侦察作战过程中,“黑豹突击队”大队的捕俘作战基本上都堪称教科书级别。

  他们作战将近两年,还有很多的捕俘作战案例令人拍手叫好,超600人立功获得表彰!

  除了像钟兴国、刘武、孙新春这样的优秀青年干部,还有许许多多热血儿郎血散边疆。

  富平山就是其中的一位。

  二十多年前在塘沽,有个婴儿出生了,这可让富家充满了欢喜,孩子的父母满心高兴地给他取名叫富平山。

  “山要是平了,路就能通了”,富平山这个名字里承载着父母的期望。

  傅富平山打小就喜欢运动,因为身体条件不错,年纪不大就被爸妈送进了体校,当上了运动员。

  在体校的时候,富平山跟同学相处得特别好,很有人缘,关系十分融洽。

  有一回,同学家里突然出了变故,急需帮忙,

  富平山晓得这事后,把自己全部的生活费都拿了出来,让同学能顺利度过这个难关。

  这年头当兵不单单是一种职业的抉择,也是所有年轻小伙的憧憬。

  那身绿色的军装蕴含着年轻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热切期盼,富平山跟其他年轻小伙没啥两样。

  为了可以顺顺当当去当兵,他对自己的身体管理可上心了,就怕在体检的时候过不了关被淘汰。

  十年前,19岁的富平山去应征入伍。

  因为他在体校练就了不错的身体素质,所以很顺利地就进入了部队,从此开启了他的当兵生涯。

  努力的人,到哪儿都不会掉队。

  自打他进了部队以后,在训练上那是特别能吃苦。

  靠着扎实的军事本领,富平山从班长干起,接着当排长,最后成为燕大区“猛虎突击队”的副中队长。

  从这就能看出上级对富平山的看重程度了。

  论战初期,敌军特工,老是跑到我军后边,展开袭扰行动,把我军阵地给破坏了。

  为了达成对等威慑的效果,提升我军在敌后的作战水平,总部从集团军着手抽调骨干人员,构建前指直属的特种部队——“黑豹突击队”。

  而富平山因为工作表现出色,与钟兴国一起调往了新组建的“黑豹突击队”。

  加入“黑豹突击队”以后,富平山协助钟兴国把大队的工作安排得十分严密、有条理。

  建队初期对外边的人来说,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支部队;在内部呢,也只是少数领导晓得这支部队的名号,所有的训练都是悄悄开展的。

  因为得深入到敌人后方,那儿的战况复杂得很,还老是变来变去,富平山和他的战友们,展开了特别艰难、要求特别高的训练。

  “平常多吃苦受累,打仗时就能少遭罪”,这是这支部队像铁一般的规定。

  轮战期间,总部从各地调集了10个集团军,让部队轮流参战,通过实战来锻炼队伍,提升部队的实战经验。

  富平山所在的“黑豹突击队”当然也在轮战的队伍当中。

  他总算能上战场了,兴奋的富平山整宿没睡着觉,对老兵来说,战场就是最好的去处。

  前年的冬天,南疆边境不像北方那么冷得刺骨,不过时不时传来的枪声,还是会让人觉得凉飕飕的,寒意直往骨头里钻。

  按照上级指示,富平山所在的“黑豹突击队”得进入敌境,开展一次深度侦查行动,把敌人的军事部署情况给摸清楚。

  “黑豹突击队”那可是全员战斗的队伍,在这队伍当中,不存在在后方指挥的人,全是在一线战斗的人。

  命令一出,不管是队长钟兴国还是参谋,不管是班长还是士兵,所有人都把装备整理好,带上武器,做好准备,等着出发。

  出发前,中队长富平山问队员们害不害怕,队员们都没吭声。

  大伙心里都明白,这一趟走下去,有的人就回不来了,沉默并非是胆怯,而是一种抱定必死决心的毅然……

第549章 干亲!

  钟兴国、富平山心里明白,那些跟他一块儿在风里雨里、泥水里摸爬滚打的战友们,肯定不会让祖国和人民失望。

  这天晚上,富平山跟大队长钟兴国等战友一块儿,

  他们趁着天黑静悄悄地动身了,朝着“白眼狼”那一侧的边境靠近。

  为了不让行踪被发现,他们坐的军卡把他们送到指定地方。

  然后军车就按原来的路返回了。

  接下来的路就得靠钟兴国和他的队员们自己走着去了。

  这会儿的南疆打仗都打了好些年了。

  “白眼狼”那边为了不让咱们的侦察兵渗进去,就在边境弄了好多诡雷。

  那些看着容易过去的地方,其实都变成要命的禁地了。

  所以,“黑豹”特种兵们才不去招惹这个麻烦呢!

  钟兴国与富平山商议后,决定朝着边境的无人区进发。

  “黑豹”们走那没啥人去的地儿,这里恰好有条勉强能让他们走的路。

  他们在山与山之间,顺着河流,朝着“白眼狼”的内部前进。

  深更半夜的,他们没法开灯。这山谷里石头又硬又多,怪树还挡着道儿。

  钟兴国、富平山和队员们呢,就只能拽着一根绳子,摸黑往前走。

  不晓得摔了多少回,总算在天蒙蒙亮之前,到了规定的地方,妥妥地埋伏好了。

  这地儿着实不错,很适合打伏击。

  因为热带气候再加上水源充足,使得植物长得特别茂密。

  不像边境上那遭过轰炸、光溜溜的山头。

  这儿呢,到处都是能用来埋伏的草丛。

  万事俱备只待猎物们进圈了。

  “黑豹”的队员们就这么静静地趴在草丛中,耐心地等着任务开始。

  可谁承想,他们设下的埋伏,到了天亮的时候,竟然被当地一个村妇无意间给瞅见了,这下子行动完完全全地给暴露了。

  在敌人的地盘上,出现这种状况,说意外吧也有点,说合理吧也没错。

  这名村妇也比较机警,她察觉到了“黑豹”的情况后,连忙跑去把当地驻扎的敌军给招来了。

  好家伙,这一下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几百个敌军大呼小叫地呼啦啦地朝着钟兴国他们埋伏的地方,快速冲了过来。

  眼瞅着敌人数量多,“黑豹”这边人少,想退走又失去良机,

  钟兴国没辙只好领着他的队员们跟敌军正面硬碰硬,然后边打边往后撤。

  撤退挺不顺利的,跟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在撤的过程里,他们得一边找能退的路,一边抵挡敌军的进攻。

  说到底,在对地形的熟悉程度上,钟兴国他们可比敌军差远了。

  在撤退的时候,富平山察觉到,他们中队的副中队长杜鹏和一名战士没影了。